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彼岸只为海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的末尾,学校破天荒地停了半天课举行元旦联欢活动,我去大礼堂观看了文艺会演。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刷到了林今的微信“朋友圈”—他刚刚拥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我在教学楼天井站了半晌,四周环绕着学生们欢乐的喧哗声,泪眼蒙眬中,记忆回到10多年前的少女时代—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定高中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没能考取理想的学校,和喜欢的男生天各一方,被家人安排念了一所普通的中学。3年间,我发胖,抑郁,名次在班级中垫底,被班主任的花式“激励法”羞辱……这些我都扛下来了。毕业前,我在QQ日志里写道:“再也不想回到这里,无论肉体还是记忆。”
  话果然不能说得太满。10多年后,我居然兜兜转转回到母校任教,和当初的老师们成了同事。每天穿梭在乌泱乌泱的学生中,却没有一个人像曾经的林今。
  而林今,是我不舍得删除那段黯淡青春唯一的理由。
  其实,当年的他比我更惨。他所在的班级汇集了各路“不务正业”的“人才”,显得循规蹈矩的他像一个“奇葩”。可能是对那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孤寂感同身受,我单方面对他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好感。



  即使我有些许不安分的想法,也不敢采取任何行动。然而,我和林今“走得近”这件事还是被同学们传得沸沸扬扬:
  “他们俩一点儿都不配!”
  “她长得不好看哎,他怎么会看上她?”
  “她好像比他还高还壮!”
  林今却一反常态地英勇起来。流言传得越凶,他越是隔三岔五给我惊喜:学校体检抽血,他托人给我送来牛奶;不知从谁那儿听说我无聊,他把MP4借给我打发时间;情人节,他偷偷在我桌兜里塞了一盒巧克力;偶然得知我因生活拮据不吃早饭,他给我还书时便悄悄夹了50元钱……
  2007年的50块,足够吃一个月早餐了。
  我感动而又伤感,林今给我那么多关注与关怀,却没能在我期待时说出一句“喜欢”,在我脆弱时大方地给我一个拥抱。
  高考前两周,林今决定回家复习,临走前留给我一封信,说了些冠冕堂皇的鼓励和祝愿。最戳心的是,他引用了徐志摩的诗:“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许多年后,我们各自经历了人生的跌宕与无常,彼此像渐近线般无限靠近却无法相交……那时我才不得不相信,关于我们的未来,他一语成谶。
  但18岁的我,只选择性地记住了信的末尾那句类似承诺的话:
  “我要努力,将来给你好的生活。”
  整封信前后矛盾,不知所云,然而,恐怕只有我才懂他的弦外之音。我们都不愿延续高中的失意,或许只有走得远远的,才能甩掉“重点班垫底”和“普通班‘奇葩’”的标签。


  高考后报志愿,林今去了千里之外的辽东湾。
  我念了本市的一所大学。室友当时和男友异地恋,她总是省吃俭用以保证每月实现一次爱的旅程。每每看到她平时咬紧牙关精打细算过日子,临出发前欢欣雀跃地收拾行李,回来时甜蜜地讲述旅途的点滴……都令我既钦佩又歆羨。
  我也希望有一场义无反顾的奔赴。
  于是,大二那年,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去看林今。
  没有臆想的浪漫剧情,当我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目的地,林今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顿:“你太任性了!自己瞎跑什么!万一出事我怎么跟你父母交代?!”
  林今态度虽强硬,可依然事无巨细地替我安顿一切,又说晚上有动画概论课,问我要不要去听。
  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相处机会。那堂课老师放了一部日本动漫《千年女优》,奈何我心猿意马,只记得女主人公不停奔跑,画面不断闪动,看得我头晕眼花;一旁的林今倒是全神贯注,我偷瞄他的侧脸,恍惚间像是又见高中时,稳坐乱糟糟的教室一隅专注学习的那个少年。
  翌日下午,大风降温,我执意要去看海。林今带我走了一段人迹罕至的土坡,说是可以抄近道去海边。迎着刺骨的寒风,我第一次走近辽阔的蔚蓝海洋。冬日的海是凛冽天氣中的纯净风景,沾染着孤独的气质,给人以距离感,却又令人忍不住靠近。
  这城市的海,多像林今。
  我忍了又忍,心里的话还是没能问出口:高考前那封信里的承诺,还作数吗?
