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我考上了邻乡的一所初中。
  可谁知开学前两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一阵紧似一阵,到了傍晚,雨势突然停下来了。我正暗暗高兴,可到了第二天下午,雨又纷纷扬扬地下起来了,并且还越下越大,虽说天气乍暖还寒,这雨就是下得没完没了。一想到明天就要去学校报到,就只能无奈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冒雨走在泥泞的路上,我就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说实话,我们不怕路途遥远,也不怕下大雨,就怕一不小心突然从高高的大堤上摔到下面的沟里去,想爬上来可没那么容易,任凭上面的小伙伴喊破喉咙也没用,只能跟住在附近的人家借绳子,抛下去,然后,几个小伙伴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把他拉上来。还有更惊险的,这里河沟多,桥也多,有的是砖桥,有的是水泥单孔桥,也有的是独木桥,砖桥和水泥桥单孔好走,最怕的就是独木桥。所谓独木桥,就是用几根杂树简单地捆绑在一起,横亘在两端,白天不下雨过桥还好说,下了一场雨,桥面湿漉漉的,非常光滑,即使胆子大的同学也只能蹲下身来,匍匐着走,胆子小的同学就站在那边无计可施,急得直哭,女同学更不消说了,估计会吓得闭上眼睛,好在我们也有办法,立即从打谷场抱来稻草,铺在木桥上,这才小心翼翼地过了桥,可即使如此,也有人不小心掉下了河,幸好生在水鄉的我们都会游泳,再加上河沟不深,除了受点惊吓外,没什么大碍。
  当然,过了桥还不算万事大吉,接下来是过河,一场雨下来,泥泞不堪,从高高的大堤上下来,走到渡口码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想从上面的大堤上走下来,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只能步步惊心地往下“滑”,所谓“滑”,就是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尖,凹出一个坑,加大摩擦力,不至于失控滚到渡口码头去。把身体重心放在脚尖后,还不能抬起脚,只能紧贴着不堪泥泞的路面,“滑”出一道或深或浅长长的脚印,只是不能“滑”得太快,也不能“滑”得太慢,“滑”得太快,弄得不好,滚到下面去,掉进河里;“滑”得太慢,经过雨水的冲刷,脚底下就像抹了一层油似的,身子就嗖嗖往下面滚去,如果不是赶紧抓住一把身边的枯草,同样也能掉到河里去,这事也不是没发生过,但我们早就见惯不怪了。
  外面还在下着大雨,父亲当然不放心让我去学校,说等雨停了,再走也不迟,可接下来几天还是一直下着大雨,而开学报到的日子已经过去一两天了,再这样下去,还不耽误学业呀!看到我心急如焚,父亲立即动用自己生产队长的权力,“征”来了一条小农船,把在邻乡读书的其他学生也召集起来,冒着大雨亲自撑船,终于在傍晚时分把我们送到离家二十多里的学校。
  想想现在的孩子上学,要么有校车接送,要么有私家车接,多么幸福呀!哪里还体会到我们那时上学的艰辛?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一天,时任花池乡党委书记的彭必文表弟告诉我,说亮垭村二社老彭家的燕子恋人念家,燕子从2000年3月来到老彭家后,已由最初的两只燕子一个巢穴,发展到18个巢穴数百只燕子。  好奇的我,如约来到亮垭村二社,老远就见老彭家的上空飞舞着许多小黑点,叽叽喳喳翱翔在蓝色的天空里。老彭家背靠一座山丘,朝向坐北朝南,四周被碗口粗的松柏包围着,只露出了部分灰色瓦盖的房脊,树枝和房脊上歇息着一些刚归来的燕子,正梳理着
期刊
“小妹子会呀,会绣花呀。”是隔壁乡来村里晒谷场唱戏人的声音。  走了后,我和徐子回到家,趁着外婆去刈鱼草的工夫,蹿她屋里四处翻找。找出一条绿色的针织大围巾,往肩上一披,把小胳膊藏在里面,再学着那鲤鱼精的模样,一寸一寸地把手抖出來。徐子倚靠在我腿上,仰着头看我。我一边装模作样地做出绣花动作,一边哼着晌午才学到的那一句曲:“小妹子会呀,会绣花呀。”  徐子是我的表妹,那年我六岁她三岁,我们都是被在县里
期刊
