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为从“共同体”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以“共同体”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提出维持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和谐运转,离不开其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和各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各要素在发挥功能时还要注意要与其他要素保持良性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素;和谐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组成社会的各要素和谐相处,相互关系和谐,社会资源兼容共生。同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期达到的一种新境界。
一、从“共同体”角度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试图从“共同体”角度出发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首先,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个要素出发进行研究,尽管有“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八要素论”乃至“十要素论”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没有把这些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是孤立的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看不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其次,虽然有些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但是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和谐系统来研究。整体研究强调把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但是它忽视了从各要素的功能出发,忽视了各要素在整个系统发生作用过程中的和谐运转。而和谐系统正是强调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把各要素的功能有效的融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和谐的系统。
2.从“共同体”角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说。关于共同体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就已提出,从《政治学》第一卷开始,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一个贯穿全书的观点:“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最广泛的一种,它所求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最广泛的:这种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的‘城邦’,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作者在这里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古希腊居民生活、行为的载体的“城邦”不是简单的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共同体,即由公民构成的社会单位和组织,这一共同体的目的就是“善”。 作者在论述城邦起源时,指出:“当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生活得美好结合成一个完全的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于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要注意“自足”这一点,它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这是理想的自然状态。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论。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马克思最早论及社会有机体是在1842年,他分析了“国家生活的有机体”,“我们要求人们不要突然离开现实的、有机的国家生活,而重新陷入不现实的、机械的、从属的、非国家的生活领域。我们要求国家不要在应当成为它内部统一的最高行为中解体。” 认为“国家生活的有机体”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是一个统一体。
1867年,马克思再次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把社会有机体作为一种“社会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运动系统。社会有机体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总括社会生活一切关系有机运动的范畴,主要是人和人群共同体,也包括语言、教育等社会现象。
二、“共同体”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共同体理论,都为我们今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式启示。若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一个整体,它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就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各因素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而构成的一个生命有机体。
1.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顾名思义就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整体系统的那些子系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研究理论界目前还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本文从如何维持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机系统的和谐运转的角度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方法、原则和目标四个方面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构成要素。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将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意识和内在行为准则的具体形式和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必须遵循的法则或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即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旦确立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来展开,它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方法、原则和目标各有自己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作为整体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最基本的要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看到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才能更好的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反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得不到重视,即使方法再好,目标也难以实现。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原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后,方法就是决定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但同时要以原则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更好实现。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展开,主体、方法和原则都是为它服务的,然而,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主体、方法和原则,没有正确的主体观念、恰当的工作方法和正确的指导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与构成要素及内在联系正常发挥功能之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共体运动之际。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和谐运转
1.构成要素的完整性与功能性
首先,实现构成要素的完整性。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中可以侧重于对某一个要素进行研究,但是不能把这一要素从整体中抽离出来;从实践研究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要相互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得到和谐运转。
其次,充分发挥构成要素的功能性。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和谐运转,必须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手段、方法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目标。
第一,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看,要充分发挥主体功能。2003年12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人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还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两者的主体性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它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但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只是本质性和方向性的要求,并不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定下的条条框框,而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本身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要求还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旦确立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维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
2.各要素发挥功能时要与其他要素保持良性关系
首先,主体和方法要以原则和目标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观念的树立和工作方法的实施都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指导。同时,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指导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也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为指导,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其次,正确的主体观念和方法促进目标的实现。尽管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其他要素的促进作用。首先,正确的主体观念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实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要与其它要素保持良性关系,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运转;其次,正确的工作方法是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第一、注重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情感的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邓小平也指出:“做人的工作,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这其实是强调要与群众建立良好关系,进行情感沟通,才能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第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共同体,它的有效和谐运转离不开其内部各要素的和谐运转。其中,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原则的坚持、教育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把内部要素同外部作用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有效的运转,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和谐的共体,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5]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M].北京:民出版社,1994.
[7]杨江水,龚德才.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和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8]程卫国.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要素[J].理论月刊,2007,(7).
[9]赵子林.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10]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
[11]李伯凯.运用和谐思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
[12]王秀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1).
[13]韦春北.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实现路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6).
[1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臧峰宇.合力构建和谐的共同体[J].理论与现代化,2007,(6).
