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元培我们和李白不能比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年里他设计了总造价200多亿的桥,几乎每座桥都推陈出新创造了我国桥梁建造史上的奇迹
  
  “我现在不签字了。”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自己的办公室里,桥梁大师、工程院院士林元培说,言语间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在这之前,他刚刚向记者回顾了自己担任总工程师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等闻名世界桥梁的经历。其间有骄傲、有豪情、有惊心动魄的决断,还有难以言喻的压力。如今,他已经“退居二线”,不再直接负责工程,“有什么问题我讨论讨论,完了出两三个方案,最后你看着办不是我看着办。这样没有责任,做人当然很幸福,像神仙一样。”
  这几年,因为不再担任总工程师,“不签字”,他的高血压慢慢自愈了。
  在林元培的办公室里,周围的墙上挂着他所设计的桥梁的相框。1991年建成的南浦大桥,夜色下好像一把巨大的竖琴;2005年建成的东海大桥是他最后的作品,这座全长32.5公里的大桥,蜿蜒曲折,像一条伏在江面上的巨龙。办公桌后面的林元培,看起来和普通老人并无两样。
  那些叱咤风云的桥梁岁月已经隐入风里,桥梁架在江上,日复一日,林元培很自豪的是现在每天平均有八万辆车从他的桥上驶过。虽然他变成了一位步履稍显蹒跚的老人。
  从52岁设计南浦大桥,到69岁设计东海大桥,林元培在17年的时间里设计了总造价200多亿元的桥,几乎每座桥部创造了我国桥梁建造史上的奇迹。
  他说,这并不是自己的水平比前一辈水平高,而是他的机遇好。“前辈退休了,我来接班,正好赶上上海开放浦东。”
  对于林元培,1990年那个春节称得上惊心动魄。
  当时,由他担任总工程师修建的南浦大桥已经动工一年多,桥桩已经打下去,但是却出现了问题。南浦大桥的桥梁,之前由专家们确定使用加拿大安娜西斯桥的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动工一年多,但当工作人员去加拿大考察,却发现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安娜西斯桥出现了裂缝。
  “这真是很要命的事情”。52岁的林元培春节没过完,立即就飞到加拿大,来到安娜西斯桥上,把那些裂缝挨个拍了照片。裂缝虽小,但经年累月,雨水雪水灌进去,里面的销钉就会被腐蚀,桥的寿命就会减少。“在上海要是修成这样有裂缝的桥,怎么了得。”林元培跟安娜西斯桥的设计方联系,想和他们讨论讨论,但是设计者在伦敦。他只好又火速飞回上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那些天他几乎没睡过完整的觉,他仔细推敲加拿大的方案,总结出了四个问题,但问题是,改了以后这四个问题能不能规避呢?林元培先在计算机上模拟。计算机显示按照加拿大的方案设计果然会有裂缝。林元培连夜召开会议。决定修改桥梁图纸。
  “这个工程是我负责的,要改就是我改,不改的话,将来出毛病我承担责任。”现在的首要问题是马上修改图纸,但前方工地还在施工,天天需要图纸,耽搁一天就是几十万元的开支。林元培带着一百多名工程师开夜班,争分夺秒,一共修改出了一千多张图纸。
  1991年。这座南浦大桥终于建成,造价8.2亿元人民币,桥梁主跨423米。是当时中国跨度最长的斜拉桥,长度为全世界第三。当然最让林元培骄傲的是,如今已经投入使用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一个裂缝。
  林元培至今仍记得,1988年当得知上海要造南浦大桥,由林元培担任总工程师的时候,设计院一些退休的前辈都找到林元培,说他遇上了好时机,在鼓励他的同时。还表示了对他由衷的羡慕。
  前辈们建桥的迫切愿望,早在林元培上世纪60年代进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时就感受到了。那时候他还年轻,还只是一个技术员。在跟随前辈工作时。前辈们常常在闲聊时,透露出不能做大桥的遗憾。