  他倒是心无旁骛,兴致勃勃地提议去沿海公路走走。海风萧瑟,林今让出自己的手套给我。大路笔直,氤氲着腥咸味道的空气里,满是自由、洒脱与爽快的希冀……我和他仿佛海上的两朵浪花,雀跃而澎湃。
  “如果你今晚不赶火车的话,我们可以一直走到‘龙回头’。”他指着茫茫前方对我说。
  “真遗憾呢。”其实,我心里多么想和他一直走下去。
  多年后,每每想起那个几乎被冻僵的黄昏,零下10℃,山海相连,身旁疾驰的车辆不断闪过……我都觉得,那是记忆里最短暂也最漫长的幸福时刻。
  那样的时刻,再也没人能给我。


  事实上,林今始终态度暧昧。他不跟我更进一步,却长久霸占最懂我的位置;他讲义气,负责任,能包容我的各种情绪,但也仅此而已。
  整个大学时期,我沿着林今的足迹,跑遍了东三省的主要城市。原因很简单:想见他却又怕打扰他,能靠近他的世界也好—跨越千里,假借“顺道”之名去找他吃吃饭、上上课、吹吹海风……再装作赶时间绝尘而去,不留给他任何“批评教育”我的机会。换言之,做不成他的女朋友,起码也要刷几拨儿不一样的存在感。
  时间、空间、阅历、门第……那些相处中难以忽略的“距离”,反而激发了我无限的豪情和勇气,我对恋爱全部的憧憬,只想消耗在遥远的林今身上。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林今毕业后,工作地点落到了庆阳山区的采油厂 ;同一时期,我考到成都的一所学校读研。临开学前的8月末,林今结束入职培训,他约我出来,说是刚领了第一笔薪水,要送我礼物。
  —瓶紫色瓶身的香水,一管深粉色的洁面膏—看到的第一眼,我就止不住鼻腔酸涩。
  林今在一旁碎碎念:“知道你喜欢紫色,但实在找不到紫色包装的洁面膏,这个粉红色还算比较接近吧?想着你也不爱化妆,但是洗脸肯定是每天必需的……”
  许多年后我才明白,林今的体贴入微、细水长流,对于20岁出头的年轻男孩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他总是像亲人般让我可以无限依赖,从来不用小心翼翼。
  我在成都的3年,陆续收到林今送的钢笔、本子、烤箱……只要我在微博或“说说”发了什么动态,他都会筛选出“刚好”能助我一臂之力的信息,多余的话也没有,一般都是发快递。如果我恰巧寒暑假在西安,他便匆匆赶来,放下东西就走。
  他对我的好,始终在克制。何必想太多,我对自己说。
  于是,我假装漫不经心地陪在遥远的他身旁,帮他写单位的通讯稿和参赛征文,听他吐槽山区冬天利刃般的冷空气和夏天日常弥漫的风沙。那些稀松平常的插科打诨中,偶尔冒出一张自拍,是满脸油污的他刚刚抢修完一个石油泄漏点。
  当他选择了面对荒凉的时候,我正行走在另一片繁华之中。彼此渐行渐远的结局,或许早在高考后就已初露端倪,尽管他总说我是他的“良师益友”“钻石哥们儿”,但他对未来的规划里,从来就没有我。
  我一直没有告诉林今,研究生毕业前,我独自去了当初错过的“龙回头”,站在山崖边的木栈道看海天一色。我守着那片和他相遇的黑夜的海,假装故事没有结束。


  好像过了25岁,生活就突然开启了加速模式。我硕士毕业回到西安准备进军职场,林今已经按揭买了房子,又东拼西凑买了辆车。
  他提了车后第一时间载我兜风,以钟楼为圆点绕了一大圈。一路上,我心怀忐忑、欲言又止。我以为自己毕业回西安了,他车、房都到位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再也不会是咫尺天涯。
  退一万步想,就算他一时半会儿还得在山区工作,每个月只能回来五六天,我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往后余生时间还长。
  再退一万步想,就算他不乐意和我在一起也没关系,那么多年的“异地单恋”我都习惯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付出所有努力再面对失败,就不会感到遗憾了吧?
