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感悟误区引领有效阅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阅读教学需要摒弃冗长的分析和僵化的训练,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已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然而,由于每个教师对新教学理论认知上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误区,从而对学生阅读教学的指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误区一:阅读时间短促,对学生的感悟急于求成。感悟,首先要感知文本,把握文本,在此基础上才会“悟”得有的放矢。因此,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时间来自主地阅读文本。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新课伊始,学生们才初读课文,甚至还没读完,老师就急于要求他们谈谈自己读后的想法。于是,学生不得不从文本中找到几个词或句子,应付老师的问题,有时甚至答非所问。
  误区二:片面挖掘局部深度,忽略对文本的总体把握。我们的课堂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导入课文后,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说说议议,谈谈自己的感受。表面看,是对学生的尊重,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则削弱了学生的全面感悟课文的能力。
  误区三:片面强调对文本内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忽视了对文字的品味和使用。许多教师认为,感悟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对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体悟。因此,教师常常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分析文本内容,探索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内心情感,而忽视了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文章的语言文字,导致“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不和谐、不统一。
  误区四:片面强调自主阅读,忽略教师的适时引领。一些教师信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绝对化地认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在阅读教学,尤其是在公开课教学中,不敢点拨、指导,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自悟,导致教学效益低下。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走出这些误区,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达到开拓思维的目标呢?
  一、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扎实开展有效阅读的前提
  人教版四上《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内容比较简单,笔者一上课问学生是否喜欢听故事,在同学们惊讶而欣喜的目光中,笔者开始了课文的讲述。只是在讲到小男孩的希望和要求时戛然而止,然后让学生们猜,“天哪,我希望……”他希望什么?他让保罗把车开到他家门口,是想干什么?原本还在猜疑的学生,似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兴趣盎然,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猜测告诉老师。学生们按常理说出了他们的猜测,正由于绝大部分错误的猜测能更好地衬托、感受小男孩的思想境界,更有许多学生纷纷打开课本,仔细地朗读起来,从而为理解“给予是快乐的”奠定了基础。故事引入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成了他们的主观愿望。学生只有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当学生想读、会读的时候,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 正确价值引领下的主体地位——引领有效阅读的关键所在
  1. 教师的主导性不可缺少。《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主体验。有些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一些错误的理解,对于学生的这些个性体验,教师首先要尊重,同时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对这篇文本的理解方法和角度,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例如,在学习《爱迪生》一文时,有学生认为“……爱迪生在列车上做实验,车长把他的耳朵打得失聪了,眼睛也差点被燒伤……我觉得他太傻了,要是我才不会这么做!”教师此时就应该让学生明白,爱迪生为什么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做实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指导,还体现在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不盲目迷信文本或权威,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
  2. 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关键。针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后的问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学生们都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由于他把时间都花在科学研究上,所以不注意生活小节。有的甚至说到,相对于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成绩,他的生活不拘小节可以忽略不计。就在大家的一片赞扬声中,教者听到了一个否定的声音——“那可不一定”。教者随即邀请他发表见解:“老师,您经常对我们说要一分为二地看人,爱因斯坦在科学上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生活上他很糟糕,假如他来到一座文明城市,他的表现不是有损城市形象吗?”说得好,这不正是一个学生的真心话吗?不正是一个小主人想说的话吗?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们往往有不同的喜好,从而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必须尊重这些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思维品质得到培养,语言得到训练,从而高效地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三、 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交流——引导有效阅读的有效手段
  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表见解,张扬个性。如阅读《九寨沟》一课时,教者想让同学们体验九寨沟壮丽的景观,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如课文朗读,课堂小练笔或者根据九寨沟的图片影像资料,让学生当风景区的解说员,或者画一幅壮观的飞瀑图……这些难道不可以吗?这些个性化的交流,唤醒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他们的兴趣,特别是对九寨沟的瀑布特点如数家珍,还与庐山瀑布作了比较,描写瀑布的诗句,也得到了及时的复习。这样,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悟,得到了尽情展示,思维的潜能也得到了释放。
  (作者单位:仪征市马集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小狗和板栗树  阿菊的小狗死了  埋在板栗树下  那年秋天  阿菊家的板栗树  比往年结的果子都多  “板栗多像小狗的眼睛啊!”  阿菊捡着棕色的板栗  心里又高兴又难过……  小时候,我们家养过很多狗,也养过很多猫。不过我一直对猫没有好感,认为它们是没有骨气的动物,只要稍稍对它们好一点,它们便对你做出妩媚相,一副软骨头。记得一次从同事家出来,在楼道里遇见一只落魄的野猫,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我不过
期刊
本文通过对当前软件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国内外产业评估体系的研究和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的总结,本着促进我国城市软件产业发展的目的,结合软件产业自身的特点,构建了城市软件产
合作互动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互动。小学生活泼聪颖,思维具有发散性,又特别爱表现自己。因此,小学的语文课堂更加需要师生合作互动。然而,一线语文课堂的互动究竟做得怎么样,让我们听听学生们的主要观点。  雍昊臻:如果在课堂上,只有老师在讲,虽经常会请同学发言,但还是活跃不了课堂的气氛。如果老师讲一段,请几个同学讲一段,加强师生互动,一定会提高我们的积极性。  朱天:我喜欢互动着学习,师生多一些互动让
期刊
由煤炭工业部主办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学习班于10月28日在山东矿业学院结业。这次学习班是根据公安部对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要求举办的,来自煤炭系统和 By t
一、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主体的存在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并不能真正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过于强势
期刊
一、 学讲课堂需要“主问题”  “一个有价值、有探究性的主问题”,能决定一节课的成败,影响学生能力的习得。多年的高年级阅读教学让笔者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明白:如何让一节语文课有序、高效地展开呢?那必须要求教师潜心地钻研教材,及时地洞悉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提炼文本的主问题。  二、 主问题的本质  主问题又称为主干式问题或中心式问题,是相对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那些琐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
期刊
一、 指向语言习得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是针对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过程,即为接受并记忆“标准”阅读结论的过程这一弊端提出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
期刊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它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传承,更是一种创新。只有正确认识群文阅读的本质,准确地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从而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对比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是,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增加,于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尝试群
期刊
9月3日上午,实训基地的新学期首次培训,于老师腰部骨裂还未痊愈,却早早来到了杨高,给学员们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于老师从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说起,讲到了西方语言的强势入侵,于老师希望我们不要做思想的矮子;讲到现今社会上粗俗语言的作祟,于老师提醒我们要自觉、自省;讲到考试指挥棒的问题,于老师提出千万不能“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随后,于老师从两条线索对语文进行了探源,让老师们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提升同学们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而有限的课本阅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下面,笔者结合所执教的《我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