  “这些专家从美国留学回来,都是胸怀大志,常常感觉无用武之地。当时他们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修补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外白渡桥,都非常希望能够有一天在黄浦江上造大桥。”
  每年重阳节、春节见面的时候,他都能听到前辈们的这种声音,甚至还讲起当年吃过的苦头。他深深感觉到他们就像进入和平年代的将军,那份无奈与失意。
  这又何止是几位前辈的夙愿,在南浦大桥之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一直在为斜拉桥的建设做准备,为了试验斜拉桥技术,他们做了好几个项目,先后做了泖江大桥、新客站斜拉桥、石门大桥,通过这几个小工程,在桥梁、地基等方面为以后建造斜拉桥奠定基础。
  “他们说我是遇到了好时机。我也感到很幸福,准备工作做了那么多,浦东要是不开发,我就只能交给我的下一代做了。”
  但谈起南浦大桥修建的这个“插曲”,林元培仍然感到有些愤愤不平。
  因为建造成功的石门大桥的桥梁使用了混凝土结构,林元培对此有把握,所以。在最早的方案里面,他决定采用混凝土结构。当时的安娜西斯桥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些参与讨论的专家觉得后一种方案速度比较快,所以一致表决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我就气在这里,专家讲话都蛮不负责任,领导明确了专家比我资格老,但他并不知道出了问题不是专家负责,而是我负责。专家自己都没有做过。却可以提意见,但是做好做坏他不用负这个责任。”
  经过修改图纸。南浦大桥继续建设,还未建完,杨浦大桥的设计任务又落到了林元培头上。
  杨浦河面宽602米。而当时世界斜拉桥的记录是530米。林元培设计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直接做两把伞(斜拉桥的塔。因两面有钢索,形状像伞),这样602米就跨过去了;另一个是照搬400多米的南浦大桥,然后再补200米的普通桥。
  “上海要造这样的桥是几代工程师的心愿,到我手里了,我不能叶公好龙,因为怕担风险就不干了。”
  后一种方案比较安全,因为之前已经做过,但是因为要在水里面造一个塔,这样过往船只很容易会撞到塔上,另外要在水里施工,工作面打不开。造价也比较高。
  “但如果用第一个方案,就会有风险。600米的斜拉桥,全世界都没有人做过,当时的最高纪录是530米,你现在做,出了毛病就是你的事。工程师一定要有把握,因为你出了问题了,不是你检讨的问题。那些都没有用的,枪毙也是没用的。”林元培带领他的工作小组用了两个星期来讨论到底用哪个方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用第一个——有些冒险的方案。
  “我们认为两条,第一我这个结构分析是有把握的,第二我在南浦大桥工艺已经试过了,裂缝也已经解决了。”林元培说。
  促使他下决心挑战自己、使用第一种方案还有一个原因:“上海要造这样的桥是几代工程师的心愿,到我手里了,我不能叶公好龙,因为怕担风险就不干了。”
  桥面长了以后,首要解决的是稳定问题,林元培通过计算推导公式解决了。当时修建杨浦大桥由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审查的时候,对方先请来一个美国公司,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再派一个专家组来审查美国公司,最后全部通过了。林元培把主塔设计成人字形,解决了抗风的问题。
  1993年建成的杨浦大桥,把世界最新桥型的跨径从465米一下提高到602米。使世界建桥设计水平推到了 新的高度。林元培构思的杨浦大桥塔拉索锚固区构造、箱型钢梁等设计和大跨径斜拉桥整体稳定理论,均开了世界先河。94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上杨浦大桥时感慨:“喜看今日路,胜读万年书!”
