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自由呼吸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e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倘若评“生命质量奖”,我以为得主非海子莫属。他是一颗流星,但是一颗耀眼的流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人们反复“点击”他的诗,尤其是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幅唯美画面,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碧波荡漾,鸥鸟翔集,人们在海滩上张开双臂,拥抱大海,自由呼吸。
   然而,适者生存的法则不仅给了人们空气和光明,还给了人们病毒和苦难,使人们无法自由呼吸的瘟疫就是这挥之不去的苦难。在古代,每次瘟疫都会使人们感到末日来临。我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形同灭顶之灾的瘟疫。先秦时期,《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癘疾。”《吕氏春秋·季春记》云:“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东汉时期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序言中说:“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文中“伤寒”,除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瘟疫流行之猖獗。三国时期疫情更盛。曹植《说疫情》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瘟疫是1855年始于云南的鼠疫大流行,先后从云南传入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死亡达10万人之多,后来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传到美国旧金山,波及到欧洲和非洲,10年间传到77个港口和60多个国家,单在印度和中国,就有1200万人死于这场鼠疫。
   病毒不仅来自于自然,而且还来自于人类自身。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瘟疫仍与我们如影随行,必须高度警惕,不能轻忽,要随时做好应对的准备,及时启动“自我保护应急机制”。首先是警觉。疫情如同“敌情”,一有蛛丝马迹,就要全副武装,进入临战状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不能把真相当“谣言”!其次是隔离。各地医疗机构如发现一次可以传染十人甚至几十人的疾病,要立即开通“预防疫情绿色通道”,果断地对病人实现隔离。天底下没有比保护生命更重要的事情了。唯有及時“封人”,才能避免“封城”,才能避免疫情对整个社会产生弥漫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似的影响和伤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可谓一言难尽!再者是救治。平时要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应急机制,人员、物资、场地储备都要规划准备到位,一旦发现情况,足够的口罩,足够的医疗器械,足够的“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足够的“白衣天使”就能“从天而降”。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素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而我们一些同胞与自然和谐吗?他们对自然界的动物,不是把它们看成是人类的朋友,而是看成是人类的“美味”,两眼发直,馋涎欲滴,说捉就捉,说吃就吃,好像“原始人又回来了”。更可笑的是,他们把吃过某种珍稀动物的肉当成“身份”的象征!好像从此高人一等、鹤立鸡群了。切莫忘记,“病从口入”!毒蛇能吃吗?蝙蝠能吃吗?专家指出,蛇类的寄生虫种类很多,人们常吃的榕蛇,在皮下、肌肉里、腹腔中有数以千计的寄生虫,这些幼虫和虫卵进入人体后,导致人的眼、口、皮下、脑及内脏产生多种疾病,严重时可危及人的生命。蝙蝠更是“毒王”,“非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都可能与它有关。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国家,有关“美食家”们应该痛定思痛、认真反思了,切莫再“一吃成千古恨”!国家即将重新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乱吃“野味”的惩治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为了自由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了自由地呼吸,我们都认真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吧。
  何影/图
其他文献
贪官污吏 人神共愤   刘曰建(北京丰台)   《杂文月刊》2020年1月原创版“半真半幻·有唱有和”栏目有新意,三篇文章都是书信体,共写一主题,写信者是《崂山道士》的作者和人物,但却呈现“崭新”风貌:王七幡然悔过,利用所学穿墙术助力打虎拍蝇;老道士为王七出谋划策;蒲松龄奋笔疾书《僚斋志异》(僚者官吏也)。看似荒诞实则反映现实、切中时弊。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440多名省部级干部、8900多名司
