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很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如果延续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加以解决,个体就容易产生防御性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将直接影响新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进而也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班务,进行个别教育,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家访等。有一部分新教师一工作就当班主任,由于年轻加上经验不足,工作中往往疲于奔命,这样会导致心理冲突。
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新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客观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迷惘,社会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应该”与“是”之间存在冲突:应该做的做不到;不应该做的有时还必须去做。也就是说,新教师普遍感到,应该坚持社会理想,用理想模式来塑造自己,但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力求避免与现实中的不良因素同流合污,但有时又难免随波逐流;主观上想驾驭现实,但实际上又力不从心。如学校本来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又不得不为之。领导的要求,家长的愿望,社会的议论等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老教师如此,新教师可想而知。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某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两面性。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自我要求太高,反而容易使个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他们感到困惑、紧张、焦虑、抑郁、孤独。
第三,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新教师刚踏入社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特别强,面对个人主观需要与客观上难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的矛盾,往往无所适从。比如,想有所成就,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想获取友谊和爱情,但又不知怎样获取;“天之骄子”回归平凡,但又不甘于平庸;想崭露头角,但又事与愿违;还有不知如何处理好继续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领导、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学生、个人同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这些矛盾和困惑长期压抑在新教师的心中,使其难以主宰自我。在心理冲突困扰下,一些新教师从心里感到烦恼、紧张、不安、焦虑、压抑、痛苦……发展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理障碍。一些人当无力解决心理冲突时,很容易消沉下去,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四,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张型,其特点是过于悦纳自己, 自我评价偏高,形成虚假的理想自我,常表现为过于看高自己而导致自负,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点是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低,常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自卑导致自轻自贱,最终走向自我否定。
自我扩张型和自我否定型都与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有直接的联系。一般说来,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偏高,容易发展为自我扩张型;反之,容易发展为自我否定型。从社会评价对自我评价的影响来看,社会评价愈高,自我评价亦愈高,反之,自我评价愈低。但是,如果社会评价低,自我评价高,则容易导致自我扩张型;如果社会评价高,则很少出现自我评价低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都应力求客观、公正,否则都容易影响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新教师如何缓解和克服心理冲突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一方面,理想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另一方面,现实也应该不断趋向理想。但是,由于理想与现实属于不同的范畴,无论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二者总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而不可能完全统一,所以,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既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宏观上是必然存在的,又要看到通过个人的努力,二者的矛盾在微观上又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解决的。当然,即使能够解决矛盾,也仍然有一个解决的时间和过程。要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二)找出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原因,使理想定位恰当。要找出实现理想的有效方法,以自己特有的实践方式,去创造条件,改变现实,驾起理想与现实的桥梁。如果不能直线前进,不妨绕个道,迂回变换一个思路,也许就能解决问题。因此,理想与现实一旦产生了矛盾,不要害怕,也不要回避,更不能沉溺于矛盾之中,而是要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积极有效地解决矛盾。
(三)正确认识自我。心理学证明:情绪指数=期望实现值/内心期望值,即在实现值一定的情况下,期望值愈高,情绪指数愈低;反之,情绪指数愈高。因此,自我认知愈正确,愈能使内心期望值适度,情绪指数也就越适度,由此也越有利于心理健康。为此,新教师应有高度的理性,敢于超越自我认知的局限,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四)自我克制与合理释放。新教师要控制由挫折所引起的情绪波动,尤其要控制消极激情,不急躁,不消沉,泰然自若,尽力改变不良心境。如心中有苦闷,可向组织和领导汇报,向同事倾诉,甚至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哭一场,诉说心中的委屈,以减轻精神压力与积郁的愤懑情绪,从而得到心理的安慰。
(五)升华与代偿。当个人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或目标受挫时,把它转到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中去。例如:有的新教师当遇到爱情挫折或不能参加进修等不如意的事情时,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忘却个人的烦恼。也可以在某方面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时,以另一种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获得心理寄托和成功的快慰。
(六)精神转移法。就是指更换情境,转移注意,改变心情。如心情不好时,尤其是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别的事情,如看电影、听音乐、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活动等,使消极情绪逐步得到缓解和消失。
