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活动,教育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始终是教育的宏旨要义。作为学校教育中体现教育价值的主体——学生,其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形成的品格和取得的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教育的价值主要是指教学价值,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理念所承载的一系列深刻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课程价值重心已从客体转向主体,从课程内容转向课程实施中的人——尤其是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课堂教学的创新亦必然会由此引发。教学是课程目标对象化和达成化的基本手段,新课程理念的达成效度取决于教师如何以新角色和新形象去正确实施,使之转化为充溢民主、科学和艺术之多元色彩的教学行为。
藉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确定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原则,重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的超越型学习主体,凸显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尊重学习主体的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做出多样化的教学选择。
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导致了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处在一个狭小的学习空间,沦为缺乏创新目标统辖的课程知识的存储器,无奈地接受着繁琐的标准化试题对课程知识“复制”程度的检测,严重抑制了学生灵性思维和创新智慧的发挥。
鉴于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多采用鼓励学生学习行为和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创设和谐、宽容、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觉驾驭并超越知识体系的情感态度。在教学方法上,借鉴英国课程理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的主张,多采用讨论式,在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时,保护不同的观点而非急于达成共识或灌输既定结论。尤其在人文学科课堂上,对包有学习者的独特体验或有创意的发言,应抱着对童心诚挚呵护的态度予以肯定;对于学生间的分歧,需在张扬其闪光点的同时褒扬其探索的积极性。
因为,有时那种无法为统一标准所“整合”的学生,则恰恰是别具思维活力和别有言语个性的。
二、促进教学流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既然课程并非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计划,课程终端的结果也并非精确地设定好了的一种预期目标,那么,就不应排斥动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非预期性和不确定因素对学习者的创造性能量的催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要“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这样,就可使同学科内容,在不同课程主体参与和塑造下而呈现出创造与个性化的课程样态。
其实,人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一种超越一般动物之上的创造性主体。当课堂教学一展开,师生双方若能以全身心的高度投入,获得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沟通,产生和谐与满足之感,其生命就会因高峰体验而得以升华——这就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化境界。在这种超凡脱俗的教学境界中,教师不仅能够摆脱课程计划与目标的执行人角色,而且还能够创造性地诱发学生潜质、潜能的多向发散。学生因生命体验的倾心融入而激活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也就赢得了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三、以每位学生的人格发展为最高追求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所提出的本质要求。既然课程不只是规范、严整、有序的教学内容之机械叠加,不只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程式化总和,那么,教师的教学重心就应实现从“教书”向“育人”的历史性转型。因教师在“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下,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思考促成学生个体的全面人格发展。只有这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格局,即从“文本式”向“体验式”发展,从静态的“唯知型”向动态的“生命型”发展。
鉴于此,当今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就应从过去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到全面关注人的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之上,且通盘考虑教育与个体及人类整体的和谐发展。这恰恰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相契合,这种新的秩序观、价值观、哲学观,可以引领学生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观念重新打量世界,谋划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新前景。学校教育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之目的,需考虑如下内容:
一是构建理想课堂。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理想课堂的构建,需从多角度、多视角提炼不同学科理想课堂的共性,寻找一套理想课堂的可操作模式。
一般而言,理想课堂应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适合的课堂气氛,应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二是建立知识结构。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知识正取代昔日金钱至上的地位成为权利的主体特征,谁拥有大量的知识,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中取胜。”这就预示着知识结构的建立更利于知识获得、知识更新与知识应用。
在有限的生命中,建立一个稳步的知识结构去应付周围的生活,这恰是学校教育得以可持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三是培养灵性思维。新奇和惊异之感是思考的开端。回归大自然,利于学生灵性思维的滋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回到大自然,到蓝天下学习,众多新鲜的事物和现象必然会纷纷进入学生的脑际,学生在真实的事物面前会有许多不理解。但不理解的事物越多,不理解的思维越会使学生深感惊奇和诧异,由此出现的激奋、惊奇、诧异就越能纠正学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衰弱、萎缩状态,唤醒正在沉睡的脑细胞,迫使学生的大脑加紧工作,积极活动。回归大自然,这是让学生到思维的源头去探索奥秘,唤醒好奇心。
