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用故事导入,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巧设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简单几句话,但这话可不能乱说,否则,这堂课将前功尽弃。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引入部分,我是用故事引入。故事是这样的,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师傅对徒弟说:“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数字,谁能准确地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谁。”唐僧先用卡片出示1234。猪八戒迫不及待待地读到:“一二三四。”唐僧又写出4006(卡片出示)。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四千零零六。”唐僧最后写出第三个数3500(卡片出示)。沙和尚想,数中间有一个或几个零,就读一个零。于是就说:“讀作三千五百零。”唐僧叹了一口气,说:“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要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故事讲完后,我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他们说的对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好,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一来,学生“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回归生活,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还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数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克和千克》时,课前安排学生准备好1千克的东西和1个2分的硬币及水果等物品。课上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再让学生放到台秤上称一称,然后在掂一掂一杯大米、一个苹果、一个鸡蛋等,估一估,分别有多重,猜一猜多少个苹果有1千克重,多少个鸡蛋也重1千克。然后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鸡蛋,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鸡蛋,多少个苹果。这样,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1千克到底有多重。1克的物品相对比较轻,让学生一手拿1千克的东西,一手拿一个2分的硬币,通过感受比对,初步形成1千克和1克到底有多重的概念。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练中生趣,巩固知识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我在数学练习授课中作如下设置。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求另一个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结合四个方面的要求去创设情境,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指导思想  本课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大胆的对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了积极的开发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体会快乐,在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成功、快乐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教材选择是跳大绳,跳大绳是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经常开展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本
期刊
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发展学校素质教育,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2001年我校专门成立了施甸一中大卫画室。配备了器材,安排了专业教师。建立初中美术兴趣小组、高中美术社团等。这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学习的平台。多年来,经过美术教师积极努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创新能力都明显提高了。2016年大卫画室被云南省教育学会评为首批39个“美术特色工作室”,冠名“苏光显素描特色工作室”。这是学
期刊
一、对黑、灰、白、的认识  自然物受到光的作用后,会在起伏不平的结构表面形成明度不同、层次丰富的黑白影调,绘画中的黑、灰、白即是画者对这种自然影调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整理后,提炼概括出的一种新的视觉影象。绘画中的黑、灰、白与自然明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的明暗。无论人感知于否,自然明暗都是客观存在的,带有自然的原始属性;而绘画中的黑、灰、白则是艺术家经过对自然明暗的加工、提炼、概括
期刊
一、问题提出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键环节。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评价认知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全面评价,评价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应纳入评价内容"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笔者在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后发现,研究过程性评价相关理论的文章较多,但是在指导一线教师尤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承前启后。在学习基本分类法的基础上又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并介绍了电离和电离方程式,让学生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形成过程的学习可能会有些吃力,一些微观过程的理解不到位,所以本节课宜适当增加实验和动画以帮助学生对抽象概
期刊
【授课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0页内容《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通过两个不等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最终又回到“份”。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百分数、比”等内容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B版教材必修四第三章第313节第一课时.《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在学了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的基础上而学习的,因为在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要用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启下是为学习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奠定了基础,因为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是两角和与差的特.在公式推导和应用中用到了代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累了数学素养.对应三角
期刊
教材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主要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与判定方法,由于全等是相似的一种特殊情况,所以全等的判定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内在的联系,教学中注意类比,关于边边边的证明,教材给出了一种很好的证明方法,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注意提炼,在证明边角边这个定理时,也可采用与上一种判定类似的方法,本节课是一堂十分重要的新授课,对学生相似这一章的掌握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相
期刊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2个生字。  3.读懂课文,知道动物也是有尊严的,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4.与生命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获得丰富的精神生命的提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透过故事,加强尊重、尊严、信赖、自我保护等生命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狗又被称做什么吗?(板书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围绕核心概念,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开展生物实验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教学设计巧妙利用现有资源改進实验装置,按照探究步骤,全体同学实验探究,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科学结论,并最终指导生产实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