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向阳人民公社有一个奇怪的单位,叫农科网。
这单位似乎很普通,又似乎很神秘,不像公社、供销社、粮站、信用社、邮电所什么的,都拉帮结派似的挤在集镇的一条破街上,农科网孤零零地被扔到离集镇五六华里的一座低缓的山丘上。
三长排土墙瓦顶的平房死蛇似的趴在那里,类似于一个拼音字母:U。要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房屋的南侧,用刷了白漆的木栅栏围出一小块干净的地方,竖着一个风车样的东西,有风的时候风轮就吱溜溜地转个不停;旁边还栽着一个近似于后来立式电视柜样的玩意儿,农科网的“四只眼”每天都会打开来看,还拿笔在纸上记着什么。听大人说,这是啥气象站。
农科网还有其他什么呢?对,还有一些田和地,绿的绿,黄的黄,种着各种蔬菜,玉米、油菜、旱稻等等,一年四季把这山头点缀得好看。
这个奇怪的单位,平时总是安安静静的,不晓得他们是清闲还是繁忙。
这里固定的只有三个人,两个中年人,一个青年人。中年人是一对夫妻,男的姓陶,人们喊他陶网长,整天没有笑脸,也不说几句话,脸色蜡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女的不知姓什么,只喊她“桃花”;人长得蛮耐看,粗胳膊长腿,但腰很细,屁股浑圆,走起路来呼呼生风,话多,且高门大嗓的。
听说陶网长被县里派到海南岛学过制种和水稻旱作,算是半个专家了,他老婆是炊事员,烧得一手好饭菜。
这对夫妻之外,就是一个上海知青谭卫国了,文绉绉的,人长得麻杆儿似的,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人背后都喊他“四眼儿”。
只有到了公社在农科网开“三干会”,这里才会热闹起来。
大喇叭里女广播员发通知,女广播员黄琴是黄主任的掌上明珠,口齿不怎么清楚:“向阳公社广播放炸弹(放大站),兹决定明天在农科网召开三级干部大会,请自带大米半斤,准时到会,不得有误……”
陶网长夫妻听到广播通知,就像被人抽打的陀螺紧急忙碌起来:打扫室内外卫生,擦桌子抹板凳,上街割猪肉,时令蔬菜有自己种的。“四眼儿”抄完了气象站的气象指数,刚想钻进自己房间里看复习资料,却被桃花催命似的声音拽过来帮厨,他一般只是帮着烧老虎灶。
“三干会”黄主任要亲自参加,要发表重要讲话,后勤服务可马虎不得。
“四眼儿”和陶网长都有点怕黄主任,黄主任身材魁梧,挺着将军肚,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但桃花不怵他,见了黄主任还敢开三荤四素的玩笑。黄主任说:“我就爱吃桃花炒的菜,比县委招待所的菜还好吃!啥时把你调到公社食堂去。”
在浓重的柴烟味儿和“嗞啦嗞啦”的炒菜声里,桃花忽然问灶下帮忙烧火添柴的“四眼儿”:“你考大学的报名表,黄胖子还没给签字?”
“没哩。眼看着快到期了,我急得魂都不在身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天,“四眼儿”半坐半躺在气象站旁边的草地上看书,不时长一声短一声地唉声叹气,桃花过来了,坐到了他的边上。桃花说:“人家别的知青不是招工回城,就是推荐上大学、参军去了,你个死心眼儿,真想扎根农村一辈子啊?就娶了黄琴呗!看得出那丫头是真的喜欢你,才让他老子黄胖子把你弄到农科网。”
“可是,桃花婶子,这不是可耻的交易吗?何况,黄琴那个长相,大饼脸,嘴唇比锅底还厚。要是她长得像……像婶子……”
“四眼儿”声音有些颤抖,不再说下去。
“四眼儿,你觉得婶子美?”
“美。像你的名字,比桃花还美。”
“你……你想婶子吗?”
“想……不想……不敢……”
“四眼儿,你晓得不?桃花像你一样,心里也苦哩。陶网长他……那个……不行。”
“三干会”开了一整天,吃过中饭,下午接着开,天擦黑了才宣布散会。参加会议的人散会就都匆匆走了,黄主任硬被桃花留下来吃晚饭。桃花炒了五六个菜,荤素都有,和陶网长殷勤地陪着黄主任喝“洋河大曲”,喝着聊着,黄主任不知不觉就喝高了,陶网长夫妻搀扶着他到客房去睡了。“四眼儿”不善饮酒,再说他又恨又怕黄主任,吃了点饭就回屋“复习”功课去了。
嘎咚!“四眼儿”迷迷糊糊瞌睡时,忽听一声土铳的轰响声,惊醒了过来,不觉纳闷:网长咋巡起夜来了?野猪又跑下山糟蹋庄稼啦?
第二天上午,桃花興冲冲地来找“四眼儿”,把一张表格递给他:“公社的章,盖了。”
“咋就盖了?”“四眼儿”兴奋得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
“这个……你别问。四眼儿,考取了大学,回了城,别忘了你桃花婶,还有陶网长,就成。”
桃花突然呜呜地哭出声来。
“婶子,你怎么啦?”