总之,学校教育中所面对的人是一种心灵的成长、生命的成长,当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种成长的动力,“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便有了流淌不断的活水源泉。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性的教育行动,代表着人类未来文明生活方式的总趋势。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理念所承载的一系列深刻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课程价值重心已从客体转向主体,从课程内容转向课程实施中的人——尤其是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课堂教学的创新亦必然会由此引发。教学是课程目标对象化和达成化的基本手段,新课程理念的达成效度取决于教师如何以新角色和新形象去正确实施,使之转化为充溢民主、科学和艺术之多元色彩的教学行为。
藉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确定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原则,重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的超越型学习主体,凸显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尊重学习主体的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做出多样化的教学选择。
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导致了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处在一个狭小的学习空间,沦为缺乏创新目标统辖的课程知识的存储器,无奈地接受着繁琐的标准化试题对课程知识“复制”程度的检测,严重抑制了学生灵性思维和创新智慧的发挥。
鉴于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多采用鼓励学生学习行为和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创设和谐、宽容、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觉驾驭并超越知识体系的情感态度。在教学方法上,借鉴英国课程理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的主张,多采用讨论式,在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时,保护不同的观点而非急于达成共识或灌输既定结论。尤其在人文学科课堂上,对包有学习者的独特体验或有创意的发言,应抱着对童心诚挚呵护的态度予以肯定;对于学生间的分歧,需在张扬其闪光点的同时褒扬其探索的积极性。
因为,有时那种无法为统一标准所“整合”的学生,则恰恰是别具思维活力和别有言语个性的。
二、促进教学流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既然课程并非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计划,课程终端的结果也并非精确地设定好了的一种预期目标,那么,就不应排斥动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非预期性和不确定因素对学习者的创造性能量的催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要“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这样,就可使同学科内容,在不同课程主体参与和塑造下而呈现出创造与个性化的课程样态。
其实,人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一种超越一般动物之上的创造性主体。当课堂教学一展开,师生双方若能以全身心的高度投入,获得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沟通,产生和谐与满足之感,其生命就会因高峰体验而得以升华——这就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化境界。在这种超凡脱俗的教学境界中,教师不仅能够摆脱课程计划与目标的执行人角色,而且还能够创造性地诱发学生潜质、潜能的多向发散。学生因生命体验的倾心融入而激活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也就赢得了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三、以每位学生的人格发展为最高追求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所提出的本质要求。既然课程不只是规范、严整、有序的教学内容之机械叠加,不只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程式化总和,那么,教师的教学重心就应实现从“教书”向“育人”的历史性转型。因教师在“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下,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思考促成学生个体的全面人格发展。只有这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格局,即从“文本式”向“体验式”发展,从静态的“唯知型”向动态的“生命型”发展。
鉴于此,当今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就应从过去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到全面关注人的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之上,且通盘考虑教育与个体及人类整体的和谐发展。这恰恰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相契合,这种新的秩序观、价值观、哲学观,可以引领学生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观念重新打量世界,谋划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新前景。学校教育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之目的,需考虑如下内容:
一是构建理想课堂。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理想课堂的构建,需从多角度、多视角提炼不同学科理想课堂的共性,寻找一套理想课堂的可操作模式。
一般而言,理想课堂应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适合的课堂气氛,应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二是建立知识结构。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知识正取代昔日金钱至上的地位成为权利的主体特征,谁拥有大量的知识,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中取胜。”这就预示着知识结构的建立更利于知识获得、知识更新与知识应用。
在有限的生命中,建立一个稳步的知识结构去应付周围的生活,这恰是学校教育得以可持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三是培养灵性思维。新奇和惊异之感是思考的开端。回归大自然,利于学生灵性思维的滋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回到大自然,到蓝天下学习,众多新鲜的事物和现象必然会纷纷进入学生的脑际,学生在真实的事物面前会有许多不理解。但不理解的事物越多,不理解的思维越会使学生深感惊奇和诧异,由此出现的激奋、惊奇、诧异就越能纠正学生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衰弱、萎缩状态,唤醒正在沉睡的脑细胞,迫使学生的大脑加紧工作,积极活动。回归大自然,这是让学生到思维的源头去探索奥秘,唤醒好奇心。
总之,学校教育中所面对的人是一种心灵的成长、生命的成长,当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种成长的动力,“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便有了流淌不断的活水源泉。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性的教育行动,代表着人类未来文明生活方式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