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教师都喜欢追求课堂中的“动”,也就是说追求形式多样。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提问咄咄逼人,讲解絮絮叨叨,对话居高临下;常常看到教师频繁的运用媒体,游戏活动混乱,学生忙碌的很,根本没有片刻的安静。形式的生动是好的,但是这样的课堂却冲淡了学生对文本内容、方法和思想的关注。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和科学性,影响了教育质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周彬副教授这样说道:在静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获得知识,在动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获得能力。“动”在课堂教学中确实重要,但是,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动”时,不能忽视课堂中的“静”。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外,还要给予静静的学习和思维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学习和思维中不断完善思维品质,体验思想方法。因为“静”的思维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他的内涵丰富多彩,足以让每个学生收获不少。所以静静的课堂是思维活跃区,是理性的思考地,是充满灵性的硕果园。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的“静”是能为“动”服务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静”,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巧用这个“静”呢?
一、上课之前静一静
教师要想学生的学习好,不能只拼命的挤时间,而要讲究效率。40分钟的紧张听课,让学生与学习有关的大脑皮质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如果长时间兴奋,这些大脑皮质的细胞会因为吃不消,而消极怠工,这样学生就很难再接受新的知识。所以,在下一节课上课铃响之前,教师不妨提前一两分钟来到教室,让学生放下手中所有的东西,安静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可以让学生闭目养神、也可以让他们远眺窗外,欣赏窗外的景色……这样就能很快的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放松下来,学生就能以更好的状态等待下一节课的到来。可不能小看这静静的一两分钟,它可以让学生能够有更充沛的精神上好下一节课。这样有张有弛,学生就更容易学习新知识,自然学习效率就提高了。
二、开场之时静一静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有些教师为了抓紧课堂的40分钟时间,立即开始上课,希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上课铃响后,教师不要急于打开教材开始上课,不妨先静下来,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不要小看这时的静,因为此时的“静”能排除外界干扰,使学生安定下来。有些学生还会想“老师接下来会讲什么呢?”这样,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此时此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静”后的黄金时分,抓住学生这“静”化了的心灵,来一段精美的开场白,那么,接下来课堂上的知识和信息就会像一泓清溪流进学生的心田。
三、读书思考静一静
默读,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问题。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很少让学生默读,即便采用,也是蜻蜓点水般地安排2~3分钟。甚至有些教师因为怕这样的环节太过于静了而失去课堂教学活跃的气氛,在学生默读时,时不时的冒出这样的话来“一定要认真的读”、“读好了请快速的思考问题”、“准备好了请告诉我”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默读中思考问题的思路就被打断了,这样就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其实,教师不要怕学生读书时静静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这样的时刻,因为阅读教学需要“绿色冷场”。
静思默读,是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默读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我们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默读,认认真真地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读书时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比如古诗教学时,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静思静想,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必需的。在“静”中凝神深思,顺着教师语言的点拨,渐入诗境,反复品味。小令《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必在学生读后即让其大谈感受,而是让他们对这九个名词组成的意象静想片刻,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有关画面。从而在沉吟中对下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断肠”二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品味出诗的美感。
四、情感升华静一静
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抒情类文章的教学,当课堂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教师的话语不妨戛然而止,留下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象,这样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在我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文中有一段是介绍阿炳坎坷经历的,文中这样介绍阿炳的经历:那恩重如山的师父离去了、阿炳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了、为了生存只能卖艺度日的经历深深的感染了学生,我知道学生此时的情感已经达到高潮,于是我立即播放悲伤的音乐,随即说到:“阿炳的经历怎么能让人不同情呢,他遭到的不幸又何止这些呢,或许阿炳在街头卖艺时会遭到别人的唾弃,或许还会……”在这一刻,我停止了说话,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只有那悲伤的曲子在轻轻的回荡着,看着孩子们的眼神,我知道此时的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他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阿炳在生活的艰难,于是他们的回答都很精彩:有的学生说:“他生病在床时,会痛苦挣扎。”有的说:“他会不分严寒酷暑,为生计奔波。”还有的说:“在卖艺唱爱国歌时,还会遭特务们的殴打。”……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这就是利用了情感升华时的“静”,学生的想象力才会如此的丰富,这比教师直接提问学生直接说出来效果会好得多,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文章的重点也就记得更牢了。
五、结尾总结静一静
《学纪》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在课堂结束时也静一静,就会出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效果。因为,此时的“静”将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在教学完一篇课文时,教师不妨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静静的想一想这节课讲了什么内容?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学到什么……此时此刻的“静”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回忆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还能深深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人们常说的“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也就成为学生此时的真实写照了。
在语文课堂中,“动”非常的重要,但是各位教师们千万也不能忽视语文课堂中的“静”。这种课表面上是安静的,但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的思维却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并且这种思维在适时的交流碰撞中常常能走向深入。因为,课堂表面的“动”有时并不代表思维的灵动和活跃,相反地,课堂气氛的“静”也并不等于思维的静止,而是凝神静气下思想的河流在流淌朵朵浪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丰义小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周彬副教授这样说道:在静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获得知识,在动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获得能力。“动”在课堂教学中确实重要,但是,我们在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动”时,不能忽视课堂中的“静”。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外,还要给予静静的学习和思维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学习和思维中不断完善思维品质,体验思想方法。因为“静”的思维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他的内涵丰富多彩,足以让每个学生收获不少。所以静静的课堂是思维活跃区,是理性的思考地,是充满灵性的硕果园。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的“静”是能为“动”服务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静”,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巧用这个“静”呢?