[17]许浩.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同价值观[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18]夏永全.论和谐理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
作者简介:孙雪洁,女,山东临沂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素;和谐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组成社会的各要素和谐相处,相互关系和谐,社会资源兼容共生。同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期达到的一种新境界。
一、从“共同体”角度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试图从“共同体”角度出发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首先,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个要素出发进行研究,尽管有“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八要素论”乃至“十要素论”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没有把这些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是孤立的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要素,看不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其次,虽然有些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但是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和谐系统来研究。整体研究强调把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但是它忽视了从各要素的功能出发,忽视了各要素在整个系统发生作用过程中的和谐运转。而和谐系统正是强调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把各要素的功能有效的融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和谐的系统。
2.从“共同体”角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说。关于共同体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就已提出,从《政治学》第一卷开始,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一个贯穿全书的观点:“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最广泛的一种,它所求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最广泛的:这种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的‘城邦’,即政治社团(城市社团)。”作者在这里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古希腊居民生活、行为的载体的“城邦”不是简单的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共同体,即由公民构成的社会单位和组织,这一共同体的目的就是“善”。 作者在论述城邦起源时,指出:“当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生活得美好结合成一个完全的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于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要注意“自足”这一点,它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这是理想的自然状态。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论。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马克思最早论及社会有机体是在1842年,他分析了“国家生活的有机体”,“我们要求人们不要突然离开现实的、有机的国家生活,而重新陷入不现实的、机械的、从属的、非国家的生活领域。我们要求国家不要在应当成为它内部统一的最高行为中解体。” 认为“国家生活的有机体”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是一个统一体。
1867年,马克思再次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把社会有机体作为一种“社会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运动系统。社会有机体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总括社会生活一切关系有机运动的范畴,主要是人和人群共同体,也包括语言、教育等社会现象。
二、“共同体”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共同体理论,都为我们今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式启示。若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一个整体,它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就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各因素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而构成的一个生命有机体。
1.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顾名思义就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整体系统的那些子系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研究理论界目前还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本文从如何维持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机系统的和谐运转的角度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方法、原则和目标四个方面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构成要素。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将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意识和内在行为准则的具体形式和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必须遵循的法则或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即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旦确立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来展开,它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方法、原则和目标各有自己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作为整体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最基本的要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看到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才能更好的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反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得不到重视,即使方法再好,目标也难以实现。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原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后,方法就是决定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但同时要以原则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更好实现。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展开,主体、方法和原则都是为它服务的,然而,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主体、方法和原则,没有正确的主体观念、恰当的工作方法和正确的指导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与构成要素及内在联系正常发挥功能之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共体运动之际。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和谐运转
1.构成要素的完整性与功能性
首先,实现构成要素的完整性。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中可以侧重于对某一个要素进行研究,但是不能把这一要素从整体中抽离出来;从实践研究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要相互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得到和谐运转。
其次,充分发挥构成要素的功能性。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和谐运转,必须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手段、方法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目标。
第一,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看,要充分发挥主体功能。2003年12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人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还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两者的主体性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它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但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只是本质性和方向性的要求,并不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定下的条条框框,而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本身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要求还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旦确立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维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
2.各要素发挥功能时要与其他要素保持良性关系
首先,主体和方法要以原则和目标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观念的树立和工作方法的实施都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指导。同时,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指导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也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为指导,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其次,正确的主体观念和方法促进目标的实现。尽管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其他要素的促进作用。首先,正确的主体观念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实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要与其它要素保持良性关系,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运转;其次,正确的工作方法是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第一、注重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情感的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邓小平也指出:“做人的工作,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笑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这其实是强调要与群众建立良好关系,进行情感沟通,才能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第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共同体,它的有效和谐运转离不开其内部各要素的和谐运转。其中,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原则的坚持、教育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把内部要素同外部作用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有效的运转,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和谐的共体,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5]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M].北京:民出版社,1994.
[7]杨江水,龚德才.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和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8]程卫国.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要素[J].理论月刊,2007,(7).
[9]赵子林.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10]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
[11]李伯凯.运用和谐思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
[12]王秀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1).
[13]韦春北.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功能的实现路经[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6).
[1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臧峰宇.合力构建和谐的共同体[J].理论与现代化,2007,(6).
[17]许浩.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同价值观[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18]夏永全.论和谐理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
作者简介:孙雪洁,女,山东临沂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