  紧接着,林元培又驾轻就熟,设计了徐浦大桥。
  2000年,上海要建卢浦大桥,林元培又动了新的念头。
  “南浦、杨浦、徐浦,三座斜拉桥做过了。这三座斜拉桥之间很紧的,都堆在一块儿,这三个为什么一定要做斜拉桥呢?因为所有方案斜拉桥价格最低。现在我们中国人有钱了,对环境要求也高,我觉得多样化可能比原来单纯的一个模样要好。”林元培决定做一座拱桥。正是这个决定,为他之后赢得了多个国际大奖。
  当时有好多家公司投标,有做斜拉桥的,有做悬索桥的,拱桥的报价肯定比斜拉桥贵,但又不能贵得太多。贵得太多就不容易中标。林元培算了一下,他要造的拱桥造价估计要比斜拉桥高出10%,但是形状完全两样,这就是制胜砝码。
  “就像我们到百货公司去买衣服,没有人要买一件最便宜的,因为要考虑它的式样,太贵的也不肯买,但很普通的也不行。如果我们稍微贵一点,而用另外一种形式,也是可能中标的。”忆及当初林元培说道。
  他们再一次成功中标。这一次,他又把自己推到了一个新的挑战面前:
  跨径550米的拱桥没人做过,澳大利亚的拱桥港湾大桥,只有503米;造拱桥需要结构分析软件,目前还没有这种软件。
  另外,如今的焊接技术突飞猛进,卢浦大桥桥梁所用的全是大构件,对起重能力要求也很高。而澳大利亚的港湾大桥都是小构件,以往的经验也不能直接拿来用。
  林元培需要首要解决的是结构分析。没有软件,他们自己推导公式,自己编。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请了两个人来编程,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博士,一个是同济大学的博导。两人背靠背,独立编程。最后算出来的结果完全一样。
  林元培放心了。
  2003年建成的卢浦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而林元培开发的那套软件,也成为了世界上首个针对大型全焊接式钢拱拱桥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卢浦大桥获得了美国桥梁协会的大奖。今年5月,又获得了国际桥梁协会颁发的“杰出结构奖”。
  从南浦大桥到杨浦大桥,再到卢浦大桥,每一座桥梁都有创新与突破。在这个挑战纪录的背后,林元培最注重的是安全。“工程就是要有把握,你只能够有缺点,不能有错误,出了大事谁都负不起责任。再说。出了事,我们设计院这块牌子都要砸掉。”他转头指向窗外,“我们院子里的这些汽车都会没有了,奖金发不出来,人也要跑光的。”
  他说自己有的时候觉得很安慰的是。总算还没出过一个事情。
  几年前,走在南浦大桥上的时候,林元培曾经对孙子这样说:
  “等你长大了,爷爷已经过世了,但这座桥不会过世。这座桥还有三百年,你孙子的孙子也照样看得到。就像一座纪念碑一样,我不在它在。这就是我最高兴的。”
  林元培去过赵州桥,看了以后也很感慨:“赵州桥都一千多年了。我只敢说我的南浦大桥能坚持三百年。”
  “三百年我也就满足了,有时候想想我们跟李白这些古人不能比,李白的诗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大家照样还能背得出来,我这个桥三百年后什么都不是了。”
其他文献
1 “不定哪天就……”    以下皆为听闻,既未查证,亦非虚构。    一  S市某民营企业家A先生拿到一个地块,欲建一个大型批发市场。为了让建设资金更充裕,他收了一些未来入住店铺的预定金。然而,就在市场即将开建的时候,S市市委换届,新班子刚刚上台就开始重新规划城市布局,他的地块被规划成了公路。A先生不服,找新领导理论,对方回答:“你的地是上任领导批的,和我无关。”A先生咽不下这口气,就要“上访”
期刊
我这样告诉自己:假如不改变,怎么会有我们的机会    大概在1992、1993年。我开始有创业的想法。为了尝试创业的感觉,我曾经到义乌小商品市场拉着包进货。我也到广州海珠广场进货。那时的海珠广场比较乱。广交会也进不去,但是每次来进货,我心里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我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会改变我们,我认为这次的网货交易会尽管开得还不是非常正规,但是人气已经能说明一切。我感到自豪和高兴的是,在座的都是八十年代
期刊
中国内部消费不足主要的问题不是家庭储蓄率过高,而是家庭收入增长过慢    与现在投资基础建设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相比较,把钱返还给老百姓更透明,更能够减少腐败  在我看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虽然短期内会使国民经济增长有所反弹。但中长期来讲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因为这些措施并不能增加居民的购买力,还是在增加供给。中国现在这个问题就是供需方之间严重失调,现在这么做等于又加剧了这些问题。  当然提
