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网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向阳人民公社有一个奇怪的单位,叫农科网。
   这单位似乎很普通,又似乎很神秘,不像公社、供销社、粮站、信用社、邮电所什么的,都拉帮结派似的挤在集镇的一条破街上,农科网孤零零地被扔到离集镇五六华里的一座低缓的山丘上。
   三长排土墙瓦顶的平房死蛇似的趴在那里,类似于一个拼音字母:U。要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房屋的南侧,用刷了白漆的木栅栏围出一小块干净的地方,竖着一个风车样的东西,有风的时候风轮就吱溜溜地转个不停;旁边还栽着一个近似于后来立式电视柜样的玩意儿,农科网的“四只眼”每天都会打开来看,还拿笔在纸上记着什么。听大人说,这是啥气象站。
   农科网还有其他什么呢?对,还有一些田和地,绿的绿,黄的黄,种着各种蔬菜,玉米、油菜、旱稻等等,一年四季把这山头点缀得好看。
   这个奇怪的单位,平时总是安安静静的,不晓得他们是清闲还是繁忙。
   这里固定的只有三个人,两个中年人,一个青年人。中年人是一对夫妻,男的姓陶,人们喊他陶网长,整天没有笑脸,也不说几句话,脸色蜡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女的不知姓什么,只喊她“桃花”;人长得蛮耐看,粗胳膊长腿,但腰很细,屁股浑圆,走起路来呼呼生风,话多,且高门大嗓的。
   听说陶网长被县里派到海南岛学过制种和水稻旱作,算是半个专家了,他老婆是炊事员,烧得一手好饭菜。
   这对夫妻之外,就是一个上海知青谭卫国了,文绉绉的,人长得麻杆儿似的,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人背后都喊他“四眼儿”。
   只有到了公社在农科网开“三干会”,这里才会热闹起来。
   大喇叭里女广播员发通知,女广播员黄琴是黄主任的掌上明珠,口齿不怎么清楚:“向阳公社广播放炸弹(放大站),兹决定明天在农科网召开三级干部大会,请自带大米半斤,准时到会,不得有误……”
   陶网长夫妻听到广播通知,就像被人抽打的陀螺紧急忙碌起来:打扫室内外卫生,擦桌子抹板凳,上街割猪肉,时令蔬菜有自己种的。“四眼儿”抄完了气象站的气象指数,刚想钻进自己房间里看复习资料,却被桃花催命似的声音拽过来帮厨,他一般只是帮着烧老虎灶。
   “三干会”黄主任要亲自参加,要发表重要讲话,后勤服务可马虎不得。
   “四眼儿”和陶网长都有点怕黄主任,黄主任身材魁梧,挺着将军肚,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但桃花不怵他,见了黄主任还敢开三荤四素的玩笑。黄主任说:“我就爱吃桃花炒的菜,比县委招待所的菜还好吃!啥时把你调到公社食堂去。”
   在浓重的柴烟味儿和“嗞啦嗞啦”的炒菜声里,桃花忽然问灶下帮忙烧火添柴的“四眼儿”:“你考大学的报名表,黄胖子还没给签字?”
   “没哩。眼看着快到期了,我急得魂都不在身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天,“四眼儿”半坐半躺在气象站旁边的草地上看书,不时长一声短一声地唉声叹气,桃花过来了,坐到了他的边上。桃花说:“人家别的知青不是招工回城,就是推荐上大学、参军去了,你个死心眼儿,真想扎根农村一辈子啊?就娶了黄琴呗!看得出那丫头是真的喜欢你,才让他老子黄胖子把你弄到农科网。”
   “可是,桃花婶子,这不是可耻的交易吗?何况,黄琴那个长相,大饼脸,嘴唇比锅底还厚。要是她长得像……像婶子……”
   “四眼儿”声音有些颤抖,不再说下去。
   “四眼儿,你觉得婶子美?”
   “美。像你的名字,比桃花还美。”
   “你……你想婶子吗?”
   “想……不想……不敢……”
   “四眼儿,你晓得不?桃花像你一样,心里也苦哩。陶网长他……那个……不行。”
   “三干会”开了一整天,吃过中饭,下午接着开,天擦黑了才宣布散会。参加会议的人散会就都匆匆走了,黄主任硬被桃花留下来吃晚饭。桃花炒了五六个菜,荤素都有,和陶网长殷勤地陪着黄主任喝“洋河大曲”,喝着聊着,黄主任不知不觉就喝高了,陶网长夫妻搀扶着他到客房去睡了。“四眼儿”不善饮酒,再说他又恨又怕黄主任,吃了点饭就回屋“复习”功课去了。
   嘎咚!“四眼儿”迷迷糊糊瞌睡时,忽听一声土铳的轰响声,惊醒了过来,不觉纳闷:网长咋巡起夜来了?野猪又跑下山糟蹋庄稼啦?
   第二天上午,桃花興冲冲地来找“四眼儿”,把一张表格递给他:“公社的章,盖了。”
   “咋就盖了?”“四眼儿”兴奋得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
   “这个……你别问。四眼儿,考取了大学,回了城,别忘了你桃花婶,还有陶网长,就成。”
   桃花突然呜呜地哭出声来。
   “婶子,你怎么啦?”
