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拉:生于战争,长于和平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拉(Silat),马来西亚的传统武术,也被称为战斗的艺术。
  1982年,首届世界席拉锦标赛在雅加达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武林豪杰参与了这场争霸。而在此之前,席拉还未被视为一种体育竞技。历史上,罕有关于席拉的文字记载,但马来西亚的反帝独立史,本就是一部席拉武者的血泪史。
  “在敌人杀死你之前,你先杀死他们。”——席拉虎形宗师苏米利
  源于战争的防身术
  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东临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扼守着亚洲经济的十字路口。数世纪以来,觊觎着马来西亚这一战略要地的侵略者太多,烧杀抢掠的马六甲海盗、来势汹汹的英葡殖民者,以及二战期间杀伐攻略的日本法西斯……坚韧不屈马来西亚人,在腥风血雨中抗击外敌,更练就了保家卫国的武术——席拉。
  2019年8月31日,吉隆坡彩旗飞舞,人潮涌动,围着沙笼的黑衣武者在独立广场上拳拳生风。他们庆祝的是马来西亚的独立日,纪念的则是60多年前为独立运动战死的席拉武者们。
  “这招叫巨蟒半缠打,是二战时期被马来西亚游击队员们用来抵御日军的武器。”卡哈尔拉伸手拉起倒在地上的比尔,前者是席拉武艺流的传奇大师,后者则是体重100多公斤的美国职业摔跤手。初次和席拉武者交手,比尔直呼过瘾,“我从未在体育运动馆里见识过这样的场面,摔在地上已经够疼了,还要再给你的要害补一拳。”席拉在格斗技巧上异常凶狠,不仅运用拳腿的打击和摔法,而且专门打脖颈、脊椎等要害来重创对手,这一点与讲求快准狠的泰拳、印尼武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历史来看,席拉的武术系统形成于六世纪的廖内林加群岛。
  该岛位于新加坡及苏门答腊之间,自古便作为连接印尼群岛及马来群岛的桥梁。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水上人口聚集,该区域接纳了泰国、缅甸、中国和马来西亚人等,因此糅合了各个地区的武术作为基础,形成了统称为席拉的武术系统。
  而在历史名城马六甲的沙摩沙城堡中,则留存有大量席拉武术史上的活化石——马来短剑,也正是在这里,马来苏丹的禁军们创立了席拉“马来短剑流”。
  1511年,19艘葡萄牙军舰载着1400名士兵驶向马六甲,企图占领该城作为“香料贸易战”中的壁垒 。面对敌人的火枪,马来勇士手持马来短剑,坚持了四十多天。马来勇士们相信,手中的这把短剑拥有着魔法,能给他们力量。
  据马来西亚史诗《汉都亚傳》记载,汉都亚(Hang Tuah)是15世纪时马六甲王朝著名的海军统帅,也被认为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席拉大师之一。
  关于马来短剑流,汉都亚曾和一名叫“大明沙利”的战士进行过一场决斗。
  决斗中,汉都亚发现大明沙利一点伤也没有,原来是大明沙利手中的马来短剑使他刀枪不入,于是汉都亚从大明沙利手上抢去短剑并杀死了他。后来,马来短剑便成了席拉武者心目中神圣的象征。
  和平年代下的强身之道
  在马来西亚,差不多每5个人就有一位练过席拉。
  虽然有着150多个流派,但在当地最受欢迎的、受训人数最多的还要属“武艺派”。与沿袭毒辣招式的其他流派不同,武艺派强调精准打击、关节擒拿和抱摔,旨在强身与自卫,是马来西亚第一个正式成立协会的席拉流派,也是马来西亚国内最大的武术组织。同时,武艺派席拉还是马来西亚军队和皇家警察的训练项目。
  随着时代演变,席拉除了传统武术形式外,亦出现比赛竞技的形式,成为国际性比赛项目。
  首个国际席拉比赛——首届世界席拉锦标赛在1982年于雅加达举行,至今已举办至第17届,多达40个国家参与。在1987年,席拉更成为东南亚运动会的传统竞技项目之一。席拉的比赛分成四项:套路、双人对练、双人兵器对练及搏击。其中又包含表演为主的套路和特技、竞技比赛、武器技巧和防身实战等。
  席拉竞技运动员身穿黑色道服,非常富有民族特色,但是比赛服装比传统服装简洁很多。运动员戴着胸腹部的护具,赤手进行比赛,不戴任何缠手带或手套。比赛禁止击打头部、颈部、下阴等部位,通过有效打击身体、摔倒等得分。打击风格其实与大部分东亚武术的实战流派非常相似。席拉锦标赛每2~3年举办一次,获得优胜的也大多是东南亚国家的运动员。
  对于东南亚地区而言,席拉不仅是一门武术,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席拉经常伴随着东南亚传统乐器演出,如Kendang,使之演化成一种民间舞蹈——一种称Pulut的马来武术风格舞蹈。在文莱亦有自席拉演变而成的Cakak,与传统乐器共同演出,以表现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举办地,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地缘相近、文化相亲的天然优势,这使得广西日渐成为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纽带和窗口。  近年来,广西承接中国—东盟重大建交展演活动、文化遗产相关交流活动,合作项目赴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柬埔寨、 越南等东盟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 展演交流活动  2013年7月
期刊