“哦哦,没什么……处久了,舍不得你走哩。”
后来那个上海知青再没回过我们这里,农科网在那一年也被撤了,如今房倒屋塌成了一片废墟。那里不知怎么生出一株桃树,春天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得像一个曾经的梦。
这单位似乎很普通,又似乎很神秘,不像公社、供销社、粮站、信用社、邮电所什么的,都拉帮结派似的挤在集镇的一条破街上,农科网孤零零地被扔到离集镇五六华里的一座低缓的山丘上。
三长排土墙瓦顶的平房死蛇似的趴在那里,类似于一个拼音字母:U。要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房屋的南侧,用刷了白漆的木栅栏围出一小块干净的地方,竖着一个风车样的东西,有风的时候风轮就吱溜溜地转个不停;旁边还栽着一个近似于后来立式电视柜样的玩意儿,农科网的“四只眼”每天都会打开来看,还拿笔在纸上记着什么。听大人说,这是啥气象站。
农科网还有其他什么呢?对,还有一些田和地,绿的绿,黄的黄,种着各种蔬菜,玉米、油菜、旱稻等等,一年四季把这山头点缀得好看。
这个奇怪的单位,平时总是安安静静的,不晓得他们是清闲还是繁忙。
这里固定的只有三个人,两个中年人,一个青年人。中年人是一对夫妻,男的姓陶,人们喊他陶网长,整天没有笑脸,也不说几句话,脸色蜡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女的不知姓什么,只喊她“桃花”;人长得蛮耐看,粗胳膊长腿,但腰很细,屁股浑圆,走起路来呼呼生风,话多,且高门大嗓的。
听说陶网长被县里派到海南岛学过制种和水稻旱作,算是半个专家了,他老婆是炊事员,烧得一手好饭菜。
这对夫妻之外,就是一个上海知青谭卫国了,文绉绉的,人长得麻杆儿似的,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人背后都喊他“四眼儿”。
只有到了公社在农科网开“三干会”,这里才会热闹起来。
大喇叭里女广播员发通知,女广播员黄琴是黄主任的掌上明珠,口齿不怎么清楚:“向阳公社广播放炸弹(放大站),兹决定明天在农科网召开三级干部大会,请自带大米半斤,准时到会,不得有误……”
陶网长夫妻听到广播通知,就像被人抽打的陀螺紧急忙碌起来:打扫室内外卫生,擦桌子抹板凳,上街割猪肉,时令蔬菜有自己种的。“四眼儿”抄完了气象站的气象指数,刚想钻进自己房间里看复习资料,却被桃花催命似的声音拽过来帮厨,他一般只是帮着烧老虎灶。
“三干会”黄主任要亲自参加,要发表重要讲话,后勤服务可马虎不得。
“四眼儿”和陶网长都有点怕黄主任,黄主任身材魁梧,挺着将军肚,总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但桃花不怵他,见了黄主任还敢开三荤四素的玩笑。黄主任说:“我就爱吃桃花炒的菜,比县委招待所的菜还好吃!啥时把你调到公社食堂去。”
在浓重的柴烟味儿和“嗞啦嗞啦”的炒菜声里,桃花忽然问灶下帮忙烧火添柴的“四眼儿”:“你考大学的报名表,黄胖子还没给签字?”
“没哩。眼看着快到期了,我急得魂都不在身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天,“四眼儿”半坐半躺在气象站旁边的草地上看书,不时长一声短一声地唉声叹气,桃花过来了,坐到了他的边上。桃花说:“人家别的知青不是招工回城,就是推荐上大学、参军去了,你个死心眼儿,真想扎根农村一辈子啊?就娶了黄琴呗!看得出那丫头是真的喜欢你,才让他老子黄胖子把你弄到农科网。”
“可是,桃花婶子,这不是可耻的交易吗?何况,黄琴那个长相,大饼脸,嘴唇比锅底还厚。要是她长得像……像婶子……”
“四眼儿”声音有些颤抖,不再说下去。
“四眼儿,你觉得婶子美?”
“美。像你的名字,比桃花还美。”
“你……你想婶子吗?”
“想……不想……不敢……”
“四眼儿,你晓得不?桃花像你一样,心里也苦哩。陶网长他……那个……不行。”
“三干会”开了一整天,吃过中饭,下午接着开,天擦黑了才宣布散会。参加会议的人散会就都匆匆走了,黄主任硬被桃花留下来吃晚饭。桃花炒了五六个菜,荤素都有,和陶网长殷勤地陪着黄主任喝“洋河大曲”,喝着聊着,黄主任不知不觉就喝高了,陶网长夫妻搀扶着他到客房去睡了。“四眼儿”不善饮酒,再说他又恨又怕黄主任,吃了点饭就回屋“复习”功课去了。
嘎咚!“四眼儿”迷迷糊糊瞌睡时,忽听一声土铳的轰响声,惊醒了过来,不觉纳闷:网长咋巡起夜来了?野猪又跑下山糟蹋庄稼啦?
第二天上午,桃花興冲冲地来找“四眼儿”,把一张表格递给他:“公社的章,盖了。”
“咋就盖了?”“四眼儿”兴奋得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
“这个……你别问。四眼儿,考取了大学,回了城,别忘了你桃花婶,还有陶网长,就成。”
桃花突然呜呜地哭出声来。
“婶子,你怎么啦?”
“哦哦,没什么……处久了,舍不得你走哩。”
后来那个上海知青再没回过我们这里,农科网在那一年也被撤了,如今房倒屋塌成了一片废墟。那里不知怎么生出一株桃树,春天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得像一个曾经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