  但他依然对我的百般暗示、明示充耳不闻。
  直到一个猝不及防的消息传来:林今要结婚了。我甚至没听他说过是什么时候谈的恋爱。想来自己也没什么资格吐槽他,我不是也一样不停在相亲吗?
  没错,迫于压力,我认识了一个又一个相亲对象,企图尽快融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节奏。然而,时间久了,快餐化的“爱情”令我营养不良,无动于衷。每每结束一段浅尝即止的邂逅,我都越发怀念林今在我生命中的日子。
  上一部旧手机里保存着10年间和林今所有的文字记忆:从我18岁拥有第一部手机,到28岁林今即将迈入人生新阶段,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那些短信、飞信、微信、QQ聊天记录,我也不厌其烦地誊了一遍又一遍。
  有天心血来潮细细翻阅,曾经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毫不褪色地徐徐展开。眼前浮现出鲜活如昨的一幕幕,或愉悦,或揪心,或淡然,或哀婉……重温一遍和特定的人的特定痕迹,好像重新活了一遍最纯粹的10年。


  最后一次见林今,是2018年伊始,婚礼前夕,他向我借相机。当我站在斑马线旁目送他消失在我视线的尽头,我第一次意识到,他将从我的生活里彻彻底底淡出了。
  他的婚礼没有邀请我,我甚至没有打听到具体日期和地点,我们共同的朋友不约而同地三缄其口。事后大家跟我解释,是怕我上演抢婚剧情。
  真好笑,我抢哪门子婚—心里戏谑着,泪光却闪烁。
  和林今渐行渐远后,我延续着自己的洒脱和不羁,利用闲暇走了更多“远方”。听遍山川风语,看尽湖海星辰,最爱去的还是东三省,甚至谋划着在海边买套小房子。
  悬而未决的爱情,是横亘绵延的意难平。
  再也没有一个人,让我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一次次地呈上真心。那种不计后果的热情,跃跃欲试的勇氣,是独属于青春的权利。我曾经丰盛地拥有过,珍惜过。
  前不久把《千年女优》翻出来重温,当初没理解的剧情一点一点地揭晓答案:女主角千代子一生追逐的只是电光幻影、残露余梦,那双她向往的臂膀最终化成了灰烬。最难忘的是片尾女主角的台词:“我爱的,是一直追逐他的旅程啊……”
  或许,不仅是爱情,人生道路上所有我们追寻的彼岸,能不能抵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始终存在。
  重要的是,至少,我们心中有一片海。
其他文献
一  广袤的湿地公园里有一座拱形桥,栏杆漆成了红色。  今天是我爸的生日,他已走了两年多了,想他的时候,我就会到桥上走走,找些回忆。爸活着的时候,常在这座桥上看着这片园子。桥下的水直通海里,浩渺大水,一望无垠,与天相连。  那时,我爸刚过75岁,瘦瘦的,身体尚好,没有大病。有一天傍晚,他突然给我打电话,用孱弱的声音对我说他得心脏病了。晴天霹雳,我急忙打车回家。我爸说,他心跳慢,每分钟只有三四十次,
期刊
设想一下,现在是星期一早上9点55分,每周员工例会将在5分钟后开始。你对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已经胸有成竹,还是感到惶恐,甚至想临时取消会议?如果你的答案是后两者之一,那么是时候调整你的心态了。  汤姆·福勒是美国众多公司的会议顾问,以下是他讲述的如何使一个会议获得成功的秘诀。  1.规划会议  在会议前一天,把议程发送到每个与会人员的手里。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应该做什么准备。“直
期刊
90%的人都是索取思维  “价值交换”是一个我在大一时就听过的词。  那时网上常常有励志鸡汤说,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因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所以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  这句话我听进去了,也一直在践行。但是我最近才发现,如果只把它当作一句鸡汤来用,那么我们对这个思维模式的理解实在是太过于肤浅了。  之所以会有这个感悟,源于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读者的留言。有的留言看了非常想给
