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就获得了迅速发展。它既再现了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和多彩文化,又记录了少数民族普通人日常生活、生存状态和社会变迁,对中国纪录片艺术的进步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彝族纪录片《尼木从毕》是一部成功的彝族题材纪录片典范。本文将从题材的选择、镜头语言的调度、故事性与真实性的分析和解说词的运用对其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彝族纪录片;从毕仪式;艺术创作
现今,占领中国纪录片市场较大份额的都是外国的纪录片,例如 Discovery 探索频道和BBC出品的各类题材纪录片。国外纪录片新颖的题材选择、独特的叙事视角、精美且带有强大冲击力的镜头以及后期的包装推广都让中国本土纪录片汗颜。而中国的纪录片也逐渐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大部分作品把镜头对准了偏远山区、落后文化及弱势群体等。
被列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尼木从毕”仪式是大、小凉山彝族的一种隆重、盛大的祭祀活动,其彝语含义是送灵归祖,神圣地位超过其它传统节日。彝族有句谚语叫:“父欠子债应为其娶妻成家,子欠父债要送灵归祖。”作为后代,应当对祖先的崇拜置于首位,安葬祖先、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灵是后辈子孙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这让“尼木从毕”仪式兴盛至今。《尼木从毕》这部纪录片是“小布谷”影视团队拍摄的一部文化纪录片。主要记录了勒伍阿红一家的尼木从毕活动全过程。这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目前为数不多。小题材、冷题材的拍摄,既能展现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献资料,也能丰富中国纪录片的题材。也为其他有志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方面有所建树的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予以启示。
一、题材选取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所谓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诸如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题材的审美价值蕴含量、对受众的吸引力等等”[1]。“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纪录片是用图像和声音写历史。纪录片《尼木从毕》通过记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尼木从毕”全部活动过程赋予了这部纪录片的史料价值,它既可以成为普通大众了解这种偏远文化的教科书,也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资料。
纪录片选题的另一个价值评判标准,是看选题是否具有社会普遍性。而拍摄纪录片《尼木从毕》,就是针对现今传统文化日益衰落,各个民族才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现象。选择勒伍家的尼木从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勒伍家族是彝族元祖毕摩“央古书布”的后裔支系之一,他们在彝族地区对措毕的传承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个观众都看不下去或忍受不了的纪录片,即使它具备丰富的信息量和艺术含量,也不会具有多大的审美价值,所以纪录片必须还具有形象趣味性。《尼木从毕》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在片中形成了故事节点。如年轻一代对传统“从毕”仪式掉以轻心和长辈一代对措毕的重视而引起的冲突,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形象趣味性。
二、《尼木从毕》中的镜头语言调度
在纪录片拍摄中,摄像机的纪实性拍摄决定了它在与被摄者的关系中是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拍摄的对象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客观生活事实,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发生、发展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摄像机的存在与拍摄,你不去拍它,它也存在,也在发生、发展。所以需要我们去“挑”、“等”、“抢”。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往往它们的制作过程比较繁杂,这就需要拍摄者抓住细节、抓住时机,准确掌握时间。例如,片中有多处毕摩起身移位的镜头,毕摩一般一坐下来就是好几个小时,如果拍摄者不注意,毕摩在几个小时后的某一时刻突然起身,画面就只有跳帧,而这部纪录片中每次毕摩的起身和位移摄像机都抓得正好。在拍摄过程中,大多数的镜头是“从毕”的过程,编导使用了大量特写、大特写、近景等小景深的镜头,这样能更加详细地记录下“从毕”的过程,因此不显得枯燥。同时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特写,特写毕摩的面部表情以及手势动作。而这些细节的把握需要长时间地专注和挑拍、抢拍。
空鏡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2]。在非物质之文化遗产传承的民族纪录片中,空镜头依然适用,并且需要配合解说进行。同时,要有美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画面是美丽的,空镜头画面也是美丽的,两者相互呼应。在《尼木从毕》拍摄过程中,编导拍摄了一些自然环境、房屋等空镜头,作为后期过渡以及配解说词的镜头。这些高山、树木、屋舍等美景具有抒情性和意境感,具有深刻的意蕴,让人回味。
三、《尼木从毕》中的编导意识、故事真实性
