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母爱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般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真正的诗——往往是心底的诗”(高尔基),舒婷正是这样带着痛苦的记忆,饱蘸自己滚烫的心血,用浓重的感情,挥笔写下了这首怀念母亲,追悼母亲的哀歌。尽管前人留下了无数歌唱母亲的动人诗章,舒婷这首诗也仍然闪烁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具有撼动人心,净化灵魂的力量,确属写母爱不可多得的佳作。
  全诗共四节,以“呵,母亲”的一声声呼唤为感情的聚焦点,把梦境、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包容着典型的生活细节与丰富的思想内涵,多角度多层次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那种丝丝缕缕总相连的赤子之情。
  写作上,这首诗采用了国画的艺术手法,由淡到浓,层层渲染,逐步加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一词,在构思上先写现实中的极度思念,然后再由这种思念派生出一个“轩窗相会”的梦境,这样便强化了抒情效果,那么,舒婷这首诗则相反,先写梦中与母亲相会,再由梦醒过渡到现实的回忆,与苏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一开篇,便用非常动人的三行诗,勾画出一个典型的场面,这种开头是新颖独特的,像电影中的序幕,把一个令人难忘的特写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画面里,包含着两个典型的细节:慈母细理女儿乱发,爱女紧拉母亲衣襟。这是作者精心绘制的一幅母女梦中相会图。它高度概括地表现了母女相逢后再也不愿分开的深情。在这幅图画之外,作者留下了大片诗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弥补:正因为人生艰难,“我”才加倍地怀念母亲,也由于强烈的思念,才出现了梦中相会的情景。好不容易见了面,“我”当然惊喜万分,该有多少辛酸要向慈母诉说啊!也当然害怕再与母亲分开,以至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地拉住母亲的衣襟。然而这毕竟是一个美妙的梦啊,一旦梦醒,母亲便会突然飘逝。怎么办呢?为了多看母亲一眼,“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她要去追寻母亲的身影,即使一时看不到,也要闭着眼睛耐心等待,等待第二次梦会的来临。这就初步写出了诗人对母亲无限的爱和炽烈的怀念。因为她明白,一旦睁开眼睛,便是使人烦恼的白天,想见到母亲的一线希望也没有了。这是感情的第一次着色,为全诗确定了一个深沉的基调。
  从第二节开始,是写梦醒之后。现实是无情的,母亲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我”身旁了。诗人在梦醒之后,更加感到空虚和失望时,便想起了那条“鲜红的围巾”,它是母亲留下的遗物,母亲生前围过它,如今竟成了珍贵的纪念物了。因为怕浣洗会使它失去母亲“特有的温馨”,她一直珍藏着,不去洗它。然后,真正无情的是岁月的流水,它会冲洗掉许多往事,使诗人忘却和慈母朝夕相伴的那些美好时光,那对她来说,该是多么痛苦啊,因为她本来就是靠回忆来安慰自己,寻得一点精神上的慰藉,如果这点可怜的希冀也破灭了,那她还能生活下去吗?于是诗人带着恐惧的心理哀唱:“生怕记忆也一般褪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从诗人捕捉的这些新鲜独特而又细致入微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颗充满着爱而又在痛苦中煎熬的灵魂。她害怕流水无情,会洗去母亲的温馨;她更害怕岁月无情,会夺去她美好的回忆;她要珍藏母亲的围巾;她更要保护记忆的画屏,于愁肠百结之中,尽情倾吐了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感情上的第二次加深。
  诗人究竟为什么要珍藏记忆,靠回忆过去支撑自己的生活呢?诗人在第二节没有明确点明,但到了第三节就明显地点出来了:“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一声也不敢呻吟”,原来,现在生活是残酷无情的(诗写于1975年),生活对她又是那么不公平,硬要把“荆冠”戴在她头上。(“荆冠”一词,来自宗教术语)这里象征着诗人当时精神上物质上都陷入了困境,但却“一声也不敢呻吟”。一方面,恶劣的生活环境,迫使她默咽苦水,敢怒不敢言;另一方面,理解体贴她的母亲早已不在人世,呻吟又有谁听。于是她只好常常仰望母亲的“照片”,把自己的心声倾吐给母亲。不过,这种默默的仰望,无声的倾诉,又总是令人“悲哀”的,她多么想大声地呼唤一声“妈妈”,然后放声痛哭和诉说一声呀。然而,不能,千万不能!因为她清醒地意识到:“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母亲在世时,曾遭受那么多的不幸,曾承受那么多的重负,没有睡过安稳觉,没有过上安宁的日子。现在,她在那个世界里,一定睡得很静,一定在做着甜蜜的梦,“我”怎么能忍心惊动她呢?短短七行诗,写得一波三折,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把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推向了一个高潮,读来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这是感情的第三次加深,也是用墨较重的一次。
  经过上面三次加浓感情之后,女诗人让感情平静一下,来了一次较大的折迭,写出最后一节诗。一方面流露出自己不敢“陈列爱的礼品”,也就是不能公开发表这首诗的痛苦;一方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地直抒自己的怀念之情:“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诗人用不被人发现的、默默无声而又源源不断溢出清泉的古井,来比喻自己对母亲那种深藏心底的怀念,更加真切感人。这是感情上的第四次加深,也是全诗沉重有力的收笔,从而由淡到浓,层层渲染,逐步加深了对母亲的怀念,艺术地展现了诗人丰满的情感,给人的感受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331211)
其他文献
