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与“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新课标、新课改必然会带来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但更新、纳新、创新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革故鼎新”这个词是非常准确的,但我们一些老师有时的理解往往会有偏差。首先这个“革”,是改革、革新,而不是革命。几年前东北育才中学的特级教师孙永和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课堂教学革命”这个说法不好,课堂不需要也不能革命,那样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其实一个新的教学思想不是凭空而生的,它往往本身就吸纳了传统的精华。比如现在提倡“合作、探究”,古人不就强调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吗?现在提倡“建构主义理论”,古人的“因材施教”不也包含这个思想吗?所以说“旧”与“新”本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时候不能失去理智,凭空而行。如何将吸纳、继承与开拓、创新结合好,我觉得求一个“实”字,是很关键的。多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实情,结合自身实况,落实教育理念,扎实教学功底,这样才能真正出新。
  革新,首先要结合老师的自身实际,做到因人而异,这样才能不“浮”。
  现在老师们每年都要接受继续教育,都会接触到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案例。我们老师不能仅停留在了解几个新名词的层次上,来证明自己不落伍,而是要真正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自我反思,自我促进,自我提高。尤其是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师,所做的思考和调整是大为不同的。比如我们四五十岁的中老年教师,传统的理念多一些,有一定的教学实际经验,心态比较平和,工作条理性和持久性好一些,但存在创新精神不够,接触新理念慢,教学上新的模式、新的手段运用不多、不熟、不积极,存在着与学生心理距离大等等问题。有必要抛掉一些不合时代的旧理念、旧习惯,弃旧纳新,学习使用新教学手段、尝试新的方法、模式,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具有现实性、时代感的内容,不然固步自封,课堂就没有生气、活气,显得“死”。而年轻教师往往相反,新的理念有余而实践不足,求新求异有余而忽视传统方法中的一些精华,对教学理念方法理解不足,运用不够,课堂有“生气”而容易缺失“底气”,“活”得过分就容易“浮”,这是现在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有意识地扬长补短。中年教师就要多革故鼎新,同时反思这些新的理念、方法、模式在实际中会面临的问题,对比与过去的传统的理念、方法、模式的异同、优劣,如果有了一定的体会,再把它抽象、总结出来,形成理论,就能使自己有所提高。而如果“浮”在表面,不在“实”字上下功夫,再好的理念不落实也是“空念”,再新的模式,教师不结合自身实际也是“假把式”。弄不好“故”没革成“新”也落空。
  革新,还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做到因材而异,这样才能不“空”。
  从整体上看,没有一节好课是只讲求新而完全抛弃传统的,反之也不可能。但以什么为主,什么内容、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确实大有琢磨之处。
  从教学内容上说,一般说古文原则上要多重视基础,多读多背,可强调一些传统方式,而一些小说、戏剧、优美的诗文等往往可融入一些创新的手法。
  比如在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教学内容中,我把课文的阅读与影视剧的欣赏结合在一起。学习《边城》,我让他们观看了电影,虽然那是多年前拍摄的,但唯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淳朴的民风、朴素的语言,还是让绝大多数孩子爱上了这部作品,爱上了风格相似的其他作品,视听手段让学生感受更直接,然后就有兴趣去研读作品。再如上《林黛玉进贾府》,我把新、旧版本的电视剧《红楼梦》中这一片段都呈现给同学们,让他们比较鉴赏,合作探究:它们在语言处理、服饰造型、情节设置、形象塑造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个版本?为什么?最后效果很好。同学们积极性高,在实际感受中表达也自然,甚至使用的鉴赏术语都超出我的想象。这是传统的枯燥讲解、死记人物形象、简单地做思考题所不能达到的。
  在语言表达训练专题中,答题的技巧、题目的类型老师可用传统的方法多讲授、总结一些,很多内容都可以结合实际,结合实在的生活,进行情景教学。在应用文的训练中结合生活中常用的请假条、寻物启事、申请、通知、致辞等,在表达的准确、生动、得体的训练中结合师生情境对话、节日短信、同学交际等,不但具体、生动,而且有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语文,怎样学活语文。
  从语文教学方法上说,用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方法,目标要落实,步骤要扎实,时机要合适,实而不华,这样才能不“虚”。
  教学中一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比如《雨巷》教学中,在导入和整体感知中,可以用新一点的方式:结合配乐朗诵,展现雨巷、丁香、油纸伞、美丽的姑娘这些意象,加上忧郁的诗人与女郎擦肩而过的动画设计,诗中那份凄清、寂寥、孤独、怅惘,以及夹杂着的那种期望、欣喜、失望、再期望等复杂的情感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感触。当然这些都是要有选择的、有预期的。要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手段、为什么要用、怎么去用。不能为用多媒体而用、为用某一模式而用。即使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中仅有几个画面并不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其中诗意,在深入感悟诗情诗意时,一定要强调不同形式的诵读,老师要指导、传授朗读的节奏、重音、基调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忧伤低回、一唱三叹的旋律,并通过交流、合作、探究来理解这首诗的表层和深层的意蕴。从而真正理解,这不仅是一首期盼美丽的丁香姑娘,为她的转瞬即逝而叹息怅惘的爱情诗,也是诗人追求美丽的梦想,遇到挫折的孤独和忧伤,是诗人走过心灵雨巷时的那种失望与希望交织的再现。只有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融合,教学方法切实有用,教学步骤扎实有效,才能真正水到渠成。而现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中,往往教学工具、手段使用花样百出,新的名词、理念也层出不穷,但真正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悟不多,不能让学生情感认知做到自然生成。表演性质太浓了,知识形成太生硬了。教学的“引导”变成了“诱导”,教学“设计”变成了“算计”。弄噱头,玩虚招,华而不实,创新变成了哗众取宠,就失去了创新本来的目的了。
  最后,革新要关注教育对象,针对学生实情,这样才能不“假”。
  虽然把关注学生排在最后,实际上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后都要通过教育的对象来达成,不然再好的理论、再好的手段、再好的模式都是空的。而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有城乡区别,有性格区别,有能力区别等等,所以无论用何种理念,何种模式,何种手段,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不然不但产生不了“实效”,反而会使基本的东西“失效”,得不偿失。
  比如说单元教学法,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它对老师的知识视野、构建能力、尺度把握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思维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材、教学资源等也有要求,如果不能从以上实际出发,尤其是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组织、设计、安排,那么收效很难预料。
