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教学过程中也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传统的讲授法重在知识传授但缺乏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势必会威胁到我们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只有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打破沉闷的课堂,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能够适应新课堂理念的一种模式,它主要在于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出发,以合作和探究为手段,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教学;信息技术
引言: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我们今天面临的学生,他们个性活泼,充满着好奇心,不再是像小鹰等着老鹰来喂食一样去获得知识,教师如果仍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那么教学最终必定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是教师将一堆素材知识加工好了,直接传递给学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质疑,越来越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随着世界分工越来越精细,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所以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够支持学生探究知识与合作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是教师这节课讲解知识的开端,也是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的关节节点,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兴趣、生活实际等方面出发,精选内容,精心组织,利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来创设情景。信息技术课程能够使教师利用一切技术手段来创设情景,支撑情景创设的多样性。(1)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初中學生个性活泼,爱好广泛,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将目光聚焦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课程内容的喜爱程度。(2)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游戏学习,也是一种能够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使学习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使学习者能够更加快乐的学习。(3)从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境。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课本上的有些案例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
1.2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
在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中,笔者将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分为两阶段:一个是学生的自主探究阶段,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探究答案;第二个阶段是小组合作探究阶段。这个阶段根据具体的任务的难易,有的任务只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即可;有的任务需要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有的任务一个人无法完成,小组通过分工完成任务。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中心的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要布置具体的探究任务,一节课一般由2到3个探究任务组成。教师要设定每个探究任务完成的时间,深入某一个组参与进他们的探究活动中,点拨激疑,共同讨论某一个问题。就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协作分工,交流讨论,得出小组的探究结果。
1.3展示评价
课堂的展示评价环节,也是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全班学习。通过分享交流,学生能够学习到其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激发新的思维。及时的评价反馈在教学中能够反映教学中的问题,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谏堂评价环节,小组需要将探究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且在此阶段,各小组小科代表需要根据各成员的表现填写《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评价表》。在课后教师根据每一组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每一个小组的评价。对于展示的小组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1到2分的加分奖励,每一人都能加同等的分数,以此奖励小组成员积极完成任务,并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组间互评,组间互评既促进竞争又促进了相互学习,既提高小组成员内部的荣誉感,效能感,又调动了课堂的气氛。
2.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程序性知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表达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学生合作能力与学生成绩的提升,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己经具备了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表现在意见发生分歧时通过协商解决、合理分工协作方面。一个在团队中受欢迎的人必定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社会大分工协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韩懿纯.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 好家长, 2017(50):175-175.
[2]郭志芳.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与探索[J]. 新校园(中旬), 2017(3):92-92.
[3]李晓晴.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探究[J]. 新校园旬刊, 2017(8):87-87.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教学;信息技术
引言: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我们今天面临的学生,他们个性活泼,充满着好奇心,不再是像小鹰等着老鹰来喂食一样去获得知识,教师如果仍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那么教学最终必定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是教师将一堆素材知识加工好了,直接传递给学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质疑,越来越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随着世界分工越来越精细,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所以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够支持学生探究知识与合作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是教师这节课讲解知识的开端,也是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的关节节点,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兴趣、生活实际等方面出发,精选内容,精心组织,利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来创设情景。信息技术课程能够使教师利用一切技术手段来创设情景,支撑情景创设的多样性。(1)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初中學生个性活泼,爱好广泛,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将目光聚焦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课程内容的喜爱程度。(2)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游戏学习,也是一种能够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使学习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使学习者能够更加快乐的学习。(3)从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境。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课本上的有些案例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
1.2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
在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中,笔者将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分为两阶段:一个是学生的自主探究阶段,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探究答案;第二个阶段是小组合作探究阶段。这个阶段根据具体的任务的难易,有的任务只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即可;有的任务需要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有的任务一个人无法完成,小组通过分工完成任务。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中心的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要布置具体的探究任务,一节课一般由2到3个探究任务组成。教师要设定每个探究任务完成的时间,深入某一个组参与进他们的探究活动中,点拨激疑,共同讨论某一个问题。就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协作分工,交流讨论,得出小组的探究结果。
1.3展示评价
课堂的展示评价环节,也是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全班学习。通过分享交流,学生能够学习到其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激发新的思维。及时的评价反馈在教学中能够反映教学中的问题,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谏堂评价环节,小组需要将探究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且在此阶段,各小组小科代表需要根据各成员的表现填写《信息技术课堂实时评价表》。在课后教师根据每一组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每一个小组的评价。对于展示的小组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1到2分的加分奖励,每一人都能加同等的分数,以此奖励小组成员积极完成任务,并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组间互评,组间互评既促进竞争又促进了相互学习,既提高小组成员内部的荣誉感,效能感,又调动了课堂的气氛。
2.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程序性知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表达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学生合作能力与学生成绩的提升,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己经具备了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表现在意见发生分歧时通过协商解决、合理分工协作方面。一个在团队中受欢迎的人必定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社会大分工协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韩懿纯.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 好家长, 2017(50):175-175.
[2]郭志芳.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与探索[J]. 新校园(中旬), 2017(3):92-92.
[3]李晓晴.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探究[J]. 新校园旬刊, 2017(8):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