汉字是中国人心灵上绽放出来的花朵,是中国人心灵的造化,是中国古代的高科技,字形藏意,字音通理。正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指出,汉字具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世界上,任何哪一种文字,都无法与中国汉字媲美。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十分自豪地说:“中国汉字的存在就是中国的强大。”目前,孔子学院在全球好些国家挂牌成立,汉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影响全球。作为中国人应该引以为自豪,作为汉字的传人,我们
期刊
桂,一作“木樨”,一种常绿灌木,原产于我国。因桂花香气馥郁,尤以中秋时节为最,古人形容中秋佳景,便说“桂子飘香”。  古时传说月宫中有桂树,便将月宫称为“桂宫”。又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宫为“蟾宫”。如李俊民《中秋》诗:“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古时科举考试中,称登科为“蟾宫折桂”。《晋书第五十二卷·诜列传》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
期刊
苏教版小语教材,不仅语言精炼优美。富有诗意,而且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这些文章。口诵之,朗朗上口,字字珠玉;心会之,则意味深远,境生胸中。这些文章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材料。巧用教材,着眼听说读写,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进行训练的。    一、凭借配乐朗读,强化听的训练    语言的感悟、理解、表达、交流,
期刊
一直不理解查尔斯王子为何不爱风华绝代的黛安娜王妃。偏偏一生难舍“又老又丑”的卡米拉。  黛安娜如一朵怒放的牡丹,出身贵族,风姿绰约,魅力无边地征服英王室和广大民众,王妃的三围是35—28—35(英寸),标准的魔鬼身材,美丽不可方物。卡米拉呢,举止随意,不修边幅,打猎之后一身臭汗,可以不洗澡就套上晚礼服去参加晚宴。永远蓬松凌乱的头发,永远野豁豁的性格。  但是,黛安娜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让王子爱上她,
期刊
语文要素,即语文学习要素,既包括所要教学的语文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能力,还包括适当的语文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统编版教材每单元都出示了语文要素,犹如是“水中投石”的圆心,在学生的思维湖泊中荡漾起无数水波,激起阵阵涟漪。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为例,谈谈如何以本课的语文要素“感受人物形象”为中心,让学生的思维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  一
期刊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属,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范例”效能,在训练、迁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统编版教材十分注重学生随文练笔的训练,呈现出“语文要素明”“练写密度大”的特点,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融通、统整,丰盈学生的表达过程,将随文练笔化身成为习作先锋。  一、聚焦范例,在回顾方法中迁移练笔  统编版教材在课后习
期刊
寓言是统编版教材中年级段的重要文体,寓言虽然短小,但其生动的故事、深刻的哲理,还是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中,统编版教材中就编选了小古文的寓言文本,如何打破小古文体裁的壁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参透其中所蕴含的寓意呢?笔者尝试运用借读促思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比性阅读,初步把握寓言的文体特征  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重要过渡期,语文学习需要历练他们
期刊
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思想主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 让更多的教者和学者体验着快乐。一个“活”字,既精准地概括了教育的本质,又凸显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当前教育也正是在这种“活的教育”思想指引下,以革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让学生们学到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东西,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语文课程课标》对低年级写话也作了这样的要求,即“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写作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写作兴趣不浓,写作中找不到方法,难以坚持,写作水平难以提升,这不仅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辅以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坚持写,这样才能让学生作文更上一层楼。  一、激之以趣:让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客观上存在
期刊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生性抑郁,加之国难当头、人生失意、中年丧子,下笔为文自然凄恻动人,让人荡气回肠。他的散文常用清丽潇洒的语言,挥洒写景传神的妙笔,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画廊留下了一幅幅感伤忧虑而又秀丽隽永的画卷。  郁达夫写景状物描摹入微,曲尽其妙,如:  北面数峰,远近环拱,至西面而南偏,绝壁千丈,成了一条上突下缩的倒伏危墙。危墙腰下,离地约二三丈的地方,墙脚忽而不见,形成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