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盛世极品贺寿屏风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的一天,北京文博艺苑总经理于建春陪同凤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利民出差南方,在某地文物商店选购藏品时,门市里转了几圈,没有遇上什么可心的文物,正待离去,却在工作人员的盛情相邀下到库房选购。在文物库房,董先生偶然扫了一眼角落上摞放着的木板,近前细观方知是屏风,落款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年代久远。展开屏风,共12扇,正面绘“郭子仪祝寿图”,背面为百人祝寿题词。屏风高2.85米,宽7.5米,刻画大小人物151个,100条云龙环绕画面。粗读屏风背面的文字,知系为高寿九一的陈老太太所制。文物商店工作人员告诉董先生,此屏风在库房躺了将近30年的光景。董先生为屏风所蕴含的气势震憾,自感与之有缘,遂与于建春先生仔细观察、研究屏风,短暂的商量和考虑之后,董先生作出了以300万元购藏的决定——实际上,从看到屏风至最终购买,前后不到10分钟。
  


  屏风运回北京后,因体量巨大,董先生没有再展开细细品味,但是,这件屏风的价值到底几何一直为他挂念。2006年10月,北京文博艺苑文物鉴定中心和北京凤鼎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乾隆盛世极品贺寿屏风故宫专家鉴赏会”,结合多专业、多学科的模式,聘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胡德生、夏更起、李久芳、余辉这四位家具、漆器、书画专家,探讨屏风的价值。
  从屏风的用料、做工、填彩、漆灰及文字看,屏风制作时代系清代中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古典家具鉴定专家胡德生先生说,屏风的材质系柏木,雕刻细致,题材乃流传蕴含祥瑞之意的祝寿图,如此大型屏风保存得这般完好,实属不易。因题字中提到湖北知县,胡先生判断屏风的最初拥有者应为湖北籍人士。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夏更起先生认为,屏风用填彩工艺制作,或可由山西工匠操制,画中楼阁、庭院、人物雕画精美,非绘画功底深厚之人不能为。据夏先生所知,海内外保存完好的大型屏风存量不到20件,如此之大者则仅二三件。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久芳先生介绍,汉代漆器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一件漆器顶青铜器,成为统治阶级的生活用品,唐宋时期漆器又有更大的发展。明代漆器制作出现高潮,分7大类100多个品种。北方地区的漆器制作是雕刻后填彩,南方地区则以彩绘为主。此屏风是标准的山西工匠作品,绘画功底深厚、刻工别出心裁。从屏风的规模上看,当属大家族所有,可能是孝子借汾阳公郭子仪的仁德和长寿寄寓老太太的妇德和高寿。此物属罕见的珍品,称之为国宝当之无愧。
  书画鉴定专家余辉先生从画工入手,认为如此大的古代版画实属罕见,画中衣冠体现了唐宋元明诸朝服饰,人物众多,表情丰富,因用天然颜料绘制,虽历300多年的风雨画面色彩依然艳丽如初。背面文字以阴刻方法填高纯度的黄金完成,画为阳刻,字为阴刻,一阳一阴,活跃不呆板,刻工的艺术造诣深厚。
其他文献
作为元代画坛核心人物,赵孟頫的创作风格和他对“元四家”以及元代李郭派画家,乃至职业画家的影响,都已经被反复讨论。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作于1295年(42岁)的《鹊华秋色图》(图一)和1302年(49岁)的《水村图》(图见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无疑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它们为之后的文人山水画树立了实际的样板,从此文人画从苏轼、米芾时代的理论大于实践状态,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平衡的状态。     平心而论,这
期刊
古往今来,画家们都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作品完美,不留下任何遗憾,甚至签名和印章也成为他们画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选择一种合适的签名及钤印形式会为作品增色不少,它可以平衡画面结构,起到装饰美化画面效果与强化表现主题内容的作用,因此,画家们对签名和钤印形式都是苦心经营,力求尽善尽美。另一方面,画家对签名和钤印形式的选择,表明了其对作品的责任感,最后成为一个画家作品的符号。由于画家们长期的经营,每个人的
期刊
世事沧桑,人间幻化,往往令看客感喟不已!多数人对赵孟頫绘画成就之认识,为“赵体”书名所掩,而更多的人又被“赵体”“媚俗”所欺,偏视了赵氏书法艺术成就。赵氏书法之精妙早为庸人误读,赵氏绘画之神逸更被俗子践踏。明清两代画界后学,或源自赵宋之董(源)巨(然)马(远)夏(珪),或师于蒙元之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不乏画中有得松雪法之句,然多貌合神离,谬之远矣。    流传至今的赵孟頫书画多保存