一、上课之前静一静
教师要想学生的学习好,不能只拼命的挤时间,而要讲究效率。40分钟的紧张听课,让学生与学习有关的大脑皮质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如果长时间兴奋,这些大脑皮质的细胞会因为吃不消,而消极怠工,这样学生就很难再接受新的知识。所以,在下一节课上课铃响之前,教师不妨提前一两分钟来到教室,让学生放下手中所有的东西,安静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可以让学生闭目养神、也可以让他们远眺窗外,欣赏窗外的景色……这样就能很快的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放松下来,学生就能以更好的状态等待下一节课的到来。可不能小看这静静的一两分钟,它可以让学生能够有更充沛的精神上好下一节课。这样有张有弛,学生就更容易学习新知识,自然学习效率就提高了。
二、开场之时静一静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有些教师为了抓紧课堂的40分钟时间,立即开始上课,希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上课铃响后,教师不要急于打开教材开始上课,不妨先静下来,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不要小看这时的静,因为此时的“静”能排除外界干扰,使学生安定下来。有些学生还会想“老师接下来会讲什么呢?”这样,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了。此时此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静”后的黄金时分,抓住学生这“静”化了的心灵,来一段精美的开场白,那么,接下来课堂上的知识和信息就会像一泓清溪流进学生的心田。
三、读书思考静一静
默读,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问题。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很少让学生默读,即便采用,也是蜻蜓点水般地安排2~3分钟。甚至有些教师因为怕这样的环节太过于静了而失去课堂教学活跃的气氛,在学生默读时,时不时的冒出这样的话来“一定要认真的读”、“读好了请快速的思考问题”、“准备好了请告诉我”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默读中思考问题的思路就被打断了,这样就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其实,教师不要怕学生读书时静静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这样的时刻,因为阅读教学需要“绿色冷场”。
静思默读,是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默读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我们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默读,认认真真地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读书时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比如古诗教学时,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静思静想,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必需的。在“静”中凝神深思,顺着教师语言的点拨,渐入诗境,反复品味。小令《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必在学生读后即让其大谈感受,而是让他们对这九个名词组成的意象静想片刻,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有关画面。从而在沉吟中对下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断肠”二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品味出诗的美感。
四、情感升华静一静
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抒情类文章的教学,当课堂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教师的话语不妨戛然而止,留下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象,这样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在我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文中有一段是介绍阿炳坎坷经历的,文中这样介绍阿炳的经历:那恩重如山的师父离去了、阿炳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了、为了生存只能卖艺度日的经历深深的感染了学生,我知道学生此时的情感已经达到高潮,于是我立即播放悲伤的音乐,随即说到:“阿炳的经历怎么能让人不同情呢,他遭到的不幸又何止这些呢,或许阿炳在街头卖艺时会遭到别人的唾弃,或许还会……”在这一刻,我停止了说话,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只有那悲伤的曲子在轻轻的回荡着,看着孩子们的眼神,我知道此时的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他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阿炳在生活的艰难,于是他们的回答都很精彩:有的学生说:“他生病在床时,会痛苦挣扎。”有的说:“他会不分严寒酷暑,为生计奔波。”还有的说:“在卖艺唱爱国歌时,还会遭特务们的殴打。”……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这就是利用了情感升华时的“静”,学生的想象力才会如此的丰富,这比教师直接提问学生直接说出来效果会好得多,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文章的重点也就记得更牢了。
五、结尾总结静一静
《学纪》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在课堂结束时也静一静,就会出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效果。因为,此时的“静”将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在教学完一篇课文时,教师不妨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静静的想一想这节课讲了什么内容?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学到什么……此时此刻的“静”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回忆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还能深深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人们常说的“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也就成为学生此时的真实写照了。
在语文课堂中,“动”非常的重要,但是各位教师们千万也不能忽视语文课堂中的“静”。这种课表面上是安静的,但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的思维却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并且这种思维在适时的交流碰撞中常常能走向深入。因为,课堂表面的“动”有时并不代表思维的灵动和活跃,相反地,课堂气氛的“静”也并不等于思维的静止,而是凝神静气下思想的河流在流淌朵朵浪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丰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