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我国小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盲从性强,社会实践能力较差的这一事实,加强实践活动则尤为必要和重要了。况且这也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活动课程必须强调实效性,改变以往或多或少的形式主义作梗的现象,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
如何使活动富有实效,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培养学生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活动过程中不竭动力的源泉。因为,学生一旦对某种事情或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去实践探索。
我在组织三年级学生研究磁铁性质时,先用一支铅笔套上一个环形磁铁,再套上一个,然后请一位学生拿起上面一个。学生这是看到这样的现象:两块磁铁吸到一起了。我自言自语道:“看来,两块磁铁凑到一块是互相吸引的!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我再试试。”我重复做了以上演示,只不过趁学生不注意的时候把上面的磁铁调了方向,结果让学生大跌眼镜。学生好奇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才两块磁铁还吸在一起,怎么转眼间,摁也摁不到一块了?急于明白究竟的心情洋溢在充满渴求的脸上。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课下自由分组进行磁铁性质的研究活动,看谁发现、解决的的问题最多,并做好活动过程记录。一周后,一张张记录单收上来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通过查资料、请教、做实验等途径,不但总结出了磁铁的性质,还了解了磁铁的应用,甚至有个别小组还查找到有关地球磁场的知识。课堂交流时,有位同学竟然提出了运用磁铁性质,进行小发明的想法。
二、忌简单说教,让活动事实说服孩子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去年暑假开学后,我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有乱花钱现象,我经过深思熟虑,组织了一次由班委牵头,全体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到校门周围,调查摆摊的叔叔、阿姨或者下岗工人一天的工作、生活及收入等情况,并比比哪些同学调查的内容具体、准确。至于如何与那些叔叔阿姨去接触,自己想办法,时间为一周。一周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他们起早贪黑,劳动时间长,生活质量差,收入却微薄。我借题发挥;那么你的父母每天都干什么工作,收入有多少?学生对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有了切身的体会,后来,乱花钱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那些叔叔阿姨的忙主动密切双方关系,不仅收集到较为准确的材料,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三、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实际,则是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周围环境因素、感性材料、年龄特点、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有兴趣、有发展的参与进来。
有这样一则故事,发人深省。一位妈妈喜欢逛商场,她经常乐滋滋的领着小女儿去,但小女儿非常不乐意。妈妈就不明白了: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彩灯五光十色,小女儿为何不愿意去呢?偶尔一次,这位妈妈蹲下系鞋带时,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眼前只有林立的、来回穿梭般的双腿和头上井口般的楼顶……故事的哲理很明显,就是说,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上考虑问题,贴近孩子实际,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切身体会。活动课程也是这样,脱离了学生实际,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所以,实践活动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考虑、安排。
四、活动课程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学生是主体,这一主线要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教师不可大手包办。这并非说教师只是旁观者,更是组织者、指导者、策划者,切忌走极端。因此,实践活动始终要营造一种活泼、轻松、有趣、民主的气氛。启发指导要侧重于鼓励、肯定。教师要宽松学生的所作所为,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思想的空间,动手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要突出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
鉴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稚嫩心理的特点,单一少变的活动形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讲究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教师的指導下,应注意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如三年级《冬眠的小动物》探索活动,就放手让学生去组织,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有的向父母讨教,有的查阅资料。有的搜寻有关光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材料找到后,分类、整理、归纳,有条不紊。活动中,大家纷纷根据自己整理的材料,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阐述动物冬眠知识。有的用文字形式,边读边解释;有的用搜集的图片,给大家一一展示并讲解;有的还编成小品,带同学们进入角色,融入各种动物各异的冬眠方式、特点……最后主持人还组织了“冬眠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充实,学生学有所得,在有限的活动时空中,学生各展所长,发展了个性,增强了信心,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活动实效性得以彰显。
六、重视活动评价,使学生享受成功喜悦
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活动的开展奠定有力的基础。同时,可使不同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味有所收获的感觉。因此,活动评价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应多采用鼓励性评价,用评价爱因斯坦第二个小板凳比第一个好的眼光,去洞察学生活动成功的方面加以肯定,多肯定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成绩,要从分工合作情况、参与活动程度、总结整理交流等方面入手,全面衡量评价,培养学生活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二,评价形式、方法要多样。尤其对有个性的奇异想法、做法,更要加倍甚至是夸张性的鼓励,可采用命名“小能手”“小标兵”“小活动家”等形式加以表扬;也可颁发小奖章,争做星级少年或者给家长发贺信等形式予以鼓励,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使活动课程富有实效,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是前提,贴近学生实际是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关键,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是主线,辅以正确评价为动力,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使综合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迸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如何使活动富有实效,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培养学生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活动过程中不竭动力的源泉。因为,学生一旦对某种事情或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去实践探索。
