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哲学家、教育家王充提倡批判问难的精神。他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正定是非也。”就是说做学问的方法,最为难得的是能够向老师提出不同的看法,经过讨论争辩来核定道理,从而明辨是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阶段性目标中指出“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新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开启思维,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讨中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造就新型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问题意识缺失严重,要么有问题而不敢提,要么干脆是没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1.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前提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的地方,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学相长”。教师应从情感入手,通过师生间爱的交流,发扬民主作风。只有气氛和谐,心情愉悦,学生才能提出自己的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大教育家孔子不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吗?如何能做到与弟子畅谈理想,面对子路的鲁莽自大,冉有、公西华的谦虚过度,并且与自己的想法有出入时,不是求全责备,而是一哂了之;对于曾皙的一旁弹瑟也置之不理,当听到曾皙的理想与自己不谋而合时,也只是说了句“吾与点也”。对于一篇文章,学生不喜欢是常有的,应该询问其原因,以此进入对文本的探讨。阅读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共同对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更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做到这一点,需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要强。
2.学生拥有敢于置疑的精神是基础
旧的教育模式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面对教参、固定答案不需提问,面对名人名家等权威不敢发问,面对同学的嘲笑不便问,时至今日,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如此,课堂上不是问题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博览古今,独立思考,对于不了解或想不透的都要一追到底,反对“信师是古”,盲目追随,学习《两小儿辨日》中的两小儿敢于向孔子质疑的精神。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打破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打破“圣贤所言皆无非”的迷信,要充分地问难穷究。对于学生的问题不能因易而嘲笑、不屑一顾,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应引领学生深入探讨。课堂上必须贯穿这样的理念,我们不仅要读出文本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通之处,与作者产生共鸣,更要研读文本,用研究的目光看,问题越多,说明你读懂了、读透了,没有问题说明没读进去。如教鲁迅的文章,学生发现里面有一些不规范的字,提出来,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并指出由于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不是很成熟,在鲁迅的文章里面难免会体现出来,此情况也出现在其他一些大家中,不必苛求。
3.教师引导是关键
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这并不是孤立的,应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否则,课堂上欢声笑语,而学生的思维犹如脱缰的野马,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不仅教学任务完不成,而且学生也是一无所得。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大多数学生面对文本,不知如何提问,从哪些角度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包括课前预习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时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读法,尤其是朗读,在读中揣摩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质疑。此环节要注意朗读评价,因为学生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表明他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读中伴随着老师、学生以及自我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感悟、质疑,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练生动,用于不多,但却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教师要通过诵读让学生进入情境,还可以通过学生演读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师生评价读得如何,该怎样读,从而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第二,指导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即就是你不理解的地方,可从各个角度发问,作者、内容(包括对文章中某段话、某句话、甚至是某个词的理解)、写法、语言。虽然现在淡化文体,但有关知识还是应该给讲的。例如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方法用了哪些、如何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等。要将这些知识贯穿在问题当中,学生乐于接受,而且理解得快。但是现在的课堂不是问题多,而是太少,当老师让学生找出问题时,回应的通常是沉默,此时,老师可以抛砖引玉,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来开启思想的闸门,引起学生讨论和质疑,引导他们用研究的眼光审视文本。如讲授《雷雨》一课,就可以提出“周朴园是否着真爱鲁侍萍?”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大讨论,从而看清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及主要矛盾、看清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本质是残忍、狠毒,但在他的地位不被损害的前提下,他对鲁侍萍还是有感情的。学生思维的火化被点燃,能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抓住学生提出的关键性问题,让他们深入地探讨、细致地挖掘。
4.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着,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广泛涉猎。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和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教师的职责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要处理好三维度的关系,课堂也不是解决全部问题的地方,目的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总之,我们应自始至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启他们思想的闸门,点燃他们理想的火炬。
收稿日期:2010-06-18
1.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前提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的地方,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学相长”。教师应从情感入手,通过师生间爱的交流,发扬民主作风。只有气氛和谐,心情愉悦,学生才能提出自己的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大教育家孔子不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吗?如何能做到与弟子畅谈理想,面对子路的鲁莽自大,冉有、公西华的谦虚过度,并且与自己的想法有出入时,不是求全责备,而是一哂了之;对于曾皙的一旁弹瑟也置之不理,当听到曾皙的理想与自己不谋而合时,也只是说了句“吾与点也”。对于一篇文章,学生不喜欢是常有的,应该询问其原因,以此进入对文本的探讨。阅读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共同对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更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做到这一点,需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要强。
2.学生拥有敢于置疑的精神是基础
旧的教育模式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面对教参、固定答案不需提问,面对名人名家等权威不敢发问,面对同学的嘲笑不便问,时至今日,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如此,课堂上不是问题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博览古今,独立思考,对于不了解或想不透的都要一追到底,反对“信师是古”,盲目追随,学习《两小儿辨日》中的两小儿敢于向孔子质疑的精神。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打破对权威的盲目崇拜,打破“圣贤所言皆无非”的迷信,要充分地问难穷究。对于学生的问题不能因易而嘲笑、不屑一顾,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应引领学生深入探讨。课堂上必须贯穿这样的理念,我们不仅要读出文本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相通之处,与作者产生共鸣,更要研读文本,用研究的目光看,问题越多,说明你读懂了、读透了,没有问题说明没读进去。如教鲁迅的文章,学生发现里面有一些不规范的字,提出来,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并指出由于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白话文不是很成熟,在鲁迅的文章里面难免会体现出来,此情况也出现在其他一些大家中,不必苛求。
3.教师引导是关键
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这并不是孤立的,应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否则,课堂上欢声笑语,而学生的思维犹如脱缰的野马,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不仅教学任务完不成,而且学生也是一无所得。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大多数学生面对文本,不知如何提问,从哪些角度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包括课前预习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时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读法,尤其是朗读,在读中揣摩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质疑。此环节要注意朗读评价,因为学生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表明他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读中伴随着老师、学生以及自我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感悟、质疑,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文章简练生动,用于不多,但却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教师要通过诵读让学生进入情境,还可以通过学生演读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师生评价读得如何,该怎样读,从而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第二,指导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即就是你不理解的地方,可从各个角度发问,作者、内容(包括对文章中某段话、某句话、甚至是某个词的理解)、写法、语言。虽然现在淡化文体,但有关知识还是应该给讲的。例如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方法用了哪些、如何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等。要将这些知识贯穿在问题当中,学生乐于接受,而且理解得快。但是现在的课堂不是问题多,而是太少,当老师让学生找出问题时,回应的通常是沉默,此时,老师可以抛砖引玉,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来开启思想的闸门,引起学生讨论和质疑,引导他们用研究的眼光审视文本。如讲授《雷雨》一课,就可以提出“周朴园是否着真爱鲁侍萍?”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大讨论,从而看清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及主要矛盾、看清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本质是残忍、狠毒,但在他的地位不被损害的前提下,他对鲁侍萍还是有感情的。学生思维的火化被点燃,能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抓住学生提出的关键性问题,让他们深入地探讨、细致地挖掘。
4.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着,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广泛涉猎。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和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教师的职责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要处理好三维度的关系,课堂也不是解决全部问题的地方,目的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总之,我们应自始至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启他们思想的闸门,点燃他们理想的火炬。
收稿日期:201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