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乐于表达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所用的表达方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口头表达占95%,体态表达占有4%,书面表达和其它表达方式占1%。可见,口语表达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口语交际课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专门创设的模拟日常生活交际情境中,在特定的交际目的驱动下,通过学生参与交际,培养学生参与交际的目标意识、角色意识、对象意识、环境意识和驾驭规范、准确、生动的口语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人文精神和素养的练习。可见,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是我们教师目前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会倾听
  
  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到了高年级,还要能听出“话中话”来。总之,听,是一种本领,心理学测试表明,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学会倾听。”
  
  1、创设情境引导倾听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倾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只有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在身心充分放松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地倾听。
  ⑴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言语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产生倾听的愿望。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学习活动。
  ⑵播放直观画面创设情境。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他们总是喜欢生动活泼的画面,一个活动的画面能激起学生无穷的乐趣。适时地播放一些直观的活动的画面,不仅能为教学创设一个和谐的、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倾听的需求。
  ⑶利用生活再现创设情境。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倾听。
  
  2、善抓典型鼓励倾听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过不了几分钟就会开始疲劳,所以老师经常提醒小朋友注意听别人讲话。教师要经常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动学生的心,要善于抓典型,及时表扬注意听别人讲话的学生,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对象、比较的对象,在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基础上,养成倾听的习惯。可见,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能让课堂受益无穷。
  
  3、以身作则示范倾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最直接的镜子。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要自己先学会倾听,有些教师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经常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所说的话,经常是不太关注。如此一来,可能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负面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地要求自己,细心地听学生讲话,为学生做榜样。如果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学会倾听学生,那还有什么理由要求学生倾听自己或同学的话呢?这种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可见,教师在要求学生倾听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倾听学生的声音。
  
  二、乐于表达
  
  表达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窗口。新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活动中,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可见,光学会倾听,还不够,还得让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乐于表达。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表达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该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学生进入情境,宛如在生活之中,能自然而然地进行交际。”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体验表达带来的愉悦,进而乐于表达。
  ⑴立足课堂,鼓励表达。课堂作为交际的一个重要场所,为学生的表达搭建了一个平台。因此,教师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一场所,让学生喜欢表达。而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正是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前提。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通过实物展示、教师语言描述、电教媒体播放、角色表演等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来。课堂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一个好阵地,而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是让学生想说、会说、乐说的催化剂。
  ⑵面向课外,训练口语。《语文课程标准》里谈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语文教学来说,广阔的生活是立体的课本,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生活即教育,”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在课内,得在课外。”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如要求学生把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与同学们交流,或是要求学生把学校里发生的事向家人汇报,并与家长进行交流,或者利用小品、课本剧表演等学生所喜欢的形式把生活中的一些片断展示出来,在活动中进行语言交际。这样既有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好品质,提高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2、多向互动强化表达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活动中,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营造良好气氛,在学生问、说、评、议的互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辩论、表演、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3、激励评价促进表达
  教师赞赏、激励性的评语,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表达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起愿说、乐说的强烈愿望。
  在口语交际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一,有的学生开口成章,说得有条有理,有的学生吞吞吐吐,说得语无伦次。不同的学生,我们在评价时应该要区别对待。鼓励学生认识到只要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就是一种成功。每个老师心中都应有一把公正的尺子,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亮点,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关注个体,学会区别对待。学会多一点宽容、鼓励,少一点指责、批评。让我们的孩子在鼓励声中大胆表达。
  总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
其他文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默读训练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其中就默读还特别指出: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并“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为何如此注重和突出“默读”?  首先,从功能来看,朗读与默
期刊
能吸引人的小说往往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悲欢离合,而这些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往往心灵倍受震动、学有所获,而这些也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学细节”,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
期刊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真情实感,已失去我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人文精神。学生的作文呈“克隆化”倾向,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把写作视为畏途。而造成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期刊
书写规范、端正的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终身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然而,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写字教学往往不被重视。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他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字却越写越难看。认为“字写不好没有关系,反正可以电脑打字”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因此,“少纸时代”如何培养学生把汉字写正确
期刊
如何成功地推介一本新书?即如何将一本小学生们毫无感性认识的书(石)变成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的书(金)?这“点石为金”的神奇之术究竟是什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其唯一的答案是——激发阅读兴趣,并探索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一、巧设悬念    设悬念,通俗讲就是“卖关子”,教师要善于“卖关子”,是因为儿童的好奇心强、探究欲强,设悬念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期刊
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周益民老师执教的——《逆风的蝶》,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所著的童话《乌丢丢的奇遇》中的精彩部分。《乌丢丢的奇遇》以诗人独特的眼光审视着这个世界,也以极大的善良和慈悲理解并体贴着这个世界。周老师选取的《逆风的蝶》所讲述的是一只勇敢的蝴蝶为了遵守一个美丽的约定,逆风飞扬,至死不渝的过程。面对这样诗意的文本,在周老师和孩子们的想象、拓展和对话中,整个课堂都沐浴着诗性的光辉,而文
期刊
当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书香”校园,使孩子们痴迷在文学经典的世界中,我们真为他们感到高兴,文学的浸润,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份生机,一份热情。同样的,我们的作文教学也需要一种文学的滋养,在品尝多滋多味中,我们引领孩子们用敏锐的思维,纯真的思想,细腻的感觉,在生活这个万花筒中,尽情熏染出作文的新香味。    一、课本书,品出清香。  翻开语文书,大声地朗诵一篇篇优美的课文,细细地品味其中的美妙之处,总
期刊
那天的语文课,我正与同学们讨论练习题,忽然,从墙角处传来“蜗牛、蜗牛”的声音,同学们都转过头,好奇地说:“在哪?在哪?”我急忙上前,发现一位男同学抓了好多蜗牛,好几个已经爬出了昆虫盒。“是把蜗牛请出教室,还是……”我正犹豫着,只见同学们一个个羡慕而又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我放弃了原来的打算。“我们班今天来了稀客,老师对蜗牛的了解是个门外汉,你们能帮助我吗?”  别开生面的表白,使教室一下子炸开了锅,
期刊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在欣赏自然时摒除烦虑和杂音,在虚静之中可以听到平时听不见的声音,感觉到平时难以觉察的动静,他的诗便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鸟鸣涧》中描写大自然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目标,这反映了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开放趋向。语文老师应学会一样功夫——有选择的“放弃”,放弃与语文无关的噱头,放弃与学生发展无关的各种展示,还“语文”一个本真的面目。    一、教师才华展示的“放弃”  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老师先范读了课文,播音员般的音色,浑厚深沉的音乐,恰到好处的煽情,使得诗人离家的怅惘泣血的思念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场的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