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rabit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學改革的主旋律。我认为新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在语文课堂实践中采用了“加减法”。
  一、增加兴趣,减少约束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由此可以这样说,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学习起来便感到其乐无穷。只有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才会急于去研究,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为了适应新教材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使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
  1.课前造势,先声夺人
  有研究表明,学生注意事物的积极性呈波形,开始的三、五分钟注意力未能集中,因此,开场戏成为一堂课老师与学生的最初交流,是将学生注意力从课间娱乐的放松中牵回来的重要一环。如果只以简陋的一句“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样的话一开始就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导致学生很长时间才能注意听讲,事倍功半。我的措施是先声夺人,利用开场戏好好造势:可用以情动人开戏,让学生在心灵的共鸣中一起步入文章。例如:在教学《秋天》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就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像,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
  2.课中设疑,激发兴趣
  教育家朱熹有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以这样理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取。因此,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疑、释疑、解惑,定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这样便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围绕课文核心内容层层深入的设疑,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尾恰当留疑,留有余香
  任何课文学完后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学生也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尾留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和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扩大学生的视野和阅读量。
  反之,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地位还是“至高无上”,学生就不敢多想,更不敢奢望、幻想和想象,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创造潜能无法开发,因此教师要信任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灵,把自己当作学生的一员,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减少一些约束,减少一些强制,使学生充满自信,把求知当作愉快的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造潜能,激发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二、增加引导,减少灌输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换,共同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引导。在上新课前,布置学习小组,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这样,学生就会思考,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而且发展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难发现,填鸭式、满堂灌的应试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意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试卷上,就算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这是一种别动的学习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一些方法指导,减少一些知识的灌输,让学生跳出这个别动接受灌输的怪圈。
  三、多加质疑,减少结论
  “疑”能产生动力,“疑”孕育着发现。新课程的观念是: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触景生疑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
  少一些结论,并不是不要结论。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论或被他人提供的答案,这种折本求末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的不是让学生如何得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沿着不同的思路去寻找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当学生得出结论之后,还要接着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还可以怎样想?”等等问题。让他们沿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继续想下去,学习不在乎知识本身,不在乎掌握一些结论,而在乎将知识作为创新和学习的阶梯。
  四、加探究,减验证
  探究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进行感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认识内驱力。语文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探索,自行研究。在此,学生身临其境,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实践,显然他们所得到的知识远超出课本知识的本身,而不仅仅是一个结论,久而久之,自行探究就会变成自觉探究。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句话本身包含了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好“加减法”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不断地谈素、实践、创新。
其他文献
人类步入了21世纪,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的形势下,应该看到信息技术已经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条件。那么在小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何优势呢?信息技术的特点和教育功能充分显示了这个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与教育功能。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
期刊
摘要: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习惯培养;措施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說,小时候如果养成良
期刊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我校现(2018--2019学年)读高一的学生仍然要在即将到来的高二年级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选择”亦即“规划”,学生面临文理分科,或坦然、或纠结、或无奈……,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选择,如何坚持……,是我们当下要应对的,这一切对我校
期刊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所行使的两个重要的职能。这两个职能在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的创新性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学科。 它不仅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提供所需的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对于计算机一些快速发展的新兴课程,《大学物理》是一门知识结构较为宽泛、系统完善而又内容陈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大學物理知识与具体的科研
期刊
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的涌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资料。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因此没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无法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业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英语课堂的延续,学生需要通过英语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需要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要提高学生课外作业的质量,设计多样性的个性化作业,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升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和成绩的直接途径。  关键词: 高中生; 个性化作业; 兴趣; 方法  在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构
期刊
课堂教学活动是复杂而有序的,认真备课是确保课堂教学成功的首要环节。备课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吐故纳新的主要渠道,是增强与训练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此文章主要从单元备课裨益、单元备课途径、单元备课实例三个方面进行切磋。  每一节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数学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心备课与精心设计。有经验的专业型教师,往往都是以单元为单位来进行备课的,甚至是按整册教材进行统筹规划,安排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将阅读融入生活,拓展阅读的知识面;巧妙读记,提高阅读水平。   关键词: 培养 小学生 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
期刊
2015年,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电中又一次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