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他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他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天等县民族小学五(1)班的“虎跃组”选择朗诵的方式展示《梅花魂》的中心思想。小小朗诵员手捧课本,挺直身体,诵读声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抑扬顿挫。自信的表演,精彩的朗诵,赢得了全班同学和听课教师的喝彩。“学生有很多展示的方式,表演、朗诵、绘画等等。只要能表达小组的观点,我们都提倡。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上课形式。”该班语文教师农颜秋说。
自2012年天等县启动课改工作以来,该县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变得大胆积极了,在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了。该县教育局局长闭伟文不无自豪地说:“通过高效课堂来激发老师、学生的活力,解放学生的眼、手、嘴,让学生懂看、会做、敢说,自愿自主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目标如今我们初步实现了。”
全员培训 不留死角
道路十八弯,着眼是青山,这是天等县的真实写照。因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天等教育一度处于低迷状态,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育前景堪忧。闭伟文局长到蒙山县观摩了当地的高效课堂之后,当地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充满活力的课堂令他感到了课改的迫在眉睫。他说:“如果不搞课改,天等的子孙后代将永远落后于其他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闭伟文局长的课改思路得到了天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久,该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天等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2012—2014年)》,大石山区里掀起了一场课改“风暴”。然而,万事开头难。“开展课改之初,由于缺乏理论和经验,对课改操作技术不了解、不掌握,无论是局里的人员,还是广大校长、老师,都感到茫然,处于懵懂状态。”该县教育局负责课改工作的副局长农祥堂说。
为此,天等县制定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培训方案,从局领导、教研室人员到各学校校长、中层领导,再到全县中小学教师,全都培训了一遍。在培训工作中,“走出去,请进来”是该县培养师资的重要方式。据闭伟文局长介绍,该县不断加大师资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先后组织教研员、学科辅导员和各中小学校校长、副校长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课改先进经验,分批次组织近300名校长及部分骨干教师赴蒙山县等地观摩学习,先后邀请《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等专家做课改讲座。2012年3月,该局还组织教研室人员及各中小学校长开展“拉练式”听课评课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并纠正教师的课改实践行为。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校长蒙万里说:“这些培训,相当于给了教师们一份课改的‘导游图’,老师们掌握了课改的技术和流程,提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时,我对课改一头雾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充电却又不知从哪里做起。局里安排的各种培训就像一场场及时雨,让我获益匪浅。”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教师周燕美回忆说。2011年,她到蒙山县观摩了当地的高效课堂,回来后又多次参加县级、校级的培训,渐渐熟悉了高效课堂的操作流程,学习到了小组建设的有效方法,以至于她在课堂上说话的语气、身体的姿势都有了改变。到2013年该校全面铺开课改工作时,她已然成长为一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师,并在2013年11月举行的全县高效课堂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天等县还鼓励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校本培训,扩大教师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在导学案的编写、使用方面,校本培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语文组组长赵志新告诉记者,该学科组导学案的编写有一套流程:教师共同商讨形成一个统一的样式,然后由教师上课实践,对导学案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形成一套适用的导学案。他说,每周学科组教师都有两次碰面,一次是对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一次是交流课改实践的心得、体会。“跟同事一起讨论课改,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现在的心态越来越年轻了,都不想退休了。”
天等县仍有些较偏远的山区学校少有课改培训的机会,为此,该县大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建了由79位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指导团队,团队每学期都会送教3—5次,给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师送去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教学技能,深受教师们的欢迎。“送教下乡”给山区学校教师送去了“福音”,对骨干教师本身也是一次锻炼和成长,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教师张秋明说:“参与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指导(乡下)教师的同时,自己的执教能力也得到了巩固。”
此外,师德师风的讲座、课改学科骨干教师团队集体备课会、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比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大比武等系列活动,也是天等县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些举措,该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出现了一批课改名师:天等县民族小学的赵运兰等一批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天等县民族中学的黄玲等42名教师曾在国家级、区级、市级的优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2013年,该县教师代表崇左市参加广西课堂基本功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闭伟文局长说:“现在,老师在课堂上越来越放得开了,不再像以前管着学生,学生怎么演、怎么‘闹’,他们都能游刃有余地把控。”
“大学区联盟”推进课改
师资培训不留死角,激活了天等县各中小学的课堂改革。然而,由于各学校的位置较为分散,加上全县教研员数量有限,一个严峻问题摆在了天等教育人面前:如何更好地对学校课改进行有效管理,巩固课改的成果?为此,闭伟文局长带头深入学校,与校长、教师谈心,交流意见。