期刊
非常“疫”刻,新冠肺炎让人们的“手机依赖症”更为严重。宅在家里,多半都宅在手机上,要不该有多无聊,该会多恐慌啊!   手机传递信息,也夹带谣言,还推送段子。前者可能让人踏实,可能让人揪心,唯有段子,常常让困境之中的人们看到微弱的光亮和窃窃的笑声。   段子,似乎比新冠病毒传播得更快更广。段子更像是一个“超级传播者”,“瘋狂”人传人。你在北京看到的,他在武汉看到的……和我在南京看到的,同版本,无
期刊
这段时间,封城闭户,居家抗疫,大家似乎因为有了些额外的闲暇,忽然都喜欢咬文嚼字了。前些天,由日本朋友捐赠物品箱上所写的古典诗词,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文化论争”,一度很是热闹。我简单浏览一过,知其大概,不外乎是说,日本朋友引经据典,以古诗来表达救援中国抗疫的做法,很暖心很古典也很有文化。相比于我们国内,举目四望,到处都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乃至“中国加油”,不光喊在嘴上,而且写在墙上,挂在网上
期刊
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全国陆续有一大批违反疫情防控纪律、防控疫情不力的官员被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或停职撤职。据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22日消息,截至当日,仅武汉市纪检监察机关就已问责处理630多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数字,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还在继续,我敢断定,至整个疫情完全结束,官员被问责的数字肯定还会进一步上升。   面对这么多官员在短时间内被问责,有人感慨,有人叹息,有人遗憾,有人欣喜。无论人们怀着
期刊
庚子岁初,一场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日渐高涨。可是,“伤疤未好”,既有人顶风犯罪,也有人大唱反调。近日,最高检网站刊发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涉疫情防控刑事案件情况时披露,全国检察机关共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涉疫情刑事犯罪2692件3722人。其中,“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犯罪”207件298人。而一个微信公号则公开发文,理直气壮地宣称:“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不科学、不理性。”振振有词地
期刊
一个新冠病毒,打得人类措手不及。疫情又是双刃剑,亦荡涤着人类的陈规陋习。   大家庭、大团圆、大聚餐……国人喜欢人多,乐于聚集,甚至崇尚餐桌上的亲密无间。不分餐,不用公筷,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甚至一些老人至今还习惯给小孩口对口喂食。或许,没有新冠病毒,这些陋习将永存人间。但病毒来袭,强逼人们一夜改变。回头看看,不是病毒打败了陋习,而是陋习成就了病毒的肆无忌惮。   上班须到办公室,开会则要
期刊
据新华社武汉报道,近日,有网友指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百科》中存在果子狸的不当表述。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就此回应称,已第一时间通知全国各销售网点全面下架该书。   “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它们的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也可以治疗烫伤;它们的皮毛可以做皮手套,它们的尾毛和针毛,可以制成毛刷和画笔。”看到以上关于果子狸“味美、妙用”的
期刊
在我国,公仆,乃公之仆,人民之仆佐,为公众服务的人,中国共产党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公仆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   工匠,即做工的匠人,诸如画匠、花匠、木匠、石匠、窑匠、泥水匠、铁匠、银匠、铜匠、染匠、蔑匠、油漆匠、皮匠、鞋匠、茅匠、鞭匠、屠宰匠、剃头匠等等,等等。   各类匠人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期刊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记与欧公语》中,说到他与欧阳修相聚时的一次笑谈。   欧阳修说,有人坐船赶上刮大风,十分害怕,竟然病倒了。医生就在舵工使用多年浸透了汗水的船舵上,用刀刮下碎屑,加上丹砂、茯神,泡水让病人喝了,于是,病就好了。还有把汗水浸透的旧竹扇弄成碎末喝,治疗出汗多的毛病的。欧阳修说,如此治病,有些像儿戏,可有时候还真有疗效,所以不好轻易指责医生。   苏轼回答,如果真的可以这样治病,那么
期刊
近来,湖北女作家方方的日记,持续刷爆朋友圈,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应该说,方方日记的最大价值或看点,在于她对武汉疫情阴霾之下众多普通民众命运的关注,这其实是一种大爱,彰显了一位作家起码的情怀、良知与担当。   因为在这场全民行动的“抗疫”中,毕竟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对这些问题,广大民众通过各种渠道在反映,作家方方也以自己日记的方式在说出来指出来,如此,有益于督查我们防控行动、救治行动中的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