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训练,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已有八九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我深有体会。确实,口语交际难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其难度就更大了。关键在于农村学生生活面涉历面窄、农村学生语文层次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公平,农村教师工作复杂性等特点,农村口语交际就更难。 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发现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能令人满意,与城市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羞于张口,表达欠完整;朗读时重复、漏字、语无伦次,不注意对象和场合;受本地方言的影响,普通话讲得不标准,等等。
在农村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而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课不开口。
口语交际课,大多数教师只是读一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说,而学生又不愿开口说,经过引导,学生还是说的不好,久而久之,学生对口语交际课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对口语交际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只要学生在期末统考中能考好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何以培养和提高?
2.语言环境恶劣,口语不规范。
大部分农村家长因文化程度低,认识有限,只重孩子考试成绩而轻口头表达。除了学校外,农村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乡亲们的方言、土话,甚至是不堪入耳的脏话。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习惯用方言交流,不善于用普通话表达。恶劣的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但是决定着孩子们对教师的进一步的关系的,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因此,教师自身也要规范教学语言和日常口语,尽量使用普通话和学生进行交流,做文明用语的楷模,当学生口语的典范。
3.家庭教育差,错失交际良机。
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既无经验又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培养和教育。加上忙于农事和生计,无暇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只养不育”的局面,令人堪忧。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日益增多,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母亲照顾的不缺失亲情,还算幸运,但母亲一人干农活、操持家务已身心疲惫,哪有闲功夫对孩子进行家教?由祖辈照顾的,老人只管让孩子吃饱穿暖,甚至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不少坏习惯。
4、学生见识少,交流无话说。
大多数农村社区没有图书馆,学生的家里没有图书架,书包里没有几本课外书。他们每天课余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看电视,或趴在地上玩扇卡的游戏,又脏又无益,生活很单调。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连寒、暑假都很少能外出旅游,有的甚至连县城都很少去,是十足的“井底之蛙”。生活圈子的窄小,造成表达原材料的匮乏,使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观念,更多的去关注每一位学生。
1、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消除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胆怯心理
农村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多,且大多孩子具有害羞的个性心理特征,加上普通话水平普遍很低,要想让他们多说、说好,做一个落落大方,说话得体的小学生,首先教师要进行心理辅导,口语交际过程中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消除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胆怯心理。比如:第一节课师生见面,可以先作自我介绍,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同学们,跟大家在一起,我心里很高兴。你们愿意向老师介绍自己吗?”短短几句话,使孩子们缩短了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一种与老师交谈的欲望,为大胆"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说自己最喜欢做什么游戏,给老师和父母打电话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在说话的实践过程中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
2、以教材为依托,立足课堂,强化训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无论是哪个版本,都特别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本上提供的话题引导学生说话,复述课文;运用字、词、句进行语言练习;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模仿说话;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抓住课文的“空白点”,激起学生想象说话。我在一次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中,指导学生观察《小小的船》这幅图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位小女孩划着飞船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遨游,星星在她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旅行,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有效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3、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他们进行口语交流,他们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古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境,必不乐学。”因此,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小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实践证明,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兴趣,把握契机,有步骤的进行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说、敢说、乐说、善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农村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而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课不开口。
口语交际课,大多数教师只是读一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说,而学生又不愿开口说,经过引导,学生还是说的不好,久而久之,学生对口语交际课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对口语交际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只要学生在期末统考中能考好就行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何以培养和提高?
2.语言环境恶劣,口语不规范。
大部分农村家长因文化程度低,认识有限,只重孩子考试成绩而轻口头表达。除了学校外,农村孩子耳濡目染的都是乡亲们的方言、土话,甚至是不堪入耳的脏话。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只习惯用方言交流,不善于用普通话表达。恶劣的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但是决定着孩子们对教师的进一步的关系的,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因此,教师自身也要规范教学语言和日常口语,尽量使用普通话和学生进行交流,做文明用语的楷模,当学生口语的典范。
3.家庭教育差,错失交际良机。
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既无经验又无主动意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培养和教育。加上忙于农事和生计,无暇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只养不育”的局面,令人堪忧。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日益增多,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母亲照顾的不缺失亲情,还算幸运,但母亲一人干农活、操持家务已身心疲惫,哪有闲功夫对孩子进行家教?由祖辈照顾的,老人只管让孩子吃饱穿暖,甚至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不少坏习惯。
4、学生见识少,交流无话说。
大多数农村社区没有图书馆,学生的家里没有图书架,书包里没有几本课外书。他们每天课余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看电视,或趴在地上玩扇卡的游戏,又脏又无益,生活很单调。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连寒、暑假都很少能外出旅游,有的甚至连县城都很少去,是十足的“井底之蛙”。生活圈子的窄小,造成表达原材料的匮乏,使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我们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观念,更多的去关注每一位学生。
1、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消除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胆怯心理
农村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多,且大多孩子具有害羞的个性心理特征,加上普通话水平普遍很低,要想让他们多说、说好,做一个落落大方,说话得体的小学生,首先教师要进行心理辅导,口语交际过程中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消除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胆怯心理。比如:第一节课师生见面,可以先作自我介绍,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同学们,跟大家在一起,我心里很高兴。你们愿意向老师介绍自己吗?”短短几句话,使孩子们缩短了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产生了一种与老师交谈的欲望,为大胆"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说自己最喜欢做什么游戏,给老师和父母打电话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在说话的实践过程中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
2、以教材为依托,立足课堂,强化训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无论是哪个版本,都特别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本上提供的话题引导学生说话,复述课文;运用字、词、句进行语言练习;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模仿说话;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抓住课文的“空白点”,激起学生想象说话。我在一次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中,指导学生观察《小小的船》这幅图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位小女孩划着飞船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遨游,星星在她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旅行,将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有效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3、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他们进行口语交流,他们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古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境,必不乐学。”因此,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小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实践证明,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兴趣,把握契机,有步骤的进行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说、敢说、乐说、善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