通过多次调研,天等县最终决定试行“以一个学校带动另一个学校”的“大学区联盟”管理模式。根据县域内各校的地理位置、校情学情,将全县初中、小学分别划分为4大学区,并设立学区长学校。
天等县教育局规定,学区长学校由教育局直接管辖,教育局定期派教研员到学区长学校检查该校及其所管学校的课改进度、成效,学区长学校也要定期向教育局反映、汇报课改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学区长学校对所管学校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教学活动等进行管理,定期派出教师到所管学校送课、送经验,不定期举办大学区教研活动或教学比赛。通过层级分明、职责明晰的管理,天等的县域内学校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整合、重组和优化,天等的学区内各学校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全面开展。 天等县都康乡中心小学是天等县恒丰希望小学所管大学区的成员之一,2014年4月16日,该校主办了大学区语文教研活动,大学区学校的领导、语文教师都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教师们聚焦课堂,针对教学、教研问题进行广泛交流,进行合作课堂课例展示活动,与会教师听课评课,促使教师敢于实践、勇于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课改能力。该校校长莫忠伟说:“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教师彼此交流经验,学习有用的方法,每一次活动教师们都积极参加。这已经成了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莫忠伟校长介绍,自从实施“大学区联盟”之后,学校的课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过去,由于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且大家都觉得反正局里也不一定检查到自己,所以局里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要完成一篇教学反思的工作往往不能落实。现在不同了,学区长学校会定期到学校检查教师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不少教师的论文发表在了省级核心刊物上。”莫忠伟校长兴奋地说。
在实施“大学区联盟”制的同时,天等县教育局也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加强了对各学校课改工作的跟踪指导、督查评比。据农祥堂副局长介绍,局里经常组织各股室领导、教研员、课改专家组成员深入学校课堂,听课评课,针对课改过程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出现的误区,与教师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及时纠偏;寒、暑假期间,局里也会安排教研员、乡镇业务辅导员与一线教师共同讨论学科导学案的设计。莫忠伟校长说:“县教育局、教研室下来听课评课,多方督导、指引,这早已常态化了,学校的课改工作因此得到了有效落实。”
让花儿尽情绽放
“这道题可以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答。”一个瘦小的男生在黑板前有模有样地板书着,他将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一步步展示出来。这名男生是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138班“腾飞小组”的组员。在他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其他小组成员的疑问、反驳,他都能落落大方、声音洪亮地一一应对,俨然是一位小老师。小组学习中,学生热情高涨;小组展示时,学生思维活跃、条理清晰,这是记者听课之后的真实感受。
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地处边远山区,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过去,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该校校长农志田说:“老师满堂讲,学生不愿听就伏台睡觉。”课改一年之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该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好差搭配”的原则进行分组,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带领较差的学生学习,另外还创新了小组建设方式,使用了大组套小组的方式,即整个班分为几个大组,设有大组长,每个大组内又分有两个小组,设有小组长,这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因小组过大部分学生“照顾”不到的问题,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实现自己观察、自己动手、积极发言的“三解放”,成为课堂的主人。该校138班的学生邓幸才说:“我很喜欢现在的课堂。我不再是孤军奋战了,碰到问题可以跟其他组员讨论,我们还经常分享学习方法呢。”
课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发展了综合素质。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胆量变大了”“同学间更团结友爱了”。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143班的李秀梅原本沉默害羞,学校课改后,她胆量大了,面对记者也能侃侃而谈:“以前很少在课上回答问题,怕回答错误被笑话,回答的机会也比较少。现在不一样了,老师鼓励我们多发表见解,错了也不要紧,同学们都积极发言。”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1202班学生蒋正发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告诉记者:“课改后,同学们凝聚力增强了,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难题,锻炼了我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在教师们看来,课改给他们的好处,不仅限于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是整个工作面貌的改变。天等县都康乡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唐丽勋感慨道:“实施课改后,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直在‘喋喋不休’了,课堂由学生主导,由学生来讲课,我要做的就是适时补充和点拨,学生快乐展示、愉悦学习。”
课改之初,农志田校长还有所顾虑,担心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如今已消除了担忧,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课改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实施课改后的2012年春季学期期考,我校七、八年级的考试成绩均比段考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我校2013年度学生辍学率达到近10年来的最低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所所学校在课改中成长起来,天等县的课改工作成效逐渐凸显,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3年该县荣获崇左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中考成绩综合评价排在崇左市首位。2013年10月,该县还承办了崇左市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暨高效课改培训会。面对成绩,闭伟文局长深知道路漫漫,他说:“尽管现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树立典型学校,建立基地学校,完善课改评价体系,从而提高课改成效。”