期刊
一  那段时间,我注意力涣散得厉害,没法儿读书,没法儿写作,没法儿看电影,甚至没有办法睡觉。我和丈夫麦师傅说:“要不然我去找工作吧。”麦师傅说:“你去咖啡馆打工吧,体力劳动有助于大脑休息。”我说:“算了,我还是找一份用电脑办公的工作,这样趁着上班间隙还可以写小说。”  然后我整理了一份简历,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招聘信息。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只投了不足5份简历,自然没有什么反馈。而网上那些关于就业困
期刊
那是一个初秋,月亮升起来了,爸爸当晚的心情很好,说要领着我去赶海。  前天下了一场透雨,爸说等落潮了,趁着晚上月色好的时候,咱们就去赶海。  我家门前就是大海,一望无际,天天都是涛声,催眠曲一样。雨后的海滩是潮湿的,滩上长着一种草,支棱着,那些蟹子借着草的掩护,从巢里爬出来,淡月照着它们。蟹子刚出来时,探头探脑,用它们那独有的红小豆一样的复眼满世界瞅着。蟹子们爬起来横横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横着膀子
期刊
以前村子里很少有人种花儿,就算种,也大多是一些“草花儿”:六月菊、草茉莉、喇叭花……凤仙花有些例外,种的不少,记得春末还有人卖它的秧苗。  凤仙花是官名,村里人都叫它“染指甲花”,或者只叫“指甲花”。这花儿好种,破瓦罐、废弃的猪食槽子,装上土,它們都能长得很好。人们一般不把它们种在地上,那时猪羊鸡鸭之类的都是散养,稍不注意,花儿就成为它们的饲料了。因此,常看到街坊四邻的指甲花艳艳地开在土墙头的破盆
期刊
一  大多数时候,瓦缸会躲在一扇门的背后,里边储满了井水,用来清洗一家人的脸面、身体,用来做饭、饮用,也喂养狗和鸡,浇灭院子里的扬尘。那静止在瓦缸里的水让一家人的生命流转起来。酷夏,水里会养上两根黄瓜,等到父亲从地里回来,母亲便赶紧递上去。父亲肩上总是搭着一块白毛巾,吸收他脑门上不断溢出的汗珠。井水养过的黄瓜,清脆、可口,能一下子赶走父亲身体里的暑气。黄瓜最嫩的部分,父亲转身便分给我们。  瓦缸里
期刊
今年入夏以后,我就很少点外卖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搬了新家,固定光顾的几家店实在太远。  离单位也远了。每日上班往返没有顺路公交,我只能满街寻找共享单车或电单车,跟随一个个外卖小哥穿梭在早高峰、晚高峰的车流之中。  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外卖小哥们的着装:T恤从最开始黑衣黄袖、蓝衣黑袖,到之后鲜亮的通体明黄色和湖蓝色。再后来,他们在头盔上做起了文章,镶上兔耳朵、竹蜻蜓、大鸡腿、小尖角……这一切都成了外卖
期刊
一  和我合租的男生敲门,问我能不能借汤锅给他。  “我想熬个鸡汤,电锅火不太行。”  我把汤锅递给他,看他熟练地把半熟的鸡汤倒进去,再重新加入姜片和香菇。  正巧这个时候,他女朋友开门进来,立刻兴高采烈扑到厨房,和我打了声招呼后,问男友:“今天晚上有鸡汤?”  “嗯,得等等,咱的锅不行,我刚借了锅重新煮。”  “好饭不怕晚!今晚过大年!”  我真的已经很久没见过会为一顿晚餐歡呼雀跃的人了。这和鸡
期刊
一  之所以有这种自警之心,是因为毕业后这几年,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事情不需要知道。  周其仁老师说,他当年在东北时发现他的师父什么都会,会做肥皂、种菜、打猎,但生活一直很清贫。课堂上他感慨了一句:“懂得越多的人越穷。”  那时我们哄堂大笑,笑他的这位师父不懂得社会分工、不懂市场逻辑、不懂商品交换。可没有人意识到,之后的自己未必有这位老师父的能耐。  我遇到过一位神人,他在酒桌上侃侃而谈:“A股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