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倦怠是心理学、教育学界十分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持续性的,负性的与学习相关的心理状态。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倦怠现象愈发突出。为此,本文将从内在个人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对影响师范生学习倦怠因素进行分析,为后期缓解学生学习倦怠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学习倦怠;师范院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71-01
师范大学生承担着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历史使命,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存在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情绪消极,对师范技能的学习不够积极,学习成就感不高等现象,其学业状况不乐观,并出现学习倦怠意识。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在环境因素
1.学习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当前,师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由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等组成。学科专业类课程能为师范生在未来主教学科中提供专业基础,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实施分科教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则最能彰显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也是基础教学的基本特征;同时教育实习和见习这些实践环节也在师范生的教育专业素养培养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目前,部分师范院校教学课程结构设置与社会就业所需不同步,学科专业类课程比例高,学科教育类课程以及教育实践类课程占比相对较低,存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脱节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锉削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班集体建设弱化
学生作为班级集体的一员,班级集体效能感必然能在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行为过程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在一个整体氛围积极、集体效能感高的班集体里,学生所接受的都是健康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更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当前师范院校虽对学生实行班级化管理,但不够重视班集体建设如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班风建设,使得班级功能相较于中小学本就薄弱的大学生班集体更松散,更没有凝聚力,使得部分学生感受不到班集体的存在,减弱了他们的集体效能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特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家庭教育方式上,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使得父母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容易导致子女害怕失败,形成逆反、压抑人格,产生学习恐惧心理,抵触自主学习。采取放纵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听之任之,没有正确指导孩子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久而久之使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作风,严重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权威型家庭教育方式促使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引导,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使得孩子心智发育比较健全。
二、内在个人因素
1.专业承诺
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心理基础。已有的研究显示,相比于专业承诺程度高的学生而言,专业承诺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程度上每增高一个及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增加0.378倍。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是否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仍持怀疑态度,对所学专业的认同不够,专业承诺总体水平较低。部分低程度专业承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应付了事,不肯付出,表现出旷课、上课精力不集中,抄袭作业等不良行为,消极对待学习。
2.教师职业认同感
对于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来说,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師范生个体在学习实践中对教师职业价值认同,发展愿望和行为倾向等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向评价,并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它是师范生从教的基本心理准备,直接影响着师范生在校学习投入程度。教师职业人认同感的减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师范生的学习投入,降低其学习动力,弱化其学习成就,拉低其学习满意度,加重其学习倦怠的程度。
3.自我效能感
关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大量研究均证明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无论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选择方面,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其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均较强,乐于在学习中付出努力,遇到学习问题和困难时能正确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进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成就感。相反,低效能感的学生,原本学习积极性就低,学习自信心不强,在面对学习困难时缺乏应对信心,不愿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甚至会出现退缩、逃避等消极行为,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导致在学习中体会不到较高的学习成就感,表现出程度较高的学习倦怠。
4.人格特质以及归因方式
人格是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与他人行为有着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决定着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卡特尔通过独立个性因素分析,将人格划分为乐群性、有恒性、稳定性、敏感性、怀疑性、恃强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等十六种特征。大量的研究证实,学生的学习倦怠与其自身的特定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宋晓颖在考察个体情绪稳定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时,发现不同情绪稳定情绪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李巍巍等学者也发现人格特质是学习倦怠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样有着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学习心理)之分,而人格特质在个体行为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特定的人格对外显的学习行为和内隐的学习心理具有调控功能、支配作用,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效果。例如情绪稳定的学生,情绪调节能力较强,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具有有恒性、独立性等积极人格,因而较少体验倦怠感。相反,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差,不能有效地应对学习问题,因而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
归因是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或线索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师范生的学业成败归因风格与其学习态度、动机等密切相关。将学业成绩好坏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的师范生,能积极面对,努力克服学习内外部困难,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力水平高,出现学习倦怠的概率较低。相反,将学业成功与否归因于“运气好坏、题目难度、自己的聪明程度”的师范生则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参考文献:
[1]吕斯欣,李丽霞,《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Longistic 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20-123.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15(2):118-120.
