同在一片蓝天下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汇集到了嘉峪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和教育问题。大唐路小学地处城市边缘,是外来民工子女就读较多的学校。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已成为我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子女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环境落差大造成心理问题突出。
  农民工子女插班到城市学校读书,在生活方式、心理感知、话语体系等方面和城市学生的巨大差距让他们对自身的贫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长期的城乡隔阂,使农民工子女极易受到城市孩子的排斥,这些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城市里的“异类”,是需要“隔离”起来的特殊群体。加之,农民工子女大多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现平平,他们在班级中处于边缘化位置。因此,他们的自卑心理格外严重。农民工子女普遍自卑、自我评价偏低,存在着内向、心理不平衡、不适应环境、抵触他人、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
  2. 思想道德教育不连贯差增加了德育难度。
  农民工流动性决定了他们的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连贯性。农民工由于工作地点的不确定,孩子经常变换就读学校,因而学校、老师就很难全面系统地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无法因材施教。有时候老师刚熟悉一位学生,教育初有成效,学生又因父母的流动而转入新的学校,思想教育衔接不上。家长忙于维持生计,早起晚归,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思想动态,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问题,孩子中确实存在随意拿别人东西、说谎、甚至偷窃家长及同学钱物等现象。
  3. 家庭学习环境恶劣妨碍了成绩提高。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较为艰难,物质生活匮乏,家居条件简陋,很多孩子没有像样的学习环境。一些孩子就在喧闹的菜市场、商店门口的小板凳、甚至公园的椅子上写作业,父母没时间没能力提供辅导,家庭作业、预习、课外阅读、实践都无法落实,致使孩子的学习吃力,成绩较差。
  面对异常复杂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教师们身上的担子分外沉重。为了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孩子共享的同一片蓝天,需要我们用爱心、信心、耐心去呵护他们。
  4. 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使他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觉得生活在美好的世界。因此,构建平等、民主、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不歧视民工子女,一视同仁,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亲近他们,他们就会向我们敞开心扉,从而亲近我们,接受我们的教育。2008年大唐路小学刚成立那年,我被安排带六年级1班的语文兼任班主任。于是,我遇到了一个叫做小浩的农民工子女。他性格暴躁、举止张狂,游手好闲,眼里全是不服与不羁,和社会小青年并无二致。坐在课堂里无所事事,自己不学习还要打搅别人。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不断有同学和家长告状,任课老师反映情况。无奈之下,我请来了家长,这才了解到孩子的成长经历。作为家中的独子,从小家教不严,全家上下对他百般溺爱,放纵娇惯。孩子自私任性,无法无天,经常伙同几个堂兄弟出去干坏事。为了孩子,父母举家从农村迁至嘉峪关市,希望在全新的环境中孩子能改过自新。可是这个时候的他已是12岁的少年,想改掉身上的积习,谈何容易。这样一个孩子,该以怎样的方式教育他。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还是狂风漫卷、声色俱厉,我苦苦思索着。他的逆反心理已经到了极限,随时可能爆发。他受够了批评、斥责、打骂,才会对老师的说教无动于衷。感人之心,莫先乎情。于是,我对他采取了一种在大家看来过于温和的教育态度。他的许多错误,先宽容后教育,甚至学生们也觉得老师对他太容忍了。我就给孩子们做工作:他缺少的是理解宽容和帮助。一个人的进步总要有个过程,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也是他的成功。说到这里,我发现他低下了头,无所谓的神情不见了。我的心里一动。对他的教育过程太过艰难。往往前面刚说过的事情,过不了几分钟他就会再犯。你若批评教育,他倒显得不耐烦。如此这般,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的效果却几乎为零。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次足球比赛上。他作为校足球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生足球赛,他在关键时刻一记射门,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借此契机,我表达了对他的赞许和鼓励。这个平时冥顽不化,对什么都蛮不在乎的小孩,脸上露出了一个少年天真、羞涩的笑容。我及时找来家长沟通,和家长探讨孩子的性格成因。家长接受了我多宽容多关爱、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自爱的建议,保证不再打骂孩子。期中考试的总结《我的进步》,他写道:“我在这学期进步了不少:不打架了骂人的次数也少了,能和同学和睦相处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发现,爸爸几个月了,没再打过我,妈妈也象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怎么唠叨了。”他说的都是事实,仔细想想:屡教不改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他不想改,只是散漫的习惯力量太强大,而他的自控能力又不够,所以收效不大。想到这里,我对他又多了一份信心。相处的时间长了,我和他的心慢慢靠近了,有什么烦心的事他还愿意向我倾诉。当谈到一学期来我的心路历程,他的眼角闪出了泪花,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在他的手上。拭去泪水,我说:“不管以前如何,我始终相信你能进步,而且你一定能做到。”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此后,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尽管六年级的学习负担重,但他一次作业也没有拉过。虽然拉下的功课让他倍感吃力,但他仍然一丝不苟的努力着。这一切太让我高兴了。一个学期以后,我终于拨开云雾,看到了灿烂的阳光。他终于恢复了孩子的本真,顽劣的习气渐渐退去。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快乐的校园生活。从上面这个例子我深切体会到,面对问题农民工子女,班主任要树立转化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个优等学生更重要的思想,用真情去温暖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认同,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这个集体中感受到呵护和爱,从而发自内心的要改变自己。   5. 组织活动减轻思想压力。
