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北京举办2011中国评估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其中特别将文化产业与资产评估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进行研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是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升了文化产业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其中高度评价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在目前改革的形势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和成熟的形势下,文化领域资源的配置越来越从机制走向市场,资源的评估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环节,也是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地位日益突出 财政部文资办常务副主任王家新在论坛演讲时强调,要科学评估国有文化企业资产价值。国有文化企业资产评估涉及范围较广,结合文化特点,主要就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在无形资产评估方面,传统意义的国有文化企业的资产管理往往是针对各种有形资产进行的,对无形资产重视不足。而事实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含金量是最高的,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价值不菲的自有品牌,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荣宝斋等。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文化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出资、质押等经济行为的重要标的。因此在资产监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资产评估手段,确认无形资产价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文化艺术品评估方面,艺术品的价值一直是资产评估的难点,2010年瀚海秋拍,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落槌价1.7亿元;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书画交易纪录。文化艺术品通过拍卖可以获得一个市场认可的价格,但对于那些沉睡在库房里依旧以当年价格入账的艺术品,该如何确定其价值呢?这可能是资产评估机构下一步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王家新还对资产评估参与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提出了要不断增强资产评估服务文化企业的能力,要努力拓宽评估行业服务领域和范围等建议。 王家新表示,随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评估日益成为文化企业的内在需求。评估行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结合文化企业和资产的特点,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评估实践,为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依据。要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发展对评估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我国文化建设。目前,文化企业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评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等新兴业务正在蓬勃兴起,必须抢抓机遇,及时跟踪,使文化资产评估市场不断延伸。
文化资源评估开始初步研究 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文化领域凡是从事经营性文化服务的一些机构或者主要的业务是经营性服务的一些机构,将在明年基本上全部完成转制。所有的文化事业单位多年来积累下来丰富的或者优质的文化资产都会进入到文化市场中。这样一个重大转制的变化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会和资本市场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文化企业的上市,文化投资的项目融资等。 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提出了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较为前沿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在国际上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但是却非常重要。 张晓明说:“第一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看,怎么样在保护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发展文化旅游?以西藏为例,首先涉及到的是对于以‘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资源,怎么样进行评估的问题。一旦对西藏文化资源的评估得出一个量化数字,根据这个数字可以计算西藏今后五到十年文化资源在逐步资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如果真的做出了这样的计算,我们就是为西藏发展提供很好的一个制定政策的依据。”他还表示,现在各地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一些工业并不是很发达,经济上也相对比较落后,但是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现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地区提出以旅游为龙头去带动整个区域整体的文化企业的发展。但是在这一轮发展中,对于民族和民间文化遗产,对资源的评估,对遗产的保护是不是能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能够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对这些文化资源和遗产造成损害?这个问题可能是摆在很多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特别需要对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进行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助力文化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北京连城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刘伍堂详细讨论了目前文化企业的融资困难的具体问题。“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企业的一般实物资产很少,其核心财富资源是其拥有的大量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由于缺少有形资产做担保,很难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大部分文化企业长期受困于资金紧张、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可操作性强、便于实现的融资手段用来填补文化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刘伍堂表示。 刘伍堂说,从资产可见性来看,文化资产一般情况下属于无形资产,很难用已有的会计制度进行准确地确值,“出于规避风险的天性,银行自然地选择远离文化资产这个‘烫手的山芋’。”
“另外,从资产权属来看,文化资产的权属关系复杂。”刘伍堂举例说,部分电影的著作权、发行权、放映权分属不同的权利主体,同时又存在权力交叉的情况,“当其中某一权利主体要求以电影的相关收益为质押物进行贷款时,想必银行贷款专员作为非法律专业人士早已被复杂的权属关系搞得头晕脑胀,定不敢随便放贷。”刘伍堂认为,收益额的不确定性也是让银行将文化企业“拒之门外”的一个因素。文化资产所能产生的收益额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文化资产的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专利资产质押融资丰富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整个专利资产质押融资业务成功的前提是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合理估算。据此,我们相信,只有在得出银行、文化企业都能接受的合理评估值的基础上,文化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才有成功运作的可能。” 文化资产价值自身的特点及评估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对其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需要专业化的评估机构的介入,专业化评估机构出具的权威的评估报告是文化资产质押贷款成功的前提。
