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活”起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我国小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盲从性强,社会实践能力较差的这一事实,加强实践活动则尤为必要和重要了。况且这也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活动课程必须强调实效性,改变以往或多或少的形式主义作梗的现象,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
  如何使活动富有实效,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培养学生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活动过程中不竭动力的源泉。因为,学生一旦对某种事情或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去实践探索。
  我在组织三年级学生研究磁铁性质时,先用一支铅笔套上一个环形磁铁,再套上一个,然后请一位学生拿起上面一个。学生这是看到这样的现象:两块磁铁吸到一起了。我自言自语道:“看来,两块磁铁凑到一块是互相吸引的!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我再试试。”我重复做了以上演示,只不过趁学生不注意的时候把上面的磁铁调了方向,结果让学生大跌眼镜。学生好奇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才两块磁铁还吸在一起,怎么转眼间,摁也摁不到一块了?急于明白究竟的心情洋溢在充满渴求的脸上。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课下自由分组进行磁铁性质的研究活动,看谁发现、解决的的问题最多,并做好活动过程记录。一周后,一张张记录单收上来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通过查资料、请教、做实验等途径,不但总结出了磁铁的性质,还了解了磁铁的应用,甚至有个别小组还查找到有关地球磁场的知识。课堂交流时,有位同学竟然提出了运用磁铁性质,进行小发明的想法。
  二、忌简单说教,让活动事实说服孩子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去年暑假开学后,我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有乱花钱现象,我经过深思熟虑,组织了一次由班委牵头,全体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到校门周围,调查摆摊的叔叔、阿姨或者下岗工人一天的工作、生活及收入等情况,并比比哪些同学调查的内容具体、准确。至于如何与那些叔叔阿姨去接触,自己想办法,时间为一周。一周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他们起早贪黑,劳动时间长,生活质量差,收入却微薄。我借题发挥;那么你的父母每天都干什么工作,收入有多少?学生对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有了切身的体会,后来,乱花钱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那些叔叔阿姨的忙主动密切双方关系,不仅收集到较为准确的材料,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三、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实际,则是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周围环境因素、感性材料、年龄特点、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有兴趣、有发展的参与进来。
  有这样一则故事,发人深省。一位妈妈喜欢逛商场,她经常乐滋滋的领着小女儿去,但小女儿非常不乐意。妈妈就不明白了: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彩灯五光十色,小女儿为何不愿意去呢?偶尔一次,这位妈妈蹲下系鞋带时,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眼前只有林立的、来回穿梭般的双腿和头上井口般的楼顶……故事的哲理很明显,就是说,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高度上考虑问题,贴近孩子实际,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切身体会。活动课程也是这样,脱离了学生实际,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所以,实践活动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考虑、安排。
  四、活动课程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学生是主体,这一主线要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教师不可大手包办。这并非说教师只是旁观者,更是组织者、指导者、策划者,切忌走极端。因此,实践活动始终要营造一种活泼、轻松、有趣、民主的气氛。启发指导要侧重于鼓励、肯定。教师要宽松学生的所作所为,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思想的空间,动手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要突出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
  鉴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稚嫩心理的特点,单一少变的活动形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讲究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教师的指導下,应注意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如三年级《冬眠的小动物》探索活动,就放手让学生去组织,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有的向父母讨教,有的查阅资料。有的搜寻有关光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材料找到后,分类、整理、归纳,有条不紊。活动中,大家纷纷根据自己整理的材料,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阐述动物冬眠知识。有的用文字形式,边读边解释;有的用搜集的图片,给大家一一展示并讲解;有的还编成小品,带同学们进入角色,融入各种动物各异的冬眠方式、特点……最后主持人还组织了“冬眠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充实,学生学有所得,在有限的活动时空中,学生各展所长,发展了个性,增强了信心,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活动实效性得以彰显。
  六、重视活动评价,使学生享受成功喜悦
  积极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活动的开展奠定有力的基础。同时,可使不同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味有所收获的感觉。因此,活动评价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应多采用鼓励性评价,用评价爱因斯坦第二个小板凳比第一个好的眼光,去洞察学生活动成功的方面加以肯定,多肯定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成绩,要从分工合作情况、参与活动程度、总结整理交流等方面入手,全面衡量评价,培养学生活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二,评价形式、方法要多样。尤其对有个性的奇异想法、做法,更要加倍甚至是夸张性的鼓励,可采用命名“小能手”“小标兵”“小活动家”等形式加以表扬;也可颁发小奖章,争做星级少年或者给家长发贺信等形式予以鼓励,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使活动课程富有实效,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是前提,贴近学生实际是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关键,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是主线,辅以正确评价为动力,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使综合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迸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其他文献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好,而且学的轻松;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成绩上不去,学的还挺苦。因此,我在教学时格外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的内涵  1.认读能力  认读不是孤立的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认读时,必须要逐字逐句的读,朗读要读准字音,默读要看清楚每个字每个词。  2.理解能力  较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顺利的读,而且能较充分地,正确的把握阅读
期刊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在肩负起校长责任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实施好这门艺术。因为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学校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更会影响到学校所负担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这些年的校长经历中,我收获了很多的管理艺术。  一、人文管理激发工作热情  人文管理,它以理解信任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手段,关
期刊
教学活动曾经被简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这样 不利于对课堂教学的全面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活动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这对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
期刊
我校以国家级课题《“智慧课堂与幸福教育”实践研究》为依托,成功构建了以“创设情境——互动对话——总结巩固——尝试创新”四个环节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其成果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厅一等奖。现结合自己参与课题研究实践,就如何构建 “智慧课堂”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  所谓“智慧课堂”,简单讲就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智慧课堂的具
期刊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纪,要求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终身学习能力,而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但在农村小学中,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村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课外阅读相当贫乏,学生有时间看电视剧、动画片、打游戏,却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
期刊
童话属于儿童文学的一种,其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应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语言生动有趣,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教版中年级课本编入了一定数量的童话作品,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运用以下有效策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也可以使得童话阅读教学取得最优效果。  一、努力创设情境,营造童话氛围  童话是发生在特定的情境,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这样学生在学习童话的时候才
期刊
一、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围绕幼儿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活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与目前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适应。除此以外,在我国2001年9月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在健康这一领域中提出了“幼儿园必须把保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既艰巨 ,又光荣。特别是要管理好一个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尤为辛苦。如何做好一个农村小学班主任,下面谈谈我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做好一个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三年级学生“起点”写作好比婴儿学走路,同样会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一听到“作文”两字,不是抓脑袋,就是托腮帮,不知如何下笔,脑子一片空白,认为没什么可写,不知该怎么写。在作文教学中,有时老师说得口干舌燥了,文章也几乎描述出来了,以为这下子总会写了吧。但一经批改,老师大跌眼镜,学生的作文照样一塌糊涂,丝毫进展都没有。怎么办呢?据教育家魏书生所言:“没有教不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