  为了减轻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压力,学校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常与学生谈心,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做到尊重和理解他们,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采用榜样示范法、讲座辅导法等,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给更多学生接触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们通过正确引导,教给他们一些交往技巧和方法,让他们在同龄间的人际互动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体会同伴间美好、真挚的情谊。同学的热情帮助和真挚的鼓励带给他的是最温暖的力量,使彼此的心灵有机地相融,从而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我总是号召大家敞开胸怀接纳问题学生,理解他们,允许他们进步得比大家慢一些,用真情去帮助他们。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特意安排学习好、自我控制力强的学生和他们同桌。我班有一个自卑心理很强的农民工孩子小军,爱好打篮球,我在班级中成立了篮球队,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比赛,他一方面长处得到发挥,感受到被班级需要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他学会了怎样与别人团结协作,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校田径运动会上,我专门安排同学做他的后援队,为他呐喊助威,做好后勤服务。以上种种,都使他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有责任维护集体的荣誉,有责任严格要求自己,改正错误,赢得大家的尊重。
  6. 家长配合正确引导。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们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彼此的教育经验。由于城乡差距的现实存在,农村的孩子来到城市,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别,让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产生“不公平”的想法,家长正确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心理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讲座、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对广大家长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进一步规范家长行为,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使家长认识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庭”,不良的家庭教育是产生问题学生的根源。家庭教育方式不改变,问题学生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小浩的家庭就比较典型。孩子小时候溺爱过度,疏于管教。长大了管不住了,就盲目的指责训斥,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他家的墙上,留有小浩的拳头的血印。那是因为孩子受不了父母没完没了的责骂,一怒之下留下的。带班期间,我多次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用赏识教育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善于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不要轻易的打骂孩子,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长时间下来,家长的心态平和轻松了,孩子身上暴躁易怒的偏激情绪明显减少了。
  7. 树立自信,乐观向上
  农民工子女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欠缺、学习习惯不好、没有理想、信心不足的毛病。因此作为老师,如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向传授知识更加重要。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帮助他们。
  (1) 家访。农民工子女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后,他们大多缺少朋友,老师如果及时家访,会消除他们的陌生感,给他们以心灵的慰藉,让他们感到温暖,他们很自然地会把老师当成亲人和朋友。
  (2) 组织班级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农民工子女与班干部和班上有号召力的学生在一组,让班干部主动接纳他们,亲近他们,尽快地让他们融入班集体,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3) 个别谈心。“解铃还需系铃人”,为了帮助农民工子女克服不良的情绪,寻找措施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常常找他们个别谈话,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指出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准确自我定位,与他们一起确立目标。现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个叫小薇的8岁女孩,虽然她是个很优秀的农民工子女,但她有一段时间很反常。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书写乱而且错题多。焦躁不安,不能正常学习。从他妈妈那里我了解到,她的父母一年前离异了,她的爸爸曾打断过她妈妈的鼻骨。离开她们母女后爸爸从来没看过她。大约一月前,她得知爸爸已经再婚,知道爸爸不会再回到她们身边,想不通爸爸为什么不要她们了,非常伤心。最近,有人给她妈妈介绍了一个离异的男子,小薇知道后更加焦躁不安。从谈话里我感受到家长的言行和情绪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很大:a过去父母打架在孩子心里留下的阴影直到现在也没消除,孩子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b父母离婚后一年多,爸爸没来看过她,妈妈也没让她去看过爸爸。父母中没有一方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过问题,孩子感情得不到补偿和宣泄,长期处在一种压抑的情绪状态中。c妈妈较为悲观,无意识的一些抱怨影响着孩子的情绪。遇到问题不能积极的引导孩子去理解,而是一味的委屈求全,逃避问题,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d从孩子的角度看,她太小,对成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和父母的有些做法无法理解。心存幻想,不肯接受现实。幻想着爸爸还会回到她们身边。介于以上原因,我首先与家长沟通交流,诚恳的与家长共同分析大人的错误之处,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其父母努力做到以下几点:a父母尽可能的考虑孩子的感受,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让她和爸爸见面。使孩子感情得到补偿和宣泄。b父母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对方,妈妈要更为乐观,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影响。c遇到问题后要实事求是的与孩子商量解决,争取孩子的理解,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接着我与孩子沟通谈话,帮她解开心结。一节体育,我把她带到办公室,我握着她的小手开始了我们的交流,她的目光闪烁游离。“小薇,能告诉老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吗?”“小美”(我班的一个女孩)。我接着问:“你和小美在一起时都做些什么呢?”她想了想说:“下课时一起玩,放学回家后有时一起写作业,写完作业后也在一起玩。”这时她已经完全放松了。“妈妈有朋友吗?你去玩的时候妈妈干什么呢?”她踮踮脚接着说:“小美妈妈是我妈妈的朋友,有时小美妈妈叫我妈妈聊会天,大多数时间妈妈都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妈妈很孤单啊!爸爸呢?为什么爸爸不陪妈妈看电视呢?”她低下头不说话了。我轻轻的问:“能告诉老师吗?”“我爸爸不要我和妈妈了!他都已经又结婚了。”她显得失望、难过、无奈。我顿了足有一分钟,然后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对她说:“这不是爸爸不要你们了。其实大人也需要朋友,有些朋友在一起互相之间会感到快乐,他们就愉快的相处,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对方。有时候他们之间也会发生矛盾,甚至吵架、打架。这样相处下去双方都会感到很痛苦,就只能分开再重新找一个合适的朋友了。爸爸妈妈之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她不说话,但看得出来她在思考。 “那你认为爸爸还能回到你们身边吗?”她咬着嘴唇摇摇头。“为什么不会回来了呢?”我问。“爸爸已经都又结婚了,那个阿姨也有一个孩子”看得出她还是很失落。我故作轻松的说:“哦,爸爸已经找到新朋友了,那妈妈呢?找到新朋友了吗?”“还没有。”她小声的说。我又问:“你觉得妈妈该不该找个新朋友呢?”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说:“我觉得妈妈该找个新朋友,你不在的时候,他们可以互相陪伴呀,要不妈妈多孤单那。”听我这么一说,她没怎么思考就点了点头。“那我们能帮妈妈做些什么呢?你能不能和妈妈一起给她挑一个朋友呢?”我一边说,一边观察她的反应。她点了点头,我让她回了教室。第二周我观察她上课的反应,她的表现好多了,我特意看了看她的作业和以前一样好。周一下午放学,我留下她问:“小薇,帮妈妈的忙了吗?”她高兴的说:“我们和叔叔一起吃了饭”这事之后,我发现她在学习上比以前更加努力了,情绪非常稳定。
