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和文人墨客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如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图片、音像资料来展示三峡的美景,让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欣赏三峡的奇山异水;学习《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想象那种天地一白的美景;学习《岳阳楼记》时,通过反复朗读,和作者一起感受岳阳楼带给我们的或阴或晴,或悲或喜。在语文课本中,作者用生花妙笔将大自然的美景一幅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联想、想象,将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刻在脑海中,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的目的。
  在缅怀革命先烈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革命先烈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意识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缅怀革命先烈,同时,要启发引导学生: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学习富有地方特色的课文时,要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可以让学生去收集黄土高原的风俗文化等资料,同时,也可以扩大收集的范围,就学生自己喜欢的地方文化、民风民俗等去了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大地上各个地方的文化特征,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珍惜、热爱这宝贵的生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不珍惜生命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令人痛心疾首的报道一次次挑战我们的神经。华东师大叶澜教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样的教育,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生命化教育。语文学科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史铁生的生活经历来教育学生:双腿残疾的作家尚能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对生命的认识,身体健康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爱这宝贵的生命呢?
  在学习《再塑生命》时,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海伦.凯勒让我们震撼。课堂上,我让学生们扮演了一回聋哑人,让他们去感受这种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从海伦.凯勒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们直接感受过后,更能理解文中人物的种种情绪,从中还感悟到了人应该善待挫折,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热爱生命,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我抓住契机,让学生课外阅读贝多芬、海伦.凯勒……收集整理资料,做成学习小报,写学习心得,课堂上交流学习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去学习他们虽然身体残疾,却珍爱生命的精神;他们身处逆境却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的奇迹,从这些人身上充分感受到对生命的珍爱。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这既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然而,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美德却在被淡忘,感恩教育也存在缺失的现状。大多数中学生大把大把地揮霍父母的血汗钱,却把它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父母没有一点感激;在学校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后,也不懂得说声谢谢……他们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还要回报,这种状况对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
  那语文教师该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感恩,就是要“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课文是学生学习知识,接收思想教育的载体,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习内容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迪。
  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學生能从朴实的语言中感受到那种浓浓的父爱,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却感觉不到父亲对自己的关心,正如文中的“我那时总觉得他说话不够漂亮”“觉得他有点迂”。父亲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孩子就更感受不到这份爱了,就更谈不上要感恩父亲了。于是,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如山的父爱,给父亲写一段话来表达对他们的爱,课后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同时,让学生回去后为父亲做一件事来表达对父亲的感谢。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从这位著名的学者身上,去学习他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他的伟大的母亲的精神,他对母亲对他的培养的无限感激之情,让学生回忆自己受到了母亲哪些方面的帮助和影响,引导学生学会对母亲的感恩。
  在语文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感恩父母而外,教师还要适时引导学生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让感恩成为每个学生做人的一种责任、习惯,只有这样,生活中处处有感恩,必然处处都充满爱。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明天和命运。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快乐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道德观的教育,润物于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和品德的双丰收!
其他文献
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一般不会直接考查纯属记忆方面的知识。开放性试题的设置主要以主观题为主,但偶尔也有一些客观题,虽然开放性试题放开答题限制,试题灵活自由,取材多样,但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寻。纵观每年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设置,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1.表现在与课内知识的联系方面,开放性试题的设置看似和课堂所学文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可能是课内某一知识点的延伸,比如同时代文分相似或不同
期刊
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所具有的,同时也是可以转化的,素养也不同于知识、能力。这种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结构而言,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第二,就成分而言,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
期刊
一、问题现象  我们班有58个孩子。大多数的孩子都较听老师的话,但班上总有那么五六个的孩子,特别让我们老师头疼。他们无论是学习上还是行为上,表现都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像罗安邦、覃国暅有凳不坐,书也不拿出来,时而在座位上玩玩具,不听课,不愿做练习,测验考试更不想做,经常写几个字就交或交白卷。课余时间,韦世鹏经常坐楼梯,到低年级的课室欺负小同学,吐口水,用脏话和小动作公开挑衅同学,趁同学不注意推一把
期刊
“技术引领创新”“技术推动进步”“技术促成发展”是进步、发展、创新又推进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实现从辅助、整合到融合的三个飞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的发展,势必向特进军,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拖延、应付,而是接受、应对和创新。  一、从网络论文看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论文在提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时有致性的表达,那就是用之预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
期刊
近日,本地两则学生自杀的消息传来。一则某中学生因手机被收,从学校教学楼上跳下,造成重伤;一则某高三女学生,模拟考试后从教学楼顶跳下,生命殒落。两则消息,沉痛之余,不免引起深思。生命,弥足珍贵,而这些学生何以如此不珍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压力大,有思想负担,精神紧张,心理脆弱,容易走向极端。怎么应对这些情况呢?  挫折教育,一个不陌生,却往往被忽视的课题还须提起。当前,我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惯用
期刊
一、体育室内课的基本知识与内容、形式的不同,培养孩子终生体育的习惯  1.能否上好室外体育课,对室内体育课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体育室内课,重点讲授的是体育课的常规及安全知识。体育常规教学是每节课必须强调的,但是这要在室内课上专门强调常规的重要性,这样便于以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室内体育课的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决定孩子喜欢体育的基本条件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
期刊
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化学?学生需要有趣的化学,学生需要有用的化学。因些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把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带进课堂,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的联系,使学生喜欢并爱上化学同时更能深刻理解化学,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导学生
期刊
一、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意义  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了语言系统的三要素,学生掌握了词汇,才能为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提供基础。词汇教学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孩子在词汇的学习中有消极情绪,认为单词或短语枯燥、无趣。思索后发现这和教学设计大有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机械操練,不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长期打消他们对学习的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作家法郎士也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所以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学生好数学的关键。  教师的责任在于把学生的好奇心成功转移到探求数学科学知识上去,使这种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作为教师,必须珍视和爱护这种十分可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尽最大的可能给他们以满意的解答,千万不要有丝毫的不耐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
期刊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特征,都有着深刻又广泛的影响。然而我们优秀的文化正在消失,我们的学生很少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断层。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