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调护对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3-01
  【摘要】 目的 评价中医饮食调护对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行中医饮食调护。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血压差别不明显,护理后都一定的降低,但研究组的值更低且离正常值更接近。结论 中医饮食调护能促进对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中医;饮食调护;初诊;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常以头晕。头痛、耳鸣、心烦、失眠、血压增高为临床表现[1]。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常会累及心、脑、肾等器官。而导致该病形成的原因较多,如遗传、饮食、精神因素等,其中以饮食最为常见。我们对61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行中医饮食调护,有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2013年4月的122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1例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40-63岁,平均(51.27±6.88)岁。对照组61例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41-64岁,平均(51.39±7.02)岁。所有患者均依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而确诊,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史及精神类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病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常规治疗方式,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同时行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行中医饮食调护:(1)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出现;告诉患者行低盐、低脂饮食,并叮嘱家属进行配合;适当进食降脂食物;吸烟者戒烟、喝酒者戒酒;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锻炼;告知患者服药的时间并叮嘱其按时进行;告知复查的目的、时间。(2)饮食调护 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并根据分型的结果指导其行相应的饮食。对肝阳上亢即主要表现为口苦、舌质红、苔黄、眩晕、头胀痛为表现的患者嘱其饮食清淡并少量多餐,尽量选择偏凉性的食物,如萝卜、芹菜、冬瓜等,少吃或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如辣椒、姜蒜等,常用的膳食方有山楂降压汤、玉米须炖猪爪等。对气血两虚即主要表现为面色少华、眩晕、发色不泽、心烦少寐、舌淡、脉细为表现的患者可使用滋补之物,如鱼、蛋、瘦肉等,常用的膳食方有党参煮粥、当归炖鸡等,还可使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对肾精不足即主要以眩晕、精神萎靡、健忘、腰膝酸软、耳鸣为表现的患者,嘱其食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滋补肾精的食物,如银耳、红枣、山药、羊肝等。对痰浊中阻即以眩晕、头重如蒙、胸闷纳呆、恶心、食少、舌白、脉濡缓的患者,嘱其食用具有化痰作用的物质,如山楂、冬瓜、竹笋、海带等,禁忌油腻和生冷。对比两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 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血压差别不明显,护理后都有降低,研究组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在正常范围内,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理论中“头痛”、“眩晕”的范畴,病变主要部位为肺、肝、肾三脏[2,3]。随着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及不合理饮食结构的增加,使得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人数也呈明显增多,目前对其的治疗仍以降压药物为主。由于该病的发生原因中以“饮食”最为严重,故临床对饮食调理也日以重視。中医理论主张“食药同源”的观点,故在饮食护理方面多进行“辨证施膳”,从而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本次我们对61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中医饮食调护,同时选择另61例行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组护理前的血压分别为(161.25±33.29/99.38±12.55)mmHg、(160.97±31.93/98.79±11.33)mmHg,差别不明显。而护理后行中医饮食调护的一组为(134.22±12.26/88.17±9.23)mmHg,未行的一组为(143.53±15.21/93.75±10.07)mmHg。因此,我们认为中医饮食调护能促进对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萍.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饮食护理的营养学体现[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1):227-228.
  [2] 谢梦姣.中医护理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整体效果分析及体会[J].河北中医,2012,34(6):916-917.
  [3] 潘邦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578-57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8-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熨烫治疗LDH临床疗效及护理策略。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推拿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电针、推拿配合TDP照射治疗。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为60%。结论:中药熨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6-01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方法及疗效。方法 收集86例观察诊治,并采取中西医结治疗。结果 86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治疗方法简便可行。结论 中西医结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避免选择手术方法治疗。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 中西医结治疗 输卵管绝育术  盆腔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8-0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以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激活神经内分泌,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近年来,随着心衰发病机制和治疗理念的更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7-01  【摘要】目 的 研究分析采用药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药物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厄沙贝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0-02  【摘要】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肝病治疗经验,利用中医的辩治思路探析了各种慢性肝病的辩治思路,谨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肝病,辩治思路,探析  中医肝病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中医肝病和现代中医肝病,前者的辩治范围主要有肝气、肝热、肝火、肝阳、肝风以及肝室和肝虚等,后者的辩治对象则包括慢性肝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4-01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不显著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从内治法、外治法,综合治法等3个方面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一定优势,治疗方法众多,综合比较认为如果采用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6-01  【摘要】目的:调查本院ICU 19例铜绿假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本院ICU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本组铜绿假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死亡率达到42.1%,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8-02  【摘要】流行性感冒在中医学中称为"时行感冒或时行疠气",属疫病类范畴。中医对其认识素有"伤寒论"和"温病论"两种,其与中医认为的感冒有本质的区别。中医对流感的治疗主要从卫表证、入里化热证、本虚为主的流感等辨证入手的汤药治疗以及針灸治疗。中医对流感的治疗与预防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总结中医的以往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3-01  妊娠剧吐是妊娠婦女所特有的一种疾病。少数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反应,频繁持续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严重时可导致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必须经过治疗以控制代谢紊乱。其发生率为0.1%-0.47%。大多数妊娠剧吐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可以继续妊娠。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70-01  【关键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