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世界的孤儿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幺鲁达(鄂温克语音译,白鼻梁。)是一头雄性的小驯鹿。春天,它的妈妈被一头饥饿的熊杀死了。
  柳霞从其它母鹿那里挤了鹿乳饲喂给幺鲁达,给它人类的食物,想尽办法将它养大。这段被人类哺育的经历在它的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迹,在我看到它时仍然表露无遗,它青睐人类的食物,吃面包、饼干、奶糖、巧克力,甚至肉肠。在失去母乳的滋润之后,它大概也发现在人类的食物里可以得到足够维系自己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吧。
  它依偎在柳霞的身旁,柔软的舌头小心地拂过她的手掌,像一只温暖而柔软的小狗。
  我仔细地注视着这头安静的小鹿。目光柔和,瞳底像黑色的宝石,呈现出一种不可透视地黑亮,那一茬棕黑色的皮毛像极了初春被北方细雨渲染的远方山林。但我总是感觉这头小鹿有些不同的地方。
  更多的时候,它确实并不是这个样子。在营地无人的时候,它总是可以巧妙地避开那些忠心耿耿的猎狗,驾轻就熟地钻过为了防止驯鹿进入帐篷的围栏。一旦进入无人的帐篷,那么里面就是它的世界了。那些打好的列巴(混入鹿乳,鸡蛋,糖烤制的面包),不会放过,一棵白菜,不会放过,面粉袋当然也不会放过,总之它不会放过帐篷里任何可吃的东西,那些不能吃的东西,它同样不会放过。
  “你把它带走吧,送给你了。”看着被践踏得一片狼籍的帐篷,柳霞斩钉截铁地对我说。
  送给我,我拿它怎么办?尽管小的时候甚至收养过小报,但对于一头小驯鹿我却感到不知所猎。难道千里迢迢地将一头幼鹿带到平原,那是童话里一时兴起的暴君才会中意的行为艺术。就算我可以将它带出丛林。那么我把它养在哪里,养在楼上?(也许未尝不可,阿里河的一位老人就在楼上养着一头小梅花鹿,小鹿每天跟在老人的身后上街遛弯)就算我可以在自己的住所附近为它找到一片广大的围场——一片虚拟的荒野,我也无法想象将一头山林中的驯鹿养在平原上的绝佳的幽默感。但对于驯鹿来讲这可并不是什么幽默的事,在平原上它采集不到足够的食物,它的胃不像牛和羊一样,仅仅需要草料就可以了,还要有新鲜的苔藓和蘑菇。
  与维佳一起在林中穿行寻找走远的驯鹿时,我才意识到他对这个世界有多么熟悉,与其相处得又有多么和谐。只需轻瞄一眼河边的蹄印,他就可以判断驯鹿走过的时间,仅仅凭借塔头墩子上几棵扭歪的草,他就告诉我一头狼刚刚在我们出现之前经过这条小路。那是他的世界。是他们的世界。
  长久以来,鄂温克部族居住于山林之中,猎野兽,牧驯鹿,食兽肉,饮鹿乳,围火而居,随季节迁徙营地,给充作薪柴的树木和驯鹿取食的苔类休养生息的时间。《文子·上仁》中记载:“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即使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经知晓自我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在北方的森林中,鄂温克部族只为猎取必要生活物资的狩猎从不会对动物的种群造成致命的影响。在野生动物繁育的季节.为了保护怀孕的母兽和正在成长的仔兽,猎人会划定专门的猎场进行狩猎,甚至封枪养山。而真正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的是大量从山外涌进的猎人,他们无所不杀,所有活着的动物都逃不过他们大口径的猎枪。他们甚至以鄂温克猎民最唾弃的狩猎方式布下各种陷阱和套索,所有动物不分大小一概不予放过.这些人缺少的正是长期生活于山林之中的鄂温克部族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态度。
  这样想来,一直生活在森林中的鄂温克猎民倒是最早的自然主义者了。关于对生活环境的维护,山上的鄂温克入完全跟得上目前最先进的绿色理念,巴拉杰依老人已经在下山时小心地带走了所有的废电池。有时我的眼前会浮现那样一个温暖的画面,在北方森林金色的黄昏中,一只蓝色的小鸟,飞落在一位在帐篷前安歇的鄂温克老人的肩头,直接从她的手中取食种子。那位老人是现实存在的,她是玛丽亚·索,森林猎民营地里年岁最大的老人。和谐共生,我想那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吧。