(责编 蒙秀溪)
自2012年天等县启动课改工作以来,该县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变得大胆积极了,在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了。该县教育局局长闭伟文不无自豪地说:“通过高效课堂来激发老师、学生的活力,解放学生的眼、手、嘴,让学生懂看、会做、敢说,自愿自主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目标如今我们初步实现了。”
全员培训 不留死角
道路十八弯,着眼是青山,这是天等县的真实写照。因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天等教育一度处于低迷状态,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育前景堪忧。闭伟文局长到蒙山县观摩了当地的高效课堂之后,当地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充满活力的课堂令他感到了课改的迫在眉睫。他说:“如果不搞课改,天等的子孙后代将永远落后于其他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闭伟文局长的课改思路得到了天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久,该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天等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2012—2014年)》,大石山区里掀起了一场课改“风暴”。然而,万事开头难。“开展课改之初,由于缺乏理论和经验,对课改操作技术不了解、不掌握,无论是局里的人员,还是广大校长、老师,都感到茫然,处于懵懂状态。”该县教育局负责课改工作的副局长农祥堂说。
为此,天等县制定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培训方案,从局领导、教研室人员到各学校校长、中层领导,再到全县中小学教师,全都培训了一遍。在培训工作中,“走出去,请进来”是该县培养师资的重要方式。据闭伟文局长介绍,该县不断加大师资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先后组织教研员、学科辅导员和各中小学校校长、副校长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课改先进经验,分批次组织近300名校长及部分骨干教师赴蒙山县等地观摩学习,先后邀请《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等专家做课改讲座。2012年3月,该局还组织教研室人员及各中小学校长开展“拉练式”听课评课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并纠正教师的课改实践行为。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校长蒙万里说:“这些培训,相当于给了教师们一份课改的‘导游图’,老师们掌握了课改的技术和流程,提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时,我对课改一头雾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充电却又不知从哪里做起。局里安排的各种培训就像一场场及时雨,让我获益匪浅。”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教师周燕美回忆说。2011年,她到蒙山县观摩了当地的高效课堂,回来后又多次参加县级、校级的培训,渐渐熟悉了高效课堂的操作流程,学习到了小组建设的有效方法,以至于她在课堂上说话的语气、身体的姿势都有了改变。到2013年该校全面铺开课改工作时,她已然成长为一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师,并在2013年11月举行的全县高效课堂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天等县还鼓励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校本培训,扩大教师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在导学案的编写、使用方面,校本培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语文组组长赵志新告诉记者,该学科组导学案的编写有一套流程:教师共同商讨形成一个统一的样式,然后由教师上课实践,对导学案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形成一套适用的导学案。他说,每周学科组教师都有两次碰面,一次是对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一次是交流课改实践的心得、体会。“跟同事一起讨论课改,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现在的心态越来越年轻了,都不想退休了。”
天等县仍有些较偏远的山区学校少有课改培训的机会,为此,该县大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组建了由79位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指导团队,团队每学期都会送教3—5次,给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师送去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教学技能,深受教师们的欢迎。“送教下乡”给山区学校教师送去了“福音”,对骨干教师本身也是一次锻炼和成长,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教师张秋明说:“参与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指导(乡下)教师的同时,自己的执教能力也得到了巩固。”
此外,师德师风的讲座、课改学科骨干教师团队集体备课会、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比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大比武等系列活动,也是天等县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些举措,该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出现了一批课改名师:天等县民族小学的赵运兰等一批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天等县民族中学的黄玲等42名教师曾在国家级、区级、市级的优质赛课中获得一等奖;2013年,该县教师代表崇左市参加广西课堂基本功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闭伟文局长说:“现在,老师在课堂上越来越放得开了,不再像以前管着学生,学生怎么演、怎么‘闹’,他们都能游刃有余地把控。”
“大学区联盟”推进课改
师资培训不留死角,激活了天等县各中小学的课堂改革。然而,由于各学校的位置较为分散,加上全县教研员数量有限,一个严峻问题摆在了天等教育人面前:如何更好地对学校课改进行有效管理,巩固课改的成果?为此,闭伟文局长带头深入学校,与校长、教师谈心,交流意见。
通过多次调研,天等县最终决定试行“以一个学校带动另一个学校”的“大学区联盟”管理模式。根据县域内各校的地理位置、校情学情,将全县初中、小学分别划分为4大学区,并设立学区长学校。
