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更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2009年将达到611万,增加52万,预计今后二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加上2008年未就业大学生70—80万,预计2009年有近69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显示,1-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19%。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0%。
中国就业形势发生了什么样的格局变化呢?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近几年每年2400万的劳动力规模不会发生大规模减少的局面。因此,就业形势如何,主要决定于劳动力需求的情况。
(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
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长9.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这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GDP每增长1%,可以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如今由于机械化程度增大,只能新增就业岗位70万个。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二)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三)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并引发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劳动事件。自2008年起,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不管增加的是合法的管理成本,还是劳动法专家所说的“主要是违法成本”,其结果都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由于我国的就业立法并没有雇员规模的限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个体经济组织受到立法的影响最大,导致了国际通行的中小企业“管制豁免”优势的丧失,不利于创业激励。
(四)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倒闭显著增加,劳动力需求急剧减少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800多万家,总产值占60%;税金占6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抵押担保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贷款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歧视观念仍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另外,中小企业机制不活,工艺设备落后,缺少有竞争力产品,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小企业倒闭显著增加,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五)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出口不畅、企业倒闭、开工不足。对外贸出口型企业、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影响较大。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
二、大学生就业的前景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第二,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就业能力具体包括一些什么能力,至今仍没有定论。有的认为,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有的认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应具有五个要素,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人际关系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的广阔的视野。还有的研究认为,就业能力的关键项目包括责任感、找工作和得到工作的技能、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健康和安全习惯、个人特质等等。根据这几年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说,基础能力是前提,只有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就业才有可能性,专业能力是关键,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就业才有可行性,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差异性能力,大学生才能充分就业。
(一)基础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基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美国一份有关失业的研究报告,失业中的90%的人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而是因为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基础能力的培养途径一般有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学生职前培训等。
首先应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一是要主动积极就业,不能被动“等、靠、要”,消极就业;二是要靠岗位创新,不能靠岗位维持,教育学生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新开始的职业意识;三是不仅能靠岗位就业,而且还能自主创业,创造新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
其次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仅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缔造成功的事业,擅长与人交往也十分重要。缺乏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会限制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不自信羞于开口、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交流、个性强不合群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培训、课前五分钟演讲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其良好的沟通技巧,而且还促使其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应加强职前培训。通过与校外人才公司合作,成立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营,借用完全专业化的机构,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应聘技能培训、现场职业指导会等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避开择业误区。并给毕业生请来内行的“就业指导师”,针对个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填补大学生学习和就业间的空白。
(二)专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如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因此专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培养特色人才。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使之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使学生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针对加入WTO后与国际交往日趋密切的状况,增设专业英语选修课程等。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学生见习、实践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通过暑期实践供需见面会,向企业推荐优秀大学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是培养特色人才,使之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特色人才对地方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根据全国同类院校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化教学,而且还要面向当地实际,主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例如、我省的煤炭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量、产能、外调量在全国举足轻重,因而发展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及其延伸开发,有很强的优势和潜力。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产业,我省铝土储量全国第一,是发展煤电铝及铝工业的理想地区;金属镁产量占全国的80%、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60%以上;不锈钢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可以说,我省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装备制造业,我省的基础很好,在能源、原材料、技术工人队伍、劳动力成本、军工企业和标志性产品等方面仍有明显优势。新型材料产业,从资源条件、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看,我省的新型墙体材料、镁及镁合金材料、纳米材料、高岭土和钕铁硼永磁材料等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部分领域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旅游文化产业,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一定能发展成为山西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所以职业院校开设专业就要以我省的优势为基础。培养特色人才,使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差异性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就业就是要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分工位置,实现自身特长和需要与社会需求在分工结构中的有机结合。而分工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工作性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客观上要求劳动者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差异性,或者说劳动者的能力具有个性特点,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方面。有了这种差异性,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培养个性化人才。高校要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就要确立相应的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才培养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学时分配、学历层次等。一是允许各专业为“偏才”、“怪才”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允许确有特长的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二是推行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增大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主修一个专业的基础上辅修另一个专业。三是对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实行分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四是增大学生对学习课程的选择性,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五是在选修课中设计扩展型、考研辅导型、就业服务型等课程,使学生各取所需。
其次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资源开发、新技术的发明、生产工具的革新,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更新的科技知识,而且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树立创新意识。而部分高校仍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教育手段,离开了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学生就不会独立思考。为此,可以引导在校各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等活动,组织院系进行设计创新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是尝试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现在大多父母为了能使孩子上大学、出国或有一份理想的工作,煞费苦心地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这种过分包办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许多敢闯敢试意识形成的大好时机。另外,学校也忽视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为此,一是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程,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二是邀请校友创业成功者谈创业经历,激励大学生敢于创业;三是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四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五是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活动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周济.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就业问题[J].2007,(3).
