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初中部编教材收录了不少现代诗歌,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处境则相当尴尬。学生学而不知,教师教而不获,师生似乎在云里雾里不断摸索现代诗的学习路径,但一腔的热忱始终难以换回真正的效用。那么,现代诗歌在教学上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何帮助呢?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论的研究与最终行为实践的效果间差异太大。因此,我们迫切地希望将现代诗歌教学的诉求与诗歌的内在机理联系起来,对现代诗歌进行溯源解构,并找到若干教学原点,将原来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学策略进行重构,以求形成有效且适合于初中学生的现代诗歌教学体系。
(一)探求现代诗歌的本源
“探求本源”是一种非自觉性的探索过程,教学前的准备过程离不开“探源”这一步。探求现代诗的本源是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文化失位,真正了解现代诗歌的内涵,包括其时代的特征、其产生与变革的过程,从根源上理解诗歌形式,从而了解现代诗歌之于初中学生应该确立的教学起点。
目前所说的现代诗并非出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母体,更多的是借助西方诗歌的“根茎”发芽生长的,而西方的思想解放和对思维束缚的摆脱正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土壤,他们的审美角度和衡量标准自然与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存在差异。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多地追求句式的参差,更强调独特意象的组合,对押韵并不强求,加之辅以较为灵动的现代汉语,继而形成了独特的节奏。所以,就现代诗歌在控制诵读的节奏方面看,其与中国古典诗歌就产生了“隔海相望”的距离了。
(二)解构现代诗歌的生成路径
诗歌本身的形式和语言的探源是对诗歌教学本体的一个初识,就好似从市场上购得的餐食原材料一样,这些只提供了教学的起点资源、文本解读的落脚点而已。具体的教学方法仍需通过对现代诗歌进行深入解构才能完成。
首先,从现代诗中最值得思考的格律方面来解构。现代诗并不是不要形式,而是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形式,其格律往往由写作素材或是诗中具体内容而定,其需要符合创作者的心理平衡,让情感用一种合适的形式宣泄出来,从而依托格律的灵动性让诗歌创作者获得一种情绪上的激励。
其次,教师需从现代诗的语言组合方面着手解构分析。众所周知,现代诗歌的语言具有日常用语的单义性和确指性,而诗歌的内在机理要求其语言多义性、延展性。现代诗的语言组合不囿于常规的现代汉语的语意逻辑,其指向诗歌自身,不符合现实生活,反而可以与艺术世界离得更加近些。从生活逻辑中突围,打破常规思维,获取意识的再创造,从而构建新的诗歌意境以促使读者在阅读时自我情感的创造、自我新思维的迸发。这些创造需要归功于语言间新的组合形式。
(三)教学诉求与实践之间的矛盾统一
现代诗歌的教学诉求即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期许与要求。这是教师在对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追求,更是改进或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渴望。它是教学再实践的有效起点,通过对现代诗歌韵律和语言的解构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进行教学定位,同时化解了教师在实践与诉求间所产生的矛盾。基于以诗歌本身的解构为前提,教师或将建立一套合理的课堂实践体系。
诗歌阅读是进入诗人构建的情感空间必然的过程,在阅读中可将文学原有的那种距离感、若即若离的感觉渐渐清晰化。初读,再读,将这陌生的语言在唇齿间徘徊,产生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将远在作者心中的那方天地转移至阅读者的生活空间。此时再回头看现代诗歌教学困惑的缘起,无非是在学习内容的确定与把握、学习支架的使用和构建方面出现的偏颇。这样的诉求与实践之间是可以形成统一的。
(一)教学形式的构建