纪录片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是看故事讲的好不好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录片不仅仅是一个记录传统祭祀活动过程的片子,还应该融入创作者想要通过片子传达的意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纪录片有很多文化活动方面的记录,想要片子好看,就要在创作中融入编导意识。编导意识从构思时就开始了,贯穿于题材的选择、素材的捕捉、拍摄角度的确定、画面剪辑等纪录片创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但是如果将所拍摄的素材全部进行编辑,没有精心的选择,没有逻辑的组接,纪录片就会失去应有的理性深度和审美价值。纪录片《尼木从毕》的拍摄过程中,首先编导确立了自己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方案,反应现代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和发展变化,增加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尼木从毕》在创作中尽量排除以单一的活动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法。同时,尽可能的将个人观点和态度排除出来,发现和展示事物本身以及生活的丰富和多面性,给受众更多的空间思考。在编辑过程中,每一部分运用小标题的方式给片子分了段,使观众在编导意识的作用下不断接受影片情节。
编导意识在纪录片的剪辑过程中介入得最为明显。电视纪录片通过故事来串连全片,以一个个故事活动的组接来反映主旨,体现编导意识。编导在故事化过程中突出波澜和艰辛,从而使观众欲罢不能,将片子收看下去。在《尼木从毕》剪辑过程中,第一个镜头就使用由模糊到清晰,由远到近的拍摄方法进行拍摄,让观众产生画面中的人物“毕摩在干什么?”“毕摩是谁?”的好奇,然后把文化历史搬出,并通过毕摩的采访,一步步的展现出来,同时,纪录片多用镜头语言说话,通过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多视角地呈现事实,而不是主观强加,无中生有。
四、《尼木从毕》中的解说词运用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延续或生活画卷的展开自然而然感受其观点,而不是通过解说告诉观众” [3]。在《尼木从毕》中,使用了两种解说词的处理方法,一种是配音的解说,另外一种是纯文字的解说。第一种解说词,是在介绍人物背景、历史事件缘由时使用。解说词没有使用过多的形容词或者其他的修辞成分,而是很客观很简练地叙述,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毕摩的经文引出来。
解说要少,即要“留白”,让观众自己去填满画面所要表述的内容。本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当然也要记录下措毕的过程,同时要让观众明白“从毕”的内容,所以多采用了第二种纯文字的解说词,由于好几处的特写镜头,着重展现活动的细节过程,且又不能重拍,同时有些地方用了空镜头,所以必须用第二解说词,这样一来,大大丰富了影片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 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1.
[2]杨 军.电视纪录片中空镜头的作用[J].青年记者,2009(20):103.
[3]金延莉.如何创作纪录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281.
【关键词】:彝族纪录片;从毕仪式;艺术创作
现今,占领中国纪录片市场较大份额的都是外国的纪录片,例如 Discovery 探索频道和BBC出品的各类题材纪录片。国外纪录片新颖的题材选择、独特的叙事视角、精美且带有强大冲击力的镜头以及后期的包装推广都让中国本土纪录片汗颜。而中国的纪录片也逐渐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大部分作品把镜头对准了偏远山区、落后文化及弱势群体等。
被列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尼木从毕”仪式是大、小凉山彝族的一种隆重、盛大的祭祀活动,其彝语含义是送灵归祖,神圣地位超过其它传统节日。彝族有句谚语叫:“父欠子债应为其娶妻成家,子欠父债要送灵归祖。”作为后代,应当对祖先的崇拜置于首位,安葬祖先、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灵是后辈子孙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这让“尼木从毕”仪式兴盛至今。《尼木从毕》这部纪录片是“小布谷”影视团队拍摄的一部文化纪录片。主要记录了勒伍阿红一家的尼木从毕活动全过程。这类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目前为数不多。小题材、冷题材的拍摄,既能展现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献资料,也能丰富中国纪录片的题材。也为其他有志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方面有所建树的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予以启示。
一、题材选取
选择好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很多有拍摄制作纪录片经验的编导都说过: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所谓好题材,就是题材内在的价值比较高,诸如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题材的审美价值蕴含量、对受众的吸引力等等”[1]。“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纪录片是用图像和声音写历史。纪录片《尼木从毕》通过记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尼木从毕”全部活动过程赋予了这部纪录片的史料价值,它既可以成为普通大众了解这种偏远文化的教科书,也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资料。
