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我们又称为"差生"或"后进生"。转化学困生,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的事,而更是学校的大事。因此学校要精心安排、整体设计好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转化策略,这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失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7-0020-01
学校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应从以下七点入手考虑。
一、从学校环境氛围方面入手
学校应努力创设成文化气息浓厚,热情激昂和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每时每刻感受到一种向上向善和愉快的力量。比如学校通过广泛征集意见,确定"我每天进步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助人、我快乐"、"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等校训或校语,装在醒目的宣传栏或写在教室墙壁和学校墙壁上,让学生每天一进门或进教室看见这些醒目的话语能映入眼帘;在校园广播里,每天能响起进步学生的事迹;在每周周一我在国旗下的讲话;在学校大型集会上,嘹亮的歌声和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校训宣誓,让这些都营造着以进步和谐为荣的良好环境氛围。
二、以先进事迹人物榜样方面入手
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唤醒与激励。在学校管理中,对"学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不能忽视,因此学校设立学生激励办法时,要特意设立"学生进步奖"对于通过几个学期段的努力,在成绩上有逐步上升或达到及格标准的学生,给予进步奖励,让他们看到自己通过努力,真得能进步,有希望,从而增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我们还可以在学校黑板报、宣传专栏、学习厨窗中用文字或图表等图片宣传他们的事迹。通过这种先进事迹、榜样人物的引领,让学困生逐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前进的方向。
三、从养成学习习惯、兴趣等方面入手
良好的意识和学习行为,要靠长期的意志努力和行为引导,才能逐渐形成习惯和意识形态。学困生的培养就是在各种学习和训练中才能取得成功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
从我们农村学校实际出发,开展"我捐书、我读书"活动,学校把捐来的书归类整理,然后以书卡的形式再借阅给学生,每天读书30分钟,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从读书中找到兴趣,知晓知识力量的伟大和具有的作用,引导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仕进行国际形势教育和国内发展教育及爱国教育,激励他们向上、向善和爱国热情。
四、从多种活动激励中入手
学困生之所以进步较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很少有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严重不足。因此,学校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展现与成功的机会。一是在各种活动过程中,给学困生一个人格上的平等和特意对待方式上的"特等"。二是学校领导,教师,同学特别给以关心和鼓励,使这个群体看到周围人们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如学校可在每年举行的运动会、越野赛、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中,鼓励班级积极推荐学困生,让他们多参与,多比赛,这样学困生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长处,真正找回了自信心。
五、从帮扶结对子中入手
为了让学困生更快走出困境,看到学习进步的希望,学校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教师和学困生结对子,一名教师可帮扶一至三名学生,给教师定任务,定期限,采用多种辅导方法尽快让学困生赶上来,二是学生之间结对子,一名优秀生帮扶一名学困生,让他们坐在一起,走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活动在一起、经过长期的帮助、感化、亲近,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三是分小组帮扶,每个小组由四、五人组成,二名优秀生,二、三名学困生,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各科教师作辅导,同学们之间相互对话、谈心、交流、互帮互学,以半学期为一段,进行考试检测,对于进步快的小组,班级进行表彰。
六、从巩固训练方面入手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困生连基础知识没有掌握。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思维会愈加懒惰。而且由于班额较大,所以教师对学困生的特殊关注也是很有限的,各科之间又难以一致,根据学生遗忘曲线的规律,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才能打好学生的"双基"。一是科任教师随堂自测,教师利用课前十分钟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教材内容基础知识的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二是由年级组负责每单元一测的巩固训练法,由年级组长负责,每学完一个单元,对于基本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班级组织参赛的学困生人数,在班级范围内竞赛,成绩进步快,表现好的给予表彰。三是由学校组织,各班推荐学困生名额,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竞赛。对于成绩优秀的,学校给予"进步标兵"称号大力奖励,并在学习专栏中张贴宣传,鼓励他们今后更能主动复习所学知识。
七、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相结合方面入手
一是学校给学困生家长寄"中学生成长计划"信,明确学校对学困生教育计划与实施方案,同时希望家长以第一教师的责任,言传身教,耐心细致而不溺爱的指导孩子在家庭小环境中的学习和关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定期到家庭给学生辅导,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是学校与家庭建立定期交谈会,互通学生在校表现和在家生活情况。一般每学期中期后进行为宜。也可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中考后召开学生家长会,就学生在校、班级中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遵守纪律和尊老爱友等方面给以汇报,并希望家长今后对孩子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通过交流,家长还为学校教育教学及其他方面提出宝贵建议,可供学校今后发展予以借签。