目前现代诗歌的研究框架较为模糊,其与各文学领域之间的边界不够清晰,同时可借鉴参照的学习体系也非系统化,而教师可采用或可借鉴的学习方法大多源于西方现代诗或中国古典诗词中。笔者认为,西方文学中所表达的内部逻辑与东方地域的表达逻辑有着明显差异。虽然中国现代诗歌的缘起借用了西方文学的外部形式,但内在情感的彰显方式仍带有典型的东方情怀。因此在教学方法或是学习支架的构建方面依旧应该考虑将中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有意识地联通,借用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方式来品读现代诗歌。这样至少在了解诗歌内容上有一定的收獲。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获得感,自然就会对现代诗中仍旧未解的部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二)学习价值的确立
首推对“意象”的关注。意象作为诗人以客观事物嫁接情感的一种方式,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客观事物去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初中不同年级孩子的特性,引导他们摘取不同的意象品味即可。这种发掘本身对于初中生而言就充满着意趣,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中挖掘情感点,这种获得感犹如在无心垦荒中突然挖到宝藏一样兴奋雀跃。
其次,教师可以将目光投射到在学生诵读时被忽略的地方——语言的变式组合。学生之于学习文言时产生的恐惧源于其省略的部分需要在翻译时补足;忌惮的是其语序的颠倒,却需在翻译时按现代汉语还原。这些问题同样会在现代诗中产生,而且作为教学或是学习的突破口未尝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最后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教师需要正视学生群体之间主体能力的不均衡。同等能力的学生尚且存在感知上的差异,何况学生阅读感受的外在差异,那么引导差异化体验教学的问题核心一定是无法回避的。笔者大胆认为,教学起点相同也好,不同也罢,其实质不影响现代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目前教师困兽般地认为教学的最终效果即是终点,因此苦于在课堂上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勉强地让所有差异化的学生达到同一“终点”。这样的“强迫症”未必适合现代诗歌的教学旨意。在“起点”不一致的前提下,“终点”也未必需要一致。如果我们从学生核心素养中提炼“审美意识”的话,则不难豁然开朗:学生在品读体会文本的过程中,无论收获多少,都动用了自身情感,都进行了思维运动,都经历了审美的过程。思维运动无优劣,审美过程无好坏。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在教学上完全有突破自身藩篱的潜在动力,建立自身素养体系,抛开尴尬的“花瓶”地位,抹去功利主义的浮尘,真正为构建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大家庭里,成为真正的主角。
作者简介:上海市田林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一、教学内容的探源与解构
(一)探求现代诗歌的本源
“探求本源”是一种非自觉性的探索过程,教学前的准备过程离不开“探源”这一步。探求现代诗的本源是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文化失位,真正了解现代诗歌的内涵,包括其时代的特征、其产生与变革的过程,从根源上理解诗歌形式,从而了解现代诗歌之于初中学生应该确立的教学起点。
目前所说的现代诗并非出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母体,更多的是借助西方诗歌的“根茎”发芽生长的,而西方的思想解放和对思维束缚的摆脱正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土壤,他们的审美角度和衡量标准自然与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存在差异。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多地追求句式的参差,更强调独特意象的组合,对押韵并不强求,加之辅以较为灵动的现代汉语,继而形成了独特的节奏。所以,就现代诗歌在控制诵读的节奏方面看,其与中国古典诗歌就产生了“隔海相望”的距离了。
(二)解构现代诗歌的生成路径
诗歌本身的形式和语言的探源是对诗歌教学本体的一个初识,就好似从市场上购得的餐食原材料一样,这些只提供了教学的起点资源、文本解读的落脚点而已。具体的教学方法仍需通过对现代诗歌进行深入解构才能完成。
首先,从现代诗中最值得思考的格律方面来解构。现代诗并不是不要形式,而是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形式,其格律往往由写作素材或是诗中具体内容而定,其需要符合创作者的心理平衡,让情感用一种合适的形式宣泄出来,从而依托格律的灵动性让诗歌创作者获得一种情绪上的激励。