  我曾经做过一个古代文化的系列教学,采用的就是单元教学的模式。比如其中一个单元——走近杜甫。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安排了系列活动:知人论世——杜甫的生平;披文入情——杜甫的作品;抑郁顿挫——杜甫的风格。然后我让同学们搜集杜甫的资料整理成传记,指导把握他的人生四部曲:会当凌绝顶——十年潜苦辛——漂泊西南间——老病有孤舟。再把初、高中阶段杜甫的作品搜集起来按作者生活时代排列,背诵研读,交流欣赏。最后研讨杜甫现实主义诗风,忧国忧民的情感,抑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在学习中,针对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不厚实,资源有限,理性思维层次不高,设计了低起点,缓坡度,多梯度的问题,并且结合不同班级的学生,同一班级不同梯度的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这里面既有传统的背诵、讲解、归纳,也有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搜索、整理、合作、交流、探究。这样最后得到一定的收获,最起码了解了杜甫,背诵了几首他的诗作,懂得了他的诗歌特色及形成这种特色的大致原因。如果不结合实情,一味地追求探究的深入,就会欲速而不达,弄成假、大、空,反而收不到“实效”。
  总之,我觉得在语文的教学和教改中,革新是绝对必须的,有“革”才能出“新”,但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本着求实务实的态度,了解学生实况,联系自身实情,把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革”方可出“新”,“实”才能生“效”。
  ★作者单位:安徽金寨县青山中学。
其他文献
关于情节,布鲁斯特在《小说鉴赏》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谓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讲故事的人对他那个动作中的事件如何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与历史学家心中所关注的,去发现这些事实所包含的那种模式(和旨趣)不同,小说家可以根据他心中想要表现的人的行动和价值方式,去选择或者创造出一些事实来。情节包含着某些自然阶段——开始,中间和结尾阶段。中间阶段叫做开展,结尾阶段就是矛盾产生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文言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得法,文言文的教学也不是难不可攀,学生也不必害怕,文言文教学是“想说爱你也容易”。  一、激发兴趣,克服畏难心理  1.援引具体事例,认识文言文精巧  在说明“生命在于拼搏时”,爱因斯坦用了差不多100个字才说清楚,而孔子只用了四个字“生无所息”,简明扼要,切中精义。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连全部《论语》都那么简短,却包含了中国人政治
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的陕北黄土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故事背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志向高远又心高气傲的农村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了三年教员被迫回到农村但却又一心向往城市,在偶然的一次机遇后离开黄土地,开始个人在城市生活中奋斗的历程最终又回归到土地上来,以及在高加林的人生中面对爱情的选择而导致的爱情悲剧的故事,引发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思考。  小说于1982年在《收获》杂志第3期上发表后,很快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
《春酒》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的内容,此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所作,作者虽然移居台湾,但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家乡的新年、喝春酒、吃会酒,作者以“春酒”为主线,回忆了自己童年在故乡的种种美好经历。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怀旧”不仅仅是怀念旧人、旧事、旧景,更是怀念故乡,以此
课本剧的展演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不断地被运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本剧排演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课本剧排演具体过程分四阶段进行。  一、指导学生筛选剧本并进行角色分工  第一阶段,教师的指导重心放在学生对剧本的筛选上,自行分组,准备剧本。  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剧本的质量,尤其是改编的剧本,是否符合原著;二是演员自身的条件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那么,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也应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我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应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现状怎样?将会发展成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在语文教学园里不断尝试,收获了诸多体会。  一、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着教材优势,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
一般情况下,高三年级的总复习,是不能不使用一些教辅资料的。因为使用适当的教辅资料,无论是对教学的提升,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其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笔者从教二十多年了,特别是近十来年一直战斗在高三毕业班的“前沿阵地”,对教辅资料的使用感触是很深的。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我对自己常用的几种教辅资料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一、使用教辅必须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符合  近十年来,我用过《优化设
一、以“生”谈诗人  诗歌是时代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也是诗人思想、人格的写照。金开诚在《漫谈“想诗”》中说“在理解与感受的同时,还不能不对诗词的思想和艺术作出评价,而这就又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文艺理论,还要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背景等等,把这些知识同赏析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这说明鉴赏古诗词得将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展开合理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之谓游山玩水三境界。欣赏自然风光如此,欣赏人间万象亦然,大致都要经历这三种境界。这三个阶段我们姑且代用美学理论上的三个名词来替代,即直觉阶段、移情阶段、距离阶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欣赏的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我们可以视之为“直觉阶段”,所谓“直觉即是表现”,这里的“表现”即指客观事物的直接显现。欣赏者初识客体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