2000多年前,由广西合浦始发南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华民族与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序幕。如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其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历经14年风云变化,见证了广西文化产业品牌的快速成长,也见证了文化成为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回首14年,这条“艺术丝绸之路”依旧绵长。  第1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时间
期刊
1975年,《印度之歌》导演见面会。扬坐在第一排,就坐在杜拉斯对面。他掏出《毁灭,她说》,请求签名:“我想给您写信。”杜拉斯写下地址:巴黎圣伯努瓦路5号。在康城火车站的出发小酒吧,他们一起喝了酒。第二天,扬就开始写信,没有回信,没有停,几百封,直到1980年夏。  1980年7月的一天,杜拉斯说:“来吧,我们一起喝一杯。”两个月以后,《80年夏》出版,献给“扬·安德烈亚”,这是杜拉斯为扬取的名字。
期刊
当2008年越南下龙湾第一场山水实景演出圆满落幕时,谁也不会想到,树起这张旅游名片的,是来自桂林“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而促成这段美谈的“第一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正是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下简称文化论坛)的前身。从诞生至今,十四载承前启后,十五年历久弥新。  2020年,文化论坛重返桂林,在秀甲天下的喀斯特山水下,将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为主题,继续前行。  文化土壤,开出经
期刊
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是崇山峻岭环抱的溪蛮之地。山岭中别有洞天的盆谷地带,被称为侗或峒。而侗族,即生活在山峒之间的民族。“阳光炼,溪水磨,大山托;无声变有声,有声变歌声。”千百年来,与世无争的侗族人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用歌唱的方式书写历史、粉墨生活。  “凡有鼓楼处,皆能唱侗歌”是侗乡图景的细水流长;“饭养身,歌养心”则是侗族精神的高山仰止。路遥马急的今天,歌师已然迟暮,但桑梓枌榆下,琵琶和马腿琴琴
期刊
民以食为天。  位于桂西南峰林谷地间的天等县,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壮族先民们攀援呼啸、垦荒种稻,在等待秋天的漫长岁月里,壮族人不甘寂寞,他们将丰收踩成鼓点,把榔杵打入土地,在歌舞中赠予了秋天最浪漫的礼物——霜降节。  丰收后的等待  时值霜降,南方的暑气虽还未褪去,但透过车窗,前往天等县的田间地头上却已是一片澄黄。盘山而行,远处时有炊烟,烧焦的稻田像谢幕烟火,完成了秋天里最后的使命。  “
期刊
Sanmenhai is a cave in Poxin Village, Paoli Town, Fengshan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t features a typical karst landform. There are three natural skylights in the cave, an
期刊
黔东南的崇山峻岭间,古老而神秘的侗族村寨隐居于此。山间有溪流穿寨而过,三五妇女临溪浣衣,棒槌敲打着青蓝色的侗布发出梆梆的声响,高低错落的梯田绿意盎然,牧牛人行走其间。木墙黑瓦的鼓楼、炊烟袅袅的吊脚楼鳞次栉比,禾仓、碾房、井亭、古桥在深山白云间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精细描摹的工笔画。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鼓楼、风雨桥
期刊
从宁明县城附近的码头搭乘游船顺流而下,当江水绕着喀斯特地貌的山崖绕了九道弯之后,江岸两边灰黄色的峭壁上开始密密麻麻地出现许多赭红色的崖画。站在游船上隔江望去,这历经千年的花山岩画依然鲜亮如初。  两千多年前,神秘的骆越古国诞生在左江流过的这片土地上,人们逐河流两岸原始群居,用各种形状的石器工具从大自然中谋生,自然的变幻莫测、生命的繁衍复杂、死亡的难以掌控、生存资源的匮乏催生了同样神秘的骆越祭祀仪式
期刊
巴洛克,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畸形的珍珠”。  16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萌芽,告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与桎梏,迎来了新古典主义的创新与浮夸。在大航海时代的浪潮下,西班牙人远赴重洋,在菲律宾马尼拉建起了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随着殖民运动的扩张,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畸形珍珠”不断堆砌,成就了又一个的“东方梵蒂冈”。  “石祖”教堂,圣奥古斯丁  巴洛克教堂本质上是17世纪罗马哥特式教堂建筑和资产阶级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