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精神生活现状调查

来源 :企业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湖南省涟源市桐车村及周围几个村为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民精神生活的现实情况,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精神生活满意度虽较之前有所提高,整体发展有待加强,仍存在这很多的消极因素。究其原因,物质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农民自身精神生活内驱力不足,政府部门对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重视不够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精神生活;现状;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农民精神生活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与之前相比,农民精神生活主体性增强、文明性也提高了,精神需求增长了等。为了进一步把握我国农民精神生活的客观状况,2009年假期我特意对我村及附近几个村农民的精神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涟源市桐车村及附近几个村20~80岁的农民。本次调查共抽样本500人,其中男300人,女200人。在这500人中,20~30岁的村民150人,占本次调查对象的30%,30~50岁的村民150人,占本次调查对象的30%,50~60岁的村民100人,占本次调查对象的20%,60岁以上的村民100人,占本次调查对象的20%;本次调查对象中,有配偶的占89%,丧偶、离婚以及未婚的占11%,上过学的占87.5%,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占12.5%。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共18人,仅占调查对象的3.6%,拥有高中(中专)学历的152人,占30.4%,初中学历的183人,占36.6%,小学学历及以下的147人,占本次调查对象的29.4%。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500分,收回有效问卷489分,调查内容涉及农民家庭人口状况、经济状况、家庭和子女情况、健康状况以及日常娱乐生活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研的问卷和访谈情况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精神生活质量较以往也有所提升。主要表现为:农民参加精神生活活动的主体性增强;文明性也提高;农民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对知识的追求、对情感的渴望、对没的需求、对教育的渴望等有了很大的增长,农民对自身精神生活的质量普遍感到快乐、满足(相对以前来说),幸福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精神生活中仍还存在着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活动内容比较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民一年下来真正农民的时间一般只有2~3个月,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调查中,在问及“农闲时候,你们一般都会做些什么?”的时候,73%的农民的选择就是打牌,20左右的人会选择和朋友喝酒、看电视,还有约4%的人会在神桌上消磨时间,由于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村交通运输问题,在农村利用农闲时间看书、读报的人只占不到3%。大多数农民除了干农活之外,不是打牌,就是喝酒、聊天、看电视、带孩子,过着那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乏味的生活。
  此外,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社会上一些色情表演、黄色书刊、不健康影像制品等通过各种途径流向农村,使得农民不知不觉地收到不良思想的影响。现在在农村,如卖淫嫖娼、吸毒贩毒、坑蒙拐骗时间时有发生;信教传教的人也多,封建迷信活动也呈现出公开化、组织话、产业化的特点。有的农民甚至不惜手中仅有的一点钱财,建教堂、祠堂、续家谱;赌博风气盛行导致家风、村风、民风败坏,甚至会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走上抢劫、偷窃、凶杀等犯罪道理,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大隐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使人们“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二)农民精神生活层次不高
  人的精神生活是有层次区分。从现实具体的精神生活内容看,可以简单地分为这样几个层次:(1)追求消遣、娱乐的精神生活,比如说打牌、下棋、看电视、唱歌娱乐等;(2)追求自身发展和智能提高的精神生活,如知识充电、技能培训等;(3)塑造道德人格的精神生活;4.追求人生终极理想、意义、价值的精神生活。
  目前,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主要停留在吃、穿、住、用的物质性层次上,消遣、娱乐次之,追求自身发展、塑造人格、追求理想位居最后,如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购买诸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摩托车甚至汽车等大件消费品。此外,由于不满足本地方的消费条件,逢年过节的时候农民还经常到附件的市区进行消费,看看电影、购购货物等,促使很多商家大打农村牌搞活动,这些都给农民精神上带来了满足、愉悦。但是这种精神生活的满足,或者说这种幸福感的来源更多是来自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对知识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问、对理想信仰的向往等高层次精神需求不足。他们的精神生活仅仅停留在物质追求层面,这样只能是一种平庸甚至庸俗的生活。正如一些西方有识之士所指出的:物质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享受物质财富的数量并不与人的幸福完全成正比,在占有和消费财富方面,“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相反,人们应将对生活幸福的追求转向社会关系和优雅方面。
  (三)农民精神生活普遍缺失
  首先,部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少数青年,传统道德没有很好地继承,新的道德体系又不健全。社会公德表现为缺乏基本的诚信,打工经商、日常交往中不诚实。职业道德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不愿在科学耕作方面下功夫。在家庭道德上面尊老扶幼欠缺,不尽孝、不养子现象时有发生,家庭暴力、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家族势力等传统腐朽思想意识仍严重存在。
  其次,部分农民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本次调查中,当问及“你们最大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近95%的农民回答就是自己要发财致富,过上好日子。很少有人会说他(她)最大的理想就是要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做贡献。在他们看来,所谓的理想信念都是虚的,只有金钱才是最真实的,在一些农民心目中,社会主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变得异常模糊而遥不可及。为了尽快的发财致富,他们不惜饮鸩止渴,破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不惜采用不当手段甚至是非法手段来牟取私利。一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更没有创新意识,认为这些都与自己没有关系。
