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范式探微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李烈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应侧重于“求”,而不在于“知”。学习是一种求知体验,成长是一种多彩体验。学生只有自己做过,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获得真实的体验,认识才会深刻,理解才会透彻。教师过多的包办、替代,只会限制学生自主体验的权利,剥夺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我们应关注学生“学”的过程,而不应过分在乎“习”的结果。真正的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全时空体验,是全身心体验,是在教师引领下的交往、对话、实践、理解、建构。体验能促进个体品德的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助推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体验式课堂扭转了传统的“授受”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成探究的主体。
  一、 立足生活土壤,指向真实学习
  “生活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首要性质。教学遵循儿童生活原则,以生活为课程内容源泉,教师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领儿童体验真实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美好生活。最有效的学习是真实的学习,生活性让学习变得真实。体验式课堂应立足生活土壤,指向真实学习,避免学习死的书本知识,而学习活的有用的知识。
  我们首先要创设生活情境,将道德与法治问题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生活经验,促进学生认知理解。生活情境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散发生活的味道,让学习求知过程变得更加真实而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公共生活及其行为要求,笔者创设了真实的公共生活情境,先播放了一些商场购物、公园游玩、班级生活等小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公共生活,接着以“班级生活”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性探究活动。教室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空间,班级生活就是一种公共生活,教学立足公共生活环境,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认识公共空间,理解公共生活。
  二、 丰富活动体验,亲历探求过程
  “活动性”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显著特点,活动体验是该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而是靠学生的自主探究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活动以体验性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参与、实践、感悟、理解,学生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形成良好品行。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明晰公共生活规则,笔者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看图分类”帮助学生认识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角色扮演”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案例辨析”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和理解公共生活的行为要求,增强了学生的公共意识。
  三、 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探求成果
  交流胜过闭门劳作,交谈能够启迪心智,碰撞出新思想。展示交流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实现了探求成果的分享与交换,获得了情感的交流与思维的交锋,助推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思想的提升。教师要关注活动体验之后的表达,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给学生展示分享的机会,激励学生互动碰撞,引领学生在交流中体悟生命的真谛,摘取知识的果实,汲取文明的精华。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课时,在“案例辨析”环节,笔者针对“高铁霸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感受,指出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提出文明参与公共生活的倡议。在学生展示交流過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表达体验过程与思想感悟;要发挥激励作用,鼓动学生的情绪,激励学生争论、碰撞;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应做个好听众,耐心聆听,分享学生的喜悦与成果。
  教学无终点,体验无止境,我们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体验机会,还应适当延伸课堂活动,拓展体验项目,安排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后体验,在家庭、社区等区域体验,以拓展体验、求知的时空。◆(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其他文献
历史是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借以获得历史信息,从而理解历史,爱上历史,在日积月累中收获更多的历史知识。历史理解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历史问题及其价值意义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理解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逻辑起点,也是历史教学的最终指向。历史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理解力的活动。增进学生的历史理解力不仅有助于打造高效的课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初中
期刊
生活中,根雕艺术家们总是能根据树根的形状、颜色等特性,顺势而为,妙“手”生花,创造出艺术作品.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善于发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唯有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的发展。我们要认真研读、准确把握统编语文教材的“灵魂”,围绕主题,引线串珠,循序渐进,逐一落实各语文要素。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很多,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是以下三条。  一、回归整体策略  传统的教学过于关注知识“点”,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施教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碎片化。学生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容易养成
期刊
绘本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给人精致细腻的艺术感受,绘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对绘本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有一定研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希望能通过阅读绘本校本课程,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让学生爱上绘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打造“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的学习观念。  一、绘本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  语文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课外阅读也是拓展语文学习的良好途径。绘本阅读能充实语文课堂
期刊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图形与数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二者关系的直观体现.数形结合的方法对于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有重要的培养和锻炼价值,如使推理过程缜密,指明解答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物理教师恰当地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巧妙运用不同的课堂提问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思路,增进师生感情,实现个性发展。课堂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  教师设置问题要依据教学目标,要为突破重、难点服务。例如:在讲解“压强”一节中“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期刊
初一新生开学第一课,班主任邀请了各科任老师参加.初次见面,众多自我介绍的学生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出狂言”的小毛同学.他摇头晃脑,“我这个人喜欢打篮球,打游戏,大家要
期刊
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是相辅相成的,“SPLOC”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案例,通过实施“厘清文章结构”“赏析文本语言”“读后写作”三个教学环节,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英语思维品质的基本内涵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特征,反映人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英语思维品质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英语学习或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技术操作能力的启蒙课程,是STEM教育的重要载体.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与STEM
结合教学实际,从筹措书源、美化环境、加强图书宣传、设立阅读时间、提供阅读方法指导、开展多样化活动、引入网络图书资源以及采用激励性评价等方面,分析与总结了利用班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