其次,教师需从现代诗的语言组合方面着手解构分析。众所周知,现代诗歌的语言具有日常用语的单义性和确指性,而诗歌的内在机理要求其语言多义性、延展性。现代诗的语言组合不囿于常规的现代汉语的语意逻辑,其指向诗歌自身,不符合现实生活,反而可以与艺术世界离得更加近些。从生活逻辑中突围,打破常规思维,获取意识的再创造,从而构建新的诗歌意境以促使读者在阅读时自我情感的创造、自我新思维的迸发。这些创造需要归功于语言间新的组合形式。
(三)教学诉求与实践之间的矛盾统一
现代诗歌的教学诉求即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期许与要求。这是教师在对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追求,更是改进或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渴望。它是教学再实践的有效起点,通过对现代诗歌韵律和语言的解构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进行教学定位,同时化解了教师在实践与诉求间所产生的矛盾。基于以诗歌本身的解构为前提,教师或将建立一套合理的课堂实践体系。
诗歌阅读是进入诗人构建的情感空间必然的过程,在阅读中可将文学原有的那种距离感、若即若离的感觉渐渐清晰化。初读,再读,将这陌生的语言在唇齿间徘徊,产生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将远在作者心中的那方天地转移至阅读者的生活空间。此时再回头看现代诗歌教学困惑的缘起,无非是在学习内容的确定与把握、学习支架的使用和构建方面出现的偏颇。这样的诉求与实践之间是可以形成统一的。
二、教学路径的判定与重构
(一)教学形式的构建
目前现代诗歌的研究框架较为模糊,其与各文学领域之间的边界不够清晰,同时可借鉴参照的学习体系也非系统化,而教师可采用或可借鉴的学习方法大多源于西方现代诗或中国古典诗词中。笔者认为,西方文学中所表达的内部逻辑与东方地域的表达逻辑有着明显差异。虽然中国现代诗歌的缘起借用了西方文学的外部形式,但内在情感的彰显方式仍带有典型的东方情怀。因此在教学方法或是学习支架的构建方面依旧应该考虑将中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有意识地联通,借用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方式来品读现代诗歌。这样至少在了解诗歌内容上有一定的收獲。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获得感,自然就会对现代诗中仍旧未解的部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二)学习价值的确立
首推对“意象”的关注。意象作为诗人以客观事物嫁接情感的一种方式,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客观事物去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初中不同年级孩子的特性,引导他们摘取不同的意象品味即可。这种发掘本身对于初中生而言就充满着意趣,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中挖掘情感点,这种获得感犹如在无心垦荒中突然挖到宝藏一样兴奋雀跃。
其次,教师可以将目光投射到在学生诵读时被忽略的地方——语言的变式组合。学生之于学习文言时产生的恐惧源于其省略的部分需要在翻译时补足;忌惮的是其语序的颠倒,却需在翻译时按现代汉语还原。这些问题同样会在现代诗中产生,而且作为教学或是学习的突破口未尝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最后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教师需要正视学生群体之间主体能力的不均衡。同等能力的学生尚且存在感知上的差异,何况学生阅读感受的外在差异,那么引导差异化体验教学的问题核心一定是无法回避的。笔者大胆认为,教学起点相同也好,不同也罢,其实质不影响现代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目前教师困兽般地认为教学的最终效果即是终点,因此苦于在课堂上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勉强地让所有差异化的学生达到同一“终点”。这样的“强迫症”未必适合现代诗歌的教学旨意。在“起点”不一致的前提下,“终点”也未必需要一致。如果我们从学生核心素养中提炼“审美意识”的话,则不难豁然开朗:学生在品读体会文本的过程中,无论收获多少,都动用了自身情感,都进行了思维运动,都经历了审美的过程。思维运动无优劣,审美过程无好坏。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在教学上完全有突破自身藩篱的潜在动力,建立自身素养体系,抛开尴尬的“花瓶”地位,抹去功利主义的浮尘,真正为构建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大家庭里,成为真正的主角。
作者简介:上海市田林第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