纪录片选题的另一个价值评判标准,是看选题是否具有社会普遍性。而拍摄纪录片《尼木从毕》,就是针对现今传统文化日益衰落,各个民族才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现象。选择勒伍家的尼木从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勒伍家族是彝族元祖毕摩“央古书布”的后裔支系之一,他们在彝族地区对措毕的传承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个观众都看不下去或忍受不了的纪录片,即使它具备丰富的信息量和艺术含量,也不会具有多大的审美价值,所以纪录片必须还具有形象趣味性。《尼木从毕》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在片中形成了故事节点。如年轻一代对传统“从毕”仪式掉以轻心和长辈一代对措毕的重视而引起的冲突,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形象趣味性。
二、《尼木从毕》中的镜头语言调度
在纪录片拍摄中,摄像机的纪实性拍摄决定了它在与被摄者的关系中是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拍摄的对象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客观生活事实,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发生、发展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摄像机的存在与拍摄,你不去拍它,它也存在,也在发生、发展。所以需要我们去“挑”、“等”、“抢”。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往往它们的制作过程比较繁杂,这就需要拍摄者抓住细节、抓住时机,准确掌握时间。例如,片中有多处毕摩起身移位的镜头,毕摩一般一坐下来就是好几个小时,如果拍摄者不注意,毕摩在几个小时后的某一时刻突然起身,画面就只有跳帧,而这部纪录片中每次毕摩的起身和位移摄像机都抓得正好。在拍摄过程中,大多数的镜头是“从毕”的过程,编导使用了大量特写、大特写、近景等小景深的镜头,这样能更加详细地记录下“从毕”的过程,因此不显得枯燥。同时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特写,特写毕摩的面部表情以及手势动作。而这些细节的把握需要长时间地专注和挑拍、抢拍。
空鏡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2]。在非物质之文化遗产传承的民族纪录片中,空镜头依然适用,并且需要配合解说进行。同时,要有美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画面是美丽的,空镜头画面也是美丽的,两者相互呼应。在《尼木从毕》拍摄过程中,编导拍摄了一些自然环境、房屋等空镜头,作为后期过渡以及配解说词的镜头。这些高山、树木、屋舍等美景具有抒情性和意境感,具有深刻的意蕴,让人回味。
三、《尼木从毕》中的编导意识、故事真实性
纪录片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是看故事讲的好不好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录片不仅仅是一个记录传统祭祀活动过程的片子,还应该融入创作者想要通过片子传达的意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纪录片有很多文化活动方面的记录,想要片子好看,就要在创作中融入编导意识。编导意识从构思时就开始了,贯穿于题材的选择、素材的捕捉、拍摄角度的确定、画面剪辑等纪录片创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但是如果将所拍摄的素材全部进行编辑,没有精心的选择,没有逻辑的组接,纪录片就会失去应有的理性深度和审美价值。纪录片《尼木从毕》的拍摄过程中,首先编导确立了自己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方案,反应现代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和发展变化,增加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尼木从毕》在创作中尽量排除以单一的活动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法。同时,尽可能的将个人观点和态度排除出来,发现和展示事物本身以及生活的丰富和多面性,给受众更多的空间思考。在编辑过程中,每一部分运用小标题的方式给片子分了段,使观众在编导意识的作用下不断接受影片情节。
编导意识在纪录片的剪辑过程中介入得最为明显。电视纪录片通过故事来串连全片,以一个个故事活动的组接来反映主旨,体现编导意识。编导在故事化过程中突出波澜和艰辛,从而使观众欲罢不能,将片子收看下去。在《尼木从毕》剪辑过程中,第一个镜头就使用由模糊到清晰,由远到近的拍摄方法进行拍摄,让观众产生画面中的人物“毕摩在干什么?”“毕摩是谁?”的好奇,然后把文化历史搬出,并通过毕摩的采访,一步步的展现出来,同时,纪录片多用镜头语言说话,通过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多视角地呈现事实,而不是主观强加,无中生有。
四、《尼木从毕》中的解说词运用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延续或生活画卷的展开自然而然感受其观点,而不是通过解说告诉观众” [3]。在《尼木从毕》中,使用了两种解说词的处理方法,一种是配音的解说,另外一种是纯文字的解说。第一种解说词,是在介绍人物背景、历史事件缘由时使用。解说词没有使用过多的形容词或者其他的修辞成分,而是很客观很简练地叙述,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毕摩的经文引出来。
解说要少,即要“留白”,让观众自己去填满画面所要表述的内容。本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当然也要记录下措毕的过程,同时要让观众明白“从毕”的内容,所以多采用了第二种纯文字的解说词,由于好几处的特写镜头,着重展现活动的细节过程,且又不能重拍,同时有些地方用了空镜头,所以必须用第二解说词,这样一来,大大丰富了影片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 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1.
[2]杨 军.电视纪录片中空镜头的作用[J].青年记者,2009(20):103.
[3]金延莉.如何创作纪录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