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传统中国母亲的身份危机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dz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华裔作家在文坛涌现,他们开始赢得来自主流社会的认可。有着多文化背景的华裔作家更倾向立足于美国人的身份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此同时,他们常常在作品中反应对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的认同。
  谭恩美是其中代表新的作家。在她的成名作《喜福會》中,谭恩美探讨了文化身份认同的时刻,并且更加深入考虑少数族裔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本篇论文主要利用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探讨了《喜福会》中母亲们所出现的身份危机,并试图分析出现此类危机的根由。
  关键词:身份危机;母女关系;喜福会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定义身份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独特的性格、感觉或者信念”。从此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身份这个概念引用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归属于一个确切的种族之中。当身份出现危机时,自我的身份就成了怀疑的问题,在《喜福会》中就大量出现这种身份的碰撞。本文主要分析小说中中国母亲、美国女儿们所产生的身份焦虑及原因
  小说中的中国母亲们是第一代美国移民,因此她们的思想观念还是传统中国式的,但是母亲们的这种中国意识却给她们在美国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首先,她们中式的生活方式在孩子们眼中被视为美国社会的局外人。其次,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她们由于已经接受一个文明的洗礼,所以对美国文化的接受与融入程度并不高。但是,当她们数年后回中国探亲时,她们又会感受到有中国本土社会的隔绝,也不能很好地再融入到其中。因此她们被两边的文化都边缘化。
  在西方人的视野中,这些来自中国的母亲们就是他者。她们信仰的是传统中国神话。在中国文化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与人的性格特点密切相关。李素媛认为安美“是木命:总是小心听从别人的观点,鲜少有自己独特的意识”(Tan 31),书中素媛对人的五行的猜测,也证实了素媛思想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素媛的女儿,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对素媛所信仰的中国神话是持怀疑态度的。她的女儿从一本心理学书上借用一些观点来证实母亲的信仰既不科学也不能被接受,她认为母亲这种信念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不符合美国主流基督教的信仰观。
  母亲在社会中失去他们的话语权,这反映在他们的他者。根据萨义德在《东方主义》写到 "很少看到也没有看过:他们被看穿了,分析了不是作为公民,甚至是人"。因为移民的中国母亲来自中国,他们的血液中有东方主义的神秘感。因此,他们的女儿不可避免地倾向于表现出对母亲的偏见,并将其冻结为落后。而且中国母亲只能使用简单的英语,这成为她们沟通的障碍,特别是与他们的女儿。因此,他们变得难以置信,被他们的女儿忽视。他们在美国社会成为“特殊人”。当他们失去话语权的时候,母亲们会看到"女儿们在她们说中文的时候露出不耐烦地神情儿,而且认为她们讲的词不成句的英语显得很愚蠢”(谭 40)。母亲们不仅担心自己的女儿不会说中文,而且还害怕她们所带有的中国特色文化在下一代人身上消失。
  由于失去了他们的文化身份,在美国的中国母亲被西方孤立和统治。正如赛义德所说的,西方与我们的东方打交道 是"通过发表声明,授权它的观点,教育,稳定,统治:简而言之,东方主义成为一种带有西方风格的主导,重构和握有统治权的东方 "(萨义德,《东方主义》3)。换言之,西方曾经把东方视为附属他者。
  从对华裔母亲的身份危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移民母亲困境的原因已经表现在对身份危机的描述上。第一个原因就是她们在美国社会的他者地位。第二个原因是,母亲原有的中国身份成为被美国社会所接受的障碍。众所周知,整个社会的主流是稳定而又普遍的存在,所以少数族裔的文化理念及身份是不太容易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在莉娜的白人父亲眼中,他从中国的悲惨境况中拯救了莺莺。"我父亲自豪地在移民报上给她取名:" 贝蒂圣克莱尔,而不是她在中国的名字--顾莺。然后连出生连出生年份也写错了,是1916 而不是1914年。因此,随着一支钢笔的扫过,我的母亲失去了她的名字,变成了龙而不是老虎 "(谭 104)。从描写上看,当她到美国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莺莺的中国身份被抹去了。
  通过对小说中母亲在美国与中国不同境遇观念的分析,揭示了母亲困境的原因,她们一方面割舍不掉在中国学习的传统文化和相关思想,并深深受这些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移民的她们应当融入移民国,而原有的思想观念显然成为一种阻碍力量。因此,针对那些移民母亲出现的身份危机,在美国的中国母亲应该尝试改变他们的纯中国人的观念,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中去,因此才能有一个新的类型的混合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Adams,Bella.Amy Tan.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5.Print.