总之,新教师要使自己心理健康,就要正视现实,了解自我,善于与人相处,情绪乐观,自尊自制,乐于工作,适应环境,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责任编辑/王 莉
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班务,进行个别教育,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家访等。有一部分新教师一工作就当班主任,由于年轻加上经验不足,工作中往往疲于奔命,这样会导致心理冲突。
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新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客观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迷惘,社会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应该”与“是”之间存在冲突:应该做的做不到;不应该做的有时还必须去做。也就是说,新教师普遍感到,应该坚持社会理想,用理想模式来塑造自己,但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力求避免与现实中的不良因素同流合污,但有时又难免随波逐流;主观上想驾驭现实,但实际上又力不从心。如学校本来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又不得不为之。领导的要求,家长的愿望,社会的议论等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老教师如此,新教师可想而知。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某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两面性。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自我要求太高,反而容易使个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他们感到困惑、紧张、焦虑、抑郁、孤独。
第三,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新教师刚踏入社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特别强,面对个人主观需要与客观上难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的矛盾,往往无所适从。比如,想有所成就,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想获取友谊和爱情,但又不知怎样获取;“天之骄子”回归平凡,但又不甘于平庸;想崭露头角,但又事与愿违;还有不知如何处理好继续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领导、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学生、个人同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这些矛盾和困惑长期压抑在新教师的心中,使其难以主宰自我。在心理冲突困扰下,一些新教师从心里感到烦恼、紧张、不安、焦虑、压抑、痛苦……发展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理障碍。一些人当无力解决心理冲突时,很容易消沉下去,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四,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张型,其特点是过于悦纳自己, 自我评价偏高,形成虚假的理想自我,常表现为过于看高自己而导致自负,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点是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低,常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自卑导致自轻自贱,最终走向自我否定。
自我扩张型和自我否定型都与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有直接的联系。一般说来,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偏高,容易发展为自我扩张型;反之,容易发展为自我否定型。从社会评价对自我评价的影响来看,社会评价愈高,自我评价亦愈高,反之,自我评价愈低。但是,如果社会评价低,自我评价高,则容易导致自我扩张型;如果社会评价高,则很少出现自我评价低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都应力求客观、公正,否则都容易影响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新教师如何缓解和克服心理冲突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一方面,理想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另一方面,现实也应该不断趋向理想。但是,由于理想与现实属于不同的范畴,无论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二者总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而不可能完全统一,所以,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既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宏观上是必然存在的,又要看到通过个人的努力,二者的矛盾在微观上又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解决的。当然,即使能够解决矛盾,也仍然有一个解决的时间和过程。要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二)找出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原因,使理想定位恰当。要找出实现理想的有效方法,以自己特有的实践方式,去创造条件,改变现实,驾起理想与现实的桥梁。如果不能直线前进,不妨绕个道,迂回变换一个思路,也许就能解决问题。因此,理想与现实一旦产生了矛盾,不要害怕,也不要回避,更不能沉溺于矛盾之中,而是要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积极有效地解决矛盾。
(三)正确认识自我。心理学证明:情绪指数=期望实现值/内心期望值,即在实现值一定的情况下,期望值愈高,情绪指数愈低;反之,情绪指数愈高。因此,自我认知愈正确,愈能使内心期望值适度,情绪指数也就越适度,由此也越有利于心理健康。为此,新教师应有高度的理性,敢于超越自我认知的局限,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四)自我克制与合理释放。新教师要控制由挫折所引起的情绪波动,尤其要控制消极激情,不急躁,不消沉,泰然自若,尽力改变不良心境。如心中有苦闷,可向组织和领导汇报,向同事倾诉,甚至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大哭一场,诉说心中的委屈,以减轻精神压力与积郁的愤懑情绪,从而得到心理的安慰。
(五)升华与代偿。当个人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或目标受挫时,把它转到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中去。例如:有的新教师当遇到爱情挫折或不能参加进修等不如意的事情时,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忘却个人的烦恼。也可以在某方面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时,以另一种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获得心理寄托和成功的快慰。
(六)精神转移法。就是指更换情境,转移注意,改变心情。如心情不好时,尤其是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别的事情,如看电影、听音乐、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活动等,使消极情绪逐步得到缓解和消失。
总之,新教师要使自己心理健康,就要正视现实,了解自我,善于与人相处,情绪乐观,自尊自制,乐于工作,适应环境,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责任编辑/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