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柱有效支撑与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内侧柱有效支撑与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断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锁定钢板固定术,研究组加用内侧柱支撑。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及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及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提高内侧柱的机械稳定性对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极为重要,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有利于预防术后内固定失败。
  关键词:内侧柱;支撑;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5%~ 9%,目前的手术治疗以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为主,但术后肱骨头内翻移位、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内侧粉碎失去有效支撑的患者,主要原因与内侧柱支撑时锁定钉不能稳定地固定肱骨头有关。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断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分别给予内侧柱有效支撑干预与不进行支撑干预,通过对比分析内侧柱有效支撑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诊断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骨折原因为车祸、高处跌落等,Neer分型为2部分3部分及4部分骨折。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锁定钢板固定术,研究组加用内侧柱支撑。研究组平均年龄(59.6±13.7)岁,男性26人,女性2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60.9±12.7)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年龄大于18周岁,入院后临床资料完整。(2)不稳定性骨折。(3)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术中需要植入4~5枚锁定螺钉者。
  1.3 手术方法 仰卧位,臂从神经阻滞,钝性分离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不剥离骨膜,清除血肿及碎骨片,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使肱骨头恢复解剖位置,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下骨折复位满意后,用锁定钢板置于肱骨大结节下方。置入锁定螺钉及皮质骨锁定螺钉。有缺损者采用植骨,透视下再次确定螺钉位置,位置满意后冲洗切口, 放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
  1.4 术后处理 有肩袖损伤及大结节移位的患者,采用肩关节外展支具固定,术后第 3 天后开被动锻炼,3 周后解除外展支具进行主动肩关节功能锻炼。无上述损伤或移位者术后24小时开始康复锻炼,摄 X 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3月后开始力量锻炼。
  1.5 评价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及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
  1.5.1 Neer评分 参考文献标准,Neer评分分为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4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恢复越满意。
  1.5.2 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 通过测量术后即刻与术后6月X线,计算肱骨头高度的变化值即为肱骨头高度丢失值。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软)±s描述,使用t检验。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及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及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Neer评分及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比较
  3 讨论
  锁定钢板较传统钢板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但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固定中也常常会产生复位的丢失,有学者[1,2]认为锁定钢板放置在外侧,螺钉作为支撑肱骨头的垂直支柱,当缺乏内侧柱支撑时,导致应力加大使螺钉支撑力下降。
  有学者对56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无内侧柱支撑组早期出现6例内翻移位,4例螺钉与钢板之间的松动,而内侧柱支撑组骨折复位良好,无1例患者出现内翻畸形。本次研究同样发现无内侧柱支撑的对照组术后6月肱骨头高度丢失值明显多于研究组。可以看出当内侧柱获得有效支撑时,内固定系统可抵抗肩袖收缩所产生于锁定螺钉尖端的强大内翻应力,为应力分散创造条件,避免肱骨头内翻畸形等。而且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螺钉对骨的把持力相对较低,更需要加强肱骨头内侧的稳定。还有学者指出将螺钉放置于肱骨头内侧软骨下骨,可以增强螺钉的把持力。对于肱骨近端粉碎的骨折患者,可采取在肱骨头的内下方用锁定螺钉固定,增加近侧端骨折块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提高内侧柱的机械稳定性对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极为重要,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有利于预防术后内固定失败。
  参考文献:
  [1]文良元, 薛庆云, 黄公怡, 等.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11): 641-643
  [2]刘志雄, 刘涛. 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63-6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行以不同干预措施之后,对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HBCI)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曾在本院被确诊为糖耐量减低的32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按照不同干预方式作如下随机分组,每组有80例患者:甲组患者接受饮食运动方式进行干预、乙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丙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行以IGT相关健康教育,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影像医学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必须探索出一个能够有效提高医学影像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而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诞生,为医学影像教学的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利用PACS建立起一个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是医学影像教学工作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现状;对策;分析  医学影像属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三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对120例行胸部查体人员进行筛查,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机,并且分析其筛查结果。结果: 在所有的胸部查体人群中,结节检出有32例率为26.7%。吸烟组发现病变是非吸烟组的2倍,肺癌总体发生率为2.2%,其中高危人群肺癌有4例,发生率3.3%,普通人群发生有2例,为1.6%。结论: 低
期刊
摘要: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通过病例引导PBL教学开展,通过课后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并分析,结果表明,PBL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PBL教学;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研究感染性疾病病因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学科,其涉及面广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116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数据。结果:本组116例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低、术后康复快,均顺利出院,偶有肿胀、异物感、疼痛等并发症出现,随访1个月~5年(平均38个月)复发者有5例(4.31%)。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和5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前、气腹后15min、手术后15min平均动脉压、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对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和80例颅脑损伤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1个月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GCS评分提高(4.68±2.55)分,1个月后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GCS评分提高(3.01±2.29)分;治疗50次以上患者的GCS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爆发流行的原因,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发病日期收集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资料,并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3月27日~7月3日,邵家小
期刊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 563003  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220279841.7)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1】,危重病人吸痰是临床护士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上使用的吸痰装置主要是由中心负压吸引瓶(或电动吸引器)和吸痰护理盘两个分散独立体组成,在患者吸痰时,因吸痰用具如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或手套、一次性使用吸引连接管、无菌吸痰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