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47312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而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把学英语当成乐事的人不多,学生容易在课堂上产生疲倦感,此时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 一、建立“快乐式英语”观念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运用适应现阶段教学的方法,设计新硕活泼的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上,“满堂灌”已不符合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教师讲得过多,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好坏并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真正能掌握多少。
  2 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语音室设备、幻灯片、录音机等英语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现在用的牛津英语教材,在教学光盘中有每个单元的flash动画,尤其是Comic Strip中的Hobo和Eddie更是设计得活灵活现。记得在讲8B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第一部分时,我就在课堂上播放了有关动画,学生们既能看又能听,尤其是看到最后Hobo要求Eddie帮他拖地时,Eddie失望的表情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
  3 合理组织模拟场景。每节课前的five-minute ac—tivities是锻炼口语的一个好方法。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可以是小短文,也可以是对话。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有欠缺。如果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不必立即纠正,可记录下来,个别纠错,或者整体讨论。
  4 教师要精讲。精讲就是要讲重点、讲疑点、讲难点,所给出的例句要精炼、典型、实用,必要时介绍下语言环境,方便学生记忆和模仿,灵活运用。曾经有这么一道题:
  一Can I get you a cup。{coffee7
  A With pleasure B Thanks a l。t
  班上几乎所有的人都选的是A。在评讲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句意,弄明白get sb sth是什么意思,引导他们分清With pleasure和了hanks a l。t在什么情况中使用,然后以一个学生和我自己分设两个语境举例说明①Can]get you a cup。f coffee?②Can you get me acup。f coffee?这样以自己举例,学生感到亲切,同时结合语境,更容易理解。
  5 教师要坚持用英语口语讲课。当然也不排除母语,尤其是新授语法知识时,完全用英语讲解语法学生肯定很难掌握,教师要做的是充分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外语环境,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面作用,假如每节课都能渗透一到两个新词及用法,日积月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定有提高。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起一种较高的自信心。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可多使用good,great等词表扬学生;用It doesn’tmatter,I’m sure…等鼓励性的语言安慰学生,这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尤为重要。适当引导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兴奋,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大感情和友谊的投人。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分而治之”不失为良策。教师若能有针对性地寻找学生群,甚至适当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老师并不是一直很严肃,老师也有和自己一样的兴趣爱好,自己和老师之间也可以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交流。这样,师生间交流的次数多了。关系也就能变得融洽了。到了课堂上,有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定能拥有良好的上课环境,学生也能拥有积极的学习氛围。
  3 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直观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动手做教具。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教师可以提早布置下去,让学生用彩笔在白色的硬纸上画有关图片,上课时再将他们的一些“作品”展示出来。这样,学生课外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又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呈现。牛津英语7A Unit l This!s me!IntegratedSkills中的内容和football有关,而现在的学生特别是男生都喜爱足球,因此在做准备工作时,我就布置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自己喜欢的球员信息,然后我将这些信息做成动画,上课时他们边看动画边小组讨论,最后挑选几组学生运用对话的形式将动画中的信息演示出来,既激发了兴趣,又锻炼了口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和技能来充实自己,要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乐于学。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主导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定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最大的收获,从而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如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是一种教学策略。    策略一: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1.师生关系要融洽和谐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是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前提。教师不是
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贴切,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一种必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好的开头和结尾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它直接影响这篇作文的分数。    一、闪亮开头,吸引眼球    如何有好的开头呢?基本来说,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设置场景,展示人物活动的大舞台。  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在以写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但人们对陶渊明的景仰,并不仅仅在于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而更在于他的人格素养。这种人格素养在陶渊明一生所喜欢的菊花中反映出来。  用花草来拟人并非陶渊明首创,早在《诗经》和《离骚》产生的时代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特别是爱国大诗人屈原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离忧
生活是我们最大的写作宝库,打开生活的大门——喜怒哀乐、真假丑美,以其炫目的光彩展现在我们面前。写作必须扎根生活的土壤,要求学生能写真事、绘真人、抒真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琐碎,体味无声处的真情,领悟平凡中的伟大。可是,在学生实际的写作训练中,我发现他们的作文不仅材料雷同,甚至连写法也基本一样。例如,在以“母爱”为题的作文里,大都是写母亲“雨夜送医”、“冒雨送伞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有篇课文叫《〈论语〉十则》,它的第三则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这一则是十则中最难理解的句子,对初中生来说,尤其容易理解简单化甚至理解错误。鉴于此,本文谈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想。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及其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学生简单理解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英语课堂是一个多层次的互动系统,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注意教法的灵活性以及评价的科学性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拉近距离,创设互动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法要有三个转变,即备课向设计转变,不仅仅满足于此前的对教学内容的钻研;上课向情境转变,不仅仅停留于此前的冷漠灌输;作业向对话转
长期以来,学生英语作文呈现“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不少教师对英语写作也有畏难情绪,学生更是“谈写色变”,主要原因是忽视了语言规律,导致语法零散、杂乱,不成系统,不成体系。其实,英语学习和母语学习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大量地接触,大量地贮存,大量地接受。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语言能力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能力,用外语描述或表达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许多人都向往完美、追求圆满、憧憬辉煌,可《破碎的美丽》一文的作者——乔叶,却偏偏喜欢破碎、欣赏残缺。在她的眼里,“景物”由完整到凋残,“人生”由华丽到残破,乃至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生命,只有破碎之后才是最美丽的!审美观点十分奇特!  的确,残缺美,往往会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或多或少地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比如,艺术中的“残缺”,常常会令我们“官知止而神欲行”,激发我们的审美想象,使精神无拘无束地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臭名昭著的吝啬鬼形象,分别出自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和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在两部作品中,虽然葛朗台与泼留希金的国籍有别,身份各异,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一个是封建阶级的没落地主,但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产物,他们身上概括了一切剥削阶级的许多共性。  一、对钱财强烈的占有欲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的吝啬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这“首要任务”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真正重视,更没有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