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理能力培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理能力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良好的自理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性格、习惯的最佳起点。基于此,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自理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初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
   一、发挥榜样效应,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
   所谓榜样效应,就是指在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影响和激励下人们对自身的言行举止等做出了一些改变,旨在逐渐向代表性人物逐渐趋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就具有爱模仿的特点,他们总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如教师、家长、影视剧人物、朋友等。另外,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因此,大部分的小学生会下意识地去观察并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基于此,教师便可以抓住学生喜欢模仿的这一特点,发挥榜样效应,言传身教,让学生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我们爱整洁》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作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以及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教师便可以以自己为例,在课前导入阶段,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两张自己办公桌的图片,其中一张是没有收拾且混乱的,另一张则是收拾得井井有条的。继而询问学生:“同学们,请看一下这两张图,你们对这两张图的感受是什么?”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图片吸引了,进而也能充满兴趣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接下来,教师询问学生每天几点起床,是否会主动打扫自己的房间。待学生分享完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现自己日常作息和打扫卫生的情况。通过这样言传身教的教学,能触动学生的思绪和爱模仿的意识,让学生开始思考自己在平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整洁,从而产生想要模仿教师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念头。
   二、开展主题实踐活动,夯实教学落脚点,切实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
   道德与法治中的大部分内容十分贴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另外,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理论知识和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熏陶,在行为上让学生践行。总之,只有思想、情感和行为全部到位,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自理意识和能力。课前的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找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行与不行”的实践活动。为了做好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不仅需要进行自我思考,还需要深入同学之间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且需要仔细观察周围同学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等。在课堂上某位学生便做出了这样的分享:(1)我发现自己踢毽子不行,但跳绳能行。(2)在班级里,她写的字非常好看,但她在体育课上跑步不行。(3)她唱歌非常好听,但她平常说话不能很大声……通过课前的实践调查活动,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做好的事情和不行的事情。课后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我能行,我能教”的活动,具体如下:首先让学生写下几条自己能行和不行的地方,例如,有学生写道“我踢毽子不行”,那么教师便可以抽选出写下“我踢毽子能行”的一名或几名同学,让他们教那位踢毽子不行的学生。通过这样一帮一或多帮一的课后活动,学生深刻意识到对于能做好的事情,我们不可以骄傲,而是应该适当谦虚地去帮助别人;对于做不好的事情,我们不能气馁,而是应该向别人学习,且要相信通过自己后期的努力也是能做好的。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两点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志玲.以道德与法治为载体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73.
   [2]罗昌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核心价值为从整体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强化其写作水平与阅读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自制力,语文老师应该对小学生进行严格监管,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我国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课外阅读;重要性   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在教育工作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有了相应改变。只是受到以往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大,目前的教学实践工
摘 要: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同时教学理念较为保守,常常为了完成学校所分配的任务来进行教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这个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师把自己当作课堂主体,对学生来说有一种压迫感,从而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厌烦感,从而对写作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开设作文课程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学值
摘 要: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人文教育功能,语文教学是实现高质量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懂得生命的珍贵,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基于此,对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使小学生带着健全的人格走上成才之路。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渗透路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将生命教育与日常授课进行巧妙结合,在不同方式下让小学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深入,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变成了小学教学的首要目标,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小学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而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开展分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为基础,探究分层教学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对策   小学生的智力尚在发育中,思维逻辑能力具有一定的不足,在数学学习
摘 要:“苏式课堂”是以体现苏州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风格与其他的地域课堂存在显著区别。“苏式课堂”为了实现有教无类、尊重差异、以人为本等目标,需要加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还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对如何构建展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苏式课堂”进行研究,从“苏式课堂”的内涵及特征出发,分析“苏式课堂”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然后提出几点可行的转
摘 要:从数量上看,群文阅读一般包括三篇或三篇以上文章,其组合方式相对丰富。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应用思维导图,利于降低学生认知负荷,优化整个群文阅读过程,达到群文阅读目的。   关键词:语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   一、统整主题,明确目标   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出发点”,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教学目标具体设计中,要应用好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统整字词、语句解读等目标。同时,抓住
摘 要:对语文教学来说,阅读与写作关联性很强,相互之间还具有促进作用。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语文基础,应当大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而可以将“读写一体化”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对此进行研究,在简要分析小学六年级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读写一体化”   作为一种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读写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使阅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教学开展的高效手段,可将思维过程可视化表达,全面呈现学科知识,对于教师的教学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均有积极作用。同步主题读写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开展的一种形式,借助思维导图可推动读写教学质量的提升。深入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同步主题读写中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读写;思维导图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对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分析和运用生成性资源,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便利。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把生成性资源与实际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师生互动,加大知识的传授力度,让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成性资源;开发;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会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实际教学中,教
摘 要:现阶段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新课改的提出给我国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术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就将信息技术如何融入我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正式的教育教学过程的起点,