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教育对象完成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条件。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能否把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则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的收效,因此,语文课中如何运用好情感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教学;教学情景;教学语言;成功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教学声情并茂,起伏跌宕;而优化课堂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却不太容易。情感是语文教学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教学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必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很多中外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黄麟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科读文教学的始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是教材中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因素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利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去感染、陶冶学生,使学生爱学乐学,在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1 情感的概念
  所谓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实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等。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一位资深行家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鼓舞人、调动人的情绪的一种效应。这种效应发挥得好,会形成生动、和谐、协调的教学氛围。教学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着特殊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挚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中学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我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情况,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2 情感教育的途径
  2.1 关爱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前提。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感情真挚,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也会因为教师的“爱”而具有活力和生命。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会在教育效果上产生良好作用。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育前辈们已为我们作了很多例子,如于漪,如魏书生等等。似乎在这里再讲老师对学生的爱有点过时,但是放眼看一下我们周围的现实,类似体罚学生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着,教师对学生的爱仍然处于严重缺失状态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在语文课改的新形势下,重新唤起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常必要的。鲁迅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称之为教育爱,这种爱,区别于父母子女之爱,兄弟手足之爱、亲朋好友之爱,包容着极为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可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一种理解感,一种期望感以及教师愿意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奉献的热忱。语文教师必须以赤诚火热的爱生之心,强调情感因素的刺激和调节去教育学生。我相信在这一“爱”的付出过程中,语文教师亦能收获良多,不仅能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同样真挚的爱、关心和信任,感受到学生在自己关爱下成长的快乐,而且还能体会到忙碌工作、辛勤付出之后的快乐和满足,那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享受和成就感。我也相信,如果语文教师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何愁教学效果不能提高呢?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学生。
  2.2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是作品的生命。“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教材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 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一面》的战友情;《满江红》中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报国之情,《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救国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效国之情,《与妻书》中林觉民的“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殉国之情;《革命烈士诗三首》中李大钊、恽代英等革命先烈的为谋求祖国的自由和解放的爱国之情;《雷雨》(第二幕第三场》)中作者对周朴园的虚伪、凶狠、随机应变的丑恶灵魂的厌恶之情,《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皇帝的新装》中作者对皇帝的腐朽愚蠢、虚伪自私的讽刺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景仰之情,对贤臣的爱慕渴求之情,对小人的鄙视厌恶之情,等等。可以说,课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
  2.3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创设某种情境,做到“以境育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调动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语文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例如,在导入《虞美人》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江水图、废都金陵图、春花秋月图等,同时配以以下文字“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这样学生通过视听多种感官很快就融入到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之中,这种情感氛围有助于对诗词情感的把握理解。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文并茂,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神与物游,心与理合”,学生入情入境,丰富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与作品的充分融合,才于一体。
  2.4 以丰富的教学语言传递作品中的情感。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当然,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艺术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涟满,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产生求知的渴望。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学语言要低沉而悲愤,把作者对刘和珍在反动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女子的勇毅的赞扬和敬仰,对反动派的无耻、残忍地屠杀爱国学生的愤怒,以及对学生请愿行动的深刻思考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在讲授刘和珍被杀害一节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流下眼泪,在讲述反动派的暴行时,课堂气氛异常严肃而凝重。
  2.5 以写作教学促使学生表达情感。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最终苍白无力。因此,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生学会做人。因为读书是重要的,学会做人更重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最重要。我们通过《奥运随想》等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我说让座》等在辨别是非中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高尚情感;通过《选择》等在理解生活的真谛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通过《父亲的爱》等在解读亲情中培养博爱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的方法是很多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情感教育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教育“情感场”、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药。学生喜欢在充满爱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世间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于漪有一句口头禅:“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我将继续在情感教学的海洋中遨游,继续探讨情感教学的真谛,走上教学的成功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或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引导。  【关键词】农村;教学理念;优化;组合  多年来,对如何搞好农村中学《思品》课教学工作这一重要课题一直为广大《思品》课教师所关注,争论不休,但均未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观念的问题。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质量依然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统一,以单一的标准和内容去统一多样的学生,使我们成为同一模式的“标准件”,造成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只能按照课本或老师规定的答案去写,这种做法从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将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教材——学生“的单向传递,使课堂
期刊
近来,人们对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环境保护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人类命运的兴衰。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从娃娃抓起,使幼儿从小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启蒙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 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必须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生动形象的教育形式,切忌
期刊
1 现状分析  如果说教学是知识的咀嚼过程,那么作业就是对知识的消化过程,怎样使学生将知识消化吸收得更好,是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目前的现状。传统作业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习题形式单调、陈旧 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纬度多层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期刊
我从教三十多年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觉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教师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它在教和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多年的探索中,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1 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引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首先是学生要喜欢你,其次是要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程。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喜欢”呢?我
期刊
【摘要】所谓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语文课堂中,充分开发空白处这块“黄金地段”,有意识地在教材空白处设立“对话场”,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道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析,对文本的情境进行适当的表演,乃是放飞学生想象,开启
期刊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 ,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勇敢和顽强精神,以其聪明智慧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中华的文明。在新教育实施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应如何顺应潮流,深化改革,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文化素养、而且应包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时代人应该具备
期刊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
期刊
【摘要】为了我校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素质,在《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课程中一改以往的教学法,而是采用自主教学法即:以学生的课前独立学习结合课堂上问题教学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先教后学的形式,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启发诱导,解决新课学习中的知识点.再通过归纳总结,启发学生学习思维,学生每次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有趣的活动中度过,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学习行为养成;学生自主学习;问题讨
期刊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种育人模式。抓文明礼仪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1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