在东北,我经历过人生中两次极端的暴雪天气。  37年前,1983年4月29日,爸爸在距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的一个草籽厂任厂长,我家就住在厂区附近的家属房。那天早上,我还在蒙眬的睡意中,就被爸爸和妈妈的对话惊醒,爸爸说,外面下了好大好大的雪,房门已经被堵死,根本打不开了,窗户也被捂得严严实实,外面什么也看不见,看来这场雪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爸爸一边说着一边找出来了棉衣、棉鞋和手套,他戴好帽子,叫起来我和妈
期刊
同城,有一个学友,于这天堂苏州,栖于一树,竟然枝头不闻杈鸟鸣,默默相比邻,天涯一河岸,达一年之久……  知道她居于此,还是我爱人与她的一次偶然相遇,听到后,我的记忆簿中马上蹦出学生时代就已固化了的八个字:“娇小玲珑,陆月的兰。”原来,她就住在隔壁的小区,相距也就百米之遥。在生活广场的一间铺子中,起早贪黑地做包子。得知我们在此,她小鸟欢语似的,隔三岔五地约我俩去她家喝酒。而那时的我们,一月也难得回苏
期刊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狗跑在我前面。”小学的时候,学过屠格涅夫的《麻雀》,我第一次知道“林荫路”这个词。  我走得最多的是回老家的一条林荫路,为了走那条路,每次回家都要特意多绕上十多公里,无论是老公还是弟弟开车,都会绕到那条路上满足我这个小资的要求,起初他们还常常取笑我,后来也就成了习惯。春天的时候,路边的白杨树新芽初绽,生机勃勃,挺拔地伸展着指向蓝色的天空,别有一番美丽。  有一年夏天,我
期刊
初中时期,我是文娱班长,上课前站在讲台上领歌打拍子,很得意,很风光。  站在讲台上一览全班同学,有个女同学磁石般总让我盯着不放,她长得太好看了,披肩长发,白皙面庞,大眼小嘴唇,笑起来两排齐齐白白的牙齿很吸人眼球。  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就在商店为这位女同学买了一个小镜子,还有一个小手帕,在那个年代这可算是不错的礼品了,悄悄地塞于她手中,她接受了,我的心里顿时涌满蜜糖,激动万分,甜蜜万分,浑身
期刊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我读小学时一个秋天的夜晚,月亮在庭院洒满了银光。  爷爷回家时慈祥地唤我:“琳儿,我送你一样东西,希望你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爷爷递给我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块精美的上海牌机械手表!我当时是那么惊喜,想都不敢想!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相对许多家庭的孩子都缺吃少穿的,我能拥有一块精美的手表完全可以说是拥有了奢侈品。手表是蓝色的表盘,指针和表链是银色的,戴在我的小手上很漂亮。
期刊
五月,湛川村河谷的荔枝红了。走,摘荔枝去!  挂在最高的枝头,就算一米八的个子,不管怎么跳,也够不上它们。终于,铝合金的梯子架起来了,一簇簇的红艳,给剪下来了,给摘下来了,连同绿色的枝叶。这时候,太阳分出半边身子来,好像在说:“这是我的荔枝园了,你摘我的荔枝,我在天上看着呢。”  我抬头一看,果然,太阳还是那么热烈。忠诚的阳光,在一棵棵荔枝树之间巡回,还唱着甜美的雷州山歌呢!  这荔枝,是从天上倒
期刊
没有狗的叫声,我没有警觉;没有猪的鼾声,我睡不踏实;没有鸡的打鸣,我起不了床;没有牛屎马粪,我吃不饱饭……我依恋我的村庄。  这一回,我泪流满面了。  村庄的父辈们,包括我的父母双亲,都像割麦一样一茬接一茬离开了这块土地,村庄里认识我的人越来越少,我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年轻媳妇和后生,都把我当作外乡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我从包里抓出糖果送给她们,可接了糖果,她们的目光仍然是相见不相识的模样,
期刊
我的朋友李君是个有趣的人。  这不,在前几日的朋友聚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君颠三倒四地说:美人不怪!  他是這么分析的:  美人不怪,首要是相貌雅丽,看着养眼。正所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或者“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