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革命下的中国路径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气作为未来能源界的新宠,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演进,必将重塑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格局,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当今能源价格高居不下的剧烈震荡下,再加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等重重压力,全球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寻找一种廉价并能大规模开发的可替代能源,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竞相争夺的新的战略制高点。在这种背景下,天然气资源成为不错的选择。
  然而,目前常规天然气资源还无法满足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需求。于是,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以及非常规油气能源的高效利用上。从目前的技术格局和能源开发储量来看,页岩气成为既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非常规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
  能源业的“页岩气革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但因开发成本过高一直长期停滞。近年来,由于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突破,使页岩气提取成为现实。2010年,全美页岩气产量达到1379.2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23%。页岩气开采改变了美国能源格局,增强了美国在能源外交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主导空间,对世界能源格局乃至地缘政治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已在北美洲、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蓬勃兴起,爆发一场“页岩气革命”。
  近年来,我国传统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2011年上半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5.3%,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已超过煤炭和石油。国内有关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将达4000亿立方米,届时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2500亿立方米,仍需从国外进口15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上升至38%。
  在当前煤炭面临环保压力、油气对外依存度高、核电公共安全突显、新能源并网遇阻的大环境下,加快发展页岩气,对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格局甚至整个能源结构、缓解油气资源短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页岩气开采瓶颈
  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具有类型多、分布广、潜力大等特点。2011年国土资源部的调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与我国陆域常规天然气相当。这也意味着我国是全球页岩气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虽有丰富的探明页岩气资源,但由于国内勘探和开发工作起步比较晚,至今还没有规模化商业化生产,目前勘探开发总体情况并不乐观。
  第一,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大瓶颈。过去几年,两项已经正在广泛应用的技术——“水力压裂法”和“水平钻井技术”,共同催生了美国这场浩浩荡荡的“页岩气革命”。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掌握了水平钻井技术,压裂技术也有一定经验,但还相当不成熟。
  第二,国外开发经验在中国不具有可复制性。中国大部分页岩气资源分布干旱缺水地区及丘陵、山地等地势复杂地区。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不适合进行大型水力压裂;丘陵、山地等地势复杂地区布井困难,且钻井费用高,很难进行大规模成片开发。中国不能把国外页岩气开发经验简单照搬,要在引进吸收基础上自我创新,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页岩气开发道路。
  第三,对环境可能构成污染。开采页岩气使用的液压水力压裂法需要向地下压入大量添加化学物质的水,这些水将抽回到地面处理后重复利用。如有部分排放到地下和河流中,将对周边水源造成污染。
  第四,有一定开发风险。页岩气开发初期投入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据估算,页岩气的每米直井和水平井的开采成本分别为2万和3万美元,打一口3000米深的气井需投入人民币3亿元以上。
  未来开发路径
  北美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利用,加之我国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使研究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成为实现我国能源安全供给的重要选择,对改善国内能源构成有重大意义。从目前来看,在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开发体制不太成熟时,应重点规避盲目审批、项目扎堆、地方政府恶意竞争等问题,切勿让光伏、风电的今天成为页岩气的明天。
  首先,政府需制定有力政策引导行业技术发展。可成立专项的政策资金,并与国际大型能源企业、国内外高校成立国家能源页岩气研究发展中心,以尽快实现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
  同时,也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标准,有效减少或杜绝各类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其次,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风投参与页岩气开发,对外资进入国内页岩气领域也要做到“不排斥、慎对待”。
  在国内页岩气技术开发尚未成熟时,开发、勘探以及技术研发每个环节都是风险性极大的投资行为。鼓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及金融机构的介入,将有效优化资源的配置效率。
  介于当前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局限性,页岩气资源并不太可能短期内在能源结构发挥作用,释放这一庞大资源的潜能后,改变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格局可能尚需时日。
其他文献
历史经验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虽多,但能够修成正果、跻身发达国家者微乎其微。在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问题考验下,炙手可热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出现剧烈分化。  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是当前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突出现象。2008—2010年,世界实际GDP增长率依次为2.9%、-0.5%和5.0%,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依次为0.2%、-3.4%和3.0%,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则为6.