  如果可能,我希望维佳永远住在山上营地,下山对于他,似乎只是在面对纷繁的世界而不知所猎时,索性宿醉不醒的日子。酗酒,一个被不断地谈起又颇为隐讳的话题。酒神狄俄尼索斯发现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将其广播人间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摆脱贫困,带来幸福。酒本身无错。我还清晰地记得,一位山上的朋友在醉酒之后聊天时一语不和就对我拔刀相向,第二天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我已经无需再列举因为酗酒而发生的惨剧,那位本来应该留下更多记录鄂温克民族生活的年轻的女画家,还有那个引枪自戗的年轻猎人,更不说那些因为沉醉不醒在隆冬之中睡于野外再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的人们。酒带来了太多的悲剧,当然,酒也可以带来幸福,即使是短暂的,至少可以让失去了猎枪的鄂温克部族的年轻人忘记必须面对的一切,得到片刻的超脱。最迫切的现实就是他们已经无法再游猎山林,甚至在熊袭击驯鹿群时无能为力。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多年前乌热尔图先生的一篇小说《一个猎人的恳求》,失去了猎枪的猎人不得不用猎刀去与熊搏斗,只为了获得一个鄂温克猎人的尊严。那时还是一个孩子,但我也非常清楚,执刀与熊相斗,除了过人的勇气,还需要巨人的力量。
  酒到底带来了什么,此次上山,住在安道大叔的帐篷里,老人在醉酒之后,一夜未眠,面对着黑暗的山林喃喃自语。一瞬间我真的感觉他在与我看不到的什么倾心恕语,像在述说着正在消逝的一切,面对这种消逝而生出的惶恐与不安。我注视着他羸弱清瘦的孤独身影,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侧影啊。孤独和寂寞,让这些独守营地的入学会了自己和自己说话。我想起那个在新年之夜独守营地的少年,因为无聊,翻山越岭,涉过雪地,只是为了到另一个营地找人聊天。他迷路了,还不幸地踏入不冻泉,还好他回到了营地,但他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双腿。
  失去了枪,仅仅是失去了面对荒野的话语权。同样,还有更多的东西正在慢慢地消逝,其实很多年轻的鄂温克已经失去古老的话语会话能力,而外面世界涌进的一切新鲜事物对于他们又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们不知所猎,失落、彷徨、甚至绝望(我还可以写下更多这样的词语),他们曾经从父辈那里获得的曾经令他们引以自豪的知识突然间成为某种历史剧的布景,古老的鄂温克游猎文化面对如洪流般涌入一切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下山之后,他们又无法迅速地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为两种文化夹缝中尴尬的观望者。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山上,固有的驯鹿文化当然会被小心地保留,山林是这种文化最后的沃土,但现实越来越多地摆在人们的面前,老人需要医疗条件,孩子们需要教育。下山呢,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别说这些曾经自由生活干山林中的人们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连驯鹿也因为无法享受山林中的新鲜苔藓而水土不服。这多么像那个莎士比亚的不可解决的永恒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我想任何人没有资格为了保留一种古老的文化而剥夺他们提升生活质量的权利,但是,直到目前,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一条既保留传统的文化又让鄂温克猎民的 生活条件有本质改变的两全其美的答案。也许,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两全其美的事。
