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也是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在混凝土应用日益广泛的当今,裂缝是必须重视的质量问题,文章从裂缝预防与处理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以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0-0201-01
引言: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分析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1 混凝土裂缝预防性措施
1.1 加强构造设计
复杂的结构选型更容易引起裂缝。建筑平面在选型时要力求简单,复杂样式建筑物易产附加应力造成墙体、楼板开裂。要合理设计纵横墙,纵墙开洞要小。要控制建筑构造物的长高比,长与高之比越小,整体刚度越大,抵御不均匀沉陷性能越强。合理调整承重結构受力,均匀分布整体荷载,减少受力集中。调整基础埋深度,不同地基计算强度、不同垫层厚度,以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部分窗台砌体结构应加强处理,如在宽大窗台下部设置钢筋砼梁,可以适应窗台变形,防止窗台竖直裂缝产生。慎重选定沉降缝位置与缝宽,构造必须合理,可以和结构缝合并设置限制伸缩缝间距。
1.2 合理选取混凝土原料
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较大的骨料,干缩较大、骨料含泥量较多时,会增大混凝土干缩性;如果骨料的粒径较大、级配良好,能减少混凝土水泥浆用量,混凝土干缩率会较小。通过掺加粉煤灰,可减少水泥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水化热,还可减少混凝土体积收缩。通过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导致拉应力减小,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目前很多工程都是在保证混凝土使用要求的同时,优先使用低水化热水泥。
1.3 注意配比与外加剂使用
设计配合比的相关人员要进入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浇捣工艺水平、操作能力、构件截面情况,恰当的设计混凝土坍落度,针对现场砂、石料质量及时调整原料配合比。改善骨料级配,可以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从而减少水泥用量,进而降低水化热;可以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掺和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切实掌握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使用混合材料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1.4 强化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通知勘察、设计方现场验收,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应在开挖后要求勘察补钻探,探出不利情况必须先进行加固,经验收合格后做下一步施工安排。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其原状结构。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相邻建(构)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基坑开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础。当建(构)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轻、低部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部应该保留一些用于循环冷气的孔道,便于控制整理结构的温度。在不同的地基条件下使用不同的隔离层进行铺垫,减少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采用两次振捣,结合建筑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混凝土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率,减少混凝土开裂等现象的产生。
1.5 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
对于松软土质或是填土地基,必须确保进行足够的夯实加固后才可进行上部构造施工。模板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刚度,保证支撑牢固,并可以使地基均匀受力。注意地基状态,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不能被水浸泡。注意模板拆除时间,确定混凝土有足够强度并经验收后方可拆模并注意拆模的次序。冻土区搭设模板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1.6 养护预防措施
保温养护是混凝土施工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块体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自约束应力。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块体抗裂能力。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可以有效减少内外温差从而缓解降温速度、减小温度应力,也还可以使混凝土强度增大,使混凝土应力松弛能力发挥作用,可避免混凝土表面干裂形成塑性收缩。养护期内混凝土表温度与中心温度差异值不能高于2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遭遇风雨等恶劣天气,要搭设防雨布遮盖,并做好周边的明沟排水,以防雨水流进工程基坑内,这些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保证施工质量。电化学防护: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2 混凝土裂缝常见处理技术方法
2.1 灌浆、嵌缝
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会在沿裂缝凿槽,于槽中嵌填刚性或者塑性的止水材料,达到封闭裂缝的效果,一般常以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为刚性止水材料,以聚氯乙烯胶泥、丁基橡胶等作为塑性材料。
2.2 表面涂抹
如果裂缝宽度不超过0.2mm,通过表面涂抹方式达到修补目的。不同环境中进行修补所用材料不同,同时也会随着修补目变化而出现差异,其中弹性涂膜防水材料应用最广。施工步骤:①将混凝土表面打毛,可以通过钢丝刷完成;②将表面附着物清除,水冲清洁后要干燥充分;③将 混凝土表面气孔填充,用树脂进行;④在表面上涂覆修补材料。
2.3 开槽修补
对于0.5mm以上的裂缝可以采用开槽法修补,这种裂缝修补应用材料配比如下: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水泥:砂=10:3:12.5:28。材料经晒干后人工过筛,按比例将水泥和沙拌匀,再加入配好拌匀的环氧树脂聚硫橡胶并进行人工搅拌。加入少量丙酮稀释,使稠度达到适中,改性环氧树脂砂浆制备完毕。将其装入塑胶桶中,混凝土凿槽洗净吹干,将砂浆及时嵌入。
2.4 结构加固
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当裂缝已经开始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时,要考虑用加固法进行裂缝处理。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不止会影响建筑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同样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加强裂缝防治技术研究,有利于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由于裂缝形式多样,成因不同,因此要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文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2011(10):136-138.