[2]桂世权.关于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的分析与把握[J].2006,(4)
[3]谢志远.关于真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2009年将达到611万,增加52万,预计今后二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加上2008年未就业大学生70—80万,预计2009年有近69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显示,1-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19%。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0%。
中国就业形势发生了什么样的格局变化呢?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近几年每年2400万的劳动力规模不会发生大规模减少的局面。因此,就业形势如何,主要决定于劳动力需求的情况。
(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
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长9.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这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GDP每增长1%,可以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如今由于机械化程度增大,只能新增就业岗位70万个。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二)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三)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权益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并引发了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劳动事件。自2008年起,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为劳动就业权利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法律环境。与此同时,作为劳动力市场管制措施的就业保护法规的集中出台,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不管增加的是合法的管理成本,还是劳动法专家所说的“主要是违法成本”,其结果都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由于我国的就业立法并没有雇员规模的限定,特别是中小企业与个体经济组织受到立法的影响最大,导致了国际通行的中小企业“管制豁免”优势的丧失,不利于创业激励。
(四)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倒闭显著增加,劳动力需求急剧减少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800多万家,总产值占60%;税金占6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抵押担保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贷款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歧视观念仍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另外,中小企业机制不活,工艺设备落后,缺少有竞争力产品,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小企业倒闭显著增加,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五)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出口不畅、企业倒闭、开工不足。对外贸出口型企业、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影响较大。
毫无疑问,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总体就业状况,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
二、大学生就业的前景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第二,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就业能力具体包括一些什么能力,至今仍没有定论。有的认为,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有的认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应具有五个要素,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人际关系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的广阔的视野。还有的研究认为,就业能力的关键项目包括责任感、找工作和得到工作的技能、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健康和安全习惯、个人特质等等。根据这几年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说,基础能力是前提,只有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就业才有可能性,专业能力是关键,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就业才有可行性,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差异性能力,大学生才能充分就业。
(一)基础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基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美国一份有关失业的研究报告,失业中的90%的人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而是因为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基础能力的培养途径一般有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学生职前培训等。
首先应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一是要主动积极就业,不能被动“等、靠、要”,消极就业;二是要靠岗位创新,不能靠岗位维持,教育学生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新开始的职业意识;三是不仅能靠岗位就业,而且还能自主创业,创造新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
其次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仅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缔造成功的事业,擅长与人交往也十分重要。缺乏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会限制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不自信羞于开口、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交流、个性强不合群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培训、课前五分钟演讲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其良好的沟通技巧,而且还促使其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应加强职前培训。通过与校外人才公司合作,成立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营,借用完全专业化的机构,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应聘技能培训、现场职业指导会等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避开择业误区。并给毕业生请来内行的“就业指导师”,针对个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填补大学生学习和就业间的空白。
(二)专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如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因此专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培养特色人才。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使之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使学生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针对加入WTO后与国际交往日趋密切的状况,增设专业英语选修课程等。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学生见习、实践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通过暑期实践供需见面会,向企业推荐优秀大学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是培养特色人才,使之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特色人才对地方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根据全国同类院校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化教学,而且还要面向当地实际,主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例如、我省的煤炭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量、产能、外调量在全国举足轻重,因而发展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及其延伸开发,有很强的优势和潜力。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产业,我省铝土储量全国第一,是发展煤电铝及铝工业的理想地区;金属镁产量占全国的80%、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60%以上;不锈钢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可以说,我省发展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工业,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装备制造业,我省的基础很好,在能源、原材料、技术工人队伍、劳动力成本、军工企业和标志性产品等方面仍有明显优势。新型材料产业,从资源条件、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看,我省的新型墙体材料、镁及镁合金材料、纳米材料、高岭土和钕铁硼永磁材料等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部分领域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旅游文化产业,目前规模不大,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一定能发展成为山西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所以职业院校开设专业就要以我省的优势为基础。培养特色人才,使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差异性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就业就是要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分工位置,实现自身特长和需要与社会需求在分工结构中的有机结合。而分工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工作性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客观上要求劳动者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差异性,或者说劳动者的能力具有个性特点,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方面。有了这种差异性,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培养个性化人才。高校要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就要确立相应的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才培养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学时分配、学历层次等。一是允许各专业为“偏才”、“怪才”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允许确有特长的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二是推行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增大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主修一个专业的基础上辅修另一个专业。三是对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实行分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四是增大学生对学习课程的选择性,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五是在选修课中设计扩展型、考研辅导型、就业服务型等课程,使学生各取所需。
其次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资源开发、新技术的发明、生产工具的革新,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更新的科技知识,而且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树立创新意识。而部分高校仍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教育手段,离开了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学生就不会独立思考。为此,可以引导在校各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等活动,组织院系进行设计创新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后是尝试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现在大多父母为了能使孩子上大学、出国或有一份理想的工作,煞费苦心地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这种过分包办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许多敢闯敢试意识形成的大好时机。另外,学校也忽视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为此,一是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程,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二是邀请校友创业成功者谈创业经历,激励大学生敢于创业;三是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四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五是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活动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周济.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就业问题[J].2007,(3).
[2]桂世权.关于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的分析与把握[J].2006,(4)
[3]谢志远.关于真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