三是学校主动与当地政府机关或派出所紧密联系,整顿学校周边秩序,加强治安,为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7-0020-01
学校要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应从以下七点入手考虑。
一、从学校环境氛围方面入手
学校应努力创设成文化气息浓厚,热情激昂和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每时每刻感受到一种向上向善和愉快的力量。比如学校通过广泛征集意见,确定"我每天进步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助人、我快乐"、"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等校训或校语,装在醒目的宣传栏或写在教室墙壁和学校墙壁上,让学生每天一进门或进教室看见这些醒目的话语能映入眼帘;在校园广播里,每天能响起进步学生的事迹;在每周周一我在国旗下的讲话;在学校大型集会上,嘹亮的歌声和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校训宣誓,让这些都营造着以进步和谐为荣的良好环境氛围。
二、以先进事迹人物榜样方面入手
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唤醒与激励。在学校管理中,对"学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不能忽视,因此学校设立学生激励办法时,要特意设立"学生进步奖"对于通过几个学期段的努力,在成绩上有逐步上升或达到及格标准的学生,给予进步奖励,让他们看到自己通过努力,真得能进步,有希望,从而增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我们还可以在学校黑板报、宣传专栏、学习厨窗中用文字或图表等图片宣传他们的事迹。通过这种先进事迹、榜样人物的引领,让学困生逐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前进的方向。
三、从养成学习习惯、兴趣等方面入手
良好的意识和学习行为,要靠长期的意志努力和行为引导,才能逐渐形成习惯和意识形态。学困生的培养就是在各种学习和训练中才能取得成功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
从我们农村学校实际出发,开展"我捐书、我读书"活动,学校把捐来的书归类整理,然后以书卡的形式再借阅给学生,每天读书30分钟,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从读书中找到兴趣,知晓知识力量的伟大和具有的作用,引导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和知名人仕进行国际形势教育和国内发展教育及爱国教育,激励他们向上、向善和爱国热情。
四、从多种活动激励中入手
学困生之所以进步较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很少有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严重不足。因此,学校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展现与成功的机会。一是在各种活动过程中,给学困生一个人格上的平等和特意对待方式上的"特等"。二是学校领导,教师,同学特别给以关心和鼓励,使这个群体看到周围人们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如学校可在每年举行的运动会、越野赛、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中,鼓励班级积极推荐学困生,让他们多参与,多比赛,这样学困生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长处,真正找回了自信心。
五、从帮扶结对子中入手
为了让学困生更快走出困境,看到学习进步的希望,学校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教师和学困生结对子,一名教师可帮扶一至三名学生,给教师定任务,定期限,采用多种辅导方法尽快让学困生赶上来,二是学生之间结对子,一名优秀生帮扶一名学困生,让他们坐在一起,走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活动在一起、经过长期的帮助、感化、亲近,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三是分小组帮扶,每个小组由四、五人组成,二名优秀生,二、三名学困生,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各科教师作辅导,同学们之间相互对话、谈心、交流、互帮互学,以半学期为一段,进行考试检测,对于进步快的小组,班级进行表彰。
六、从巩固训练方面入手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困生连基础知识没有掌握。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思维会愈加懒惰。而且由于班额较大,所以教师对学困生的特殊关注也是很有限的,各科之间又难以一致,根据学生遗忘曲线的规律,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才能打好学生的"双基"。一是科任教师随堂自测,教师利用课前十分钟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教材内容基础知识的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二是由年级组负责每单元一测的巩固训练法,由年级组长负责,每学完一个单元,对于基本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班级组织参赛的学困生人数,在班级范围内竞赛,成绩进步快,表现好的给予表彰。三是由学校组织,各班推荐学困生名额,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竞赛。对于成绩优秀的,学校给予"进步标兵"称号大力奖励,并在学习专栏中张贴宣传,鼓励他们今后更能主动复习所学知识。
七、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相结合方面入手
一是学校给学困生家长寄"中学生成长计划"信,明确学校对学困生教育计划与实施方案,同时希望家长以第一教师的责任,言传身教,耐心细致而不溺爱的指导孩子在家庭小环境中的学习和关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定期到家庭给学生辅导,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是学校与家庭建立定期交谈会,互通学生在校表现和在家生活情况。一般每学期中期后进行为宜。也可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中考后召开学生家长会,就学生在校、班级中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遵守纪律和尊老爱友等方面给以汇报,并希望家长今后对孩子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通过交流,家长还为学校教育教学及其他方面提出宝贵建议,可供学校今后发展予以借签。
三是学校主动与当地政府机关或派出所紧密联系,整顿学校周边秩序,加强治安,为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