  在山上时,和维佳一起外出寻找走远的驯鹿。在长久地跋涉之后,在河边休息时,他又不断地向我谈起他的理想生活:在温暖的房子里隔着结了霜花的窗子看雪,做画,画驯鹿,画他所看到的一切,他最喜欢的画家是美国的怀乡主义代表性人物安德柳·怀斯,他想画出那样的画。但他几乎没有那样的机会,他几乎不能长时间的下山,山上的驯鹿没有人照顾。对于柳霞,最大的希望就是有时间离开山上的营地,去无锡看看自己的孩子雨果,因为长期的寄宿生活,那个孩子正与柳霞渐渐地生疏。巴拉杰依正试图通过与当地政府协商,尽快重新为每个营地派发苏式步枪或半自动步枪,在熊袭击鹿群或入侵营地时驱赶它们。何老大所想的是当冬天到来时,用刀刺破那些从山外来的偷猎者的汽车轮胎,让他们寸步难行,而自己要以古老的方式猎取一头足够大的巨捍(驼鹿),以此怀念鄂温克猎民游猎森林的黄金岁月。从阿龙山的玛丽亚·索的营地一直向南望去,目光穿越浩荡无边的丛林,在莽莽苍苍的重重山岭之上,如一头巨熊般沉硕伫立、傲视四方的就是大兴安岭的最高峰——奥克里堆。自从鄂温克部落为躲避战乱带着自己的驯鹿从外贝加尔湖沿岸和勒拿河流域迁徒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地区至今,很多事情都发生变化,一些伟大而古典的传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隐没在尘土之中,随着最后一位萨满纽拉的离去,古老的山林游猎文化也正失去它固有的精神依托。神媒已经不再了,鄂温克部落失去通往神境的路。有些事情永远地改变了,鄂温克猎民以帆布帐篷取代撮罗子(以桦木为架,兽皮为篷的简易帐篷),以铁炉代替篝火,以链锯更换大斧,一直不变的只有高高耸立于群山之上的奥克里堆,还有最后的鄂温克和他们的驯鹿,他们一直没有离开山林。
  驯鹿长年游走于丛林之中,食物中缺少矿物质,而摄取食盐是它们获取身体所需矿物质的重要方式。而每当鄂温克人要召唤驯鹿时,也总是手持盐盒或盐袋,轻轻敲打发出声响,丛林深处的驯鹿就会应声而来。
  也许人类学家和学者或者旅游者更希望鄂温克人手中拿的是捍皮制成,上面以皮绳缀着用捍的蹄甲碎片制成响片的盐袋,或者是上面刻着精美花纹的桦皮盒子,总之这样的器物似乎更适合在林间空地上喂鹿这样的场面。无论怎样,我一直认为,鄂温克人敲打着盐袋呼唤丛林里的驯鹿回到营地也许是这广袤山野中最温暖的一幕。在现在,更多的时候,柳霞只要搓动精制碘盐的塑料袋同样可以将驯鹿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对于驯鹿来说,捍皮制成的盐袋和塑料尽管发出的声响不同,但同样都意味着美味的盐。那只是一种形式的问题吧。
  最终我还是没有带走幺鲁达,无边无际的山林才是它的世界。随着它的慢慢成长,山林深处的蘑菇和苔藓对于它会逐渐地更有吸引力,它会慢慢地学习到山林中的法则。长到三岁的时候,它就会参加鹿群中所有雄鹿的争霸,以不败的勇气和强悍的体力去获取母鹿的青睐。那时,它就成为一头真正的驯鹿了。
  使鹿鄂温克部族最终是否会放弃牧养驯鹿的生活方式离开山林,也许不是任何人可以决定的,那么是由谁来决定的,我不知道,维佳不知道,柳霞不知道,连最年老的玛丽亚·索也不知道,山上的驯鹿更不知道。
  有时我会想起那头扑杀幺鲁达妈妈的熊。它并没有做错什么,春天刚刚结束冬眠的饥肠辘辘的熊捕食驯鹿就像我们人类吃鸡蛋一样是非常正常的事。熊需要迅速地找到食物,补充在冬眠期间流失的大量脂肪,而且,如果它是一头母熊,它的小熊更需要食物。
  当太多的人到荒蛮的丛林里寻找救赎的时候,对于丛林中的人们来说,丛林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以上所提到人名,皆为阿龙山玛丽亚·索营地鄂温克猎民。)
其他文献
摘要:二板市场是相对独立与主板市场,可以减少主板市场的震荡,让风险厌恶者和风险喜好者各得其所,而且由于参与者较多,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够得到较为完全的体现,风险投资家有了这样一个有效率的退出市场,主要精力就可以放在如何挑选项目,如何管理和监督企业,如何让企业得到市场的承认这方面。  关键词:风险投资;二板市场;主板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
期刊
“徐力克”是鄂温克勇敢的猎犬,虽然几年前鄂温克人就已经不再打猎了,但是“徐力克”一直留在大兴安岭森林中,和玛丽亚·索一家一起生活。  在禁止打猎之前,千百年来鄂温克一直是一个狩猎民族,他们居住在茫茫如海的大兴安岭中,靠打猎为生,也饲养驯鹿,以“撮罗子”为家,生活简单淳朴,几乎与世隔绝。他们的生活与森林紧密相依,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森林的恩赐,所以他们非常明白不可“竭泽而渔”的道理,而事实上他们的需求
