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和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中接收并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抽取的50例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患儿均采用的是常规治疗外加口服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而研究组中所有患儿均采用的是清开灵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和护理方式的效果和特点。结果:对照组中抽取的25例研究对象其中有效的占10例,显效的有13例,其余2例为无效;在研究组中抽取的25例研究对象中有效的占9例,显效的有16例,没有无效病例,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小儿的手足口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避免激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产生,临床上采用清开灵颗粒治疗外加适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31;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60-01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导致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数目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小儿患者的身体健康。手足口病是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等导致口腔、足、手等出现丘疱疹等特征的病症,且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唾液、咽喉中的病毒进行传播,也会通过粪便跟疱疹液中的病毒经手部传染至机体。通常该病症的潜伏期为5d左右,多发于5-8月份,好发于年龄在2-7岁的人群,成人感染后很快会自行痊愈。但对于极少数患儿感染该病症后会产生脑炎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加强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护理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中接收并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抽取的50例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患儿均采用的是常规治疗外加口服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而研究组中所有患儿均采用的是清开灵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和护理方式的效果和特点。所有研究对象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区间在6个月至7岁;抽取的研究对象中病症类型包括哭闹不安、发热、厌食等前驱症状,另外还存在口腔疱疹和溃疡患儿。所有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上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1.2研究方法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通过了标准性诊断,根据小儿机体发热、皮疹、口腔疱疹和白细胞总数升降指数等进行诊断,均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并分析了其流行病学特点。对照组中患儿采取的是镇痛、解热,并且服用维生素B和维生素C,适量的抗生素,除常规治疗外加口服利巴韦林分散片(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制造)治疗,而研究组中所有患儿均采用的是清开灵颗粒(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制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和护理方式的效果和特点。
1.3 疗效评价
无效:治疗过后5d患儿仍然会存在难以进食,流涎和发热,并且会伴有明显性口腔黏膜充血糜烂,并且会存在细菌感染等现象;
有效:治疗过后3d后患者的体温便会恢复正常,基本状况好转,5d后患儿可以正常进食,不流涎,能够正常玩耍;
显效:治疗过后2d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基本状况好转,且在3d后患儿可以正常玩耍,能够自由进食,且不会流涎。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值检验,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对照组中抽取的25例研究对象其中有效的占10例,显效的有13例,其余2例为无效;在研究组中抽取的25例研究对象中有效的占9例,显效的有16例,没有无效病例,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3讨论
基本护理措施1)早发现、早控制和早治疗,将患儿实行隔离治疗,并且要检查密集场所的小儿的体温和口腔黏膜等状态。如果发现小儿体温过高,则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超过38.5度需要采用物理降温处理,必要的时候采用维生素和中草药处理;2)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患儿需要注重口腔卫生,采用温开水和盐水漱口,宜食用无刺激性流食,避免细菌感染等,同时要加强皮肤护理,重点是皮肤上的疱疹和丘疹等,保持皮肤整洁、干燥,适当洗澡,避免因瘙痒抓挠引起激发感染和病毒性传播等;3)做好病情检查加强患儿病房的巡视,每隔半个小时或者15分钟进行一次巡视,时刻关注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的正常。4)做好饮食搭配,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的同时,尽量采用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易消化,且要保证食物的温度不要过高,避免电解质紊乱等;5)对于该种病症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加强跟患儿的沟通和交流,做好防护措施,提高患儿治疗的信心,减少哭闹和坐立不安,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6)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对该种病症的健康教育,做好宣教,避免更多并发症的产生。
总而言之,针对小儿的手足口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避免激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产生,临床上采用清开灵颗粒治疗外加适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新华.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1:69-70.
[2]徐西林.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2:1525-1526.
[3]柯映春.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09:73-74.
[4]卢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82-483.
[5]俞丹.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A]. 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2012:3.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31;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60-01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导致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数目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小儿患者的身体健康。手足口病是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等导致口腔、足、手等出现丘疱疹等特征的病症,且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唾液、咽喉中的病毒进行传播,也会通过粪便跟疱疹液中的病毒经手部传染至机体。通常该病症的潜伏期为5d左右,多发于5-8月份,好发于年龄在2-7岁的人群,成人感染后很快会自行痊愈。但对于极少数患儿感染该病症后会产生脑炎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加强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护理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中接收并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抽取的50例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患儿均采用的是常规治疗外加口服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而研究组中所有患儿均采用的是清开灵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和护理方式的效果和特点。所有研究对象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区间在6个月至7岁;抽取的研究对象中病症类型包括哭闹不安、发热、厌食等前驱症状,另外还存在口腔疱疹和溃疡患儿。所有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上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1.2研究方法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通过了标准性诊断,根据小儿机体发热、皮疹、口腔疱疹和白细胞总数升降指数等进行诊断,均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并分析了其流行病学特点。对照组中患儿采取的是镇痛、解热,并且服用维生素B和维生素C,适量的抗生素,除常规治疗外加口服利巴韦林分散片(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制造)治疗,而研究组中所有患儿均采用的是清开灵颗粒(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制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和护理方式的效果和特点。
1.3 疗效评价
无效:治疗过后5d患儿仍然会存在难以进食,流涎和发热,并且会伴有明显性口腔黏膜充血糜烂,并且会存在细菌感染等现象;
有效:治疗过后3d后患者的体温便会恢复正常,基本状况好转,5d后患儿可以正常进食,不流涎,能够正常玩耍;
显效:治疗过后2d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基本状况好转,且在3d后患儿可以正常玩耍,能够自由进食,且不会流涎。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值检验,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对照组中抽取的25例研究对象其中有效的占10例,显效的有13例,其余2例为无效;在研究组中抽取的25例研究对象中有效的占9例,显效的有16例,没有无效病例,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3讨论
基本护理措施1)早发现、早控制和早治疗,将患儿实行隔离治疗,并且要检查密集场所的小儿的体温和口腔黏膜等状态。如果发现小儿体温过高,则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超过38.5度需要采用物理降温处理,必要的时候采用维生素和中草药处理;2)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患儿需要注重口腔卫生,采用温开水和盐水漱口,宜食用无刺激性流食,避免细菌感染等,同时要加强皮肤护理,重点是皮肤上的疱疹和丘疹等,保持皮肤整洁、干燥,适当洗澡,避免因瘙痒抓挠引起激发感染和病毒性传播等;3)做好病情检查加强患儿病房的巡视,每隔半个小时或者15分钟进行一次巡视,时刻关注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的正常。4)做好饮食搭配,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的同时,尽量采用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易消化,且要保证食物的温度不要过高,避免电解质紊乱等;5)对于该种病症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加强跟患儿的沟通和交流,做好防护措施,提高患儿治疗的信心,减少哭闹和坐立不安,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6)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对该种病症的健康教育,做好宣教,避免更多并发症的产生。
总而言之,针对小儿的手足口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避免激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产生,临床上采用清开灵颗粒治疗外加适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新华.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1:69-70.
[2]徐西林. 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2:1525-1526.
[3]柯映春.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09:73-74.
[4]卢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82-483.
[5]俞丹.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A]. 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