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上海白领问
我今年35 岁,在一家中国知名的IT 公司的事业部做市场总监已经三年了。都说每个男人都会有一个武侠梦,其实我发现每个上班族都有一个创业梦。现在大学同学聚会时大家几乎都在讨论创业,偶然看见几年前讨论的创意现在已经有人在具体运作了就会懊恼不已。我认为现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社会阅历,很想逼迫自己下决心辞职回家去开始自己的创业旅程,这总比自己每天混在单位强很多,很想请教老师在这个关键点究竟该如何抉择?
从英特尔走出的成功创业者不到20%
创业机会不一定是自己开公司,在创新型的企业里也能够获得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 杨叙答
我对创业的体会是,创新是关键,它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创新没有任何偏见,它涉及了方方面面,并不局限于高科技产品上。产品、技术、业务模式创新都是重要而伟大的。现在,我国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整个结构体系的改变。中国产业的启动要形成今天不存在的新东西。比如前段时间,成都市市长讲现代化养鸡的事,就是业务模式的创新。
任何一个技术、任何一个产品的模式,若要成功进入市场,都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分析透彻,弄清楚政府的投资、产业的能力、用户的需求分别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对系统创新的理解。并且,每个环节都可以创新,每个环节的创新产业都要有整体规模。很多人都问,技术不断翻新,翻新速度越来越快之后,能拿来做什么?所以,集体创新的结构、产品以及应用,如果相差跨度太大,很难达到协调。系统的创新需要方方面面的负责。有了创新的想法之后,才会陆续有创业的机会。创业机会不一定是自己开公司才有,在企业里也能够获得。比如我在英特尔提供的平台上,很多时候是在求变,在思考如何有效利用中国的资源,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创业。
我承认确实有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创业来寻找自我的价值。不过我对自己创业的想法并不强烈。第一,我不是技术型人才,没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核心技术,未来不一定能在市场或产业中获得机会。第二,自己创业担当的职责和风险更大。这不仅指制造产品,更包括在与周边伙伴合作和整个产业链建设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许是处在我这个年龄段有些怕冒险,也许是我的经历使然。
但是有一点我需要告诉这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和它的文化中你也可以找到创新的体验。我记得在几年前,有同事告诉我中国网吧市场很大,可以考虑如何把更多的电脑卖进网吧里。那年冬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做过主题演讲后我和同事路过一个网吧,三层楼里人山人海。当时我就说这是一个产业。后来我问一个网吧老板“你们最关注的事是什么”,他讲了三个,第一是国家政策还没有定位,第二是不赚钱,第三是软件更新升级太频繁。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做政府的工作,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最后得到认可。第二个问题是业务模式的问题。至于第三个问题,我们马上可以做的,就是想办法开发网吧管理的软件。高层对此也非常支持,于是上海团队重新调整了工作安排,将网吧管理软件开发出来,紧接着又开发出2.0、3.0版本。这就是在一个大公司的环境下针对一个特殊市场的需要,体现出的冒险精神。因此,创业不一定就是创办一个公司,在公司内部创新可以多做,也可以大做。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回顾英特尔我看到的去创业的人,创业成功的20%都不到,其他人大部分后来都去了别的公司。
相较而言,英特尔更推崇创新精神,每年英特尔都会在全球搞“英特尔技术创业挑战赛”。大赛的目的并不一定让参与的大学生都真正去创业,但是我们要教会学生一定要做出能产业化的东西。所以,我们提倡的创业的理念一定要面向市场,最终使得这个东西产业化。与某个公司的合作则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我们要做的不是虚拟,而是实战。
我今年35 岁,在一家中国知名的IT 公司的事业部做市场总监已经三年了。都说每个男人都会有一个武侠梦,其实我发现每个上班族都有一个创业梦。现在大学同学聚会时大家几乎都在讨论创业,偶然看见几年前讨论的创意现在已经有人在具体运作了就会懊恼不已。我认为现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社会阅历,很想逼迫自己下决心辞职回家去开始自己的创业旅程,这总比自己每天混在单位强很多,很想请教老师在这个关键点究竟该如何抉择?
从英特尔走出的成功创业者不到20%
创业机会不一定是自己开公司,在创新型的企业里也能够获得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 杨叙答
我对创业的体会是,创新是关键,它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创新没有任何偏见,它涉及了方方面面,并不局限于高科技产品上。产品、技术、业务模式创新都是重要而伟大的。现在,我国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整个结构体系的改变。中国产业的启动要形成今天不存在的新东西。比如前段时间,成都市市长讲现代化养鸡的事,就是业务模式的创新。
任何一个技术、任何一个产品的模式,若要成功进入市场,都要把各方面的力量分析透彻,弄清楚政府的投资、产业的能力、用户的需求分别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对系统创新的理解。并且,每个环节都可以创新,每个环节的创新产业都要有整体规模。很多人都问,技术不断翻新,翻新速度越来越快之后,能拿来做什么?所以,集体创新的结构、产品以及应用,如果相差跨度太大,很难达到协调。系统的创新需要方方面面的负责。有了创新的想法之后,才会陆续有创业的机会。创业机会不一定是自己开公司才有,在企业里也能够获得。比如我在英特尔提供的平台上,很多时候是在求变,在思考如何有效利用中国的资源,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创业。
我承认确实有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创业来寻找自我的价值。不过我对自己创业的想法并不强烈。第一,我不是技术型人才,没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核心技术,未来不一定能在市场或产业中获得机会。第二,自己创业担当的职责和风险更大。这不仅指制造产品,更包括在与周边伙伴合作和整个产业链建设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许是处在我这个年龄段有些怕冒险,也许是我的经历使然。
但是有一点我需要告诉这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和它的文化中你也可以找到创新的体验。我记得在几年前,有同事告诉我中国网吧市场很大,可以考虑如何把更多的电脑卖进网吧里。那年冬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做过主题演讲后我和同事路过一个网吧,三层楼里人山人海。当时我就说这是一个产业。后来我问一个网吧老板“你们最关注的事是什么”,他讲了三个,第一是国家政策还没有定位,第二是不赚钱,第三是软件更新升级太频繁。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做政府的工作,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最后得到认可。第二个问题是业务模式的问题。至于第三个问题,我们马上可以做的,就是想办法开发网吧管理的软件。高层对此也非常支持,于是上海团队重新调整了工作安排,将网吧管理软件开发出来,紧接着又开发出2.0、3.0版本。这就是在一个大公司的环境下针对一个特殊市场的需要,体现出的冒险精神。因此,创业不一定就是创办一个公司,在公司内部创新可以多做,也可以大做。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回顾英特尔我看到的去创业的人,创业成功的20%都不到,其他人大部分后来都去了别的公司。
相较而言,英特尔更推崇创新精神,每年英特尔都会在全球搞“英特尔技术创业挑战赛”。大赛的目的并不一定让参与的大学生都真正去创业,但是我们要教会学生一定要做出能产业化的东西。所以,我们提倡的创业的理念一定要面向市场,最终使得这个东西产业化。与某个公司的合作则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我们要做的不是虚拟,而是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