期刊
1920年代,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曾将清宫旧藏的1200余件历代书画珍品偷运出北京故宫,后又带到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1945年 8月抗战胜利,这批书画再次流散。辽宁省博物馆通过各种方式,陆续将散佚在东北各地的清宫书画搜集入馆,形成了辽博的馆藏和特色。其中赵孟頫的精品书画作品达7件之多。    红衣西域僧图卷     赵孟頫善画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等,取材广泛,技巧全面。他的人物画多取材历史故
期刊
8月18日,中贸圣佳夏季拍卖一场名为“嘉庆宫廷艺术品”的专题拍卖,虽然仅推出了19件瓷器拍品,但仍然创出了万元的成交额。其中,件拍品创出了同类器型拍卖的最新成交纪录,第1614号拍品粉彩进宝图螭耳瓶以万元创嘉庆瓷器拍卖的价格之最(图30),打破了去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以938.74万元成交的一对粉彩缠枝莲纹葫芦瓶(图1)。    据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副总经理樊则春介绍,粉彩进宝图螭耳瓶高74厘米,是拍场
期刊
高鸿先生在《解读〈茅山雄姿〉》一文中,对著名画家傅抱石这幅在拍卖市场上风头十足的作品,就其优劣得失和几处疑点,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难能可贵。他发现在主体山顶部有隐隐约约的“东进林场”四个字,与画面十分不协调,判断可能是摩崖石刻,应该按其特点来处理,而不是在偌大的“山上”简单地用毛笔来书写。他认为“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难解的谜”。  其实,熟悉茅山的人都知道,在茅山大茅峰的山坡上有“东进林”三字,它不是
期刊
陶器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创造,瓷器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项巨大贡献,在一万年的陶瓷历史长河中,陶瓷大师们"点泥成金",创造了许多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人间瑰宝,雕塑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种。陶塑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江西商代吴城文化时已有原始瓷塑,晋代洪州窑生产的青瓷谷仓盖上常饰以堆塑人物纹和鸟兽纹。宋代江西吉州窑、湖田窑、白舍窑等窑场均大量生产供人们观赏把玩的雕塑瓷,装点环境,美化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
期刊
北魏时代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即遇有重大事件时,当事人要亲自铸铜像以占否泰。尤其是每当在册立皇后的时候,将被册立的数名候选妃子们都要铸造一尊铜像,以铸像的成败来决定册立大事。      关于此风俗,清赵翼在《卄二史札记》“后魏以铸像卜休咎”中论之甚详   《北史》后妃传序云,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否则不得立也。道武帝妃慕容氏有宠,帝令后铸金人,成乃立为后。后崩,又宠刘氏,以铸金不成
期刊
嘉庆至光绪这一阶段属于清代中晚期,随着经济、文化的日渐衰落,社会开始发生动乱震荡,内忧外患不断,景德镇瓷器生产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制瓷水平明显呈下降趋势。正如《陶雅》一书记载:“嘉道而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在历史上有关这一阶段瓷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文字记载不是很多,而后人对清代瓷器发展的研究又往往截止到乾隆朝瓷器,其后的瓷器生产状况的叙述偏少,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事实上
期刊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青铜时代是人类迈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首都博物馆藏的201件两周时期青铜器,绝大多数出土于北京地区。它们以自己斑斑的锈迹、瑰丽的韵彩,静静地诉说着两三千年前发生在北京的风云沧桑,展现了内敛的礼乐文明与奔放的牧业文明碰撞、融合的历史画面,使人们得以近距离一窥北京地区青铜文明的面貌。    早在夏商时期,北京地区被称为“燕”,西周初年分封于北京地区的燕国因地名而得国名。北京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