[3]刘鹏,唐再锋.《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106-118.
[4]李曉军.《师范类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93-96.
关键词:学习倦怠;师范院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71-01
师范大学生承担着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的历史使命,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存在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情绪消极,对师范技能的学习不够积极,学习成就感不高等现象,其学业状况不乐观,并出现学习倦怠意识。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在环境因素
1.学习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当前,师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由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等组成。学科专业类课程能为师范生在未来主教学科中提供专业基础,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实施分科教学,学科教育类课程则最能彰显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也是基础教学的基本特征;同时教育实习和见习这些实践环节也在师范生的教育专业素养培养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目前,部分师范院校教学课程结构设置与社会就业所需不同步,学科专业类课程比例高,学科教育类课程以及教育实践类课程占比相对较低,存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脱节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锉削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班集体建设弱化
学生作为班级集体的一员,班级集体效能感必然能在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行为过程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在一个整体氛围积极、集体效能感高的班集体里,学生所接受的都是健康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更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当前师范院校虽对学生实行班级化管理,但不够重视班集体建设如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班风建设,使得班级功能相较于中小学本就薄弱的大学生班集体更松散,更没有凝聚力,使得部分学生感受不到班集体的存在,减弱了他们的集体效能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特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家庭教育方式上,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使得父母的期望值过高,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容易导致子女害怕失败,形成逆反、压抑人格,产生学习恐惧心理,抵触自主学习。采取放纵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对孩子听之任之,没有正确指导孩子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久而久之使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作风,严重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权威型家庭教育方式促使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引导,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使得孩子心智发育比较健全。
二、内在个人因素
1.专业承诺
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心理基础。已有的研究显示,相比于专业承诺程度高的学生而言,专业承诺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程度上每增高一个及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增加0.378倍。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是否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仍持怀疑态度,对所学专业的认同不够,专业承诺总体水平较低。部分低程度专业承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应付了事,不肯付出,表现出旷课、上课精力不集中,抄袭作业等不良行为,消极对待学习。
2.教师职业认同感
对于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来说,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師范生个体在学习实践中对教师职业价值认同,发展愿望和行为倾向等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向评价,并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它是师范生从教的基本心理准备,直接影响着师范生在校学习投入程度。教师职业人认同感的减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师范生的学习投入,降低其学习动力,弱化其学习成就,拉低其学习满意度,加重其学习倦怠的程度。
3.自我效能感
关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大量研究均证明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无论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选择方面,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其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均较强,乐于在学习中付出努力,遇到学习问题和困难时能正确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进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成就感。相反,低效能感的学生,原本学习积极性就低,学习自信心不强,在面对学习困难时缺乏应对信心,不愿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甚至会出现退缩、逃避等消极行为,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导致在学习中体会不到较高的学习成就感,表现出程度较高的学习倦怠。
4.人格特质以及归因方式
人格是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与他人行为有着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决定着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卡特尔通过独立个性因素分析,将人格划分为乐群性、有恒性、稳定性、敏感性、怀疑性、恃强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等十六种特征。大量的研究证实,学生的学习倦怠与其自身的特定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宋晓颖在考察个体情绪稳定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时,发现不同情绪稳定情绪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李巍巍等学者也发现人格特质是学习倦怠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样有着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学习心理)之分,而人格特质在个体行为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特定的人格对外显的学习行为和内隐的学习心理具有调控功能、支配作用,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效果。例如情绪稳定的学生,情绪调节能力较强,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具有有恒性、独立性等积极人格,因而较少体验倦怠感。相反,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差,不能有效地应对学习问题,因而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
归因是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或线索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师范生的学业成败归因风格与其学习态度、动机等密切相关。将学业成绩好坏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的师范生,能积极面对,努力克服学习内外部困难,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动力水平高,出现学习倦怠的概率较低。相反,将学业成功与否归因于“运气好坏、题目难度、自己的聪明程度”的师范生则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参考文献:
[1]吕斯欣,李丽霞,《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Longistic 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20-123.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15(2):118-120.
[3]刘鹏,唐再锋.《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106-118.
[4]李曉军.《师范类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