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以一种分析文章为主要特征,以讨论问题为主要形式,忽视了积累和运用,这种现象导致了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仅仅停留在“理解”课文上,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延伸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能力。《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作文起步的引导非常关键,谁都希望孩子们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描绘出大千世界中的千变万化,心灵空间中的奇思妙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美妙之处,从而使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习作能力的培养。我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条做法。
一、 加强阅读,丰富词汇。
很多孩子感到作文难写,并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让学生读通读透,领会意图,体味到书中的妙处。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我觉得“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的“挂下来”用词十分准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运用了换词式,体会“挂下来”一词的巧妙之处。我是这样设计的:“挂下来”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它词吗?为什么作者不作“垂下来”而用“挂下来”? 通过引导,学生就明白到“挂下来”一词写出了天都峰的陡,直上直下。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又如教学《秋天的雨》一文中的“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一句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句话把秋天的雨当作什么来写?你认为这样的写法好吗?好在哪里?我没有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分析,而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这句话的绝美意境: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用许多颜色把秋天的植物写的绚丽多彩。学生非常感兴趣,无形当中就记下了好词佳句,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丰富了词汇,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 、把课文当范文,掌握写作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使学生了解一些写作知识,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并学习这一写作特点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如学习《赵州桥》一课,孩子们初次接触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和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我让学生充分阅读和理解这两段话后,带领他们到具有文化传统的蛟洋文昌阁参观,并运用中心句和过渡句来完成这次习作。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教学生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家乡的景色。再如学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首先教给学生“总——分——总”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然后布置相应的习作让学生完成。学生由于有了阅读的基础,又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自然有兴趣完成作業。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对于一个三年级刚学习作文的孩子来说,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消除了写作畏惧心理,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真正做到“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
三、坚持摘抄“采蜜集”,完善这项活动。
一切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实际,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读书如果像“行云流水”般地读,印象也就不深刻了,所以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采蜜本,把每天读书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的段落都记下来。①写读书笔记。如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②做读书卡片。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便做一个读书卡片,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书籍主要内容、读书心得。③定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活动主题制作读书手抄报。还有,作为教师,我也非常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让孩子读书做笔记的同时,也经常拿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并把从书中学会的知识、了解的故事,甚至读书的感受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原来书中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那么,教师训练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升华读写结合,练中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1)写观察日记。 在阅读课上,有一些文章读起来比较耐人寻味,于是我就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知道,学生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作文水平的好坏。在学习《蜜蜂》这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我鼓励学生回去观察蜜蜂和蚂蚁并写成观察日记,锻炼孩子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对学习写作也大有益处。(2)随文练笔。随文练笔紧随阅读教学,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题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3)学习改写。改写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悟,让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在教学完《小鹿的玫瑰花》后,我让学生把它改成了课本剧,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写的剧本表演,这样既熟悉了课文,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收到培优补差相得益彰的功效。
多年的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大量的阅读积累是一片丰沃的田野,只有真正引导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这片沃野上开垦、耕耘、收获,提高写作水平。
一、 加强阅读,丰富词汇。
很多孩子感到作文难写,并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腹内空空,无从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让学生读通读透,领会意图,体味到书中的妙处。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在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我觉得“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的“挂下来”用词十分准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运用了换词式,体会“挂下来”一词的巧妙之处。我是这样设计的:“挂下来”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它词吗?为什么作者不作“垂下来”而用“挂下来”? 通过引导,学生就明白到“挂下来”一词写出了天都峰的陡,直上直下。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又如教学《秋天的雨》一文中的“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一句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句话把秋天的雨当作什么来写?你认为这样的写法好吗?好在哪里?我没有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分析,而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这句话的绝美意境: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用许多颜色把秋天的植物写的绚丽多彩。学生非常感兴趣,无形当中就记下了好词佳句,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丰富了词汇,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 、把课文当范文,掌握写作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使学生了解一些写作知识,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并学习这一写作特点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如学习《赵州桥》一课,孩子们初次接触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和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我让学生充分阅读和理解这两段话后,带领他们到具有文化传统的蛟洋文昌阁参观,并运用中心句和过渡句来完成这次习作。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教学生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家乡的景色。再如学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首先教给学生“总——分——总”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然后布置相应的习作让学生完成。学生由于有了阅读的基础,又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自然有兴趣完成作業。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对于一个三年级刚学习作文的孩子来说,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消除了写作畏惧心理,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真正做到“胸中有沟壑,下笔涌千言”。
三、坚持摘抄“采蜜集”,完善这项活动。
一切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实际,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读书如果像“行云流水”般地读,印象也就不深刻了,所以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采蜜本,把每天读书中遇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的段落都记下来。①写读书笔记。如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②做读书卡片。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便做一个读书卡片,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书籍主要内容、读书心得。③定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活动主题制作读书手抄报。还有,作为教师,我也非常注意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让孩子读书做笔记的同时,也经常拿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并把从书中学会的知识、了解的故事,甚至读书的感受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原来书中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那么,教师训练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升华读写结合,练中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1)写观察日记。 在阅读课上,有一些文章读起来比较耐人寻味,于是我就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知道,学生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作文水平的好坏。在学习《蜜蜂》这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我鼓励学生回去观察蜜蜂和蚂蚁并写成观察日记,锻炼孩子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对学习写作也大有益处。(2)随文练笔。随文练笔紧随阅读教学,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题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3)学习改写。改写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悟,让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在教学完《小鹿的玫瑰花》后,我让学生把它改成了课本剧,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写的剧本表演,这样既熟悉了课文,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收到培优补差相得益彰的功效。
多年的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大量的阅读积累是一片丰沃的田野,只有真正引导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这片沃野上开垦、耕耘、收获,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