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苦禅话读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t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家里停电,到网吧翻些资料,天正热,街上少见行人,网吧门前积车如山。好不容易等一空位,坐下,转头一看,都是学生。再看,都在玩游戏,聊天。找了一会儿,茫然无绪,学生的啸声此起彼伏,如疾风骤雨,如山呼海啸,声音里充满兴奋和快乐。
   他们真的快乐么?他们真的快乐——游戏以其姿彩炫目,网络以其情景牵心。终于到了暑假,紧张的时间和心情得以放松,终于可以暂时逃出书山题海,为什么不快乐?
   题海的确让学生避之不及,但是读书真的重压如山么?
   学重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万万千千的学子以这句话为座右铭,开始了漫长的求学生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漫漫的无视频时代,学子们目为书引,心为书牵。
   但随着电视、网络融入大众生活,并以其更炫目、更牵心的姿彩视听吸引着人们,相对缺乏自制的学生,当然极易沉迷于电视、网络,为其表面的浮华所牵引。
   读书需要沉浸到书里,特别是好书,越是经典越要深入。它没有浮华的外表,没有一见倾心的眉目,沉进去再浮出来,才能领略其真谛,感悟其境界。
   然而,面对花花世界的浮华万物,大部分学生再没了沉入的心境,于是读书成了浅尝辄止的试探,成了枯燥无味的咀嚼,成了寂寞无聊的青灯苦禅。
   大的环境造就了大的社会困惑,大的环境造就了大的教育迷茫。
   记得自己刚进高中时,教师给布置过一篇“面对诱惑”的话题作文。当时并没意识到生活学习上有什么诱惑——自小家境贫寒,从未进过网吧,家中没有电视,更没电脑,作为农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考上大学。
   中学六年是最渴望读书的时候,读的第一本书(除课本外)是高尔基的《在人间》。当时上初一,为了买这本书,跑遍了乡镇上的每一个书店,花了两个月积攒下的钱。现在,依然能记起当时读书的急切和兴奋,仍然记得高尔基在人间所受的苦难和他对读书的执著——虽然,这本书现在看来,对于一个初一的学生并不是容易读懂。
   当时像读着一个知己,一个书中的朋友,一个书中的自己。读完后又到处去找,去借,无法形容,当时多么想读书,又多么后悔没有多读点。
   高中三年,在县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花二十块钱办了个读书证,读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围城》《红楼梦》《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记不清了,反正在读书笔记上列了一张多。随读随记,诗词文章、名人轶事、奇闻杂谈、随笔感悟等,记了五六本。
   人需要读书,读书让人热爱生活,让人满足自己,很幸福,很快乐,读书让人生充满了梦想;读书又让人不满足,让人更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人生还有多少未竟的东西,还有多少未知。读书体验着人生,读书丰富着人生。
   学生需要读书,语文这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言是表达交流的工具,而语言的表达首先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读书是语言内化的主要途径;语文又饱含着人与文化,饱含着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它培养着审美情趣,陶冶着情操,砥砺着品德,完善着人格。不读书,这些就无从谈起。
   相对于影视网络来说,读书是单调的、艰苦的,它没有表面的姿彩,却有自己的思考。读书就是让学生思考,有所思才能有所得。由思到得的过程显然是艰难的,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让学生于青灯苦禅般的读书中有所思,有所得,还是有很多方法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1.以书之美作引导。如,向学生展示神奇的古希腊神话,向学生展现只言片语中先哲的智慧,給学生描述凄美壮阔的古诗词;或者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名著改编的影视戏剧。总之,一句话,给学生创设读书的环境。
   2.给学生自我展现的平台。如,定期开展知识竞赛、朗读比赛和辩论大赛,在朗诵、辩论中,让学生体验语文的多姿多彩;如,在校报上开辟读书专栏,发表学生的读书心得,让学生浸染文学的馨香;如,利用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写读书博客,老师阅读写评论。能够展现自己,学生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才能沉于书而不溺于书。
   高僧在青灯苦禅中参透了人生,学生如能像高僧参禅般去读书,去思考,肯定也能悟出人生的智慧。让学生爱上这青灯、这苦禅——那么,读书就不会是青灯苦禅了,读书就真正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其他文献
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全国统编的中学语文教材而言,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佳作,也有被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是非常合适的美育教材。可是,为什么
期刊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深邃,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整个中国词坛上,李煜是个不容忽略的存在。其词哀婉深切,震撼人心,远远超越文字本身。如泣如诉的“亡国之音”在他的小词中倾泻,仿佛一幅泼墨写意将人生之悲渲染得酣畅淋漓。“深哀浅貌,短流长情”,他的仇恨在长短不齐的词句间奔突流走,词,在此时成为他抒发感情的最佳方式。悲哀是词的底色,凄凉是他词的基调。词,已渗入到他的血液,幻化成他的生命,悲
期刊
高考作文的写作,看似八九百字,但往往给人一种“心中波澜千丈,下笔实无一言”的感觉。把作文写好其实不易,它需要作者心中有丰富的情感与生命体验,更需要高妙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两周或四周一次的作文训练,就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应该化整为零,优化程序,步步攻坚,完成整合。   一、激活体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如果能在学生时代写上几本日记,作文水平
期刊
自己亲自到田里体会过劳动的艰辛的人,会真正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其实大家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然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和“听”出来的。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他们才能真正的悟出:语文内容无比丰富,它负载着人类文化、民族精神,涉及到政治、军事、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每一个领域。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
期刊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灵活多样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思维的发散性与逆向性,都体现了思维的基本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着力于这些方面的培养。   一、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从小养成能独立、批判性地看问题的习惯。譬如说,这里有一个
期刊
小说以方鸿渐始,以方鸿渐终,对主人公方鸿渐的叙述有始有终。茫茫大海里驶来一艘航船,客轮载来了小说的主人公,其始也;这位主人公消融在茫茫的幽冥之中,其终也。“所有乘客的票都是终点的,但每站都必须有一些乘客要下去,给新上来的乘客腾出地方。”下去的乘客也许一去不复还,但也或许会在此站盘桓些时日,再上来去另一个站——这就是真实的人生旅程:并在多为歧出,生离可判死别。   人在婚姻、职业、乃至人生中,万事
期刊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历来都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而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最重要的教学过程之一。“新课改”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这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入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借助“新课改”的契机,改革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多措并举,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授课效率,并
期刊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也就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它是借助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就缺少了灵性;如果离开美,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它本身所独具的魅力。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简单化,致使学生倦怠,教师厌烦,课堂气氛沉闷,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习效率不高。那么,如
期刊
目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素材,内容空洞干瘪,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论点摆出后,缺少富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干瘪无力,论点就得不到充分的论证。不少学生感慨甚至发牢骚:没有时间看课外书,到哪去弄写作素材?殊不知课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库,只是学生没有有意识地去发掘罢了。一篇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课文作者和他的生平事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课文中出现的思想观点,等等,都可以是写作的好材
期刊
应该承认,在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的需要,作为阅读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从而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现状,与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最佳目标相比,无异于南辕北辙。   “生活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