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创口质量控制标准,在控制术后切口愈合?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患者54例,运用《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中相关要求严格落实手术创口操作,观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51例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术后1例切口积液,2例切口红肿?结论:通过手术创口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较好的保证了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控制了切口感染,故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手术切口质量控制标准;切口愈合;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79-01
随着近几年来,手术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快速进步,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各项学术活动的开展,使得不少外科医生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处理方法上都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关于手术创口质量问题却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1]?鉴于此,我院通过长期的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原有的创口分类可以比较全面的涵盖,经皮肤切开后,治疗检查的操作和手术创口的污染愈合情况,却忽略了其他各类有创口的统计考查?故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该标准重点加强手术创口的分级和愈合评估,旨在通过手术创口质量的提高,从而促使医疗质量的提高,现对该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普外科?心血管外科?骨科?妇科,所有患者均为住院择期手术连续病例,选取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2.58±2.54)岁;其中21例阑尾炎手术,12例胆囊结石摘除术,9例为股骨头置换术,2例为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3例乳腺癌切除术,2例心内膜炎换瓣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手术创口质量控制标准 本次选取的54例手术患者,术后创口处理中,均严格按照《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中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操作?标准要求为:①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②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③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膿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1.2.2 资料收集方法:对本研究选取的54例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进行评估,研究中均有笔者本人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严格根据《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中切口愈合评估标准对切口愈合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切口的感染情况?
1.2.3 评价方法:《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中关于切口愈合的标准为:①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②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切口感染标准:切口有无红肿?剧烈痛感?脓性分泌物等,或经由医师判断是否为切口感染?
2 结果
54例患者中,51例达到甲级愈合,3例为乙级愈合;术后1例术后切口表现为积液,2例术后切口表现为红肿?
3 存在的问题
以上分类可以比较全面的涵盖经皮肤切开后缝合治疗检查的操作和手术创口的污染及愈合情况,却忽略了其他各类创口的统计考查,在际工作中还有8类创口未纳入监控:1?非治疗创口(各种开放性外伤造成的伤口)?2?针道创口?3?以植皮为典范的浅皮创口?4?不切开皮肤的粘膜下切口?5?各种微创经皮肤开口腔镜?6?在皮肤上安置有创装置创口?7?粘膜上安置物造成的创口?8?引流切口?某院2014年出院病人有创手术操作26012人次 ,手术操作未纳入现有愈合管理9087人次,占有创口操作的34.9%,为了全面控制医疗工作中创口愈合情况,有两个方法可供选择:a,新增8类切口分类可以有效监控创口愈合情况,优点是统计结果详细,清楚,一目了然,便于使用?但是实际工作中的涉及应用程序修改及分类标准普及也会有较长的过程?b,由于在手术切口分类分级不按切口的大小,只依切口消毒控制情况分级,我们可以将手术操作未纳入愈合管理创口,按操作时及后期消毒控制情况,归入清洁切口?可能污染的切口?污染切口,方便快捷而全面?
4 讨论
质量控制标准是一种在对疾病进行质量的过程中,将各项重点汇总到一起,进行高度重视质控的管理方法?其中包括了治疗?诊断?治疗适应症等相关方面[2]?本文所提出的《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是一种以手术创口质量控制为重点的管理标准,该标准坚持通过创口分级和愈合分级,可较好的实现对医疗质量的提升?其主要通过清洁切口?可能污染的切口?污染切口做出相关评估和处理,进而提高手术切口愈合效果,改善术后切口感染?根据研究结果来看,51例患者切口达到了甲级标准,占94.44%,仅3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56%?总而言之,在对手术切口操作的控制中,通过实施《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可有效保障切口愈合效果,预防切口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显锋,张楠,胡艳波,等.手术敷料质量控制管理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92-894.
[2] 唐健雄.腹外疝手术治疗规范化实施与质量控制标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3(1):55-58.
关键词:手术切口质量控制标准;切口愈合;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79-01
随着近几年来,手术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快速进步,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各项学术活动的开展,使得不少外科医生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处理方法上都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关于手术创口质量问题却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1]?鉴于此,我院通过长期的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原有的创口分类可以比较全面的涵盖,经皮肤切开后,治疗检查的操作和手术创口的污染愈合情况,却忽略了其他各类有创口的统计考查?故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该标准重点加强手术创口的分级和愈合评估,旨在通过手术创口质量的提高,从而促使医疗质量的提高,现对该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普外科?心血管外科?骨科?妇科,所有患者均为住院择期手术连续病例,选取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2.58±2.54)岁;其中21例阑尾炎手术,12例胆囊结石摘除术,9例为股骨头置换术,2例为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3例乳腺癌切除术,2例心内膜炎换瓣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手术创口质量控制标准 本次选取的54例手术患者,术后创口处理中,均严格按照《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中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操作?标准要求为:①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②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③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膿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1.2.2 资料收集方法:对本研究选取的54例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进行评估,研究中均有笔者本人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严格根据《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中切口愈合评估标准对切口愈合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切口的感染情况?
1.2.3 评价方法:《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中关于切口愈合的标准为:①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②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切口感染标准:切口有无红肿?剧烈痛感?脓性分泌物等,或经由医师判断是否为切口感染?
2 结果
54例患者中,51例达到甲级愈合,3例为乙级愈合;术后1例术后切口表现为积液,2例术后切口表现为红肿?
3 存在的问题
以上分类可以比较全面的涵盖经皮肤切开后缝合治疗检查的操作和手术创口的污染及愈合情况,却忽略了其他各类创口的统计考查,在际工作中还有8类创口未纳入监控:1?非治疗创口(各种开放性外伤造成的伤口)?2?针道创口?3?以植皮为典范的浅皮创口?4?不切开皮肤的粘膜下切口?5?各种微创经皮肤开口腔镜?6?在皮肤上安置有创装置创口?7?粘膜上安置物造成的创口?8?引流切口?某院2014年出院病人有创手术操作26012人次 ,手术操作未纳入现有愈合管理9087人次,占有创口操作的34.9%,为了全面控制医疗工作中创口愈合情况,有两个方法可供选择:a,新增8类切口分类可以有效监控创口愈合情况,优点是统计结果详细,清楚,一目了然,便于使用?但是实际工作中的涉及应用程序修改及分类标准普及也会有较长的过程?b,由于在手术切口分类分级不按切口的大小,只依切口消毒控制情况分级,我们可以将手术操作未纳入愈合管理创口,按操作时及后期消毒控制情况,归入清洁切口?可能污染的切口?污染切口,方便快捷而全面?
4 讨论
质量控制标准是一种在对疾病进行质量的过程中,将各项重点汇总到一起,进行高度重视质控的管理方法?其中包括了治疗?诊断?治疗适应症等相关方面[2]?本文所提出的《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是一种以手术创口质量控制为重点的管理标准,该标准坚持通过创口分级和愈合分级,可较好的实现对医疗质量的提升?其主要通过清洁切口?可能污染的切口?污染切口做出相关评估和处理,进而提高手术切口愈合效果,改善术后切口感染?根据研究结果来看,51例患者切口达到了甲级标准,占94.44%,仅3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56%?总而言之,在对手术切口操作的控制中,通过实施《有创医疗操作及手术创口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可有效保障切口愈合效果,预防切口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显锋,张楠,胡艳波,等.手术敷料质量控制管理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92-894.
[2] 唐健雄.腹外疝手术治疗规范化实施与质量控制标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3(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