我在组织三年级学生研究磁铁性质时,先用一支铅笔套上一个环形磁铁,再套上一个,然后请一位学生拿起上面一个。学生这是看到这样的现象:两块磁铁吸到一起了。我自言自语道:“看来,两块磁铁凑到一块是互相吸引的!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我再试试。”我重复做了以上演示,只不过趁学生不注意的时候把上面的磁铁调了方向,结果让学生大跌眼镜。学生好奇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才两块磁铁还吸在一起,怎么转眼间,摁也摁不到一块了?急于明白究竟的心情洋溢在充满渴求的脸上。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课下自由分组进行磁铁性质的研究活动,看谁发现、解决的的问题最多,并做好活动过程记录。一周后,一张张记录单收上来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通过查资料、请教、做实验等途径,不但总结出了磁铁的性质,还了解了磁铁的应用,甚至有个别小组还查找到有关地球磁场的知识。课堂交流时,有位同学竟然提出了运用磁铁性质,进行小发明的想法。
二、忌简单说教,让活动事实说服孩子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去年暑假开学后,我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有乱花钱现象,我经过深思熟虑,组织了一次由班委牵头,全体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到校门周围,调查摆摊的叔叔、阿姨或者下岗工人一天的工作、生活及收入等情况,并比比哪些同学调查的内容具体、准确。至于如何与那些叔叔阿姨去接触,自己想办法,时间为一周。一周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他们起早贪黑,劳动时间长,生活质量差,收入却微薄。我借题发挥;那么你的父母每天都干什么工作,收入有多少?学生对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有了切身的体会,后来,乱花钱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那些叔叔阿姨的忙主动密切双方关系,不仅收集到较为准确的材料,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三、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实际,则是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周围环境因素、感性材料、年龄特点、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有兴趣、有发展的参与进来。
有这样一则故事,发人深省。一位妈妈喜欢逛商场,她经常乐滋滋的领着小女儿去,但小女儿非常不乐意。妈妈就不明白了: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彩灯五光十色,小女儿为何不愿意去呢?偶尔一次,这位妈妈蹲下系鞋带时,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眼前只有林立的、来回穿梭般的双腿和头上井口般的楼顶……故事的哲理很明显,就是说,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上考虑问题,贴近孩子实际,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切身体会。活动课程也是这样,脱离了学生实际,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所以,实践活动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考虑、安排。
四、活动课程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学生是主体,这一主线要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教师不可大手包办。这并非说教师只是旁观者,更是组织者、指导者、策划者,切忌走极端。因此,实践活动始终要营造一种活泼、轻松、有趣、民主的气氛。启发指导要侧重于鼓励、肯定。教师要宽松学生的所作所为,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思想的空间,动手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要突出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
鉴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稚嫩心理的特点,单一少变的活动形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讲究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教师的指導下,应注意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如三年级《冬眠的小动物》探索活动,就放手让学生去组织,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有的向父母讨教,有的查阅资料。有的搜寻有关光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材料找到后,分类、整理、归纳,有条不紊。活动中,大家纷纷根据自己整理的材料,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阐述动物冬眠知识。有的用文字形式,边读边解释;有的用搜集的图片,给大家一一展示并讲解;有的还编成小品,带同学们进入角色,融入各种动物各异的冬眠方式、特点……最后主持人还组织了“冬眠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充实,学生学有所得,在有限的活动时空中,学生各展所长,发展了个性,增强了信心,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活动实效性得以彰显。
六、重视活动评价,使学生享受成功喜悦
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活动的开展奠定有力的基础。同时,可使不同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味有所收获的感觉。因此,活动评价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应多采用鼓励性评价,用评价爱因斯坦第二个小板凳比第一个好的眼光,去洞察学生活动成功的方面加以肯定,多肯定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成绩,要从分工合作情况、参与活动程度、总结整理交流等方面入手,全面衡量评价,培养学生活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二,评价形式、方法要多样。尤其对有个性的奇异想法、做法,更要加倍甚至是夸张性的鼓励,可采用命名“小能手”“小标兵”“小活动家”等形式加以表扬;也可颁发小奖章,争做星级少年或者给家长发贺信等形式予以鼓励,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使活动课程富有实效,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是前提,贴近学生实际是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关键,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是主线,辅以正确评价为动力,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使综合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迸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