天等县教育局规定,学区长学校由教育局直接管辖,教育局定期派教研员到学区长学校检查该校及其所管学校的课改进度、成效,学区长学校也要定期向教育局反映、汇报课改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学区长学校对所管学校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教学活动等进行管理,定期派出教师到所管学校送课、送经验,不定期举办大学区教研活动或教学比赛。通过层级分明、职责明晰的管理,天等的县域内学校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整合、重组和优化,天等的学区内各学校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的全面开展。 天等县都康乡中心小学是天等县恒丰希望小学所管大学区的成员之一,2014年4月16日,该校主办了大学区语文教研活动,大学区学校的领导、语文教师都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教师们聚焦课堂,针对教学、教研问题进行广泛交流,进行合作课堂课例展示活动,与会教师听课评课,促使教师敢于实践、勇于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课改能力。该校校长莫忠伟说:“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教师彼此交流经验,学习有用的方法,每一次活动教师们都积极参加。这已经成了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莫忠伟校长介绍,自从实施“大学区联盟”之后,学校的课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过去,由于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且大家都觉得反正局里也不一定检查到自己,所以局里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要完成一篇教学反思的工作往往不能落实。现在不同了,学区长学校会定期到学校检查教师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教师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不少教师的论文发表在了省级核心刊物上。”莫忠伟校长兴奋地说。
在实施“大学区联盟”制的同时,天等县教育局也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加强了对各学校课改工作的跟踪指导、督查评比。据农祥堂副局长介绍,局里经常组织各股室领导、教研员、课改专家组成员深入学校课堂,听课评课,针对课改过程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出现的误区,与教师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及时纠偏;寒、暑假期间,局里也会安排教研员、乡镇业务辅导员与一线教师共同讨论学科导学案的设计。莫忠伟校长说:“县教育局、教研室下来听课评课,多方督导、指引,这早已常态化了,学校的课改工作因此得到了有效落实。”
让花儿尽情绽放
“这道题可以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答。”一个瘦小的男生在黑板前有模有样地板书着,他将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一步步展示出来。这名男生是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138班“腾飞小组”的组员。在他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其他小组成员的疑问、反驳,他都能落落大方、声音洪亮地一一应对,俨然是一位小老师。小组学习中,学生热情高涨;小组展示时,学生思维活跃、条理清晰,这是记者听课之后的真实感受。
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地处边远山区,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过去,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该校校长农志田说:“老师满堂讲,学生不愿听就伏台睡觉。”课改一年之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该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好差搭配”的原则进行分组,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带领较差的学生学习,另外还创新了小组建设方式,使用了大组套小组的方式,即整个班分为几个大组,设有大组长,每个大组内又分有两个小组,设有小组长,这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因小组过大部分学生“照顾”不到的问题,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实现自己观察、自己动手、积极发言的“三解放”,成为课堂的主人。该校138班的学生邓幸才说:“我很喜欢现在的课堂。我不再是孤军奋战了,碰到问题可以跟其他组员讨论,我们还经常分享学习方法呢。”
课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发展了综合素质。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胆量变大了”“同学间更团结友爱了”。天等县把荷乡初级中学143班的李秀梅原本沉默害羞,学校课改后,她胆量大了,面对记者也能侃侃而谈:“以前很少在课上回答问题,怕回答错误被笑话,回答的机会也比较少。现在不一样了,老师鼓励我们多发表见解,错了也不要紧,同学们都积极发言。”天等县华隆乡初级中学1202班学生蒋正发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告诉记者:“课改后,同学们凝聚力增强了,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难题,锻炼了我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在教师们看来,课改给他们的好处,不仅限于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是整个工作面貌的改变。天等县都康乡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唐丽勋感慨道:“实施课改后,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直在‘喋喋不休’了,课堂由学生主导,由学生来讲课,我要做的就是适时补充和点拨,学生快乐展示、愉悦学习。”
课改之初,农志田校长还有所顾虑,担心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如今已消除了担忧,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课改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实施课改后的2012年春季学期期考,我校七、八年级的考试成绩均比段考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我校2013年度学生辍学率达到近10年来的最低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所所学校在课改中成长起来,天等县的课改工作成效逐渐凸显,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3年该县荣获崇左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中考成绩综合评价排在崇左市首位。2013年10月,该县还承办了崇左市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暨高效课改培训会。面对成绩,闭伟文局长深知道路漫漫,他说:“尽管现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树立典型学校,建立基地学校,完善课改评价体系,从而提高课改成效。”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