  再次,长期以来,农民习以为常的不爱卫生、不讲文明礼貌、不遵守公共秩序,常常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破坏国家、集体的重要基础设施,缺乏对国家、集体公共财物的理性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也很缺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人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对自身和他人以及子孙后代的意义;农民的法律意识也很缺乏,遵纪守法状况不容乐观。
  最后,在问及“你们平时遇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你们首先会想到用什么办法去解决”的时候,有4%左右的农民会选择求神拜佛,在他们看来,致富、治病、升学,不是靠科学技术,而是靠迷信、靠风水、靠神仙保佑,导致他们精神信仰混乱,信宗教者越来越多而且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迷信色彩,也很容易被一些不法份子所利用。
  (四)农民精神安全感不强,令人担忧
  农民的精神生活安全感好坏取决于社会治安状况、社会保障等方面因素的情况。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保障到位,农民的精神安全感就要高;反之,就比较低。调查中,当问及“你对现在的社会治安状况感觉如何?”时,只有45.3的农民认为现在的治安状况很好,表示满意;另有35%的农民认为现在的社会治安状况一般;近20%的农民认为现在的社会治安状况差,表示很不满意,认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提上去了,可是各种各样的犯罪事件却比以前多,偷窃、抢劫、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贪污腐败等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在问到“你认为现在的社会治安状况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时,只有30%左右的农民认为现在的治安状况较以前有所改善,超过50%的农民认为现在的治安状况是大不如从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治安状况出现滑坡,盗窃、抢劫、绑架、凶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日渐消失,种种社会恶习、不良风气滋生。胡锦涛同志早在2004年在分析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时就强调指出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民负担过重,二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堪忧,三是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形势严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撰写的《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表明,农村居民的社会治安安全感仅有3.21分(5分为满分),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比2006年的3.63分下降10%以上。
  农民精神安全感堪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相对还不健全,也使得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上面担心较多,做起事情来瞻前顾后,精神顾虑重重。在教育方面,“出个高中生,多个贫困户;出个大学生,多个破产户”。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虽然得到很大的提升,整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农村,家中有小孩读高中、大学的家庭,教育一方面的投资就占去了一家一年收入的50%左右,这也成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真实写照;医疗方面,“十年奔小康,一病回从前”是农民医疗所面临的困境。大部分访谈者都表示,目前在我国看病实在是太贵太难了,一场病下来少则几十、上百,多则上万,而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很多农民一年的家庭纯收入才2、3千元左右,一场大病就会抵消掉全家几年努力换来的暂时小康;在养老方面,目前在中国,农民养老大都是家庭养老。2004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是7.5亿左右,占我国总人口的58.2%,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7.7%,达到6000万左右(比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的总人口还要多),农村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农民的养老风险系数加大。“养儿防老”依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途径,随着养老成本的提高,人们的养老担忧与日俱增。
  (五)精神生活设施严重不足
  精神生活设施主要包括学校和其他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机构,如图书室、活动室等影响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设施保障。以我村为例,我村现有村小学一所,在校学生400多人,教职员工16人,这样规模的小学在农村来说应该算是不小的了,就是这样的一所小学,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供学生看书的图书室,就更别说供村里的农民看书的地方了。另外,师资力量薄弱。上述16人中,拥有大专学历的仅1人,师范毕业的4人,其他11人都是以前的代课老师(一般都是以前初中毕业的、也有个别是高中毕业的)转正的,这些人大多年龄较大,在教学方法上面比较陈旧,缺乏改革创新意识,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民受教育的质量和程度。
  一些村封建思想仍较严重,宁愿修建供奉菩萨的庙宇,也不愿修建图书室、活动室,与农村发展相匹配的文化设施几乎是空白。就连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农村流行的露天电影,现在几年也难得再看上一次。虽说电视机在农村基本普及了,但仍有少数村民由于各种原因把它作为一个摆设放在那里,加之不少村民家庭还没有有线电视,仅能收到两三个地方台。本地地方台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放一些庸俗无聊的古装剧和大量的广告,这使得农村电视的作用大打折扣,农民找不到满足其需要的精神文化消费产品。
  三、结语
  与物质生活相比,农民的精神生活严重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究其原因:
  第一,农村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这是导致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第二,农民精神生活内驱力不足,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这是导致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的内在原因。
  第三,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视不够,“只注重物质、不关注精神”,也是导致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的一大方面。
  第四,传统观念和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农民本身的小农意识、封建迷信思想、赌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消极腐败现象等,这些也是导致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的重要方面。
