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与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将阅读教学实践中“质疑——讨论——释疑”式教学的一些浅显经验,求教于各位专家。
讨论式教学把问题质疑作为教学的起点,把问题释疑作为教学的归宿。人有问题才会引起思考,才会进一步探索新问题,问题足人思维的动力和起点。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古人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谁生疑呢?过去的阅读教学当然是由教师来生疑,让学生去思考。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便煞费苦心地备问题,教学过程中又苦口婆心地问问题,使教师的单向提问成了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学生成了这种教学活动的陪客。如果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让学生学会阅读,成为符合对世纪要求的“创新型”的人才,就应该把生疑权交给学生,把讨论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质疑、讨论,从而释疑。教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及如何质疑上加以引导,把引起学生发现问题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用讨论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学海里遨游,一边在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过程中传授知识,一边不断地发现更多的新问题,让学生在思维上积极,在情绪上放松,没有压抑感,能愉悦地敞开自己的心灵,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面前始终展示着众多的未知领域,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
一、质疑--讨论--释疑: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
一些字、词组成一个能表达意思的句子,再由一些句群组合成段落,最后由众多段落构筑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是一个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读者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一句到一句,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意象。如果对部分词语,句子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一一讨论——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
二、质疑--讨论--释疑:文章多次反复处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多次反复处也是能开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思。如夏衍《包身工》中的一段: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包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这段文字个别词语多次反复。首先是“工作”一词,开头是连续出现,接着又间隔出现,最后还用同义词“做工”与之呼应;此外,前后还用两个“还是’加以强调。这种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的多次套用,极其鲜明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增强了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和批判力量。这样的质疑--讨论--释疑,有助于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质疑--讨论--释疑:文章前后“矛盾”处
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文学创作有时为一定的需要会“违反”这种规律。看鲁迅《祝福》中一段样林嫂与“我”的对话(文有删节):“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也许有罢。”“那么也就有地狱了?”“论理,就该也有。”“那么,死掉的一家入,都能见面的?”“实在,我说不清。”
这段对话展示了两个人物的矛盾心理。祥林嫂的心理矛盾是既“希望其(指灵魂)有,又希望其无。”“我”的心理矛盾是:既不愿使她想与儿子“团聚”的希望失落,也不愿让她再背上死后被“阎王锯开”的恐惧。因此,一个—问再问,越问越实;一个愈答愈虚,终于陷入了“说不清”的两难之中。通过质疑——讨论——释疑,不仅能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而且还能品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进行对话描写的高超技巧,而这正是阅读应达到的目标之一。
这种“矛盾”有时也产生在作者客观叙述过程中,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讨论--释疑,破译弦外之音。
四、质疑--讨论--释疑:言尽而意未尽处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讨论--释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莫泊桑《项链》的情节设置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更妙的是它的收尾,于高潮处嘎然收笔,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对结尾的质疑--讨论--释疑,对情节的重新续写,显然能起到上述功效。
五、质疑--讨论--释疑:不同的角度
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比如,关于《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面——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释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质疑--讨论--释疑:文章的主旨性
这种质疑--讨论--释疑,抓住了阅读的关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阅读目标和要求)和集中性(相对集中于阅读的重点、难点),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住内容进行质疑--讨论--释疑,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中探索出的不成熟的几点做法,需说明的是,关于某一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哪一途径不是绝对的,只是说某一途径主要能培养哪一方面的能力。当然,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还有很多,不同的教师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教育者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在具体教学中摸索出更多的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途径。
讨论式教学把问题质疑作为教学的起点,把问题释疑作为教学的归宿。人有问题才会引起思考,才会进一步探索新问题,问题足人思维的动力和起点。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古人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谁生疑呢?过去的阅读教学当然是由教师来生疑,让学生去思考。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便煞费苦心地备问题,教学过程中又苦口婆心地问问题,使教师的单向提问成了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学生成了这种教学活动的陪客。如果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让学生学会阅读,成为符合对世纪要求的“创新型”的人才,就应该把生疑权交给学生,把讨论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质疑、讨论,从而释疑。教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及如何质疑上加以引导,把引起学生发现问题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用讨论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学海里遨游,一边在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过程中传授知识,一边不断地发现更多的新问题,让学生在思维上积极,在情绪上放松,没有压抑感,能愉悦地敞开自己的心灵,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面前始终展示着众多的未知领域,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
一、质疑--讨论--释疑: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
一些字、词组成一个能表达意思的句子,再由一些句群组合成段落,最后由众多段落构筑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是一个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读者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一句到一句,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意象。如果对部分词语,句子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一一讨论——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
二、质疑--讨论--释疑:文章多次反复处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多次反复处也是能开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缘疑而思。如夏衍《包身工》中的一段: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包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这段文字个别词语多次反复。首先是“工作”一词,开头是连续出现,接着又间隔出现,最后还用同义词“做工”与之呼应;此外,前后还用两个“还是’加以强调。这种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的多次套用,极其鲜明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增强了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和批判力量。这样的质疑--讨论--释疑,有助于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质疑--讨论--释疑:文章前后“矛盾”处
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文学创作有时为一定的需要会“违反”这种规律。看鲁迅《祝福》中一段样林嫂与“我”的对话(文有删节):“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也许有罢。”“那么也就有地狱了?”“论理,就该也有。”“那么,死掉的一家入,都能见面的?”“实在,我说不清。”
这段对话展示了两个人物的矛盾心理。祥林嫂的心理矛盾是既“希望其(指灵魂)有,又希望其无。”“我”的心理矛盾是:既不愿使她想与儿子“团聚”的希望失落,也不愿让她再背上死后被“阎王锯开”的恐惧。因此,一个—问再问,越问越实;一个愈答愈虚,终于陷入了“说不清”的两难之中。通过质疑——讨论——释疑,不仅能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而且还能品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进行对话描写的高超技巧,而这正是阅读应达到的目标之一。
这种“矛盾”有时也产生在作者客观叙述过程中,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讨论--释疑,破译弦外之音。
四、质疑--讨论--释疑:言尽而意未尽处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讨论--释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莫泊桑《项链》的情节设置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更妙的是它的收尾,于高潮处嘎然收笔,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对结尾的质疑--讨论--释疑,对情节的重新续写,显然能起到上述功效。
五、质疑--讨论--释疑:不同的角度
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比如,关于《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面——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讨论--释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质疑--讨论--释疑:文章的主旨性
这种质疑--讨论--释疑,抓住了阅读的关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阅读目标和要求)和集中性(相对集中于阅读的重点、难点),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住内容进行质疑--讨论--释疑,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中探索出的不成熟的几点做法,需说明的是,关于某一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哪一途径不是绝对的,只是说某一途径主要能培养哪一方面的能力。当然,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还有很多,不同的教师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教育者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在具体教学中摸索出更多的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