  8. 教学中强化基础,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提高农民工学生的学习成绩。
  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上的先天不足、各地教材上的差别、教学质量高低,这些孩子学习状况参差不齐。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上就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好他们的学困问题,针对务工子女来自的省份不同,所学的教材不同,确定帮辅的对象、帮辅的内容、帮辅的时间,制定辅困细致具体的计划,,不让他们在学习上掉队,通过学习成绩的提高帮他们树立自信,赢得尊重。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农民工的后代,将不再是“农民工第二代”,而是城市新公民。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帮助他们尽快地、和谐地融入城市。这样不仅仅对于农民工子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是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应重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许多历史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少有涉及对教学工作的基础层面——备课进行的研究。备课作为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忽视。本文就如何提高历史学科的备课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力图通过实现历史学科的有效备课从而夯实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  【关键词】有效备课;历史学科  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一书中
期刊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我们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依然深深体会到这句话里所包含的亘古不变的道理。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一定教龄的老师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喜欢你这个人,就喜欢听你的课,喜欢学你这一科,相应的,这一科的学习成绩就好,反之就不好。可见老
期刊
古人云 “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且会努力把它学好。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亲你、爱你、敬你、信你。教师在寻找方法时,不妨向现下的流行明星们取取经,发挥出语文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修炼为学生心中的偶像,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喷礴而出。  新的课程标准为新的教育理念准备了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教学时空,语文教学又是快乐的而又多情的,何不尝试做崭新时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不小心撞断了两株小树枝。其中,一根与母体——小树完全断开;另一株只断了一半,另一半还与母体相连。几天之后,我从那儿路过。一幕景象令我霎了眼,完全断裂的一株,干枯了,断裂一半的那株却又慢慢地抬头又长起来了。  看到此情此景,我突发其想:现在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多种情况并存的留守儿童不也是这两种类型吗?  一类是孩子刚半把岁,就被父母丢下给祖辈带。父母为了躲避孩子的牵挂,一外出就是几年。孩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呢?从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纪律约束到民主课堂  教师需要有一种新的理念指导,将旧式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的教育模式转化为民主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一个民主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是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工作者以及英语学习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就近年来英语考试趋势来看,试卷的阅读量不断加大,阅读理解也趋向了多元化,命题既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又侧重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和态度等相关因素。  【关键词】英语;策略;课外阅读  1.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
期刊
【摘 要】读文教学要在内容上注入新的信息,在形式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一个“新”字,做到常教常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引人语文天地的美的境界中去。  【关键词】读文教学;体现;新颖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教育也是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向前发展,这样,“新”的东西总是不断涌现。为此,我们的读文教学必须及时补进新的内容,生发出新的认识,让学生获得新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本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而准确地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同时紧密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
期刊
【摘 要】题材,进行起步作文训练。训练时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胆想象,大胆构思,交流观察的收获。然后教师再提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对自己没有观察到或观察不仔细的地方,重新观察,重新描述,如第二册说话训练“爱吃的水果”。  【关键词】低年级;训练;能力;西瓜;说话;观察;指导  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是作文起步训练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指导学生说话、写话,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