期刊
我早就听说蒙古国有一个与中国鄂伦春、鄂温克民族相似的养驯鹿的部落——查腾部落。每次赴蒙古国考察,我都渴望能有机会,去一次库苏古尔省原始森林,探访与我的民族有相近生活习俗的“查腾驯鹿部落”,看看与自己长相相近的脸庞和久违的森林狩猎生活。  2005年12月18日,许久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我们一行五人赴库苏古尔省的查干诺尔苏木,探访查腾部落!当我的其他蒙古国朋友听说我们要去探访查腾部落时,说:“你们可
期刊
龙龙    龙龙是最后一个在大兴安岭深山密林里的撮罗子降生的狩猎部落的小猎民。1988年,他在撮罗子里降生,父母出去打猎的时候,就把他放在树上吊的摇篮里,稍大一些后,他就在大森林里和吃苔藓,地衣的驯鹿一起玩儿。  分布在大森林中的猎民点虽然人数很少,却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加上被大山封闭,所以比较完整地保持着自己的民风民俗。小龙龙就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整日与驯鹿为伴儿,以野生动物为邻,看男人打猎,
期刊
走进黄河首曲这片引人瞩目的土地,竟经历了一段意想不到的过程:先是见到鲜为外人所知的极度缺水的严峻事实,接下来是对其原因的一系列追问,而最终走进了一片片空白“地带”——探寻每一个答案都几乎遇到诸多待解的问题!而这些空白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得不让人继续追问……  黄河首曲地区处于黄河源区被视为中华水塔的一部分,其水源的供给仰仗于这里大面积的高原湿地。但走进牧民的草场和帐篷,才知道这里今天正在遭遇不曾见到
期刊
其实,不仅是黄河首曲地区,整个三江源地区除高山冰雪覆盖外,有很多大面积湿地,海拔高,温度低。从生态系统来看,三江源地区包括黄河首曲是世界上最高的湿地系统,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下游河流的水涵养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都是在高原湿地上发育的。高原上宽广的谷地,低温冷湿的环境给湿地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黄河源区首曲湿地正是处于这样的自然背景之下。黄河源区包括首曲这片
期刊
  
期刊
冬天骑着摩托驶进干涸的湿地卷起一股股白烟。  俯瞰山坡下的平地,眼前是一片广阔的碧绿湿地,无数细长水流与一汪汪水洼纵横交错地盘绕在大沼泽中,在晴空下银光闪闪。如此壮观的美景让大家不约而同举起了相机。我们今天来到了欧拉乡南部的阿万仓乡,这片湿地是著名的阿万仓大湿地,这也是我们在考察中第一次真正见识到湿地的样子。  53岁的才代是阿万仓道尔加大队的村主任。四年来,他作为县人大代表,每一次去乡里开会几乎
期刊
玛丽亚·索——最后的“精神领袖”    整个猎民点的运转都是由这位80来岁的老人支撑着。人们都说.没有她这个点也就散了。  下了汽车,我们一行四人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离开公路走进泥湿的丛林,早有几条狗不知从什么地方冲过来叫个不停,走了不到300米,眼前出现三顶冒着烟的帐篷,还有两个撮罗子,那就是我们盼望许久的充满神秘色彩的玛丽亚·索猎民点了。  玛丽亚·索是个传奇人物,她是两年前搬迁猎民时,唯一没
期刊
这里的羊已全部被淘汰,只因为牛羊争水,每天都有几只羊被顶死    拜访才代的翌日,我们来到了采日玛乡的麦果尔大队,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个大队的8个队中有5个队严重缺水,麦果尔3队更是个出了名的缺水队,在他们那片远离河流的贫瘠草场上,牧民们为了适应极端缺水的环境,甚至改变了畜群的类型,把队上所有的羊都淘汰了。  来到3队草场的时候,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草地上没什么人,大家都在帐篷内避雨。我们站在外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