期刊
因为缺乏优质企业资源且推出时机不对,全球大多数创业板都不成功,中国创业板恰恰规避了这两个弊端    第一,在相对的市场低点,不存在这种暴跌和投机的风险;第二,有源源不断的高增长企业给创业板提供优质的上市资源  从第一次计划推出创业板到现在,整整十年,现在终于可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各项细则已经基本成型。只是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推出时间。  但是对于上市工作准备得比较充分的中国公司,短期来看是没有选择
期刊
旅行早已不仅仅是排解压力、孤独和痛苦的娱乐,而是一种在行走中修炼的生活方式    主持人  梁冬:太美科技控股总裁、原凤凰卫视主持人  策划  周一:《创业家》高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嘉宾  于岩: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常涛:鲲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捷: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区域总经理  当你把自己的社会角色抛在身后,踏上旅途,除了美丽的风景,你还期待收获什么?有人
期刊
《创业家》联合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博斯公司(Booz&Gompany)共同推出“中国年度创新榜”,我们从27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中,最终评选出20家最具创新力的企业。它们代表了中国创新的方向    创新的价值  申 音    创新,一个危险的词汇。  2008年,华尔街的过度创新引发了数十年未见的全球经济危机。  2008年,从PPG到ITAT,从分众、百度再到蒙牛,明星公司不计后果的创新,
期刊
那些“被挫折”的记忆,让我们生命中有比别人多得多的禁区,甚至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封闭了太多本应属于我们的创新可能性    我喜欢这堆泡泡,要不然我不会有这样的情绪。但我更知道要让这堆泡泡被接受,再真正实施它们。会有多大的艰辛和风险  我被外界认识,多是因为“水立方”,水立方总设计师的名头很有些传播价值,虽然我早已不做设计工作,但人们还是愿意把我看做设计师,甚至有媒体建议我出镜时打扮得应该更酷一点,像
期刊
对于他们来讲,父辈的光环与阴影同在,拒绝这一切很难    父亲是一堵墙    郑维宇在杭州偷偷开公司已经半年多,集团公司甚至包括他的父亲还不知道。  在一处安静的小区里面,这位25岁的富二代,聚拢了一批游戏高手,研发了一个名为《足球风云》的网页游戏。这里是郑维宇的研发基地。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男性,地板上网线纵横凌乱。游戏已经基本开发完毕,郑维宇在另一处地方准备成立公司运营部,办公室已经在装修了。  
期刊
“我接下来恐怕要去订一本《创业家》了。”  朱国成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一位兼职培训师、咨询顾问,6月22日他在自己博客里写了篇“牛文文的创业和他的《创业家》”的文章(见本期《创业家》“编读往来”),记述了一年来他对《创业家》的关注。“很显然,现在的这本杂志(和创刊时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距离牛社长给创业家最初的定位越来越近了,是给创业者的。┅┅从这个意义上,创业家读起来更带劲。”  感
期刊
当我在2008 年某一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最开始一页里主编那些絮叨下面的署名看到不再是牛文文的名字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有些疑问。后来才知道分家了,不对,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出走了;接下来了解了一些,是创业了。  类似的情形,见过很多,出走后单干的创业者大多是低水平重复,因此有些时候我总是感慨,中国人是不是真的有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有些时候倒也不是徒弟和师傅的关系,那为什么一群能人就是尿不到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