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交响曲代序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gists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凤同志:


  首先请容我解释一下这篇序言迟迟交卷的原因。西方有句谚语:“最想做的事情,往往最晚做成。”此时此刻,我只能用它来为自己辩护——但决不是狡辩。三个月前,我接受为您这本书作序的“雅命”之后,把书稿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认真读了几遍,甚至连一个标点都没有放过。在读它的时候,时而激动不已,时而感触万端,时而解颐独笑,时而悄然沉思,所以读的进度很慢。这绝非文人笔下的夸张,而是可以由在书稿上所作的许多符号来作证的。我想,这就足以说明您这部书的价值和魅力了吧!
  这部书之所以对我如此吸引,首先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一直渴望有这样一部书,一部广阔而深刻地反映我们这一代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命运的书,或者说,一部反映我们这一代人奋斗、欢乐、挫折、磨难的命运交响曲。这个念头,早在五十年代后期读了A·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之后就萌生了。随着共和国五十年走过的辉煌历程和经历的风风雨雨,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但是,迄今为止,我仍然处于渴望的状态之中。这并不是说,我国缺乏富有才华的作家,而是自始至终亲身经历一过场场翻天覆地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性变迁,并能正确地描写并诠释这种变迁的人才太少,囿于自身的局限性,有些作者有此经历,无此才情;有些作者有此才情,无此眼界;有些作者有此经历、才情、眼界,又无此毅力。多年来,人民频频呼唤:“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作品”。想不到是您勇敢地用行动来回应这个呼唤。
  我觉得,您之所以有资格来写这样一部书,首先是因为您具有非同寻常的经历。作为一个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您从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勇敢地参加了严酷的地下斗争,培养出了坚强不屈的性格。作为一个职业新闻工作者,您有幸一开始就踏进了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而且长期从事重大事件的采访,直接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熏陶,造就出了目光四射的广阔视野。作为一个“左”的路线的受害者,您经受过各种不公平待遇甚至经历了长时间的缧绁之苦,锻炼出了您处变不惊的洞察能力。作为一位著名空军英雄的妻子,您经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谱写出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乐章。作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学者,您在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领域里博采广取,积累了丰厚学养。……具备这样丰富经历的人是不多的。正因为您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您才有“底气”去选择和驾驭这样一个重大题材。您那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政治经历、新闻经历、人生经历,告诉了读者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即使像我这样曾经在人民日报工作过的人,看了您笔下邓拓、范长江、林淡秋、李庄、杨刚等一代报人的风范,也充满了新鲜感,为之神往不已。
  如果有人问我,您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真实。真实是文学创作最重要的要素,真实的对立面是虚假。传记性文学尤其如此。近几年来,传记文学大量出现,本来应该说是好事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但是无庸讳言,有些传记文学作品离真实太远,在某些作者笔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成了可以随意摆弄的泥团。任意拔高者有之,加油添醋者有之,粉饰歪曲者有之,颠倒是非者有之。我曾问过文献工作权威逄先知同志,对这种现象怎么看,他说:“那就使将来出现无数《三国演义》,历史学家无所适从。”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我猜想您倾注那么多心血写这部书,可能也是有感于此,想给后人留下历史的真实面貌,为历史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让后代真切地知道,共和国的辉煌是怎样取得的,经验是什么;共和国的失误是怎样造成的,教训是什么。因此,本来文采飞扬的您,在撰写这部书的时候,却基本上采取了朴实无华的白描手法,严谨率直的史家笔法。大量的事实都根据当时的原始资料,不增不减。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读着它都会产生一种“时光倒流”“重温旧梦”的亲切感,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红年代,回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朴实无华即有华。越是真实、朴实,才越有魅力。
  我还想说,这部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您是把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写的。这样就令人信服告诉人们:知识分子意气风发之时,总是党的路线正确、国家繁荣昌盛之时;知识分子蒙辱受难之时,也是党的路线失误、国家停滞倒退之时。您是曾在错误路线下受过大委屈的人,但是在您的笔下,从来不把这当作个人的恩恩怨怨,而是把自己的遭遇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来研究和认识。我想,这并非单纯出于您性格的宽厚,而是出于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了解。现在有些传记或纪实作品,往往陷于写人的苦难恩怨,过多悲戚凄苦的描写,虽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却不能启发读者的思考,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而您这部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交响曲,在读者中一定会引起久远的共鸣和回响。它不但会引导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读懂共和国那段光辉而又复杂的历史,而且会告诉人们“今天”是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得来的,又应该怎样去珍惜它。