“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文化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方面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应注意积累实际评估项目中的实操经验,用理论指导经验,用经验修正理论,逐步提高评估机构对文化资产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刘伍堂这样认为。 合理地对文化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仅仅是成功地实现文化资产质押融资的前提之一。如何在银行、文化企业、评估机构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并形成合理的运作模式,是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立信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张美灵认为,文化产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是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她说,无形资产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业主要价值表现在无形资产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在特定经济行为下的价值进行分析。”张美灵表示,所谓特定的经济行为下,必须要弄清楚评估目的是什么,资产的性质又是什么?在对这些法律依据、技术依据以及经济价值来源可靠依据的调研基础上,才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资产来选定不同的评估方法。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地位日益突出 财政部文资办常务副主任王家新在论坛演讲时强调,要科学评估国有文化企业资产价值。国有文化企业资产评估涉及范围较广,结合文化特点,主要就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在无形资产评估方面,传统意义的国有文化企业的资产管理往往是针对各种有形资产进行的,对无形资产重视不足。而事实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含金量是最高的,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价值不菲的自有品牌,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荣宝斋等。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文化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出资、质押等经济行为的重要标的。因此在资产监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资产评估手段,确认无形资产价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文化艺术品评估方面,艺术品的价值一直是资产评估的难点,2010年瀚海秋拍,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落槌价1.7亿元;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书画交易纪录。文化艺术品通过拍卖可以获得一个市场认可的价格,但对于那些沉睡在库房里依旧以当年价格入账的艺术品,该如何确定其价值呢?这可能是资产评估机构下一步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王家新还对资产评估参与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提出了要不断增强资产评估服务文化企业的能力,要努力拓宽评估行业服务领域和范围等建议。 王家新表示,随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评估日益成为文化企业的内在需求。评估行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结合文化企业和资产的特点,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评估实践,为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依据。要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发展对评估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我国文化建设。目前,文化企业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评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等新兴业务正在蓬勃兴起,必须抢抓机遇,及时跟踪,使文化资产评估市场不断延伸。
文化资源评估开始初步研究 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文化领域凡是从事经营性文化服务的一些机构或者主要的业务是经营性服务的一些机构,将在明年基本上全部完成转制。所有的文化事业单位多年来积累下来丰富的或者优质的文化资产都会进入到文化市场中。这样一个重大转制的变化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会和资本市场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文化企业的上市,文化投资的项目融资等。 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提出了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较为前沿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在国际上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但是却非常重要。 张晓明说:“第一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看,怎么样在保护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发展文化旅游?以西藏为例,首先涉及到的是对于以‘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资源,怎么样进行评估的问题。一旦对西藏文化资源的评估得出一个量化数字,根据这个数字可以计算西藏今后五到十年文化资源在逐步资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如果真的做出了这样的计算,我们就是为西藏发展提供很好的一个制定政策的依据。”他还表示,现在各地政府,特别是西部地区一些工业并不是很发达,经济上也相对比较落后,但是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现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地区提出以旅游为龙头去带动整个区域整体的文化企业的发展。但是在这一轮发展中,对于民族和民间文化遗产,对资源的评估,对遗产的保护是不是能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能够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对这些文化资源和遗产造成损害?这个问题可能是摆在很多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特别需要对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进行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助力文化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北京连城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刘伍堂详细讨论了目前文化企业的融资困难的具体问题。“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企业的一般实物资产很少,其核心财富资源是其拥有的大量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由于缺少有形资产做担保,很难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大部分文化企业长期受困于资金紧张、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可操作性强、便于实现的融资手段用来填补文化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刘伍堂表示。 刘伍堂说,从资产可见性来看,文化资产一般情况下属于无形资产,很难用已有的会计制度进行准确地确值,“出于规避风险的天性,银行自然地选择远离文化资产这个‘烫手的山芋’。”
“另外,从资产权属来看,文化资产的权属关系复杂。”刘伍堂举例说,部分电影的著作权、发行权、放映权分属不同的权利主体,同时又存在权力交叉的情况,“当其中某一权利主体要求以电影的相关收益为质押物进行贷款时,想必银行贷款专员作为非法律专业人士早已被复杂的权属关系搞得头晕脑胀,定不敢随便放贷。”刘伍堂认为,收益额的不确定性也是让银行将文化企业“拒之门外”的一个因素。文化资产所能产生的收益额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文化资产的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专利资产质押融资丰富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整个专利资产质押融资业务成功的前提是对专利资产价值的合理估算。据此,我们相信,只有在得出银行、文化企业都能接受的合理评估值的基础上,文化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才有成功运作的可能。” 文化资产价值自身的特点及评估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对其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需要专业化的评估机构的介入,专业化评估机构出具的权威的评估报告是文化资产质押贷款成功的前提。
“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文化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方面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应注意积累实际评估项目中的实操经验,用理论指导经验,用经验修正理论,逐步提高评估机构对文化资产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刘伍堂这样认为。 合理地对文化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仅仅是成功地实现文化资产质押融资的前提之一。如何在银行、文化企业、评估机构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并形成合理的运作模式,是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立信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张美灵认为,文化产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是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她说,无形资产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业主要价值表现在无形资产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在特定经济行为下的价值进行分析。”张美灵表示,所谓特定的经济行为下,必须要弄清楚评估目的是什么,资产的性质又是什么?在对这些法律依据、技术依据以及经济价值来源可靠依据的调研基础上,才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资产来选定不同的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