[2] 孙中辉.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101-101.
[3] 黄必华.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研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0-0201-01
引言: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分析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1 混凝土裂缝预防性措施
1.1 加强构造设计
复杂的结构选型更容易引起裂缝。建筑平面在选型时要力求简单,复杂样式建筑物易产附加应力造成墙体、楼板开裂。要合理设计纵横墙,纵墙开洞要小。要控制建筑构造物的长高比,长与高之比越小,整体刚度越大,抵御不均匀沉陷性能越强。合理调整承重結构受力,均匀分布整体荷载,减少受力集中。调整基础埋深度,不同地基计算强度、不同垫层厚度,以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部分窗台砌体结构应加强处理,如在宽大窗台下部设置钢筋砼梁,可以适应窗台变形,防止窗台竖直裂缝产生。慎重选定沉降缝位置与缝宽,构造必须合理,可以和结构缝合并设置限制伸缩缝间距。
1.2 合理选取混凝土原料
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较大的骨料,干缩较大、骨料含泥量较多时,会增大混凝土干缩性;如果骨料的粒径较大、级配良好,能减少混凝土水泥浆用量,混凝土干缩率会较小。通过掺加粉煤灰,可减少水泥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水化热,还可减少混凝土体积收缩。通过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导致拉应力减小,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目前很多工程都是在保证混凝土使用要求的同时,优先使用低水化热水泥。
1.3 注意配比与外加剂使用
设计配合比的相关人员要进入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浇捣工艺水平、操作能力、构件截面情况,恰当的设计混凝土坍落度,针对现场砂、石料质量及时调整原料配合比。改善骨料级配,可以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从而减少水泥用量,进而降低水化热;可以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掺和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切实掌握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使用混合材料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1.4 强化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通知勘察、设计方现场验收,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应在开挖后要求勘察补钻探,探出不利情况必须先进行加固,经验收合格后做下一步施工安排。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其原状结构。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相邻建(构)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基坑开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础。当建(构)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轻、低部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部应该保留一些用于循环冷气的孔道,便于控制整理结构的温度。在不同的地基条件下使用不同的隔离层进行铺垫,减少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采用两次振捣,结合建筑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混凝土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率,减少混凝土开裂等现象的产生。
1.5 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
对于松软土质或是填土地基,必须确保进行足够的夯实加固后才可进行上部构造施工。模板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刚度,保证支撑牢固,并可以使地基均匀受力。注意地基状态,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不能被水浸泡。注意模板拆除时间,确定混凝土有足够强度并经验收后方可拆模并注意拆模的次序。冻土区搭设模板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1.6 养护预防措施
保温养护是混凝土施工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块体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自约束应力。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块体抗裂能力。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可以有效减少内外温差从而缓解降温速度、减小温度应力,也还可以使混凝土强度增大,使混凝土应力松弛能力发挥作用,可避免混凝土表面干裂形成塑性收缩。养护期内混凝土表温度与中心温度差异值不能高于2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遭遇风雨等恶劣天气,要搭设防雨布遮盖,并做好周边的明沟排水,以防雨水流进工程基坑内,这些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保证施工质量。电化学防护: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2 混凝土裂缝常见处理技术方法
2.1 灌浆、嵌缝
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会在沿裂缝凿槽,于槽中嵌填刚性或者塑性的止水材料,达到封闭裂缝的效果,一般常以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为刚性止水材料,以聚氯乙烯胶泥、丁基橡胶等作为塑性材料。
2.2 表面涂抹
如果裂缝宽度不超过0.2mm,通过表面涂抹方式达到修补目的。不同环境中进行修补所用材料不同,同时也会随着修补目变化而出现差异,其中弹性涂膜防水材料应用最广。施工步骤:①将混凝土表面打毛,可以通过钢丝刷完成;②将表面附着物清除,水冲清洁后要干燥充分;③将 混凝土表面气孔填充,用树脂进行;④在表面上涂覆修补材料。
2.3 开槽修补
对于0.5mm以上的裂缝可以采用开槽法修补,这种裂缝修补应用材料配比如下: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水泥:砂=10:3:12.5:28。材料经晒干后人工过筛,按比例将水泥和沙拌匀,再加入配好拌匀的环氧树脂聚硫橡胶并进行人工搅拌。加入少量丙酮稀释,使稠度达到适中,改性环氧树脂砂浆制备完毕。将其装入塑胶桶中,混凝土凿槽洗净吹干,将砂浆及时嵌入。
2.4 结构加固
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当裂缝已经开始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时,要考虑用加固法进行裂缝处理。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不止会影响建筑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同样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加强裂缝防治技术研究,有利于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由于裂缝形式多样,成因不同,因此要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文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2011(10):136-138.
[2] 孙中辉.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101-101.
[3] 黄必华.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研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