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1982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学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教学的提问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呢?本文对有效课堂提问的作用、基石、原则和策略等做了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有效课堂提问的作用和优点
  
  一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前后的知识与当堂的内容有机地衔接起来。二是起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作用。通过回答问题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时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点拨,纠正。三是有利于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提问除了具有以上的作用外,还有以下两个优点。
  1.通过课堂提问,体现数学思想,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提问,能集中体现数学思想及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正确思维,通过一题多变训练,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
  2.课堂提问能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课堂提问能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解直角三角形”时,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
  △ABC中,∠A=45°,∠B=30°,BC=8,求AB。
  
  讲解此例题时,可以这样设计:(1)这道题能不能直接求解,为什么?(非直角三角形)(2)那么如何创设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呢?(作高)(3)现在你能否解出此题呢?若能,请写出解法;若不能,请说明受阻的原因。(4)从你的解法中,你能得到哪些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通过四个层次的设问、点拨,学生很快发现并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顺利解题。这种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避免了教师一手包办,而且可以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基石
  
  1.在引导点的提问
  在学生探索问题之前,给学生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一些铺垫材料,这些材料与学生要探索的数学事实之间,隐含着重要的“附着信息”,让学生在探索材料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及提出的问题。这里的提问目的,一是强化材料里数学元素及其关系与学生探索的问题之间的“附着信息”,二是启发学生领悟此材料发挥着认知距离中的“桥梁”作用。例如,在学生探索平方根的概念时,教师问,你能画出一个面积是9cm2的正方形吗?学生回答,画出一个边长是3cm正方形就行了。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回答,只要求出一个平方是9的数。教师再问,平方是9的数只有3吗?学生回答,还有-3。至此,平方根的概念就出来了。
  2.在深化点的提问
  首先是纵向提问,向学生渗透用运动的观点探索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由特殊向一般转化(或由一般向特殊转化),启发学生探索、猜想、尝试与创设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里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的发生和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索过程。其次是横向提问,对探索的数学问题,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辐射面,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或变式探索,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例如,对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的深化教学时,提问:函数y=mx2+(2-m)x-2的图像与x轴有没有交点?如果有,你能求出函数图像在x轴的上的截得的线段长吗?试试看。接着再问,你能把本题改编成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问题吗?
  3.在设陷点的提问
  利用学生好胜求快的心理,或针对学生对已有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淡漠的情况下,设计一些最能凸显数学本质的问题让学生探索,使学生看似认知距离很近,其实问题中隐含着容易忽视的数学元素。这里的提问目的,主要是锤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使学生找出对问题认知上的缺失,逐渐强化探索问题时的受挫能力,不断提高其思维敏捷性及探索问题的韧性。例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概念时,容易忽视“使用范围”,应用性质、定理及公式时容易忽视“限制条件”,应用题设条件时容易“片面理解”其含义等等。
  4.在概括点的提问
  学生探索完数学问题后,让学生以精炼的语言,舍弃非数学本质特征,总结出一类事物的数学特征,从而得出结论(即概念、性质或数学思想方法等),从而使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上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强化。这里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
  
  三、有效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标的明确性
  每一次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提问的题目来源于教材的具体数学要求,既不能简单化,又不能走过场,更不能出现过高、偏怪的问题。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可设计目标明确的提问,如提前测评中的摸底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等。教师有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2.诱导的启发性
  提问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这是提问能否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提问宜“曲”不宜“直”,即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潜能。“曲问”生巧思,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直问”则是笨拙,往往使课堂气氛单调,学生思维模式化。按“曲问”的要求提出的问题,不仅角度较新,而且有一定的难度。经常进行这种提问,既能促使学生的知识内化,又能提高思维能力,改变他们“直线式”的思维方式。
  3.方式的灵活性
  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而应灵活多样。如揭示课题可采用启发性提问,自学课本可采用疏导性提问,疑难问题可采用归类性提问等。课堂数学既具有预设性,也具有生成性,因而不排除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一旦异常问题出现,教师要灵活地根据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及时设计出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学生回答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应能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以及出错的原因,从而灵活地提出针对性更强的新问题。
  4.角度的新颖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如果它的提出平淡无奇,“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延伸。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求知而又可知的,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必须和学生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要足够新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察和钻研教材,将现有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合,提出富有新意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5.对象的全面性
  课堂提问不单是对被提问的同学一个人的了解、检查和促进,应该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提问一个或几个人,受益大多数人乃至全体学生,因此提问时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应先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再提问学生。避免先找学生后提出问题,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教师要耐心引导,不论学生回答得对错与否都应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教师的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发展,为了使提问实现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注意和掌握提问过程的一些技巧和要求。
  1.精选提问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必须十分明确,能让学生确切地理解。因此,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应以实际现象、日常生活或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提出符合智能水平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和其发展,要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所提问题要恰当中肯,能被学生清楚地理解。其次,所提问题要求表达连贯清晰、简明扼要,不要提出模模糊糊、很难说清的问题。
  2.把握提问的速度
  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或不会总会有一些非语言的暗示,教师在提问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迹象,提问的速度主要是由问题的种类所决定,较容易回答或较复杂的认知问题在提出前应有短暂停顿,并缓慢地仔细提出,并且随后要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如果以快节奏去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则会引起混乱。所以提问时要根据需要确定提问的速度。
  3.给予合理的引导
  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可给予提示,引起进一步思考,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思考不深入、视野狭窄、概念错误或不完全而导致错误应答,教师可通过探询使其明确错在哪里和出错的原因,从而改善应答,促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或从多方面来考虑问题;通过左思右想把应答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使问题重点突出,促使学生明确应答的根据;通过再思考修正答案的意义,促使学生根据别人的回答谈自己的想法,说明自己的思考与他人的想法的异同,对别人的应答进行修正和补充。
  4.作出及时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思维时,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同时还应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同样,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也会使学生及时修正思维上的错误。
  总之,设计恰当的课堂提问对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掌握教材的结构深度、广度及其中相关知识的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新课标初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词汇基础之上的.在这个阶段,要老师和学生要有完美的契
摘要: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启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其主动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本文在分析反思教学中的误区的基础上,探求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误区 技巧    课堂善问是一种教学技术,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
中国教育行业近些年的改革方向更加贴近于细节化,尤其是初中教育阶段的改革非常明显的体现出了这个现状.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改革上,学校加大了监督力度和改善力度,力求在一定的
在当前素质教育盛行的新环境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针对生物、化学等理工类的学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学生
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不断发展的当前时代,小学教学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教师们的教学方向以及教学思维也出现了一定的改观.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学是学生们需要接触的
语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的设计来引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引导学生辨析、概括文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
教师除了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等精心设计和处理外,还应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从而缩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创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几年前,在《新闻传播》季刊上,读到杨思迅同志的《理论新闻学述要》,文章以全新的视角对新闻学本源、新闻传播媒介运行的原则以及新闻传播者及其活动的基本规定性进行了深刻
美术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理念和艺术情操的课程,应当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虽然其趣味性和新奇性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们,但并没有深入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要
摘要: 本文从激发思维动机、运用思想方法、巧用特殊方法、运用变式训练四个方面,对运用多元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 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产生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蕴载着数学思想方法,没有不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也没有离开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们之间的这种辩证统一性就决定了中学数学教学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建立良好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