  针对上面所提及的问题和原因,有关方面在今后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提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第一,加大政府对农村、农民的政策倾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真正的富起来。
  第二,完善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以减轻农民精神负担,让农民能真正大胆地去实践自己的精神生活。
  第三,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社会道德风尚。
  第五,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事业,提高农民对农村体育工作的认识,有规划、有目的地建设和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国家政府主导、社会关注协调、农民主体积极参与等各方面的作用,使我国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 对土地评估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了探讨,结合桂林市秀峰区土地使用权抵押评估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抵押;评估;操作风险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房地产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取得了巨大发展,房地产、土地评估机构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逐渐获得了各个经济主体和管理部门的认可。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市场
期刊
【摘要】 2009年农村消费市场异常火爆,为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内需、促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对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作出重要部署,明确将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在这样的形势下,结合淄博市实际,研究分析如何扩大淄博市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农村消费需求,对加快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要】 目前湖南的乡村旅游还存在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整合不力,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以蔡伦竹海乡村旅游开发为例,在全面分析蔡伦竹海开发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蔡伦竹海乡村生态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蔡伦竹海风景区;乡村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一、蔡伦竹海以乡村旅游促两型社会建设的广阔前景  1.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  (1)竹海面积广阔,竹类生态景观浓郁。蔡伦竹海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的爆炸性增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广告策略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重点,传统餐饮行业也不例外。以洛阳水席的龙头老大——“真不同”饭店的广告现状为例,分析了“真不同”饭店现阶段的广告环境,对其在广告策略上出现的几点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求更好的将广告策略用于提升传统餐饮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工作之中。  【关键词】 传统餐饮行业;广告
期刊
【摘要】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随后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旅游业正在经历最严峻的挑战。如何厘清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下,整合国内外旅游资源,夯实国内外旅游市场,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冲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重振我国旅游业以及加快推进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工作,是非常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旅游业;灾后重建;扩大内需    
期刊
【摘要】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三大审计主体,一主一辅一补的审计地位构建了我国的审计框架。怎样更好地掌握三个审计主体的宗旨、权限、职责、作用、所使用的法规体系、各自所具有的特点等,是学习好审计学的基础。  【关键词】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比较    一、分清三个主体的定义  政府审计是政府审计机构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
期刊
【摘要】 分析投资性支出和社会消费性支出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效率中在的问题,并从购买性支出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 民生财政;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行政效率    民生财政,就是以普及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为目标的财政。民生财政表现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
期刊
【提要】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政权更替,经济调整,在人员安置、劳动就业方面形成了十分严峻复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对城市失业的治理,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失业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采取了灵活的、多渠道的失业治理模式,包括缓冲型的失业救济、积极型的失业安置和被动型的失业疏散,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存在的严重失业问题。使失业者得到救助和安置,缓和了社会矛盾, 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越来越多。从公共产品和农村公共产品定义的界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研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进行了简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农村公共产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一、公共产品和农村公共产品定义
期刊
火红金秋,硕果飘香,花城广州,彩旗飘扬。  9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与西班牙工业旅游贸易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西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