  我读懂了吗?该由您来评论了。
  范敬宜
其他文献
纪实文学的行动感和真实感,大概在某种程度上比虚构文学更能满足人们阅读中潜在的“窥视欲望”,从而越来越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邓贤的纪实文学《流浪金三角》,以充满激情的文字,为我们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示了一群另类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这本书的畅销是必然的。它独特的选材和富有魅力的叙述方式,还有它的“真实性”、现场感,无不指向并满足着市场需求。但是,它的畅销似乎仅仅是商业的成功,而非文学本身的成功
期刊
《读书毁了我》(Ruined by reading;琳达·施瓦茨著,李斯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出版),像是一个读书人对于“读书”的思考与心灵的自言自语。她本不是要说给你听,只是一不小心被你偷听了去。对于从童年就开始的阅读生命,作者的心情是复杂而矛盾的,“躲在书籍遮蔽的光影里,禁不住忧思平生嗜书癖好。一切何所为?我想寻找的又是什么?”“当真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吗?是我自己选择的,还是被人选择
期刊
《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最新突破》一书是一部集资料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政治学论著。  就其资料性而言,首先该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基层民主的主要论断,从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到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中关于基层民主的论述,几乎涵盖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中有关基层民主的言论,可以说这是
期刊
周作人的散文,曾风靡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时隔六十余年,至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出版界、读书界又悄然出现了一股周作人散文热,十年之间,大约出版了二十多种周作人散文集之类的集子。跨进2000年以后,这股周作人散文热似乎仍没有降温的趋势,品种繁多的周作人散文集陈列于各地书肆,令人眼花缭乱。  周作人的散文飘逸洒脱,用笔从容,流转自如。似名士清谈,徐徐道来,庄谐杂出;如画师挥毫,信笔所之,蔼然有味。在语言
期刊
陈美林先生是我国知名学者,他的学术论文,我素所爱读,不少篇目,甚至读过多遍。然而,在得到他新近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选集《清凉文集》后,仍不禁满怀欣喜,用了不长的时间,又重新捧读一过。  《清凉文集》凡八十余万言,选编文史论文七十三篇。从其所收篇目,也即从作者的治学范围,便能感受到著者学问的渊博。书中除小说戏曲的探研外 , 又论及山水旅游诗、比较文学、文学史学、儒学对文学的影响、武则
期刊
继冰心、萧乾之后,我国文坛上空,又一颗璀璨的巨星殒落了,这是我们华夏子孙的巨大损失。  当我得知柯灵驾鹤西去的噩耗时,如被人在头上猛击一掌,一时蒙住了。近年来我很惦念巴金老师的病情,因大夫和家人拒绝探望,只好写信或电话给济生(巴老四弟)、小林(巴老女儿)、徐开垒(《巴金传》作者)探问情况,没想到先走的却是少他六岁的柯老,怎不令人悲痛!  柯老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记得三年前金秋,我和秀芳到苏州参
期刊
楼兰位于敦煌之西,沿疏勒河西行至罗布泊的旧湖床,便可到楼兰,相反如果沿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东进,也可以到楼兰,因此楼兰便成为连接塔里木盆地与中原的枢纽,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绿洲之一,所以《汉书·西域传》说:“(楼兰)更名其国为鄯善”,“鄯善当汉道冲。”  汉民族一直团结少数民族在西域一带建立政权,为开发丝绸之路,努力建设。《汉书·西域传》又说:“(楼兰)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可
期刊
在人们的眼里,周汝昌先生是著名的“红学家”。一生都像书呆子似地研究“红学”。其实不然,周老先生的兴趣非常广泛,才情亦非常生动。新近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岁华晴影——周汝昌随笔》一书,让世人对周汝昌有了更深刻、也更全面的了解。  读者会被书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博知雅趣、真知灼见所感染,除了佩服,还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惜时感。对照作者,我们要读的书、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作者酷爱京剧、曲艺、民族乐器
期刊
如果把酷刑的使用纳入人类文明史进行叙述,我们总该会觉得有点难为情。其实,刑具的发明和刑罚手段的设计,都有着人类高度智慧的参与,是对于人类文明产物的一种特殊利用。酷刑既与文明相悖,但无疑地又是文明的一部分,而且同步进化;类型的多样,精致,合符科学,实在可以令人绝倒。布瑞安·伊恩斯的《人类酷刑史》,为健忘的人类提供了一组按时间序列组合的有关酷刑的图景,留下了众多凶残的面影和罪恶的脚印;让我们记住了:在
期刊
虽然资讯业在今天是这样的“发达”,尽管知识的传播在这样的“发达”的载负下是那样地容易做到,但是拿到《旧梦重惊——方霖、北宁藏清代明信片选集(Ⅰ)》(以下简称《重惊》),还是有了许多惊讶:原来那时竟有这般实时写真的邮品,原来那时的中国是那么个样子。尽管有关斯时的文字、图案我们早已从其他专门非专门的、中国的外国的媒体上看到读到了许多,但还是有了惊讶,历史其实并不像戳放在书案上的那些或官家或私人所修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