   “哦哦,没什么……处久了,舍不得你走哩。”
   后来那个上海知青再没回过我们这里,农科网在那一年也被撤了,如今房倒屋塌成了一片废墟。那里不知怎么生出一株桃树,春天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得像一个曾经的梦。
其他文献
晨练  春天了,花从自然中醒来  可有人还在打盹儿,他仿佛  被梦缠住,一些醒来跑出的动词  开始了晨练  晨风,跑出了太阳的味道  还有幸福的乔木的花枝招展  操动太极者,努力平衡着天地的阴阳  扭秧歌的人,把沸腾舞出了常态的水  这些自虐的跳动者,在生命的张力里  灵魂已经出窍,一群跳僵尸舞者  踩着舒缓的旋律,木偶般的身段  把企求康健的美好  表现得五体投地  继续操练,我夹杂在晨光里  
期刊
在山民心里,大山就是他们的敬仰之地,就是一座灵山。我和众多山民一样都是大山缝隙里生长的一株小草,而无想山,就是生我养我的灵山。   山,因寺庙而得名。锦绣江南,楼台烟雨,位列“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无想寺就坐落在大山南麓。我居住在山北,常常习惯从栖身之地遥望大山北麓,只见苍山雾霭,香火缭绕钟声远,林壑尤美树参天,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俯首,走进山门,笃笃笃,不知是小沙弥在代替我敲打木鱼,还是伐
期刊
第一天上午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李大砍刀一边急着去开门,一边琢磨着他们这栋楼的开发商怎么把门铃设计成这种优雅的音乐。    他透过猫眼一看,门外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太太,再仔细看看,原来是自己的母亲,刚才的优雅心情一下子没了。母亲陪着妹子在自己原来买的平房住,已经很长时间没来了。李大砍刀一愣,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他手握着门把手,正犹豫着,母亲已经在外
期刊
梨花大道  给我簪花的围巾  给我镶珠嵌玉的腰带  我就美美地  摇摆  北镇,罗罗堡,五峰村,马蹄印  每一处辽西走廊上的白金  这一刻是我的  陶醉胜于朋友具体而微的描述  我的眼睛幸福地忙着  我称它为陷阱  一整天不想出来  梨花白  梨花很白  梨花一开天下白的白  在辽西走廊罗罗堡梨花大道  一心一意地白着  上树拍照的人  因为自己的不白和渺小  而向全世界炫耀着  他们“爱”的能力
期刊
“到艾芜先生的故乡去。”这个初衷缘于二十多年前阅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立即就被他笔下那诗一般古朴浪漫的情调所深深地吸引,那些与我身处的地方不一样的景色、风俗和那鲜明的傣族风情,南国旖旎的风光,以及缅甸的风土人情,让我如痴如醉。   艾芜先生是一位流浪型的作家,他的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艾芜先生是一个火热的人,他走光明的路,唱温暖的歌。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漂泊,二十多岁就蹬上草鞋,带着纸笔,和
期刊
我去拨它,想摁下一个个白色的键,伸出手,却在半空停滞。我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徒劳,了无意义。我泪眼婆娑,为自己内心的柔弱,如一棵花草经受不住风雨。曾经,这是一串多么熟悉的电话号码。   幼时,在农村,电话机并不普遍。村头,满祥叔家小卖部里摆放一台,人们有事联络,就去那里,拨打甚不便捷。有一年,正月刚过,冰雪消融,春暖花开,饭桌上,父亲跟我们一块商议,尔后咬紧牙关,给家里装了一台电话机。电话机机体
期刊
除夕晚上,窗外炮竹声阵阵,我们一家人在年夜饭上谈年味儿。   儿子说,年味儿就是一家人围在电视前看春晚、刷屏、嗑瓜子、谈心;先生说,年味儿就是能吃上饺子,穿上新衣服,给长辈拜年赚压岁钱,走亲戚,串门子,并且能吃上麦煎饼。他继续说,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母亲烙的麦煎饼压在山芋煎饼下面,发出幽幽的香气,刺激我的味蕾,悄悄地撕一手指大点儿放在嘴里嚼,没想到越嚼越香,控制不住自己,最后撕下巴掌大的,偷偷地吃了
期刊
春来几多好  二月春寒一过,风儿便唤醒了大地,所有的生命都把积蓄了一冬的力量迸发出来。   “最是一年春好处,草色遥看近却无。”没错,我就是这样觉得,要有这样一个秩序:最是一年春好处,百草萌生。你看,凡是有泥土的地方,那一簇簇的草芽,齐心协力地冒出芝麻粒大小的小脑袋,细细的茎是透明的。不要看那小小的一棵,成千盈百上亿合起来,远远望去,那草色淡淡,映入眼帘,给春天的世界涂上一层充满生机的底色。  
期刊
小时候,趴在我家窗台看得最远的就是八虎山(巴尔虎山),它身姿雄伟,高耸入云,层峦叠嶂,绵延不断,属于我儿时的仙境。长大一点,看到小伙伴儿们在端午节起早骑自行车,去那爬山祈福,我一直不敢。后来离家在外更没机会去爬山了,但八虎山一直在我梦里高高屹立,频频招手,无声地召唤着我,等我攒足力气勇气,爬上它的肩头。   去年十一小长假,秋高气爽,秋姐邀约我和女儿去法库,我们决定爬八虎山,去领略沈阳第一高峰的巍
期刊
已经能看清一大片澄碧的湖水了。这片湖泊就像一枚镶嵌在山间的绿宝石,又像一面泛着幽光的巨大魔镜,沉睡在這处与世无争的山谷之中。   他低头看看母亲,一路颠簸,母亲似乎已经累了,正在轮椅上微微喘着气。他心里一痛,泪水在眼窝里打着转。五年前,母亲带他来到这个城市之前,还是非常健康的一个人,整天笑眯眯的。他曾经以为,母亲永远也不会变老,他接受不了突然变老了的母亲。   湖畔长着仿佛经历过数百年风霜雨雪的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