期刊
核心提示:尽管微信、微博可成为企业的营销工具,但用于企业营销的方式存在巨大差异。用一句话解释,微博适合用来做推广,而微信则适合来做客服。微博适合企业的推广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负责,而微信则适合企业的运营部门或者客户服务部门来负责。  《支点》记者 刘真真  在过去的半年里,微信收费之争、微博商业化等话题一直备受关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存在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还与很多企业紧密相连。  事实
期刊
由于近年来东亚的经济重心出现了显著的“漂移”,传统的“雁形模式”正在“变阵”,逐渐向垂直产业内专业化结构进行转变。这将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  对东亚一体化的研究数不胜数。Kojima(2000)基于国际劳动力分配对亚洲发展的标准“雁行模式”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它描述了工业化在东亚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像日本这样的主要国家逐步专注于领先技术工业的同时,将失去竞争优势的工业割让给工业化较晚的国家
期刊
如果政府不提供一种转型升级的好环境,那么企业勉强去做转型升级,就是找死。  依靠粗放经营,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并主要通过规模扩张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已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下,必须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东部的“纠结”  有人认为,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浙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失去传统优势。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如果东部本身没有发展出更先进的产业,如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预计到2013年年中,创投行业将行至恢复期,进入一个向上的拐点。如果经济回暖迅速,甚至会更早一些。  创投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然而我对创业投资仍然充满信心,未来收益依然会高于股票、债券等大众投资品,因为中国经济还是往前走的,中国的增速依然会领先全球。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如此巨大,创业型企业如此之多,总会有些企业会成长起来。  “三难一低”  自从2011年年中创投业进入拐点,接下来一路向下寻底,
期刊
未来我国经济地理的核心区,整体应在北京、郑州、武汉和温州连接而成的半圆形,加上由青岛到郑州连成的线构成了一个新“弓箭图”。箭头指向内陆而不是海外。  我国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正在快速变化,“大范围聚集,小范围扩散”的结果使得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由在空间收缩中持续密集化转向在空间密集化中持续扩张,且随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  城镇化重塑新格局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与区域空间
期刊
一批80后创业者打造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创投行业应该用新思维,关注行业新人和新模式。  新兴产业亟需匹配新金融体系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金融、货币格局都在发生重大变化,面对转变中的世界和转型中的中国,《世界是新的》的作者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认为,世界并不完全是平的,全球的经济重心正迅速由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  两个新优势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创新优势
期刊
到2020年仅有8年时间,汽车业应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建设汽车强国的目标而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多正能量。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当前我国的汽车产业、汽车社会、汽车文化都有不小的差距亟待弥补。  到2020年仅有8年时间。中国汽车业应该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建设汽车强国的目标而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多正能量。  2020年中国车市规模几何  2012年中国车市刚刚
期刊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探索借助信息化的模式降低成本,实现效率的最大化。移动信息化是一片蓝海,谁进入得早,谁的准备做得好,谁就有可能主导下一个时代的发展。  十年前,手机作为一个通讯终端,在人们眼中还只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那时,中国互联网网民不足6000万,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2亿;如今,中国互联网网民已超5亿,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则近11亿。  随着智能
期刊
世界汽车市场还在缓慢扩张,在欧美日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新兴的“金砖国家”汽车市场将支撑汽车工业的发展。  上世纪末,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联姻被称作“天作之合”,而且在戴-克公司建立以后,世界汽车工业形成6+3的基本格局(通用、福特、丰田、大众、日产-雷诺、戴-克六大集团加上宝马、PSA、本田)。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近乎完美的格局被残酷打破。  欧洲车市还未复苏  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中,美国三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