  [2]Ling,Amy.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s of Chinese Ancestry.New York:Pergamon Press Inc.,1990.Print.
  [3]Said Edward W.Orientalism New York:Vintage,1979,Print.---.Culture and Imperialism,New York:Vintage,1993.Print.
  [4]程爱民.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程爱民.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J].国外文学.2001,(3):86-92.
  [6]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J].外国文学.2001,(3):73-76.
  [7]张瑞华.对谭恩美作品的文化思考[J].辽宁师大学报.2001,24(6):77-81.
  作者简介
  陈竹泓(1994.05-),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现就读于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电影文化则占据了很大的范畴,为了使异国人能够欣赏本国的电影,除了配音,常见的就是对电影字幕进行翻译,实现异国语言的信息传达。本文对字幕翻译研究的理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目的论,它认为优秀的译文不一定完全对应原文,译者能自由选择可行的翻译手段达到翻译目的,这正反映了目的论关于翻译策略取决于目的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战狼,目的论
期刊
摘 要:由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现况不够乐观,我们就要用到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帮助记录保存下来,并且要主动的运用民歌里的曲调和少数民族独有的乐器,使得编曲具有民族特色,并对其进行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在西南地区有序的进行田野工作,收集大量的少数民族民歌,少数民族乐器,通过录音,合成等手段进行音色的采样与曲调的采集,然后将采样过后的音色运用在歌曲制作中。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MIDI
期刊
摘 要:人们的生活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变得越来越便利,每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在不断地加深其网络化,目前阶段来说互联网已经很大程度地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渐渐成为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于学生们来说,互联网的普及可以帮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而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也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但是
期刊
摘 要:本文的探讨是基于行李追踪系统展开的,行李追踪系统用于跟踪和校验机场行李托运的全过程,同时提供行李的统计分析,提高了行李托运处理效率,又可降低行李在托运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首先对行李追踪系统进行简要说明,阐述其在机场应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行李追踪系统处理流程、功能以及接口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报文处理的介绍,来构建行李追踪系统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行李追踪系统;行李托运;报文处理  一
期刊
摘 要:民间文化的势衰,不仅是西方文化的侵入,也是本土文化无法被现代社会接纳的结果,如何更好的传承民间文化,成了社会热点话题。本文以安阳民间文化为例,讨论如何活用民间文化,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民间文化;传承;创新  一、安阳民间文化的发展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的北部,位于晋、冀、鲁、豫的接壤处,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内黄县、汤阴县、安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期刊
摘 要:网约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使百姓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满足了其日常生活需求。但网约车的运行过程中,因为法律没有相关的规定,网约车中的民事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相关的法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以进一步规范网约车秩序。  关键词:网约车;民事纠纷;合法权益  一、网约车的涵义及相关的法律规定  1.网约车的涵义  网约车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不断地发展,满目琳琅设计产品也随之不断涌现。但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功能多但难操作、讲求美观而忽略实用功能......真正能够从实用、解决问题角度来看的属于小部分,伴随着科技快速地更新换代,设计产品向要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对人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时代的发展方向也将设计往前推进,从生态设计不断向设计生态转型。此次从设计与人的距离、无意识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共同的感受、真实的需求中探寻
期刊
摘 要:现代著名翻译家刘士聪(1937—)认为文学翻译需忠实于原文,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原文的艺术效果,比如风格,精神,意韵等,即基于翻译理论,传达原文的神韵。本文旨在用“信”和“神似”这两个翻译理论来分析比较刘士聪对夏衍(1900—1995)《野草》的英译版本,以此用来证明刘士聪的英译版本更加可行和恰当。  关键词:信;神似;文学翻译;野草  Abstract:As a modern fam
期刊
摘 要:中西方艺术最早都起源于人类对生产生活的记录,通过简单的方式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便是美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后来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的不断进步,中西方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逐渐提高,中国表现为从陶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中国魏晋时期直到后来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画;而西方早期则产生大量的石刻建筑,到后期的文艺复兴,为西方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帷幕,西方开始探寻人的最本质,人文主义的科学思想开始在欧洲蔓延,19世纪后
期刊
摘 要:拆迁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伴随的产物,拆除旧的,建造新的,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前面添加的“强制”一词后,成了矛盾的导火索。因此,很多学者从行政法、宪法等角度对其合法性进行探讨,呼吁有关部门规范行政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坚决杜绝强制拆迁。从刑法的角度,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对刑法中强制拆迁的防卫权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强制拆迁;被拆迁人;防卫权  一、强制拆迁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