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美术学习的初始阶段。而此时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制约,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学习难以恒定和持久,且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这些让本应充满活力的美术在中学生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学生在听、想、说、玩、画等“多元化”活动中愉快的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呢?
一、贴近生活,寻找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垄断,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败的标尺,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能画得出生动、形象的作品呢?难道我们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学生们不是艺术家,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老虎,还必须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掌握时机,学习捕获。所以其潜在的能力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发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望闻听切,激发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激发学生的美感,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生生互动,开放课堂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中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不只是课堂上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自由创作,更多的应该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观点,抒发创作欲望,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如在一节美术课上,我让同学们将桌子围成一个圈,每人发一张白纸,用几分钟的时间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站起来,围着桌子转半圈停下来,在前面的纸上接着画画,然后再转,再画……几次下来,纸上都画满了。接着请大家欣赏这些由许多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大家看着这些画是多么美好,自己画的那部分与整幅作品是多么协调,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也提高了自信心。互动的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将不断地演绎出课堂的精彩。
四、方式变换,重在创新
(1)导入新课,方法新颖。以采取谜语导入、欣赏导入等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作画欲望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2)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在教学中常用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等媒体介入,产生了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调动了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示范引路,重在灵活。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突出“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模仿动画片,多适应于中学低年级某些技法。教学时,要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描绘的技法和技巧学生全部掌握后,再次自练就不难了。
(4)巧用游戏,激发想象。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也是一种能够使学生将内部精神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学生美术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游戏,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条件,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游戏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在玩中得知,乐中求真。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抓住时机,适时教学。例如今年开学初,学校根据教育局的指示,加強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此专门召开了安全主题班会,还出了安全专刊。怎样才能使美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手抄报的制作对这无非是条好路。
(6)个性差异,巡回辅导。学生的个性爱好各不相同,起点、接受能力也均有差异,巡回辅导必须照顾到整个班。要抓住重点问题向前推进,以达到教学目的,表扬好的,抓住差的,带动一般的。多数学生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能独立作画,少数差生则要帮他一把,给他修改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一下,使他能画下去。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
(7)优化评价,激发热情。教师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评价方法的优化。初中美术教学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绘画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创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哄学生玩。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要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性的表现。要多给予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大家用不断变化的教育方式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一、贴近生活,寻找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垄断,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败的标尺,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能画得出生动、形象的作品呢?难道我们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学生们不是艺术家,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老虎,还必须在母亲的循循善诱下掌握时机,学习捕获。所以其潜在的能力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发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望闻听切,激发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激发学生的美感,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生生互动,开放课堂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中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不只是课堂上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自由创作,更多的应该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观点,抒发创作欲望,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如在一节美术课上,我让同学们将桌子围成一个圈,每人发一张白纸,用几分钟的时间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站起来,围着桌子转半圈停下来,在前面的纸上接着画画,然后再转,再画……几次下来,纸上都画满了。接着请大家欣赏这些由许多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大家看着这些画是多么美好,自己画的那部分与整幅作品是多么协调,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也提高了自信心。互动的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将不断地演绎出课堂的精彩。
四、方式变换,重在创新
(1)导入新课,方法新颖。以采取谜语导入、欣赏导入等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作画欲望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2)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在教学中常用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等媒体介入,产生了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调动了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示范引路,重在灵活。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突出“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模仿动画片,多适应于中学低年级某些技法。教学时,要做到讲解、示范、练习同步。描绘的技法和技巧学生全部掌握后,再次自练就不难了。
(4)巧用游戏,激发想象。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也是一种能够使学生将内部精神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学生美术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游戏,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条件,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游戏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在玩中得知,乐中求真。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抓住时机,适时教学。例如今年开学初,学校根据教育局的指示,加強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此专门召开了安全主题班会,还出了安全专刊。怎样才能使美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手抄报的制作对这无非是条好路。
(6)个性差异,巡回辅导。学生的个性爱好各不相同,起点、接受能力也均有差异,巡回辅导必须照顾到整个班。要抓住重点问题向前推进,以达到教学目的,表扬好的,抓住差的,带动一般的。多数学生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能独立作画,少数差生则要帮他一把,给他修改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一下,使他能画下去。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
(7)优化评价,激发热情。教师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评价方法的优化。初中美术教学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绘画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创作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哄学生玩。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要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性的表现。要多给予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大家用不断变化的教育方式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